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观察以中医辨证论治为主治疗慢性鼻衄的临床疗效。方法 46例鼻衄患者辨证分为肺胃热盛、阴虚火旺、脾不统血3型,均治疗3个月后评定疗效。结果总有效率95.65%。结论以中医辨证论治为主治疗鼻衄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2.
辨证治疗小儿鼻衄临证114例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小儿鼻衄乃耳鼻喉科常见病之一 多于春季或伴流感发作.其病因以肝肺火上炎居多 且用药应遵其儿童生理与成人之不同 故笔者择古今所长自拟一方屡试见效 特做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3.
4.
笔者 1998- 11~ 2 0 0 0 - 0 6以来辨证治疗鼻衄 80例 ,取得了满意疗效。现将资料较完整的 2 6例报道如下。1 一般资料2 6例中 ,男 17例 ,女 9例 ;发病年龄最小者 7岁 ,最大者 6 2岁 ;病程最长者 10 a,最短者 2 d;辨证分型属实火者 12例 ,属虚火者 14例。2 辨证施治2 .1 实火型多由肝火、肺胃火盛等原因所致。主要症状为鼻衄、头痛、口干、口苦、口渴、便秘、舌质红 ,苔黄燥 ,脉洪数或弦数。治当以清热泻火 ,凉血止血。方用自拟止衄汤 号。基本方药为 :白芍、生地、玄参、龙胆草、丹皮、旱莲草、仙鹤草、栀子、川楝子、甘草。2 .2 虚… 相似文献
5.
清肺柔肝汤治疗小儿鼻衄40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小儿鼻衄是临床常见病,患儿往往不伴明显临床症状,亦排除血友病、再障、白血病等出血性疾患。多因洗脸、挖鼻、轻微碰撞等诱因而发。笔者自拟清肺柔肝汤治疗该症40例,取得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6.
7.
鼻衄,俗称“鼻出血”,是多种疾病的常见症状。小量出血称“鼻衄”,严重出血不止者称“鼻洪”。笔者运用针刺疗法治疗“鼻衄”、“鼻洪”146例,收到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146例中,男90例,女56例;年龄最小者8岁,最大者70岁;病程最短者3个月,最长者达30年。大部分患 相似文献
8.
小儿鼻衄乃耳鼻喉科常见病之一,多于春季或伴流感发作。其病因以肝肺火上炎居多,且用药应遵其儿童生理与成人之不同,故笔者择古今所长自拟一方屡试见效,特做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9.
10.
鼻衄即鼻出血,是鼻腔疾病的常见症状之一.出血原因很多,一般出血部位在鼻中隔前下方的易出血区,而40岁以上的老年人鼻出血,则多见于鼻腔后部,常与高血压和动脉硬化有关.而糖尿病病人随着糖尿病病程的延长,往往伴发高血压或动脉硬化,或者二者兼有.笔者曾用中药观察治疗1例以鼻衄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糖尿病病例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1.
12.
13.
健脾止血法治疗小儿鼻衄120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鼻衄是一种儿童常见病症 ,对于偶发鼻衄的患儿 ,多以实证、热证论治。但对经常发作的患儿 ,就不可单纯泻火凉血。 1 999- 0 2~ 2 0 0 2 - 0 2 ,笔者应用健脾止血法治疗小儿鼻衄 1 2 0例 ,收到一定效果 ,介绍如下。1 资料与方法1 .1 一般资料 本组 1 2 0例均为门诊患者 ,男 相似文献
14.
鼻衄即鼻出血 ,是小儿常见病。若反复发作 ,久治不愈 ,且两年以上者则为顽固性鼻衄。西医治疗本病一般以消炎止血为主 ,外用药纱布填塞或电烙法 ,往往仅能止血 ,却不能根治 ,致使小儿鼻衄反复发作 ,顽固难愈。笔者自 1998年 2月~ 2 0 0 2年 6月采用益气养阴凉血止血汤治疗本病 5 0例 ,取得满意疗效 ,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本组 5 0例均来自新疆昌吉市复新中医门诊。其中男 2 1例 ,女 2 9例 ;年龄最大者 15岁 ,最小者 4岁 ,平均 9.5岁 ;病程最长者 8年 ,最短者 2年 ;中医辨证均属肺胃蕴热兼气阴两虚型。1.2 诊断标准 (1… 相似文献
15.
慢性肾功能不全鼻衄的辨证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慢性肾功能不全鼻衄的辨证治疗江西省上饶市第一人民医院(334000)谭永东鼻衄是血证病中最常见的一种,而慢性肾功能不全(以下简称慢肾衰)所致的鼻衄从发病机制到辨证治疗均有其特殊性。现代医学认为慢肾衰时,“健存”的肾单位不断减少,使体内出现代谢产物的潴... 相似文献
16.
鼻中出血 ,中医称鼻衄 ,多因风热犯肺、胃热壅盛、肝火上扰、气血亏虚、肾精不足所致。现代医学认为鼻出血是局部或全身性疾病的一种临床表现。我们根据中医理论 ,自拟代仙汤对 39例鼻衄患者进行了观察治疗 ,现报告如下。1 一般资料本组 39例 ,男 2 6例 ,女 1 3例 ;年龄 1 3~ 57岁 ;鼻中隔出血 1 6例 ,鼻血管破裂 1 0例 ,血小板减少 6例 ,肝硬化 1例 ,原因不明 6例。以上患者鼻出血时均经西医局部及全身治疗 ,但出血仍反复出现。2 治疗方法代仙汤药物组成 :代赭石、仙鹤草、玄参、生地黄、生甘草。水煎 2次 ,每次加水 50 0 ml,煎至 2 0 0… 相似文献
17.
18.
鼻衄是小儿时期常见的疾病,好发于3~10岁的儿童。笔者在临床上运用自拟桅子止衄汤治疗小儿鼻衄,收效颇佳,现报告如下。1一般资料 本组病例选自我院1996~1998年儿科门诊及住院患儿。56例中,男41例,女15例;其中1~2岁4例,3~10岁43例,10~12岁9例;鼻腔一侧出血者48例,两侧出血者8例;鼻腔前部出血者50例,占89.3%,鼻腔后部出血者6例,占10.7%。局部检查:多数病儿鼻粘膜充血,鼻中隔黎氏区粘膜糜烂。所有病例均排除血液性疾病和鼻腔肿瘤。2 治疗方法 方药组成:桅子10g,黄… 相似文献
19.
20.
通过对200例鼻衄患者据证采用以内服黄芩白茅根汤治疗,总有效率达97.5%。该方法药源广泛,价格低廉,疗效满意,无毒副作用,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