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目的 分析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PACG)患者术后继发恶性青光眼的影响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5年5月至2020年5月在本院行手术治疗的76例PACG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术后复查是否继发恶性青光眼将其分为继发组(n=14)和非继发组(n=62).比较两组的眼部检查相关参数,采用单因素和Logistic回归分析法探讨P...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术后发生恶性青光眼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6月至2014年6月727例(939眼)在我院行抗青光眼手术的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术后发生恶性青光眼的患者25例(30眼)作为观察组,未发生恶性青光眼患者702例(909眼)作为对照组。记录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青光眼类型、术前眼压、前房深度、相对晶状体位置、晶状体厚度、眼轴长度、房角结构及手术方式等临床指标。单因素分析采用卡方检验和t检验,多因素分析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青光眼类型、术前眼压、前房深度、晶状体厚度、眼轴长度及房角结构方面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合并症、LOWE系数及手术方式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OR=3.774,95%CI 1.765~7.341,P=0.004)、眼轴长度(OR=2.684,95%CI 1.363~6.953,P=0.005)是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术后发生恶性青光眼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女性、年龄较轻、慢性闭角型青光眼、术前持续高眼压、房角完全关闭、前房较浅、晶体较薄及眼轴较短的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术后容易发生恶性青光眼,尤其是年龄较轻和眼轴较短的患者,应给予足够的重视。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primary angle-closure glaucoma,PACG)发病机制中晶体因素的影响.方法:采用B超、超声生物显微镜及计算机软件对PACG患者(85眼,PACG组)及正常对照者(52眼,正常组)的晶体等参数进行测量和计算.其中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急闭组)45只眼,慢性闭角型青光眼(慢闭组)40只眼,比较组间晶体参数的差异.结果:PACG组晶体厚度(包括中央部和周边部厚度)、眼轴长度、晶体前表面曲率半径、晶体后表面曲率半径、相对晶体位置、前房深度和虹膜晶体接触距离与正常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PACG组的晶体直径、体积与正常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急闭组与慢闭组相比.前者前房更浅,相对晶体位置更偏前,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PACG的发病与其自身晶状体解剖结构异常有关,晶体因素导致的瞳孔阻滞是PACG发病的主要诱因,包括晶状体增厚、前后表面曲率半径减小和相对位置偏前、虹膜晶体接触距离增大等.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原发性急性闭角型青光眼(APACG)脉络膜厚度变化及相关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15年1~12月在该院眼科门诊就诊的120例APACG患者,另选取同期行常规眼科检查的120例健康体检者为健康对照组,采用谱域相干断层深度增强扫描测定两组脉络膜厚度,采用单因素及多因素回归Logistic分析影响APACG患者脉络膜厚度变化相关危险因素。结果 APACG组受检眼球中心凹颞侧2 500μm处脉络膜最厚为(198.52±5.45)μm,呈颞侧至鼻侧逐渐变薄的趋势;健康对照组受检眼球中心凹处脉络膜最厚为(307.25±12.48)μm,呈中心凹处往鼻侧及颞侧逐渐变薄的趋势。APACG组脉络膜厚度、眼球中心凹下脉络膜厚度较健康对照组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眼轴长度、玻璃体长度、屈光度、前房深度、晶体厚度均大于健康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性别、年龄、眼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年龄、眼轴、屈光度与APACG组黄斑中心凹下脉络厚度(SFCT)呈负相关(r分别为-0.412、-0.358、-0.367,P0.05),而与前房深度呈正相关(r=0.429,P0.05),而与眼压、晶体厚度、玻璃体长度无相关性(P0.05)。年龄、眼轴、屈光度数是影响APACG患者脉络膜厚度变薄的独立危险因子。结论 APACG患者脉络膜厚度变化与部位有关,其中黄斑中心凹下脉络厚度最厚,年龄、眼轴、屈光度数与APACG患者SFCT呈负相关,且是APACG患者脉络膜变薄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心理状态与疾病的关系.方法 把80例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观察组)与80例健康人(对照组)填写的症状自评量表(SCL-90)作为研究指标进行测验和分析,用SPSS 10.0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处理,组间进行t检验及相关性分析.结果 通过对比分析观察组SCL-90总分及5项因子分值显著高于对照组.结论 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具有明显的精神质,心理症状突出,与正常人心理状态有显著差异,具有明显的社会心理状态特征.  相似文献   

