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辽宁中医杂志》2017,(9):1908-1910
目的:评价柔肝化纤颗粒联合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对慢性乙型肝炎肝衰竭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将2011年2月—2013年6月间该院收治并确诊为慢性乙型肝炎肝衰竭的95例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随机分为3组,其中A组给予常规内科综合支持治疗,B组在上述基础上加用G-CSF皮下注射治疗,C组在B组的基础上加用柔肝化纤颗粒。结果:与治疗前相比,3组TBIL、PT、ET均明显改善(P0.05),B、C组比A组改善更为明显,而C组比B组明显改善(P0.05);3组ALT也均明显下降(P0.05),但下降程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相比,A组HBV DNA无明显变化(P0.05),但B、C组血清HBV DNA均明显下降(P0.05),而且C组比B组下降更为明显(P0.05);治疗8周后3组HBV DNA阴转率及治疗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组均最高。结论:在内科治疗基础上,联合柔肝化纤颗粒与G-CSF治疗能明显改善患者肝功能、凝血及内毒素指标,提高临床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2.
目的比较核苷类抗病毒药物联合强肝丸与联合复方鳖甲软肝片治疗HBeAg阳性的HBV感染失代偿期肝硬化的疗效。方法选取肝硬化患者114例,随机分为3组,每组38例。A组给予恩替卡韦治疗,B组给予恩替卡韦+复方鳖甲软肝片治疗;C组给予恩替卡韦+强肝丸治疗。观察3组治疗前后肝功能、肝纤维化指标及HBV DNA载量的变化,比较3组HBV DNA转阴率及HBeAg转阴率。结果 3组治疗后肝功能、肝纤维化指标均较治疗前显著改善(P均0.05);B组、C组治疗后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总胆红素(TBil)、透明质酸、层黏连蛋白、Ⅲ型前胶原、Ⅳ型胶原水平均明显低于A组(P均0.05),白蛋白(ALB)水平明显高于A组(P均0.05),门静脉内径、脾静脉内径、脾脏厚度较A组明显减少(P均0.05),HBV DNA载量下降幅度、HBV DNA转阴率及HBeAg转阴率均显著高于A组(P均0.05);B组、C组间上述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核苷类抗病毒药恩替卡韦联合强肝丸或复方鳖甲软肝片治疗HBeAg阳性的HBV感染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均能明显改善肝功能,减轻肝纤维化程度,并有效抑制HBV复制,2组效果相当。  相似文献   

3.
目的:对乙型肝炎E抗原(HBeAg)阳性失代偿期乙肝肝硬化患者拉米夫定联合阿德福韦酯治疗后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方法:对144例2015年1月至2016年5月入诊海丰县彭湃纪念医院进行治疗的HBeAg阳性失代偿期乙肝肝硬化患者既往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将72例进行拉米夫定初始治疗并产生耐药性后加用阿德福韦酯治疗的患者设为A组,将72例拉米夫定联合阿德福韦酯进行初始联合治疗的患者设为B组,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后HBeAg转阴率以及治疗后肝功能Child-Pugh分级评分情况。结果:B组患者HBeAg血清学转阴例数为19例,A组为5例,B组患者HBeAg血清学转阴率26.39%明显高于A组6.94%,差异较大,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患者12周末Child-Pugh分级评分与A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治疗24周以及48周后,B组患者Child-Pugh分级评分情况均优于A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拉米夫定联合阿德福韦酯对HBeAg阳性失代偿乙肝肝硬化患者使用,最佳时机为两种药物联合进行初始治疗,可较好提高患者HBeAg血清学转阴率,对改善肝功能、提高肝脏储备能力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评价彩超检查诊断乙型病毒性肝炎肝硬化、酒精性肝硬化的临床效果。方法:收集我院收治的80例肝硬化患者,根据疾病类型分为甲组(40例乙型病毒性肝炎肝硬化)、乙组(40例酒精性肝硬化),均经彩超检查,比较彩超检查结果。结果:乙组的右肝斜径、右肝厚径以及Child-Pugh A、B、C级的血小板计数水平与甲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Child-Pugh 分级对比中两组的Fib水平均存在明显差异(P0.05),Child-Pugh A级中甲组的PT、APTT时间长于乙组,但TT水平无差异(P0.05);Child-Pugh B级中,甲组的PT时间长于乙组,但两组间的APTT、TT水平无差异(P0.05);Child-Pugh C级中除Fib指标外两组其他各项指标水平无差异(P0.05)。结论:彩超检查可明确酒精性肝硬化、乙型病毒性肝炎肝硬化,并指导临床诊治,应用价值显著。