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神经外科手术中采用右美托咪定麻醉对患者局部脑氧饱和度(rSO_2)和术后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郑州大学第二附属医院2015-12—2017-12的80例神经外科手术患者进行麻醉研究,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全麻气管插管后静脉泵注七氟烷,试验组全麻气管插管后静脉泵注右美托咪定,术中使用脑氧饱和度监测仪监测rSO_2。记录入室时(T_0)、诱导插管后(T_1)、手术后60min(T_2)和苏醒后(T_3)的rSO_2、平均动脉压(MAP)、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_2)和动脉血氧分压(PaO_2)。术前1d、术后1d和3d使用蒙特利尔认知功能评分量表(MoCA)对患者的认知功能障碍进行评价。记录术后患者发生躁动和恶心呕吐的情况。结果试验组和对照组的T_(0-3)的rSO_2、MAP、PaCO_2和PaO_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手术后1~3d的认知功能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躁动和恶心呕吐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神经外科手术中采用右美托咪定麻醉对患者局部脑氧饱和度的影响不明显,但是会助于患者术后的认知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术中持续输注尼莫地平对颅内动脉瘤夹闭术患者血清S‐100β蛋白和脑血管的影响。方法选择择期行颅内动脉瘤夹闭术的患者40例,随机分为尼莫地平组(A组)和对照组(B组)。尼莫地平组在麻醉诱导后持续输注尼莫地平20μg·kg‐1·h‐1至手术结束,对照组无特殊处理。分别在切皮前、动脉瘤夹闭后3h,分别取血样检测血清S‐100β蛋白含量;记录术中发生脑血管痉挛例数。结果(1)动脉瘤夹闭后3 h ,B组患者血清S‐100β蛋白含量明显高于A组( P<0.05)。(2)B组脑血管痉挛发生例数明显高于A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颅内动脉瘤夹闭术中持续输注尼莫地平可降低患者血清S‐100β蛋白含量及脑血管痉挛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高压氧联合颅内动脉瘤夹闭术对脑动脉瘤(IA)患者术后NIHSS评分及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胱抑素C(Cys C)水平变化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01—2016-03我院收治的91例IA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n=46)与对照组(n=45)。患者入院后均行颅内动脉瘤夹闭术,术后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高压氧治疗。对比2组术前及术后10dNIHSS评分、血清MMP-9、Cys C水平,术后随访3个月,统计2组预后情况。结果术前2组NIHSS评分及血清MMP-9、Cys C水平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术后10d2组NIHSS评分及血清MMP-9、Cys C水平均较术前显著改善(P0.05),且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随访3个月,观察组预后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高压氧联合颅内动脉瘤夹闭术治疗IA疗效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及血清MMP-9、Cys C水平。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血管内栓塞术和显微外科夹闭术对前循环颅内动脉瘤患者临床预后及安全性的影响。方法 研究对象选取本院2015年4月-2017年10月收治前循环颅内动脉瘤患者共104例,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夹闭组(52例)和栓塞组(52例),分别采用显微外科夹闭术和腔内介入栓塞术治疗,比较2组手术相关临床指标水平、术后GOS分级、mRS评分、生活质量、手术前后炎症相关指标水平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栓塞组术后总住院时间显著短于夹闭组(P<0.05); 栓塞组住院总费用显著多于夹闭组(P<0.05); 栓塞组术后6个月GOS分级、术后6个月mRS评分、出院时SF-36评分及术后6个月BI评分显著优于夹闭组(P<0.05); 栓塞组术后7 d炎症相关指标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术前(P<0.05); 同时2组瘤体破裂和缺血性脑卒中发生率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 夹闭组血管痉挛发生率显著低于栓塞组(P<0.05); 栓塞组颅内感染发生率显著低于夹闭组(P<0.05)。结论 腔内介入栓塞术治疗前循环颅内动脉瘤可显著加快术后康复进程,减轻病变严重程度,提高生存质量,降低炎症反应水平,并有助于避免颅内感染出现,而显微外科夹闭术应用则能够减少医疗费用,预防血管痉挛发生。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颅内前循环动脉瘤采用显微开颅夹闭术与血管内栓塞治疗的疗效。方法选取82例于2014-06—2015-06许昌市第二人民医院接收的颅内前循环动脉瘤患者,根据手术方式,分为栓塞组(n=42)和夹闭组(n=40),栓塞组采用血管内栓塞治疗,夹闭组采用显微开颅夹闭术治疗,观察2组疗效。结果治疗后,夹闭组良好率与栓塞组基本一致(P0.05);栓塞组住院时间短于夹闭组(P0.05),同时,栓塞组生活质量评分上均优于对照组(P0.05);随访24个月,栓塞组的mRS评分显著高于夹闭组(P0.05),并发症、ADL评分组间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栓塞组复发率显著高于夹闭组(P0.05)。结论颅内前循环动脉瘤采取开颅夹闭术和血管内栓塞术治疗,二者疗效相当,但后者手术创伤小,出院时短期预后优于前者,而远期随访患者致残率、复发率高于开颅夹闭术。  相似文献   

6.
