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许远建 《陕西中医》2007,28(4):511-511
感六淫而不即发者,过后方发,谓之伏邪.六淫伏邪有伏风、伏寒、伏暑、伏燥、伏湿、伏热之区别.黄帝内经曰:"冬伤于寒,春必病温; 春伤于风,夏为飧泻,夏伤于暑,秋为疾疟".  相似文献   

2.
秋后谈伏暑     
在秋后的时令病中有所谓:“伏暑”者。“伏暑”和“春温”一样是“伏气”为病。不过春温是“冬伤于寒”,伏暑是“秋伤于暑”。从来暑有热、湿之争,王孟英谓“暑即热”也。热为火邪,发病骤急,决无潜伏之理,只有“暑湿”才有留连伏匿的可能,以湿为阴邪,胶滞粘着,錮结难解,所以叶子雨说:“伏暑多挾湿”,吴鞠通谓:“暑得湿则留”,是有见地的。温邪能伏,正如“冬伤于寒,春必病温”之寒邪能伏同,冬有“非节之暖”的冬温,与“触而即发”  相似文献   

3.
试探《温病条辨》寒温合用治湿热病的基本规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温病按其性质有温热、湿热之分,温病中属湿热者固然多见,如风温(冬温)、春温、暑温、秋燥、温毒等;属湿热者亦不少,如湿温、暑湿、伏暑以及其他温病之挟湿者,均可归于湿热之类。尤其是在南方,湿热为患更多于单纯温热病。难怪温病学家吴鞠通在《温病条辨》中,对湿热性质的温病论述得颇为详尽,对其治法更是灵活多变,高人一筹,方法之广,是其他温病专著无以媲美的。细观其治法,大抵不越清温合用,寒(凉)温(热)药并举,一以清热,一以祛湿,从而达到湿祛热除的目的。兹就其配伍规律归纳如下。  相似文献   

4.
根据发病后的临床表现 ,将温病分为新感温病与伏气温病两类。伏气温病简称伏温 ,原意是指感受外邪伏藏于体内过时而发的温病 ,实际是指病发于里的温病。初起以灼热、烦躁、口渴、溲赤、舌红苔黄等热郁于里的症候为主要表现。伏气温病一般病情较重 ,病程较长。里证是其表现的重心 ,里证的转归是其演变的关键。主要病种有春温、伏暑等。由于对邪伏的具体部位 ,所伏为何邪 ,邪发后的演变及治法等 ,医家们见仁见智 ,故在伏气温病方面 ,形成了不同的派别学说 ,伏寒化温说是其最具代表的一种。以《内经》“冬伤于寒 ,春必病温”以及“冬不藏精 ,春…  相似文献   

5.
叶氏在新感温病方面,固有其一定之贡献,然其在温病学上之成就,尤足称道者,实为伏气温病方面的继承和发扬。徐洄溪评叶案时曾说:暑门“所列诸案,皆平素伏暑之症为多,其卒然受暑之病绝少。”实则温热门及《未刻本叶氏医案》等著作中,亦均不乏伏温证。可是自鞠通采叶氏部份新感医案为《条辨》以来,医者咸注意叶氏论新感温病之建树,而对其伏温治法每多忽视。究近人以叶氏为新感温病派代表之原因,亦即在此。因此,对叶氏伏温医案,尚有进一步加以研究之必要。今择其四时伏温医案数则,略作评述,以就正于高明。一、春温《幼科要略·伏气》说:“春温一症,  相似文献   

6.
谈温毒三法     
<正> 温毒为时疫、时毒,也称瘟毒。清代雷少逸氏对温毒分为温毒发斑、发疹、发颐、喉肿四证,并认为温毒是伏气温病:“温毒者,由于冬令过暖,人感乖戾之气,至春夏之交,更感温热,伏毒自内而出,表里皆热,又有风温,温病,冬温,误用辛温之剂,以火济火,亦能成是病。近代孙纯一老中医对温毒分为风温时毒与湿温  相似文献   

7.
伏邪是指感受了六淫中的某一种邪气以后,不即发作,而伏藏在人体内,过了一个相当长的时间,在适当的时机下,才发生疾病而言。由伏邪所致的疾病种类很多,如内经中所述春伤于风,夏生飱泄;夏伤于暑,秋必痎疟;秋伤于湿,冬生咳嗽;冬伤于寒,春必病温等,均指伏邪为其发病原因。又如伏湿成温,伏暑晚发等,亦为伏邪所致。本篇只讨论由伏邪所致的溫热病,伏邪所致的其他疾病,在此不加讨论。  相似文献   

