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观察骨碎补总黄酮对雄性大鼠悬尾废用性骨质疏松模型股骨近端骨密度和比目鱼肌生长因子相关蛋白的影响。方法:将48只SD雄性大鼠随机分为4组,每组12只,分别为实验组(悬尾+骨碎补总黄酮),阳性对照组(悬尾+阿仑膦酸钠),阴性对照组(悬尾+饮用水),空白对照组(非悬尾+自由活动)。干预4周后,应用双能X线检测股骨近端骨密度,采用Western-Blot对比目鱼肌生长因子Bcl-2、IGF-1、MyoD、Myogenin、Myostatin蛋白进行定量分析。结果:阴性对照组大鼠股骨近端骨密度低于空白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实验组、阳性对照组大鼠股骨近端骨密度高于阴性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实验组大鼠股骨近端骨密度与阳性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阴性对照组、阳性对照组、实验组大鼠比目鱼肌生长因子Bcl-2、IGF-1、MyoD、Myogenin、Myostatin蛋白表达均低于空白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阳性对照组、实验组大鼠Bcl-2、IGF-1、MyoD、Myogenin、Myostatin蛋白表达水平均高于阴性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阳性对照组大鼠比目鱼肌生长因子相关蛋白表达与实验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骨碎补总黄酮能提高雄性大鼠废用性骨质疏松模型股骨近端骨密度和比目鱼肌生长因子相关蛋白Bcl-2、IGF-1、Myo D、Myo genin、Myostatin的表达。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不同剂量的骨碎补总黄酮对大鼠Masquelet技术诱导膜中骨形成蛋白-2(Bone Morphogenetic Protein,BMP-2)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表达的影响。方法:选取48只3月龄SD大鼠,雌雄不限,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4组:空白对照组、低剂量组、中剂量组及高剂量组,每组12只。所有大鼠均建立左侧胫骨长段骨缺损模型,并予以抗生素骨水泥填塞。术后低、中、高剂量组分别给予骨碎补总黄酮67.5,202.5和607.5mg/(kg·d)灌胃,空白对照组给予等量蒸馏水灌胃,连续灌胃6周后取出骨水泥,切取诱导膜,检测诱导膜中BMP-2和VEGF的表达情况。结果:灌胃6周后,各组BMP-2和VEGF表达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两两比较,低、中、高剂量组BMP-2和VEGF表达均显著高于空白对照组,且高剂量组表达最明显,中剂量组次之,低剂量组再次之,呈剂量依赖关系,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不同剂量的骨碎补总黄酮均可促进大鼠Masquelet技术诱导膜中BMP-2和VEGF的表达,且呈剂量依赖关系,高剂量组最明显。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研究骨碎补有效部位对Notch通路下成骨细胞增殖及胫骨牵张成骨效能的影响。方法:选取清洁级SD雄性大鼠50只,采集大鼠成骨细胞,使用骨碎补总黄酮高、中、低剂量培养,采用MTT比色法检测细胞增殖;选取30只大鼠造模,将大鼠随机分为3组:全程用药组、牵张期用药组和牵张矿化期用药组,每组10只大鼠,记录牵张效果、影像学评分和骨密度,检测大鼠骨髓基质细胞Hes-1、Notch-1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结果:高、中、低剂量组大鼠骨髓基质细胞Hes-1、Notch-1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剂量组大鼠骨髓基质细胞Hes-1、Notch-1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均低于中、低剂量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中、低剂量组TGFβ-1、BMP-2、ALP和光密度值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中剂量组BMP-2、ALP和光密度值高于低剂量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大鼠X线评分和骨密度值均高于B、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C组间X线评分和骨密度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骨碎补总黄酮可以通过抑制Notch通路,促进成骨细胞增殖,明显提高胫骨牵张成骨区成骨质量。