目的 观察术中持续输注尼莫地平对颅内动脉瘤夹闭术患者血清S-100β蛋白和脑血管的影响。方法 选择择期行颅内动脉瘤夹闭术的患者40例,随机分为尼莫地平组(A组)和对照组(B组)。尼莫地平组在麻醉诱导后持续输注尼莫地平20μg·kg-^1·h^-1至手术结束,对照组无特殊处理。分别在切皮前、动脉瘤夹闭后3h,分别取血样检测血清S-100β蛋白含量;记录术中发生脑血管痉挛例数。结果 (1)动脉瘤夹闭后3h,B组患者血清S-100β蛋白含量明显高于A组(P〈0.05)。(2)B组脑血管痉挛发生例数明显高于A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颅内动脉瘤夹闭术中持续输注尼莫地平可降低患者血清S-100β蛋白含量及脑血管痉挛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颅内动脉瘤(ICA)患者术中应用法舒地尔与尼莫地平对脑血管痉挛(CVS)的预防及治疗作用。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6年1月在本院神经外科接受显微外科夹闭手术的62例ICA患者采用抽签法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31例,研究组给予法舒地尔联合尼莫地平,对照组仅给予尼莫地平,对比两组患者手术前后夹闭血管血流速度、脑脊液(CSF)中S100蛋白、血清神经元特异化烯醇化酶(NSE)水平等变化。结果术前,研究组和对照组患者的夹闭动脉瘤近心端、远心端的血流速度、MCA的血流速度、CSF S100、血清NSE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7d,研究组的夹闭动脉瘤近心端、远心端的血流速度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的MCA血流速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研究组的CSFS100、血清NSE水平均显著的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28d,研究组的愈显率80.65%显著的高于对照组的58.06%(P<0.05);研究组的总有效率96.77%与对照组的90.2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ICA患者术中应用法舒地尔联合尼莫地平能够更好的预防和治疗CVS,减少脑损伤,有利于提高临床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8.
