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探讨第1掌骨基底部骨折,管型石膏固定加拇指皮肤牵引临床疗效。方法采用管型石膏固定加拇指皮肤牵引,治疗第1掌骨基底部骨折100例。结果100例中除13例复合伤住院治疗外,其余87例全部是门诊治疗。经4周左右牵引固定,骨折均愈合,拇指外展及对掌功能恢复正常者82例,占82%。部分功能受限11例,占11%。腕掌关节酸痛(创伤性关节炎),骨折处外突,虎口变小7例,占7%。结论管型石膏加拇指皮肤牵引治疗第1掌骨基底部骨折,是较理想的治疗方法,不需住院.手术费用少,操作方便,患者易接受。  相似文献   

2.
我院1994年10月以来,采用一种维持拇指功能位固定的新方法,治疗第一掌骨基底部骨折或合并脱位28例,效果良好。1 临床资料本组28例,其中,Bennett○s骨折15例,男24例,女4例,年龄13~57岁,平均28岁。右侧23例,左侧5例。2 操作方法患者坐位,患肘屈曲90°,两助手行肘部及拇指末节对抗牵引,术者一手置患者拇指近节辅助牵引,一手握住腕部拇指置第一掌骨基底部加压,手法复位。X线透视下观察复位情况,复位后两助手维持牵引,术者作前臂、手部垫衬,行包括拇指近节的前臂管形石膏外固定,在石…  相似文献   

3.
刘凤岭  邸军  周沛 《中国骨伤》2001,14(8):493-493
第一掌骨基底骨折与脱位治疗方法各异。我们采用以前臂管型石膏为支架 ,治疗此种骨折与脱位 ,取得了满意的疗效 ,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本组 15例 ,男 13例 ,女 2例 ;年龄 2 0~ 43岁 ;右侧 13例 ,左侧 2例。伤后就诊时间半小时至 5天 ,其中第一掌骨基底骨折 8例 ;本奈氏骨折 7例。 2例在外院整复失败而来本院。2 治疗方法  准备 5cm石膏绷带 2卷 ,前臂处于中立位、腕关节功能位 ,手呈抱球状 ,拇指与前臂桡骨成一直线。用脱脂棉环衬前臂 ,上至前臂中上段 ,下至掌指关节 ,用近一卷半石膏绷带做前臂管型石膏并塑形。做为整复第一掌骨基…  相似文献   

4.
本奈骨折为第一掌骨基底部骨折脱位,是手部最常见的骨折之一,常常复位容易固定困难,如治疗不当,往往形成一个疼痛、僵硬而畸形的关节,严重影响拇指对掌和外展功能。2002~2007年,我院骨科应用手法复位、∝石膏固定治疗本奈骨折48例,方法简单,效果理想。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
第1掌骨基底部关节内骨折多由间接暴力所致,骨折后可见第1腕掌关节向桡背侧突出,并有明显压痛,拇指外展、内收和对掌活动受限,影响手的持握功能,因此其复位及内固定的牢靠尤为重要。通常第1掌骨基底部关节内骨折主要包括Bennett骨折和Rolando骨折,我科从2002年4月起,应用切开复位、克氏针内固定治疗第1掌骨基底部关节内骨折26例,术后配合功能锻炼,取得了满意的疗效。  相似文献   

6.
目的介绍掌指关节活动型外固定架在治疗掌骨基底骨折中的手术方法及经验体会.方法根据外固定架针杆夹的形状,于骨折近远端分别旋入4枚骨牵引针,闭合复位需根据骨折移位方向进行对抗牵引,通过调节万向关节矫正成角及旋转畸形,撑开连接杆矫正短编畸形.早期行邻近关节功能锻炼,固定4-6周后拆除外固定架。结果61例掌骨基底骨折,其中第1掌骨基底骨折25例,第4掌骨基底骨折17例,第5掌骨基底骨折19例,随访半年58例,关节功能恢复良好,各指活动无受限.结论掌指关节活动型外固定架以微创方式应用于掌骨基底骨折,操作简单,精确固定,肢体功能恢复满意.  相似文献   

7.
目的 介绍自制外展石膏牵引固定架治疗拇指掌骨基底骨折的疗效。方法 自 1986年起用该固定架治疗拇指掌骨基底骨折 12 7例。结果 随访 6~ 36个月 ,平均 14 5个月 ,骨折全部愈合。按照拇指腕掌关节功能评定标准优良率为 91 3%。结论 该固定架适用于各种类型拇指掌骨基底骨折 ,具有固定可靠 ,操作方便 ,简单易行的优点。  相似文献   

8.
目的 比较克氏针与钢板固定手术治疗第1掌骨基底部关节外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自2014-01-2016-12诊治的61例第1掌骨基底部关节外骨折,31例采用克氏针固定治疗(克氏针组),30例采用钢板固定治疗(钢板组),比较2组手术时间、骨折愈合时间、术后并发症情况、术后12个月拇指功能等级.结果 61例均顺利...  相似文献   