6.
陈华 《中国误诊学杂志》2007,7(14):3336-3337
我科2002—10-2006—11对急性闭角型青光眼进行急救治疗与护理,收到良好效果,总结如下。 1临床资料 本组31例38只眼,男7例,女24例,年龄30-40岁4例,40-75岁27例,治愈28例,好转3例,住院时间3~20d,平均9d。  相似文献   

7.
18例慢性闭角型青光眼漏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院1990~1994年曾诊治老年性白内障合并慢性闭角型青光眼18例,只诊断出老年性白内障而将青光眼长期漏诊。现分析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男7例,女11例,年龄54~74岁,平均年龄65.3岁。其中16例自觉症状不典型,以视力下降为主要症状,只有2例有典型的虹视,轻度眼球胀痛、头痛不适。自发病至确诊时间:3~6月4例,7~12月7例,1~8年5例,时间不清2例。确诊为慢性团角型青光眼时,视功能已受到不同程度的损害,光感消失者4眼,光感~指数/1米者7$,视力3.7~4·0(0·02~0·1)者8眼,4.3~4.7(0.2~0.5)者11眼,4.8~4.9(0…  相似文献   

8.
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社会相关因素的调查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调查分析社会相关因素与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发病的关系,探讨社会支持系统健康教育对防治该病的意义。对象为50例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acute ACG)和50例老年性白内障患者(age-related cataract)。方法采用艾森克个性问卷(EPQ)、症状自评量表(SCL-90)、生活事件量表(LES)为研究工具,进行病例对照研究。结果acute ACG组的EPQ、SCL-90总分及LES总值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结论社会相关因素与acute ACG的发病存在相关联系,其主要表现为acute ACG患者A型性格倾向的人格特征及发病前过多的社会相关因素的刺激和对社会相关因素的反应过于强烈。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早期就诊的影响因素.方法自行设计调查问卷,对49例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住院患者作调查.结果影响患者早期就诊的主要因素为患者缺乏青光眼的相关知识、对青光眼的危害性认识不足.结论为促使青光眼患者早期就诊,应重视健康教育工作,并充分发挥社区力量,开展社区青光眼防治工作,各级管理层要重视对青光眼的检查及预防.  相似文献   

10.
原发性急性闭角型青光眼误诊9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现将我院2000-05~2005—07收治的原发性急性闭角型青光眼误诊9例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超声乳化摘除晶状体联合后房型人工晶体植入术治疗闭角型青光眼的疗效。方法:回顾分析我科自2002年3月-2006年12月收治的27例33眼闭角型青光眼患者;采用常规白内障超声乳化术联合后房型人工晶体植入术。观察手术前后眼压、视力变化。随访5个月-2年,平均13个月。结果:术后随访所有病例眼压均正常(8.1~18.7mmHg),平均(13.4±3.2)mmHg,术后视力全部提高,26眼(78.8%)提高视力在3行以上,有2例发生虹膜后粘连。结论:超声乳化摘除晶状体联合后房型人工晶体植入治疗闭角型青光眼是一种较好的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12.
急性闭角型青光眼的护理体会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是我国最常见的一种青光眼疾病,两眼具有非常浅的前房和狭窄的前房角是其重要的解剖特点及早期发现的体征.此病多发生于50岁以上的妇女,男女比例大约为1:2,为老年人常见的眼病之一.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调查分析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滤过手术后浅前房发生的相关因素,并对此加强预测与护理干预.方法 选择2017年1月—2020年10月深圳市眼科医院102例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滤过手术治疗患者为研究对象,将术后发生浅前房的19例患者作为病例组,未发生浅前房的83例患者作为对照组.结果 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  相似文献   