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补肾健脾益气法对酒精性骨质疏松(AOP)大鼠骨密度影响,探讨补肾健脾益气中药防治AOP的作用机理.方法:清洁级成年雄性SD大鼠40只,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4组,即模型组、西药对照组、中药干预组、正常对照组,每组各10只,用红星二锅头白酒灌胃法造模(正常对照组给予生理盐水灌胃),同时分别给予生理盐水、碳酸钙阿法D3、健骨灵胶囊、生理盐水灌胃给药.16周后取材,用双能X线骨密度仪检测左股骨上端,应用小动物学软件扫描处理,检测出股骨的骨密度(BMD)、骨矿含量(BMC).结果:骨密度(BMD)、骨矿含量(BMC)检测显示:模型组与正常组比较明显降低,有显著性差异(P<0.01).表明高浓度白酒灌胃大鼠16周后确实存在骨量减少,BMD下降.中药干预组(P<0.01)、西药对照组(P<0.05)与模型组相比均有显著升高.中药干预组与西药对照组相比(P<0.05),说明中药干预组高于西药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结论:AOP大鼠存在明显的骨代谢紊乱,骨形成减少、骨丢失增加,发生骨质疏松.补肾健脾益气法提高AOP大鼠骨密度和骨矿物质含量,抑制骨矿物质的丢失,有效改善实验性AOP大鼠的骨代谢.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骨碎补提取物治疗去卵巢骨质疏松大鼠的效果,并观察大鼠血清学指标的变化。方法:将75只雌性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西药组,骨碎补低、高剂量组5组,每组15只。建立去卵巢骨质疏松大鼠模型,假手术组不切除卵巢。在手术后第5周开始,西药组给予戊酸雌二醇灌胃,剂量为0.1 mg/(kg·d);骨碎补低、高剂量组给予骨碎补提取物灌胃,剂量分别为10.0 mg/(kg·d)、40.0 mg/(kg·d);假手术组和模型组大鼠给予等容积的生理盐水,连续给药12周。比较各组大鼠股骨和腰椎骨密度(Bone mineral density,BMD)、血清骨钙素(Osteocalcin,OC)、骨碱性磷酸酶(Bone alkaline phosphatase,BALP)、骨保护素(Osteoprotegerin,OPG)、内皮素-1 (Endothelin-1,ET-1)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水平。结果: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股骨和腰椎BMD明显降低,血清OC、BALP、ET-1水平明显升高,OPG、VEGF水平明显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与模型组比较,西药组及骨碎补低、高剂量组大鼠股骨和腰椎BMD、血清OPG和VEGF水平均升高,血清OC、BALP、ET-1水平明显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与西药组比较,骨碎补高剂量组大鼠股骨和腰椎BMD、血清OPG和VEGF水平较高,血清OC、BALP、ET-1水平较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剂量骨碎补提取物治疗去卵巢所致骨质疏松大鼠,能够通过调节ET-1、VEGF水平,改善骨代谢,提高BMD。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生髓健骨胶囊对大鼠Wnt信号通路及PPARγ2-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 120只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模型组,西药对照组,中药干预组。通过灌胃法造模,然后通过酶联免疫法检测各组骨组织中Wnt/β-Catenin信号通路β-Catenin和LRP 5的表达情况,以及RT-PCR检测PPARγ2-mRNA的表达量。结果大鼠股骨组织中β-Catenin和LRP 5含量,西药对照组、中药干预组与模型组相比,结果均明显升高(P0.01);西药对照组与中药干预组相比较(P0.05),说明西药对照组结果低于中药干预组;大鼠股骨组织中PPARγ2 mRNA的表达,与空白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大鼠PPARγ2的mRNA表达均明显升高;中药干预组及西药对照组与模型组比较,均有不同程度下调PPARγ2的mRNA表达,其中以中药干预组下调水平最为明显。结论中药生髓健骨胶囊可以通过激活Wnt信号通路来干预脂质转录基因PPARγ2表达来实现防治酒精性骨质疏松。  相似文献   

7.