目的评估介入栓塞与开颅瘤颈夹闭术治疗颅内动脉瘤的术前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颅内动脉瘤患者120例,根据手术方式分为开颅夹闭组及介入栓塞组各60例;记录术前相关影响因素及术后恢复情况,分析比较性别、年龄、Fisher分级、Hunt-Hess分级、动脉瘤部位、动脉瘤长轴与颈宽比(AR)、高血压及高血糖等术前影响因素对开颅夹闭术和血管内介入栓塞术治疗颅内动脉瘤疗效的影响。结果年龄是手术治疗的影响因素,60岁以上患者预后明显差于60岁以下患者(P0.05);Fisher分级中Ⅰ、Ⅱ级患者的预后明显优于Ⅲ、Ⅳ级患者(P0.05);Hunt-Hess分级越高,预后效果越差,但开颅夹闭术与介入栓塞术2组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动脉瘤的部位对预后有显著影响(P0.05),动脉瘤长颈和瘤颈比值(AR)对介入栓塞术组影响较大(P0.05),随着AR值增大采用介入栓塞术的疗效明显好转(P0.05);高血压及高血糖对介入栓塞术治疗的影响较小(P0.05);不同年龄对临时阻断载瘤动脉时间的耐受能力不同,导致其预后疗效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年龄、Fisher分级、Hunt-Hess分级及动脉瘤部位是颅内动脉瘤患者开颅夹闭术和血管介入栓塞术术后疗效的共同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腰大池置管引流联合尼莫地平对颅内动脉瘤介入治疗术后脑血管痉挛(CVS)的作用。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69例Hunt‐Hess分级相同的颅内动脉瘤破裂出血患者,均给予血管内介入治疗,术后随机分为2组,观察组35例行腰大池置管持续引流,对照组34例行间断腰穿释放脑脊液(CSF),2组均经深静脉尼莫地平持续泵入,观察2组患者大脑中动脉血流速度(VMCA)、临床神经功能评分(CSS)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CVS发生率低,且治疗后脑脊液(CSF)RBC数目以及压力明显较对照组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4 d观察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减少程度优于对照组( P<0.05)。结论早期持续腰大池引流能有效降低颅内动脉瘤破裂出血介入治疗术后CVS的发生率,患者神经功能恢复良好,预后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手术夹闭动脉瘤颈治疗颅内动脉瘤破裂的临床效果和并发症。方法选取82例颅内动脉瘤破裂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住院号单双分成2组,对照组41例予介入治疗,观察组41例予手术夹闭动脉瘤颈治疗,观察治疗后临床效果和并发症情况。结果对照组mRS评分、即刻动脉瘤完全闭塞率、不完全闭塞、复发率均明显高于观察组(P0.05);2组治疗后较治疗前PF、RP、RE均有提高(P均0.05),观察组治疗后较对照组PF、RP、RE改善幅度明显占优(P0.05);2组治疗后GO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脑水肿、脑梗死、颅内出血、脑积水发生率均高于观察组(P0.05),而脑神经损伤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手术夹闭动脉瘤颈治疗颅内动脉瘤破裂临床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尼莫地平溶液灌洗在颅内动脉瘤术中应用的时间与疗效.方法 将尼莫地平溶液 (10mg/50ml)与生理盐水按1:9的体积比进行配制,在动脉瘤夹闭后灌洗术野,应用于68例病人.采用多普勒微探头,在动脉瘤夹闭前及尼莫地平溶液术野灌洗后2 min、5 min、10 min,分别探测载瘤动脉血流速度.结果 动脉瘤夹闭后,病人血流速度均较夹闭前加快(P<0.05);经尼莫地平溶液术野灌洗后2 min、5 min、10 min,脑血流速度均下降(P<0.05),但各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尼莫地平溶液术中灌洗可以有效缓解手术诱发的血管痉挛,且灌洗后早期即起效,值得在颅内动脉瘤手术中常规应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对颅内动脉瘤介入术后患者的影响。方法选择2014-04—2015-08我院收治住院择期行介入术治疗的颅内动脉瘤患者94例,随机分为干预组及对照组,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措施,干预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运用综合护理干预措施,比较2组干预前后心理状态、生活质量评分、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及对护理工作的满意程度。