14.
青光眼是一种严重的不可逆性致盲眼病,其急性发作时眼压急骤升高,视力急剧减退,严重时可无光感,如不及时积极治疗,可导致失明。通过对青光眼患者进行急救护理并运用心理护理、术前术后护理、健康教育方式,使患者、医护人员共同有效地预防发病和控制眼压升高,对保护患者视力,降低致盲率,提高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生存质量具有一定的社会意义。  相似文献   

15.
龚茫来 《系统医学》2022,(13):67-70
目的 探讨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primary angle closure glaucoma, PACG)合并白内障患者术后发生干眼症的影响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9年6月—2021年6月通辽市科尔沁区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168例PACG合并白内障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入选者均进行相同的手术方案。术后3个月对患者进行复查及评估,根据患者术后是否发生干眼症分为发生组(n=40)与未发生组(n=128)。统计两组临床资料,分析PACG联合白内障患者术后发生干眼症的危险因素。结果 168例PACG联合白内障患者术后共有40例发生干眼症,发生率为23.81%(40/168);两组切口长度≥2 mm、术前合并糖尿病、术中超声能量释放总和≥15%、术眼术中在显微镜下暴露时间≥20 min的患者占比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1.571、14.413、22.086、23.691,P<0.001);两组性别、年龄、术前合并高血压、手术入路方式、术中麻醉方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切口长度≥2 mm、术前合并糖尿病、...  相似文献   

16.
袁松涛  蒋沁  袁南荣 《医学临床研究》2008,25(10):1828-1831
[目的]探讨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折叠式人工晶体植入联合青光眼小梁切除术治疗原发性型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的疗效.[方法]采用非随机临床回顾性研究分析了自2005年10月至2007年4月闻,在本院36例38眼以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折叠式人工晶体植入联合青光眼小梁切除术(phacotrabeculectomy 10L,PhaocTrab IOL)治疗闭角型青光眼并发白内障患者的临床资料,急性闭角型青光眼组15眼,慢性闭角型青光眼组23眼,术后随访6个月以上.[结果]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未见后囊膜破裂和角膜内皮失代偿等严重并发症.患者手术后随访期内,最佳矫正视力均较手术前显著提高(P<0.01);眼压也由术前平均(38.78±7.93)mmHg降至术后6月的(19.05±2.75)mmHg(P<0.01),迄今患者中有3眼仍需要使用药物才能控制眼压,均为慢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手术前中央部角膜内皮细胞密度为(2015.77±502.58)cells/mm2,手术后1周下降到(1869.22±439.03)cells/mm2.[结论]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折叠式人工晶体植入联合青光眼小梁切除术是治疗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的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该术式可能对急性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更有效.  相似文献   

17.
原发性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急性发作期误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熊飞 《医学临床研究》2007,24(9):1571-1572
[目的]探讨原发性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急性发作期的误诊原因.[方法]对本院就诊的46例原发性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急性发作期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临床分析,比较正确诊断组及误诊组收缩期血压、眼压及视力.[结果]22例首诊于眼科,无1例误诊.24例首诊于内科、急诊科,4例正确诊断, 9例诊断为高血压病3级,4例诊断为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2例诊断为脑溢血,4例诊断为偏头痛, 1例诊断为头痛查因.两组比较,误诊组患者收缩期血压及眼压高,视力差.[结论]原发性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急性发作期误诊与病情严重程度、是否伴有类似表现的他科疾病及他科医师青光眼知识相对缺乏有关.  相似文献   

18.
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生物结构的超声测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的生物结构特点。方法:应用Alcon公司眼科专用A/B型超声诊断系统对32例60只各型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进行A超测量(包括眼轴长度,前房深度,晶体厚度)和角膜直径测量,以30例60只正常眼对照,并进行相关比较及统计学分析。结果:两组中各项均值均有显差异。结论: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在解剖上存在晶体较厚,相对晶体位置较前,视轴较短,晶体厚度/眼轴长度系数较大,前房较浅和角膜横径较小等特点。  相似文献   

19.
急性闭角型青光眼误诊34例分析   总被引:7,自引:4,他引:3  
现将我院眼科2000-2005年收治的急性闭角型青光眼误诊34例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