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D-二聚体在乙肝后肝硬化患者外周血表达情况及其与预后的关系。方法选择105例乙肝后肝硬化患者进行研究,其中Child-Pugh A级23例,B级56例,C级26例,同时选取3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比较Child-Pugh各分级患者血浆D二聚体水平与对照组的差异;根据有无腹水和随访期内生存情况,分别将105例乙肝后肝硬化患者分为有腹水组和无腹水组及死亡组和生存组,分析D-二聚体表达水平与病情及预后的关系。结果患者组中Child-Pugh A级、B级、C级患者血浆D-二聚体表达水平分别为(1.570±0.046)μg/L、(1.647±0.047)μg/L、(1.727±0.055)μg/L,明显高于对照组的(0.467±0.307)μg/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腹水组患者血浆D二聚体水平为(1.910±0.404)μg/L,无腹水组患者血浆D二聚体水平为(0.890±0.036)μg/L,腹水组显著高于无腹水组(P0.05);死亡组患者血浆D-二聚体水平为(2.561±0.372)μg/L,生存组患者血浆D-二聚体水平为(1.697±0.548)μg/L,死亡组显著高于生存组(P0.05)。结论血浆D-二聚体表达水平与乙肝后肝硬化患者疾病严重程度有关,并对预后有一定的指导价值。  相似文献   

6.
针刺配合药物治疗代偿期肝硬化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韩捷  顾亚娇 《中国针灸》2009,29(12):970
目的:比较针刺配合中西药与单纯西药治疗代偿期肝硬化的疗效差异.方法:将肝硬化患者随机分为中西医高病毒载量组(A组)、西药高病毒载量组(B组)、中西医低病毒载量组(C组)及西药低病毒载量组(D组).A组采用针刺、中药汤剂联合贺普丁片口服治疗,穴取肝俞、期门、三阴交等;B组采用口服肝泰乐片联合贺普丁片治疗;C组采用针刺、中药汤剂治疗,穴取肝俞、期门、太溪等;D组采用肝泰乐片口服治疗.各组均治疗30天后,观察疗效和乙肝病毒脱氧核糖核酸(HBV-DNA)转阴率.结果:A组总有效率为95.0%,优于B组(70.0%);C组(95.0%)优于D组(65.0%).A、B两组高病毒载量患者治疗后的HBV-DNA转阴例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D两组低病毒载量患者治疗后的HBV-DNA转阴例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刺联合中西药治疗较单纯西药治疗能更好地改善代偿期肝硬化患者临床症状.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乙型肝炎后肝硬化患者与糖耐量异常及胰岛素抵抗的相关性。方法选取35例乙型肝炎后肝硬化患者作为观察组,同时选取40例同期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1,选取40例同期收治的2型糖尿病患者作为对照组2,比较3组患者糖耐量、胰岛素指标及不同Child-Pugh分级多项指标,探讨乙型肝炎后肝硬化患者与糖耐量异常及胰岛素抵抗的相关性。结果 1肝硬化组血糖水平与2型糖尿病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2组患者血糖高峰出现时间一致。肝硬化患者C肽分泌曲线基本正常,2型糖尿病患者C肽分泌曲线偏低。肝硬化组各时间点胰岛素敏感指标(ISI)明显高于2型糖尿病组(P0.05)。2肝硬化组服糖后各个时段血糖水平均明显高于健康体检者(P0.05),且各个时段血清胰岛素水平明显高于健康体检者(P0.05)。3不同Child-Pugh分级肝硬化组患者空腹血糖FBG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级患者餐后2h血糖(2h PG)、血清空腹胰岛素(FINS)水平均明显高于A级(P均0.05),C级患者2h PG、FINS、胰岛素释放指数(IRI)及ISI水平均明显高于A级(P均0.05),C级患者FINS水平明显高于B级(P0.05)。结论乙型肝炎后肝硬化患者往往存在糖耐量异常及胰岛素抵抗现象,临床定期进行糖耐量、胰岛素及C肽指标测定对制定相关治疗措施、预防肝源性糖尿病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肝硬化患者的血清总胆汁酸和胆碱酯酶及前白蛋白水平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应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97例肝硬化患者血清总胆汁酸和胆碱酯酶及前白蛋白含量水平,并与112例健康人作对照分析。结果:肝硬化患者血清胆碱酯酶及前白蛋白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肝硬化患者血清总胆汁酸水平高于对照组(P0.01);按Child-Pugh分级,TBA、CHE及PA含量水平在肝硬化A组与对照组,B组与A组,C组与B组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HE及PA随Child-Pugh分级升高而明显降低,TBA随Child-Pugh分级升高而显著增高。