结果干预前2组患者SAS、SD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各评分均较干预前显著降低,且干预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2组患者干预前SF-36各维度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2组患者各维度评分均显著升高,且干预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组对护理工作总满意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综合护理干预有助于颅内动脉瘤介入术患者心理状态的改善,可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有效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促进患者康复,提高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值得运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开颅夹闭术及栓塞治疗对颅内破裂动脉瘤病人局部脑氧饱和度(rScO2)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6年9月至2018年5月收治的45例颅内破裂动脉瘤的临床资料。开颅夹闭术治疗30例(夹闭组),栓塞治疗15例(栓塞组)。入院时、术后1、2、3、7 d采用近红外光谱技术监测rScO2。结果 夹闭组术后2、3 d rScO2较术前明显降低(P<0.05);而栓塞组术后1、2、3、7 d rScO2均无明显变化(P>0.05)。术后2、3 d,夹闭组rScO2明显低于栓塞组(P<0.05),但术后7 d两组rScO2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 与栓塞治疗比较,开颅夹闭术对颅内破裂动脉瘤术后早期rScO2有一定影响。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介入性血管内栓塞术(SIAE)治疗破裂颅内动脉瘤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择我院2017年2月~2019年1月期间收治的颅内动脉瘤破裂患者84例。根据患者不同手术方式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观察组采用SIAE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开颅夹闭术治疗。比较两组手术指标、住院情况,手术前后Hunt-Hess分级变化,术后3个月mRS分级情况,手术前、术后24 h血清NSE、S100β水平变化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住院时间均少于对照组,治疗费用高于对照组(P0.001);两组术后Hunt-Hess分级均明显改善(P0.05),组间Hunt-Hess分级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3个月mRS分级情况、预后良好率(对照组85.71%:观察组88.10%)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24h血清NSE、S100β水平均升高,观察组血清NSE、S100β水平升高幅度小于对照组(P0.001);两组术后感染、破裂再出血、脑积水、脑血管痉挛及脑梗死等并发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SIAE对颅内动脉瘤破裂患者的疗效与传统开颅夹闭术相当,均为安全、有效的治疗手段,相较于开颅夹闭术,SIAE的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量少、住院时间短、手术对脑组织损伤较小,但治疗费用较高,临床推广存在一定难度。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电针配合尼莫地平治疗大脑中动脉瘤夹闭术后脑血管痉挛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60例经显微夹闭术处理破裂大脑中动脉瘤患者,术后TCD证实不同程度脑血管痉挛,30例术后应用尼莫地平持续泵入(甲组),连用14d;30例在尼莫地平组治疗基础上加用电针疗法(乙组),选用下关、百会及风池穴。术后3d、7d及14d评估GCS评分、脑血管痉挛程度、mRS评分等。结果术后7d和14d,乙组GCS评分明显高于甲组,脑血管痉挛为轻度比例达76.7%、93.3%;术后1个月随访,乙组mRS评分好于甲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术后3d,2组GCS评分及脑血管痉挛恢复程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尼莫地平配合电针对大脑中动脉瘤破裂所致脑血管痉挛有一定改善作用,时间越长,效果可能越明显。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微创血管内介入栓塞术对颅脑动脉瘤患者术后脑组织血流量及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济源市人民医院81例颅脑动脉瘤患者,根据手术术式不同分为对照组40例,观察组41例,对照组予以开颅夹闭术治疗,观察组予以微创血管内介入栓塞术治疗,观察2组手术前后脑组织血流量(CBF)变化情况、并发症发生情况及手术前后生存质量评分。结果阻断颅内动脉瘤时及术后观察组CBF均低于对照组,且2组阻断颅内动脉瘤时、术后CBF均较术前有所变化,但观察组变化幅度小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4.88%(2/41),低于对照组22.50%(9/4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观察组生存质量各指标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微创血管内介入栓塞术对颅脑动脉瘤患者术后脑组织血流量影响小,可提高患者生存质量,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相似文献   

17.