目的 :应用维甲酸所致大鼠的实验性骨质疏松模型 ,观察骨碎补总黄酮对动物骨密度的作用及对血钙、血磷水平的影响。方法 :维甲酸 (70mg·Kg- 1 ·d- 1 )给大鼠灌胃 14d ,可导致大鼠的实验性骨质疏松 ,然后观察药物对动物骨密度的影响 ;化学刺激疼痛试验采用小鼠腹腔注射醋酸所致小鼠扭体现象 ,观察各组动物的典型扭体发生次数 ;热传导刺激试验采用热板法 ,观察该药不同时间点的镇痛作用。结果 :骨碎补总黄酮三个剂量组均可明显提高大鼠骨密度 ,提高大鼠血钙水平 ,和模型组比较有显著差异 (P <0 0 5 ) ;同时骨碎补总黄酮胶囊对化学刺激 (醋酸 )有抑制作用 ,大剂量组和模型组比较有明显差异 (P <0 0 5 ) ;对热传导刺激引起的拟痛反应也有明显的拮抗作用 ,和模型组比较有显著差异 (P <0 0 1)。结论 :骨碎补总黄酮具有增加动物骨密度作用 ,提高血钙含量 ,促进骨的形成 ,对化学刺激引起的疼痛和对热传导刺激引起的疼痛反应有显著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补肾化痰方对去势骨质疏松大鼠BMP2/Smad/RUNX2信号通路及钙沉积的影响。方法:6月龄SD大鼠40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补肾组和补肾化痰方组,每组10只。补肾组予补肾方灌胃,0.51 g/mL;补肾化痰组予补肾化痰方灌胃,0.94 g/mL,模型组和假手术组予等体积生理盐水灌胃,1 mL/100 g,持续灌胃8周。采用micro CT检测大鼠的骨密度(BMD),采用ELISA检测血清骨形态发生蛋白2(BMP2)、Runt相关转录因子2(RUNX2)、胎球蛋白(Fetuin-A)、基质gla蛋白(MGP)含量,Western blot法检测骨组织BMP2、RUNX2、Fetuin-A、MGP蛋白的表达。结果:模型组、补肾组、补肾化痰方组大鼠骨密度、血清及骨组织BMP2、RUNX2、Fetuin-A的含量、血清MGP水平均低于假手术组,骨组织MGP水平高于假手术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补肾组和补肾化痰方组大鼠骨密度、血清及骨组织BMP2、RUNX2、Fetuin-A含量、血清MGP水平均高于模型组,骨组织MGP水平低于模型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补肾化痰方组血清BMP2、RUNX2、Fetuin-A、MGP高于补肾组(P0.05);补肾组骨组织BMP2、RUNX2高于补肾化痰方组(P0.05);补肾组和补肾化痰方组骨密度、骨组织Fetuin-A、MGP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补肾化痰方能够提高骨质疏松大鼠的骨密度及血清Fetuin-A的含量,影响BMP2/Smad/RUNX2信号通路。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补肾壮骨颗粒对去势大鼠骨密度和血清、骨髓组织中类固醇受体辅助激活因子3(SRC-3)及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活化受体γ协同刺激因子-1α(PGC-1α)表达的影响。方法将40只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中药组、阿仑膦酸钠组,每组10只。模型组、中药组、阿仑膦酸钠组均建立去卵巢骨质疏松模型,造模4 d后,中药组给予补肾壮骨颗粒2.5 mg/kg灌胃,阿仑膦酸钠组给予阿仑膦酸钠7 mg生药/kg灌胃,假手术组和模型组给予10 mL/kg生理盐水灌胃。连续干预12周后取血,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4组大鼠血清SRC-3及PGC-1α水平;处死大鼠,运用小动物双能X射线骨密度仪测量4组大鼠股骨离体骨密度(BMD),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4组大鼠骨髓组织中SRC-3 mRNA及PGC-1αmRNA表达量。结果模型组、中药组、阿仑膦酸钠组血清SRC-3、PGC-1α水平及SRC-3 mRNA、PGC-1αmRNA表达量均明显低于假手术组(P均0.05),中药组均明显高于模型组和阿仑膦酸钠组(P均0.05);阿仑膦酸钠组SRC-3 mRNA表达量明显高于模型组(P0.05),而血清SRC-3、PGC-1α水平和PGC-1αmRNA表达量与模型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中药组和模型组大鼠骨密度均明显低于假手术组(P均0. 05),中药组和阿仑膦酸钠组骨密度均明显高于模型组(P均0.05),中药组与阿仑膦酸钠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补肾壮骨颗粒可能通过提高去势大鼠血清及骨髓组织中SRC-3和PGC-1α分子及基因表达水平而促进骨形成,从而提高骨密度。  相似文献   

10.