结论:肝硬化患者病情变化与TBA、PA、CHE密切相关,对肝硬化患者的治疗与预后有重要的临床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小剂量干扰素联合复方丹参片治疗耐核苷类药物的HBV感染失代偿期肝硬化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耐核苷类药物的HBV感染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共87例,随机分为3组,A组给予原核苷类药物治疗,B组给予原核苷类药物+干扰素治疗,C组给予原核苷类药物+干扰素+复方丹参片治疗。3组患者均治疗48周,观察3组患者治疗后肝功能、肝纤维化指标变化,HBsAg、HBeAg、HBV DNA转阴率以及超声指标变化,统计3组疗效。结果 3组患者治疗后肝功能指标和肝纤维化指标、HBsAg、HBeAg、HBV DNA转阴率、门静脉内径、脾静脉内径、脾脏厚度均有所改善(P均0.05),B组和C组治疗后肝功能指标和肝纤维化指标、HBsAg、HBeAg、HBV DNA转阴率、门静脉内径、脾静脉内径、脾脏厚度改善情况均明显优于A组(P均0.05),尤以C组最显著。C组总有效率为93.11%,明显高于B组的79.31%和A组的65.52%(P均0.05)。结论小剂量干扰素联合复方丹参片治疗耐核苷类药物的HBV感染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能够有效改善肝功能和肝纤维化,抑制乙肝病毒复制。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乙肝后肝硬化对血清肝纤维化指标及肝功能的影响。方法:8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43例,两组均给予异甘草酸镁和阿德福韦酯胶囊治疗,治疗组加用活血化瘀中药治疗,观察两组血清肝纤维化指标、肝功能、凝血功能(APTT、PT、TT、FIB)。结果:血清肝纤维化指标治疗组低于对照组(P0.05)。肝功能指标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凝血功能治疗组APTT、PT、TT高于对照组(P0.05),FIB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乙肝后肝硬化可改善血清肝纤维化指标及肝功能。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核苷类药物对乙型肝炎后肝硬化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随机选取重庆市万州区第一人民医院2015年6月至2016年6月收治96例乙型肝炎后肝硬化患者,A组32例患者给予拉米夫定治疗,B组32例患者给予阿德福韦酯,C组32例患者给予恩替卡韦治疗,观察3组患者治疗1年后乙型肝炎病毒(HBV)-DNA载量、乙型肝炎e抗原(HBe Ag)转阴率以及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治疗1年后给予恩替卡韦治疗的C组患者HBV-DNA载量降低明显,且不良反应率明显低于其他两组患者。三组患者中给予拉米夫定治疗的A组患者乙型肝炎e抗原(HBe Ag)转阴率明显低于治疗前。结沦:本次实验选用拉米夫定、阿德福韦酯、恩替卡韦三类核苷类药物对乙型肝炎后肝硬化患者进行治疗,结果显示核苷类药物能有效降低乙型肝炎后肝硬化患者体内HBV-DNA载量,其中恩替卡韦的HBeAg转阴率最高,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最低,安全系数最高。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加味茵陈五苓活血汤联合扶脾柔肝颗粒对肝硬化腹水患者腹水减退率及肝功能的影响。方法:将94例肝硬化腹水患者随机分为A组和B组各47例,A组患者给予常规西药治疗,B组患者在A组治疗基础上给予扶脾柔肝颗粒+加味茵陈五苓活血汤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肝功能指标水平变化、腹水减退情况以及综合效果。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AST、ALB、ALT、TBIL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4周后,B组患者ALB水平显著高于A组,AST、ALT、TBIL水平显著低于A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患者腹水减退率为97.87%,总有效率为95.74%,均显著高于A组的78.72%、76.60%,且减退时间显著短于A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加味茵陈五苓活血汤联合扶脾柔肝颗粒治疗肝硬化腹水效果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肝功能,消退腹水。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阿德福韦酯联合自拟中药制剂治疗乙肝肝硬化的效果。方法将169例乙肝肝硬化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85例和对照组84例。对照组给予阿德福韦酯片10 mg/d口服,实验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自拟中药制剂口服。治疗3,6和12个月后,分别测定并比较2组患者肝功能指标(ALT、AST和TBil)以及凝血功能指标(PT、APTT、TT和FIB)水平。