8.
<正>伏气是指伏藏于体内,伺机而发的邪气,具有隐伏、缠绵、暗耗、暴戾、杂合、多变的特点[1]。感受外邪后邪气伏藏,病发于里,病情较重的称为伏气温病。伏气温病学说肇端于《内经》,"冬伤于寒,春必温病",经过后世医家不断发展,形成了较系统的理论。当今伏邪的内涵,不仅包含传统意义上的如伏寒、伏火、伏暑等,还包括七情内伤及痰、瘀、湿等病理产物,并涵盖了现代医学可以检测出的细菌、病毒、寄生虫及肿瘤等。  相似文献   

9.
伏邪     
伏邪是一种潜在的致病因素,人体感受邪气,若正气不足,未能及时清除,或邪气藏伏于体内正虚之所不易祛除,则致邪气留连,不立即发病,待时而发,待机而作,许多疾病的发生、发展、转归都与伏邪有密切关系。分为外感伏邪(伏风、伏寒、伏暑、伏湿、伏燥、伏火、伏毒)和内生伏邪(伏风、伏寒、伏湿、伏燥、伏火、伏痰、伏瘀、伏毒)两大类。用伏邪观点分析疾病,不仅可以治疗已发症状,对伏而未发的症状可以起到预防作用。  相似文献   

10.
温病是临床常见之病,痎疟是古今医家忽略的古病名,通过文献研究可发现,痎疟不应与疟疾、伤寒少阳证相混淆,古痎疟与明清温病有相互交叉之处。《黄帝内经》中"伏邪"原是用于解释春之温疟、秋之痎疟的机理,二者的症状描述亦与后世的春温、伏暑一致,伏气温病应包含在痎疟之中。明末瘟疫的病因、病位、症状、治法、方药都与瘴疟吻合,可证实明末瘟疫是瘴疟。因古今医家不识得痎疟,故而另立温病一派之门户。必正痎疟之名,温病学的源流才能澄清;发掘古痎疟理法方药,能印证并重释温病学相关理论,为临床实践带来新的启示。  相似文献   

11.
<正> 伏暑是发于秋冬而临床有暑湿见证的一种急性热病,因夏令感受暑湿之邪,藏伏于体内,深秋冬令复感寒冷之气而诱发,属伏气温病范畴。现代医学中的流行性感冒、钩端螺旋体病、流行性出血热等病,可参考本病施治。《温病条辨》对伏暑的讨论,虽述焉不详,但已揭示治法,今归纳于五法,分述于下:一、解表清暑利湿法伏署发于气分,里蕴湿热,湿遏热伏,证见头痛微恶寒,面赤烦渴,舌白无汗,脉濡而数者,治宜透风渗湿,用银翘散去牛蒡、玄参加杏仁、滑石主之。  相似文献   

12.
伏气发病学说对中医现代临床的重要启示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伏气发病学说是温病发病的重要病因学说,始于《内经》。所谓“冬伤于寒,春必病温”等论述历来被认为是伏邪发病学说之滥觞。所谓“伏寒”、“伏风”、“伏暑”、“伏湿”等皆属于伏邪范畴。《素问·热论》云:“凡病伤寒而成温者,先夏至日为病温,后夏至日为病暑”,王叔和注释认为是冬受寒邪,“邪伏肌肤”,至夏发为温病与暑病。唐宋医家多重视“伏寒”。明末清初吴又可《瘟疫论》倡导杂气致  相似文献   

13.
目的:比较古籍中风温病与冬温病辨治规律的异同。方法:运用数理统计及因子分析、聚类分析、关联规则方法,对温病古籍中两种疾病的病因、病位、方药、治法等信息进行系统整理分析。结果:风温以风邪、温热、伏邪、误治等病因为主;病位多在肺;证候包括肺卫证、气分证、营血分证;其治法以清热解表宣肺为主,清法中孕有滋阴;川芎-羌活、石膏-葛根、薄荷-连翘等配伍具有风温治疗特色;葳蕤汤为治疗风温常用方。冬温发病以素体亏虚为基,又遇非时之气;病位多在里;证候包括肺热里证、营血分证、邪入肝肾证;治疗以清里热为主,阳旦汤及其加减方是治疗冬温的要方。结论:温病古籍中风温与冬温的辨治规律虽存在相同之处,但冬温病位较风温偏于里,偏于阴经;风温治疗以轻清宣解为主,冬温则以清里热为主。  相似文献   