鞠洋  曲宁宁  任艳玲 《辽宁中医杂志》2020,47(3):183-186,后插4
目的探讨滋阴清热法对大鼠糖皮质激素性骨质疏松(GIOP)的作用。方法 SD大鼠均分为对照组、模型组、中药低剂量组、中药高剂量组和西药组。模型组、中药低剂量组、中药高剂量组和西药组大鼠予皮下注射地塞米松,且中药低剂量组、中药高剂量组和西药组同时分别给予低剂量中药、高剂量中药和阿仑膦酸钠灌胃。3个月后取材,双能X线吸收法测定腰椎骨密度、三点弯曲试验检测大鼠股骨生物力学、苏木素-伊红(HE)染色观察腰椎骨组织形态,ELISA法测定大鼠血清骨转换标志物I型胶原N端肽(PINP)和I型胶原末端肽交联羧基端(β-CTX)水平,q PCR检测成骨、破骨调控因子Runx2、CTSK mRNA的表达。结果模型组骨密度较对照组显著降低,中药高剂量组和西药组骨密度较模型组显著增加,且中药高剂量组PINP水平较模型组显著降低、成骨因子Runx2较模型组显著上调。结论滋阴清热法可通过降低骨转换率,靶向调控Runx2、CTSK表达改善糖皮质激素诱导的骨量丢失,增加骨强度,防止GIOP的发生。  相似文献   

11.
骨碎补总黄酮对去卵巢大鼠基因水平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应用cDNA array技术分析骨碎补总黄酮对去卵巢大鼠基因水平的影响。方法:制作去卵巢大鼠模型,24周后,活杀动物,腹主动脉取血6 mL,并取出脊髓4锄,抽提totalRNA,分离mRNA,进行检测。结果:空白对照组血样与模型组的差异为70个基因,空白对照组与骨碎补总黄酮组的差异为9个基因。骨碎补总黄酮灌服后大鼠模型基因过度表达基本恢复正常。该实验cDNA array分析中脊髓基因基本无差异。结论:骨碎补总黄酮灌服6 个月后大鼠模型基因过度表达能基本恢复正常。表明骨碎补总黄酮对去卵巢大鼠基因表达水平有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骨碎补总黄酮干预下BMP-2与Smad-1在大鼠胫骨牵张成骨末期中的表达。方法:40只大鼠建立大鼠胫骨牵张成骨模型,随机分成4组,分别为对照组、中药组、阻遏剂组及阻遏剂加中药组,每组10只。所有大鼠于牵张第20天时给予拍片评估,处死,取标本,HE染色评价成骨质量,用免疫组化分析各组BMP-2与Smad-1的表达。结果:中药组BMP-2与Smad-1的表达最高(P0.05),阻遏剂加中药组明显高于阻遏剂组(P0.05)。结论:BMP-2与Smad-1的表达在牵张成骨期间对成骨有重要促进作用,补肾法可以促进大鼠胫骨牵张末期BMP-2与Smad-1的表达。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荣筋片对SAMP6鼠血清中BMP-2水平及骨组织中BMP-2蛋白表达水平的影响,为荣筋片对抗骨质疏松症的机制研究提供新的思路。方法:选取6月龄SAMP6鼠30只,按体质量随机分为荣筋片组、空白对照组。同源对照组选取同月龄SAMR1鼠15只。荣筋片组给予3 m L药液灌胃,空白对照组给予3 m L生理盐水灌胃,均每天1次,连续12周后,摘眼球采血,ELISA法检测血清BMP-2的含量;取股骨骨髓制作涂片,免疫组化测定骨组织中BMP-2蛋白的表达。结果:荣筋片组、SAMRl对照组血清BMP-2含量与空白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SAMRl对照组BMP-2血清含量与荣筋片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荣筋片组、SAMRl对照组骨组织BMP-2蛋白表达水平与空白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 SAMRl对照组骨组织BMP-2蛋白表达水平与荣筋片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1)。结论:荣筋片能够提高血清BMP-2含量和骨组织蛋白表达水平,可能会改善自发性骨质疏松动物骨髓基质干细胞成骨-成脂分化BMP-2水平的异常。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骨碎补总黄酮对大鼠血管内皮细胞功能和血管形成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大鼠血管内皮细胞,用不同浓度(1,10,100mg/L)的骨碎补总黄酮干预后,MTT法检测细胞增殖,ELISA法检测内皮素(ET)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Griess法检测NO的表达;利用去卵巢骨质疏松大鼠模型(36只,随机分为去卵巢组、假手术组和骨碎补治疗组),骨碎补总黄酮治疗3个月后,检测大鼠血清中ET,VEGF和NO的表达,骨密度和股骨远端微血管密度变化。