结果治疗3个月后,实验组AST和TBil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均<0.05),FIB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6个月和12个月,实验组ALT、AST、TBil及PT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均<0.05),FIB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12个月后,实验组APTT、TT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且实验组PT、APTT、FIB恢复到正常水平。结论阿德福韦酯联合自拟中药制剂可明显改善乙肝肝硬化患者病情,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究复方甘草酸苷联合阿德福韦酯和拉米夫定治疗乙肝肝硬化对患者肝功能及抗病毒疗效的影响。方法选取湖南医药学院第一附属医院2016年9月—2017年12月收治的93例乙肝肝硬化患者并随机分为对照组46例与研究组47例,对照组患者给予阿德福韦酯联合拉米夫定治疗,研究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联合复方甘草酸苷治疗,2组均连续治疗6个月。治疗6个月后统计2组临床疗效,检测并比较治疗前及治疗3,6个月后2组肝功能指标及血清病毒学指标变化情况,记录2组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6个月后研究组临床总有效率高达91.49%(43/47),较对照组的73.91%(34/46)显著升高(P<0.05);与治疗前比较,治疗3~6个月2组血清ALT、AST、TBil水平,HBV DNA、HBeAg含量及研究组Child-Pugh评分逐渐降低(P均<0.05),治疗3,6个月2组血清ALT、AST、TBil水平及研究组Child-Pugh评分显著低于治疗前(P均<0.05),且治疗3,6个月研究组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均<0.05);研究组治疗3,6个月血清HBV DNA、HBeAg含量及对照组治疗6个月血清HBeAg含量低于治疗前(P均<0.05),且治疗3,6个月研究组均低于对照组(P均<0.05);与治疗前比较,治疗3~6个月研究组血清ALB水平,2组HBV DNA<500 copies/mL患者比例、HBeAg阴转率逐渐升高(P均<0.05),且治疗3,6个月研究组血清ALB水平显著高于治疗前及对照组(P均<0.01),研究组治疗3,6个月及对照组治疗6个月HBV DNA<500 copies/mL患者比例、HBeAg阴转率高于治疗前,且治疗3,6个月研究组HBV DNA<500 copies/mL患者比例及治疗6个月研究组HBeAg阴转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均<0.05);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52%(3/46),较对照组的21.74%(10/46)显著降低(P<0.05)。结论复方甘草酸苷联合阿德福韦酯和拉米夫定对乙肝肝硬化患者具有显著的肝功能改善效果及抗病毒疗效,且安全性良好,总体疗效显著优于常规西医抗病毒治疗。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柔肝化纤颗粒联合普萘洛尔对肝硬化门脉高压患者血流动力学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 选择肝硬化门脉高压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观察治疗前后血流动力学指标、肝功能、凝血酶原时间(PT)、血管活性物质(ET-1、NO、GLU)的变化.结果 治疗组与对照组在用药后门静脉内径、血流量均减小,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治疗组血流速度较前增快.治疗组TBIL、PT、ET-1、NO、GLU含量在用药后均降低,ALB在用药后升高,与同组用药前及对照组用药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柔肝化纤颗粒联合普萘洛尔能较好地改善肝硬化门脉高压,其作用机制可能与降低门静脉系统血流、改善肝功能及血管活性物质的代谢有关.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熊去氧胆酸联合扶正化瘀胶囊治疗HBe Ag阳性高病毒载量乙肝肝硬化的疗效及对患者肝纤维化和炎性因子的影响。方法将60例HBe Ag阳性高病毒载量乙型肝硬化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对照组给予恩替卡韦片和熊去氧胆酸片口服,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服扶正化瘀胶囊。2组均连续治疗6个月为1个疗程,1个疗程治疗结束后评价疗效。观察2组治疗前后肝功能、血清肝纤维化指标及炎性因子IL-6、TNF-α、ET变化情况,统计2组HBV DNA转阴率、HBV DNA下降幅度、ATL复常率、HBe Ag转阴率。结果治疗后,2组ALT、AST、ALB、TBil、LN、PCⅢ、HA、Ⅳ-C、IL-6、TNF-α、ET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均0.05),且观察组治疗后各项指标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均0.05);观察组HBV DNA转阴率、HBV DNA下降幅度、ATL复常率及HBe Ag转阴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在抗病毒治疗基础上联合扶正化瘀胶囊和熊去氧胆酸治疗可起到协同增效作用,能更好地改善乙肝肝硬化患者的肝功能,抑制炎症反应,阻止肝纤维化进程。