目的比较夹闭术和血管内栓塞治疗对颅内动脉瘤病人血流动力学和能量代谢的影响。方法 2013年8月至2015年8月收治颅内动脉瘤134例,根据治疗方法分为夹闭组(65例)和栓塞组(69例)。夹闭组采用夹闭术治疗,栓塞组采用血管内栓塞治疗。术后3个月采用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和GOS评分评估疗效。进入手术室时(T1)、全身麻醉后(T2)、手术开始时(T3)、手术结束时(T4)记录血流动力学和能量代谢指标。结果两组术后3个月GOS、mRS评分无明显差别(P0.05)。栓塞组动脉瘤破裂发生率明显高于夹闭组(P0.05)。夹闭组T4时刻平均动脉压较栓塞组低(P0.05),葡萄糖摄取率较栓塞组高(P0.05);两组心率、血红蛋白、红细胞压积、二氧化碳分压、颅内压、脑血流量、葡萄糖浓度、丙酮酸、脑动-静脉血氧含量差及脑颈静脉球-动脉乳酸差值等指标均无明显差别(P0.05)。结论夹闭术和血管内栓塞治疗颅内动脉瘤疗效相当;夹闭术治疗颅内动脉瘤并发症发生率低于血管内栓塞,但血管内栓塞比夹闭术更能维持血流动力学相对稳定。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血管内支架植入辅助弹簧圈栓塞治疗颅内动脉瘤的效果。方法选取武警四川总队医院神经外科2013-08—2016-10颅内动脉瘤患者114例,依照术式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7例。观察组采取血管内支架植入辅助弹簧圈栓塞术,对照组采取开颅夹闭术。对比2组术前、术后1周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与血清sICAM-1、S100β蛋白水平及术前、术后1a生活质量评分(QOL),并比较2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与术后1a复发率、预后情况。结果术前2组NIHSS评分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周2组NIHSS评分均较术前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1周2组血清sICAM-1、S100β蛋白水平均较术前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10.53%(6/57)低于对照组24.56%(14/5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a2组QOL评分均较术前提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1a复发率1.75%(1/57)低于对照组14.04%(8/57),预后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血管内支架植入辅助弹簧圈栓塞治疗颅内动脉瘤患者效果肯定,可有效降低其术后血清sICAM-1、S100β蛋白水平及神经功能损伤程度,减少并发症发生情况及复发情况,改善其生活质量及预后情况。  相似文献   

19.
目的对比分析开颅夹闭术与介入性栓塞术对颅内脑动脉瘤蛛网膜下腔出血(SAH)患者的脑血管痉挛事件发生率的影响。方法 2014年1月至2016年12月在安徽省池州市人民医院神经外科监护室接受治疗的137例颅内动脉瘤致SAH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手段的不同将入选者分成观察组(栓塞术,105例)和对照组(夹闭术,32例)两组。比较两组患者的基线资料及脑血管痉挛相关因素情况。结果两组患者的基线资料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患者的监护时间、住院时间、症状性痉挛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动脉瘤明显大于对照组,且血管痉挛程度、动脉瘤部位也与对照组存在明显差异(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NIHSS评分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术后2周两组NIHSS评分均降低,但观察组患者降低程度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事件发生率(1.9%)低于对照组(6.3%)(χ~2=1.634,P=0.20)。结论介入性栓塞术治疗颅内动脉瘤SAH患者的临床疗效突出,可大大减少此类患者发生脑血管痉挛事件的风险,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脑池内灌注与静脉滴注尼莫地平预防蛛网膜下腔出血(SAH)后脑血管痉挛(CVS)的效果。方法将80例SAH患者随机分为两组,两组患者均行开颅动脉瘤夹闭术,A组(n=40)在术中及术后予以脑池内灌注尼莫地平,B组(n=40)术后静脉滴注尼莫地平,对比两组患者术后的CVS发生率及预后效果。结果 A组术后的症状性CVS发生率为40.0%,明显低于B组(65.0%)(P0.05)。A组术后3d、5d、7d、14d的CVS发生率均显著低于B组;A组术后第2天的脑脊液(CSF)引流量以及引流液中的红细胞含量均明显少于B组(P0.05)。A组患者的预后良好率为75.0%,显著高于B组的50.0%(P0.05)。结论比较静脉滴注尼莫地平,脑池内灌注尼莫地平预防动脉瘤性SAH后CVS的效果更为显著,并发症更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