结果:各浓度的骨碎补总黄酮均能促进血管内皮细胞的增殖,而中、高浓度促增殖效果较好;中、高浓度的骨碎补总黄酮在体内外均可以抑制ET,同时增强NO的表达;股骨远端血管计数结果显示骨碎补治疗组明显多于去卵巢组,并且与骨密度呈正相关;骨碎补总黄酮在体外可以增强内皮细胞VEGF的表达,但对去卵巢大鼠血清中VEGF的表达无影响。结论:骨碎补总黄酮可促进血管内皮细胞增殖,同时可以调节内皮细胞功能,促进血管形成,从而发挥抗骨质疏松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淫羊藿总黄酮对老年骨质疏松大鼠Notch和Smads通路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将60只老年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模型对照组、试验组(包括低、中、高剂量组)和阳性对照组共6组,试验组根据淫羊藿总黄酮灌胃剂量分为低剂量组、中剂量组和高剂量组,除空白对照组外,其他5组腹腔注射D-半乳糖建立老年骨质疏松大鼠模型,造模8周后连续灌胃给药12周,观察各组大鼠的骨密度和股骨抗弯力,ELISA法检测血清碱性磷酸酶(ALP)、骨保护素(OPG)及25-羟基维生素D(25OHD)含量,免疫组化法检测骨组织Notch1蛋白表达,免疫荧光法检测Smad4和Smad7,并比较肝肾功能指标变化。结果:试验组和阳性对照组的骨密度、股骨抗弯力、OPG和25OHD显著高于模型对照组,而ALP显著低于模型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但试验高剂量组和阳性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和阳性对照组的Notch1和Smad4蛋白表达显著高于模型对照组,而Smad7蛋白表达低于模型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但试验高剂量组和阳性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淫羊藿总黄酮可增加老年骨质疏松大鼠骨密度,改善骨代谢,可能与上调Notch1和Smad4蛋白表达及下调Smad7蛋白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除幽愈疡免煎颗粒对乙酸致大鼠实验性胃溃疡的愈合效果。方法将50只SD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5组:正常组、模型组、西药组、中西医结合组及中药组,每组10只,采用冰乙酸腐蚀法制作胃溃疡大鼠模型。各组大鼠于术后第2天,西药组予奥美拉唑0. 132 mg/100 g灌胃,中西医结合组按照西药组基础上加用除幽愈疡免煎颗粒,0. 5 mL/100 g灌胃,中药组予0. 5 mL/100 g除幽愈疡免煎颗粒灌胃,正常组和模型组予1. 25 mL/100 g生理盐水灌胃,每天1次,连续干预14天。观察各组大鼠胃黏膜病理形态学变化;计算溃疡面积和溃疡抑制率; ELISA方法检测血清标本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含量变化;免疫组化法检测各组大鼠bFGF蛋白表达,Real-time PCR法检测各组大鼠bFGF mRNA表达。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胃壁结构破坏,黏膜出现坏死、缺损,腺体消失,细胞排列紊乱,黏膜层有炎性细胞浸润;模型组bFGF蛋白表达较弱,血清bFGF含量和bF-GF mRNA表达水平均降低(P 0. 05)。与模型组比较,光镜下各药物干预组胃壁结构和黏膜恢复较好,溃疡面积均缩小(P 0. 01,P 0. 05),中药组较西药组和中西医结合组溃疡面积减小,抑制率明显升高(P 0. 05)。与模型组比较,中药组和中西医结合组大鼠胃黏膜组织bFGF蛋白表达水平较强;中西医结合组血清bFGF水平升高,且高于中药组和西药组(P 0. 05);中药组和中西医结合组bFGFmRNA表达升高,且均高于西药组(P 0. 05)。结论除幽愈疡免煎颗粒可增强胃溃疡大鼠胃组织bFGF蛋白及bFGF mRNA表达,调节细胞生长和分化,促进溃疡愈合。  相似文献   

17.