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自拟中药联合腹水超滤回输对肝肾综合征患者微炎症状态及肝肾功能的保护的影响。方法:选择2016年3月~2017年9月我院肝病科收住的肝肾综合征患者12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三组,即A组采用腹水超滤法治疗,B组采用肝硬化1号汤加减治疗,C组采用肝硬化1号汤加减联合腹水超滤法治疗。然后对比三组临床疗效;检测并对比两组24小时尿蛋白、β_2-MG、Scr、BUN、ALB等生化指标以及IL-6、hs-CRP、TNF-α等微炎症指标;对比三组肝功能Child-Pugh分级情况。结果:A组、B组总有效率对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C组总有效率为97.5%显著高于A组、B组(P0.05);治疗后A组Scr、BUN水平显著降低(P0.05);B组、C组24小时尿蛋白、β_2-MG、Scr、BUN水平显著降低,ALB水平显著升高,且C组最为显著(P0.05);治疗后B组、C组IL-6、hs-CRP、TNF-α均显著降低,且C组最为显著(P0.05);治疗后A组Child pugh分级情况显著优于B组、C组(P0.05)。结论:肝肾综合征患者采用肝硬化1号汤加减联合腹水超滤回输治疗能够有效改善肝肾功能,控制微炎症组状态,预后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拉米夫定联合阿德福韦酯治疗乙肝肝硬化临床效果。方法:对2009年7月~2011年8月我院收治乙肝肝硬化患者128例进行回顾性分析。将患者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实验组行拉米夫定联合阿德福韦酯治疗,对照组行单纯拉米夫定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实验组HBV DNA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实验组ALB及TBiL分别高于和低于对照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实验组ALB及不良反应发生率较对照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拉米夫定联合阿德福韦酯治疗乙肝肝硬化效果显著,耐药发生率低,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恩替卡韦联合柔肝化纤颗粒治疗慢性乙型肝炎肝衰竭的效果。方法将80例慢性乙型肝炎肝衰竭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0例和对照组40例。对照组予恩替卡韦片抗病毒联合常规西医治疗,治疗组在恩替卡韦片抗病毒联合常规西医治疗基础上加用柔肝化纤颗粒辨证加减。观察12周后的疗效。结果治疗组治疗12周后总有效率为78%,HBV DNA转阴率58%,对照组总有效率48%,HBV DNA转阴率48%;2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均0.05)。治疗组总胆红素、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天门冬酸氨基转移酶、甲胎蛋白、凝血酶原时间、凝血酶原活动度、白蛋白均较对照组明显改善(P均0.05)。治疗后2组Child-Pugh积分均减少。结论采用恩替卡韦联合柔肝化纤颗粒治疗慢性乙型肝炎肝衰竭在改善肝功能和抑制病毒复制方面均优于恩替卡韦及常规西药治疗。  相似文献   

20.
《四川中医》2021,39(5):69-73
目的:探讨破格救心汤联合针刺治疗慢性肺源性心脏病(CPHD)疗效。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19年10月本院156例CPHD患者,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B、C三组,每组各52例患者,C组给予常规西医治疗,B组在常规西医干预的基础上应用针刺治疗,A组在常规西医干预的基础上使用破格救心汤联合针刺治疗,比较三组症状积分、心功能、肺功能、血液流变学指标及不良反应。结果:A组治疗有效率94.23%高于B组80.77%,B组高于C组63.46%(P0.05);A组治疗后咯痰、咳嗽、哮鸣音、喘息、紫绀、自汗畏风、气短乏力、舌质症状积分均低于B组,B组低于C组(P0.05);A组治疗后舒张末期容积(EDV)、收缩末期容积(ESV)水平低于B组与C组,左室射血分数(LVEF)水平高于B组与C组(P0.05);A组治疗后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占用力肺活量的百分比(FEV1/FVC%)、最高呼气流速(PEF)、最大通气量(MVV)水平高于B组,B组高于C组(P0.05);A组治疗后血浆粘度、全血高切粘度、全血低切粘度、红细胞压积低于B组,B组低于C组(P0.05);三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P0.05)。结论:破格救心汤联合针刺治疗可有效改善CPHD患者临床症状,提高患者心肺功能,改善血液流变学指标,疗效显著,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