9.
自 1996年 4月~ 2 0 0 2年 6月 ,采用自制加压顶垫骨折外固定架 (图 1) ,治疗第一掌骨基底骨折 2 6例 ,经 6~ 12个月随访骨折复位愈合良好 ,拇指掌腕关节功能恢复正常。报告如下。1 设计原理  第一掌骨基底骨折的治疗关键 ,在于正确的复位、牢固有效地固定。骨折复位方法为 ,外展位牵引拇指在其掌骨基底侧方加压 ,骨折及脱位则可完全复位。我科自制加压顶垫外固定架 ,完全符合外展位牵引、掌骨基底挠侧加压固定的要求 ,并使第一掌骨头维持外展位 ,加强了掌腕关节的稳定性。对其余四指均无影响。2 结 构  由长 2 0cm ,宽 3cm ,厚 2c…  相似文献   

10.
第4、5掌骨基底骨折脱位的特点及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第4、5掌骨基底骨折解剖特点、骨折机制及治疗方法.[方法]根据Kjaer-Petersen K等分型[1]对自2005年5月~2009年5月收治的不同类型的第4或5掌骨基底骨折患者25例,分别予以切开复位克氏针固定、微型钢板内固定、外固定架牵引治疗.[结果]患者伤口均一期愈合,所有骨折均达骨性愈合,术后随访10~36个月,骨折平均愈合时间为7.8周,患手运动功能按TAM评定标准16例为优,4例良,3例可,2例差,总优良率为92%,2例关节融合者合并尺神经损伤.[结论]采用手术治疗4、5掌骨基底骨折方法简便,疗效确切,功能恢复好,短期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胸腰椎骨折椎弓根螺钉内固定系统内固定术后,椎弓根螺钉断裂与植骨融合方式之间的关系,以探讨胸腰椎骨折植骨融合的最佳方式。[方法]回顾性研究1995年5月~2005年12月本院脊柱外科收治的胸腰椎骨折病人197例,其中A组单纯内固定(不植骨)患者14例,B组“H”形椎板植骨21例,C组横突间植骨67例,D组椎间、椎内联合横突间植骨95例。[结果]术后随访6~32个月,内固定断裂12例,其中A组4例,B组3例,C组5例,D组0例,4组中D组内固定断裂率显著低于其他3组(P<0.05)。[结论]椎间、椎体内联合横突间植骨重建脊柱三柱的稳定性,符合人体生物力学原理,能有效降低内固定断裂的发生。  相似文献   

12.
The correlations between volume of the hypophysis, of the epiphysis and of the subfornical organ to body weight and volume of the hypothalamus were studied on 193 rodents belonging to 41 species. Concerning the volume of the hypophyseal lobes the regression slopes of Rodentia occupy an intermediate position between those of Isectivora and Prosimians studied by BAUCHOT. The volume of the epiphysis increases more rapidly with the weight of the body than that of the hypophyseal lobes, the volume of the subfornical organ increases on the contrary more slowly.  相似文献   

13.
14.
15.
16.
17.
Summary The properties of the afferent fibres from the capsule of the hip joint have been studied in the cat in situ, in relation to joint rotation, and in an isolated capsule preparation which was opened and stretched directly with an actuator.In situ two types of afferent fibres were found, those having a full range of sensitivity and others having only a limited range in response to the joint rotation. When studied in isolated tissue the afferent fibres of the capsule were uniform in threshold and sensitivities, and no full range receptors were found. We conclude that the full range receptors which enter the articular nerve of the hip are spindle afferents and not capsule receptors. On the basis of these and previous results in animals and man the role of joint receptors in kinaesthesia and position sense is discussed.
Résumé Les auteurs ont étudié les propriétés des nerfs afférents à la capsule de la hanche, chez le chat en imprimant à l'articulation des mouvements de rotation et sur des préparations de capsule isolée et ouverte en l'étirant directement grâce à un dispositif mécanique.In situ, on a trouvé deux types de nerfs afférents, les uns ayant en réponse à la rotation articulaire une étendue complète de sensibilité et les autres seulement une sensibilité limitée. Sur la capsule isolée les nerfs afférents sont indentiques en ce qui concerne le seuil et la sensibilité et on ne trouve aucun récepteur complet. On en conclut que les récepteurs de toute l'étendue de la sensibilité qui pénètrent les nerfs articulaires de la hanche sont des fibres en fuseau d'origine musculaire et non des récepteurs capsulaires. Sur ces bases et sur les résultats précédemment obtenus chez l'animal et chez l'homme, les auteurs discutent le rôle des récepteurs articulaires dans la cénesthésie et le sens des positions.
  相似文献   

18.
19.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