骨碎补总黄酮对骨质疏松大鼠Smad1 Smad5基因表达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通过手术切除SD大鼠的双侧卵巢,建立绝经后骨质疏松模型,研究骨碎补总黄酮对骨质疏松大鼠Smad1、Smad5 mRNA表达的影响,从而在基因水平说明其影响成骨的机制。方法:(1)动物造模:60只12周龄SD大鼠,随机分成正常组、空白组和倍美力组及骨碎补总黄酮高、中、低剂量6组,每组10只,正常组麻醉后仅切除腹部与卵巢等重量的脂肪,其余50只麻醉后从腹部入路切除双侧卵巢。(2)处理方法:①正常组、空白组标准饲料常规饲养24周。②骨碎补总黄酮3组在用标准饲料喂养12周后,第13周开始在继续用标准饲料喂养的同时每天灌服骨碎补浓缩剂12周。③倍美力组在标准饲料常规喂养12周后,第13周开始在标准饲料常规喂养的同时每天灌服倍美力悬剂12周。④24周后处死大鼠切取右侧股骨,测Smad1、Smad5 mRNA。结果:空白组Smad1 mRNA的表达是正常组的40%,有统计学意义(P〈0.05),Smad5 mRNA的表达是正常组的59.5%,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空白组比较,骨碎补总黄酮高、中、低剂量组的Smad1、Smad5 mRNA表达均有提高,空白组与骨碎补总黄酮高剂量、中、低剂量组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以骨碎补总黄酮中剂量组最为有效,分别为Smad1 mRNA(P〈0.05)、Smad5 mRNA(P〈0.01)。结论:骨碎补总黄酮能够上调骨髓微环境中Smad1、Smad5 mRNA的表达水平,以中剂量组最明显,可能是其促进骨形成、修复骨损伤作用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加味身痛逐瘀汤对骨质疏松模型大鼠疗效,同时观察其对生物力学及骨代谢水平的影响。方法:将80只雌性wistar大鼠纳入研究,随机分为空白组(n=10)及造模组(n=70),所有造模组大鼠接受切除子宫模拟骨质疏松模型。将60只造模成功大鼠随机分为安慰组、对照组、中药低剂量组、中药中剂量组、中药高剂量组,每组15只。其中中药组大鼠接受加味身痛逐瘀汤灌胃,高剂量组(1.32 g/mL)、中剂量组(0.66 g/mL)、低剂量组(0.33 g/mL),灌胃1次/d,连续灌胃3周;安慰组大鼠接受生理盐水灌胃,10 mL/次,1次/d,连续灌胃3周;对照组大鼠给予降钙素注射液注射,2次/周,连续注射3周。3周后检测各组右侧股骨大鼠骨生物力学相关数据、右侧胫骨骨矿物密度和骨小梁结构变化、血清骨钙素、血清I型胶原氨基端肽原(PINP)浓度变化。结果:1)与空白组比较,造模组大鼠弹性模量、最大载荷降低(P0.05),与安慰组比较,对照组及中药组弹性模量、最大载荷显著升高(P0.01)。随着剂量的增加,中药组大鼠弹性模量、最大载荷显著增高(P0.05)。2)与空白组比较,造模组BMD、BV/TV、Tb.N、Tb.Th降低(P0.05);与安慰组比较,对照组及中药组骨密度显著升高(P0.01);加味身痛逐瘀汤中剂量组和高剂量组大鼠骨密度较低剂量组增高(P0.05)。3)与空白组比较,造模组血清BGP和PINP均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造模组比较,中药组血清BGP和PINP均明显降低,随着加味身痛逐瘀汤浓度增加BGP和PINP下降的趋势更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加味身痛逐瘀汤可能通过降低骨质疏松模型大鼠血清BGP和PINP含量,提高骨生物力学性能,纠正骨退行性改变,实现治疗骨质疏松的目的。