14.
<正> 所谓伏邪自发,乃是指病发于里,初起即以热炽于里为主要表现的一种证候类型,是春温发病类型之一。元末医家王安道指出其病机特点是“怫热自内达外,热郁腠理。”对此治疗,清·叶天士《三时伏气外感篇》指出:“昔贤以黄芩汤为主方,苦寒直清里热。”不少医家亦把本方作为温自内发的正治之方。对春温伏邪自发,尽管各家在伏邪的外发途径上有不同看法,但对热炽于里这一共同特点的认  相似文献   

15.
出血热一病在发病机理上既不同于春季之风温、春温、温毒、温疫;又不同于夏季之暑病;秋季之湿温;也不同于冬季应冷反暖所致之冬温;唯与《温病条辨》一书所载的“伏暑”和《时病论》一书所述之“晚发”一证在病因病机  相似文献   

16.
柳宝诒在《温热逢源·伏温从少阴初发证治》中尝评前人之治温病,谓诸家药法均有缺点,他认为伏温初发宜清泄里热,而用黄芩汤加豆豉、玄参,实为至当不易之法,但又以“辛凉清解,则失之肤浅”,责怪叶氏对黄芩汤治温病之经验未予应有的重视。其实叶氏治伏温用黄芩汤与柳氏同,且加减有法,运用灵活,对今之临床,不无借鉴,故特予发掘。一、治春温原方可用《幼科要略》说:“春温皆冬季伏邪”。又说:“春温一证,由冬令收藏未固,昔人以冬寒内伏,藏于少阴,入春发于少阳,以  相似文献   

17.
伏邪温病,从字面上看,似乎是感受外邪未即发病,伏藏人体,过时而发.其实不然,笔者在此谈谈自己的一点管见. 伏邪温病,初起以灼热、烦躁、口渴、溲赤、舌红、苔黄等热郁于里的证候为主要表现.临床上有春温、伏暑、温疟等类型,包括现代医学的“流脑”、“乙脑”、“重型流感”等。《素问·金匮真言论》云:“夫精者,身之本也;故藏于精者,舂不病温。”可见机体精气充沛,抗病力强,则“邪不可干”.若正气不足,卫外功能低下,或阴精亏虚,内有蕴热,则易感温热毒邪,并可进一步内陷  相似文献   

18.
晚清温病医家柳宝诒在治疗伏气温病中,首倡助阴托邪法,治疗伏邪始发,因肾阴虚不能托邪者;还擅用温经托邪法,鼓动阴中之阳,治疗少阴阴阳两亏,而邪机半伏半化者.并根据疾病本虚标实的特点,将外科常用之托法,拓展到治疗痢疾、疟疾,以及妇人产后病等正虚邪盛的疾病,对后世研究杂病治法极具启发意义.文章通过追溯托法之源流,分析了柳宝诒...  相似文献   

19.
过敏性鼻炎是临床的常见病、多发病,属中医学"鼻鼽"辨证范围。中医伏毒理论隶属伏邪范畴,伏毒的病因病机和致病特点不仅在一定程度上与过敏性鼻炎的发病机制有其相似性,且过敏性鼻炎的基本病因为风、湿、热等毒邪内伏人体,若机体禀赋不足,每因易感新邪而引动体内"伏毒",使伏毒外发累及四肢百骸而发病。本文以伏毒理论为出发点,从病因病机、致病特点和治则治法3个方面阐述伏毒与过敏性鼻炎的关系,以期为临床治疗过敏性鼻炎提供一定的思路。  相似文献   

20.
春温是伏邪温病的代表病种之一 ,多发生于春分之后夏至之前。叶天士《临证指南医案》《叶氏医案存真》《未刻本叶天士医案》对春温的辨治 ,均有创见性的阐述 ,可为后世温病学者宝鉴。但叶氏医案夹叙夹议 ,零珠碎玉散布于各篇 ,很难强予归纳 ,谨就其基本治法、用药规律作如下粗略探讨。1 病因病机1.1 叶氏认为冬应寒而反大温 ,可产生不正之乖气 ,成为致病的重要因素。鼻吸入之邪气 ,首先犯肺 ;而从口鼻均入之邪气 ,则先上继中 ,过募原直走中道。1.2 烦劳多欲之人 ,冬不藏精 ,冬寒内伏 ,藏于少阴 ,或乘虚藏于里。久伏之寒邪 ,蕴遏化热 ,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