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左归丸对糖皮质激素性骨质疏松大鼠骨生物力学及骨密度的改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 将66只SD大鼠随机分为6组,每组11只,正常对照组大鼠予等量生理盐水肌注,其余大鼠予地塞米松1 mg/kg肌肉注射,每周2 次,连续8周.阳性对照组在肌注地塞米松的同时灌服盖中盖复方碳酸钙混悬溶液,左归丸低、中、高剂量组予相应中药灌胃,模型组及正常对照组大鼠予等体积生理盐水灌胃,1次/d,共8周.给药8周后股静脉取活血杀动物,离心取血清做生化指标检测;取大鼠股骨,测量股骨骨矿含量、骨密度并取腰椎进行骨生物力学测定.结果 模型组血清碱性磷酸酶上升,腰椎骨生物力学性能下降,股骨骨矿含量、骨密度下降.中药左归丸高、中剂量组及碳酸钙组能使实验大鼠骨矿含量、骨密度增加,尤以中剂量组明显;左归丸高、中剂量组能改善腰椎骨生物力学性能,中剂量组效果较明显.以上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中药左归丸对糖皮质激素性大鼠骨质疏松骨生物力学有改善作用,能使实验大鼠骨矿含量、骨密度增加.其疗效可能与方中药物具有调整骨代谢,增强骨细胞活性,减少骨吸收,增加骨形成作用有关,表明中药左归丸对骨质疏松确有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骨碎补水煎液经Wnt/β-Catenin信号通路对去卵巢骨质疏松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向脂肪细胞分化的调节作用及大鼠体质量、骨密度、股骨骨髓脂肪细胞变化的影响。方法:24只6月龄雌性SD大鼠随机分为SHAM(假手术)、OVX(去势)、OVXDF(去势灌服骨碎补水煎液)3组并手术造模。适应性饲养4周后,灌胃12周,检测比较各组大鼠BMSCs成脂能力、Wnt通路和成脂分化相关mRNA表达水平及大鼠体质量、骨密度、股骨骨髓脂肪细胞等指标。结果:OVXDF组大鼠的体质量及其BMSCs成脂能力、PPARγ、LPL mRNA表达水平均低于OVX组,且高于SHAM组(P0.05)。相反,其骨密度与BMSCs中Wnt10b、β-catenin、LRP5mRNA表达水平均高于OVX组,但低于SHAM组(P0.05)。股骨骨髓切片显示,OVX组脂肪空泡数量、直径、面积比较SHAM组分别增高96.18%、58.44%、391.0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OVXDF组比OVX组分别降低28.79%、22.52%、53.4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灌服骨碎补水煎液可以抑制去卵巢大鼠BMSCs成脂分化,提高去卵巢骨质疏松大鼠的骨密度,缓解大鼠去卵巢后的体质量增加,同时能够减轻去卵巢骨质疏松大鼠股骨骨髓腔内脂肪细胞数量及体积,起到抗骨质疏松的作用,其机制可能与激活Wnt/β-catenin经典信号通路,抑制PPARγ、LPL mRNA的表达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