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HBV血清学标志物结合HBV-DNA定量检测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乙型肝炎病毒(HBV)DNA定量与HBV感染不同血清学标志物之间的关系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696例乙型肝炎病毒感染者的HBV血清学标志物,其中检测结果为大三阳(即乙肝表面抗原、e抗原和核心抗体阳性)者有223例,小三阳(即乙肝表面抗原、e抗体和核心抗体阳性)者有473例。同时采用PCR-荧光探针法定量检测HBV-DNA,其检测下限为5.0×102IU/ml。结果 ELISA结果为大三阳组的HBV-DNA定量平均对数值为7.03±0.85,即(1.08±2.53)×107IU/ml,其中2例的定量结果阳性率为99.10%。小三阳组的HBV-DNA定量平均对数值为3.84±0.98,即(6.95±2.53)×103IU/ml,其中HBV-DNA定量阳性率为39.95%。大三阳组与小三阳组HBV-DNA定值和阳性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HBV血清学标志物结合HBV-DNA定量检测对于评价乙型肝炎病毒复制水平、传染性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乙型肝炎病毒(HBV)血清学标志物与乙型肝炎病毒脱氧核糖核酸(HBV-DNA)定量检测之间的相关性及临床意义。方法检测426例乙型肝炎患者的HBV血清学标志物及HBV-DNA拷贝值,依据HBV血清学标志物不同分为小三阳组: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乙型肝炎e抗体(抗-HBe)和乙型肝炎核心抗体(抗-HBc)阳性;大三阳组:HBsAg、乙型肝炎e抗原(HBeAg)和抗-HBc阳性;依据临床类型不同分为慢性肝炎组、重型肝炎组及肝硬变组。比较组间的HBV-DNA定量对数平均值差异,并分析HBV血清学标志物与HBV-DNA定量的相关性。结果小三阳组与大三阳组的HBV-DNA定量对数平均值分别为(4.17±0.68)、(8.05±0.96)U/mL(P<0.05);而慢性肝炎组、重型肝炎组及肝硬变组的HBV-DNA定量对数平均值为分别为(8.98±0.98)、(9.04±1.02)、(8.72±0.94)U/mL(P>0.05)。HBsAg及HBeAg与HBV-DNA定量呈正相关,而抗-HBe、抗-HBc则无相关性。结论 HBV血清学标志物与HBV-DNA定量检测有部分相关性,联合检测能评估传染性,但对临床类型分析无意义。  相似文献   

3.
目的 :分析乙型肝炎e抗原(hepatitis B e antigen,HBeAg)阴性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HBV)感染孕妇导致婴儿体内母源性病毒标志物变化,为预防接种及临床诊断提供依据。方法 HBeAg阴性HBV感染孕妇224例,于分娩前行血清乙型肝炎病毒标志物及HBV-DNA定量检测,并检测对应224例婴儿出生及1,2,7,12个月龄时血清乙型肝炎病毒标志物,了解全程乙型肝炎疫苗和乙肝免疫球蛋白联合免疫接种后血清病毒标志物变化情况。结果 224例孕妇HBV-DNA阳性50例,阴性174例;对应婴儿出生时HBV-DNA均为阴性,HBsAg阳性23例中22例于1个月龄时转阴,1例于2个月龄时转阴;12个月龄时2例对乙型肝炎疫苗免疫低应答,无HBV宫内感染免疫失败婴儿;出生时e抗体(hepatitis B e antibody,HBeAb)阳性210例(93.75%),c抗体(hepatitis B coreantibody,HBcAb)阳性率220例(98.21%);12个月龄时随诊117例婴儿,HBeAb阳性21例(17.95%),HBcAb阳性68例(58.12%)。结论 H...  相似文献   

4.
冯伯友 《中国误诊学杂志》2012,12(17):4562-4563
目的 检测乙型肝炎不同血清学标志物模式患者HBVDNA含量,并与前S1抗原进行比较分析.方法 运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PCR)技术对286例各型乙型肝炎患者进行HBV-DNA含量及血清学标志物检测结果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血清学检测乙肝表面抗原(HBsAg)+乙肝病毒e抗原(HBeAg)+乙肝病毒核心抗体(抗HBc)阳性(大三阳)患者HBV-DNA阳性率明显高于其他类型(P<0.01),且其病毒载量显著高于其他组HBsAg+乙肝病毒e抗体(HBeAb)+抗HBc阳性(小三阳)阳性检出率也较高,其病毒载量高于其他组.结论 PreS1抗原与乙肝DNA定量联合检测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产妇产后能否进行母乳喂养.方法 选择住院分娩的乙型肝炎(下称乙肝)标志物阳性产妇80例(肝功能均正常,其中大三阳35例,小三阳45例).分别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和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FQ-PCR)检测产妇乳汁中的乙肝病毒标志物及HBV-DNA含量,并对结果进行综合分析.结果两组乳汁中乙肝病毒表面抗原(HBsAg)、乙肝病毒e抗原(HBeAg)、乙肝病毒核心抗体(抗-HBc)、HBV-DNA阳性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产妇初乳中HBV-DNA阳性及产妇血清中大三阳者(HBsAg、HBeAg、抗-HBc阳性)不提倡哺乳;初乳中单纯HBsAg阳性,而HBV-DNA为阴性的产妇可以哺乳.  相似文献   

6.
湖北松滋地区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状况调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调查松滋地区乙型肝炎病毒(HBV)携带者的血清学标志物及HBV-DNA载量.方法 采用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FQPCR)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分别检测HBV-DNA与HBV血清标志物.结果 通过对3 548例HBV携带者进行检测发现,松滋地区HBV感染的血清学形式以"小三阳":HBsAg( )、抗-HBe( )、抗-HBc( ),"大三阳":HBsAg( )、HBeAg( )、抗-HBc( ),"小二阳":HBsAg( )、抗-HBc( )3种为主,分别占54.60%、35.34%、9.36%,其病毒载量(-x)±s分别为5.57±1.30(65例)、7.08±1.04(314例)、5.44±1.38(25例).结论 松滋地区HBV感染总体以"小三阳"为主,但小于10岁组以"大三阳"为主.  相似文献   

7.
乙型肝炎病毒父婴垂直传播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HBV)父婴垂直传播的可能性。方法:以ELISA方法检测110对妊娠24~36周孕妇及其配偶的HBV血清学标志物,其中HBsAg(-)和HBeAg(-)孕妇及其HBsAg(+)和(或)HBeAg(+)配偶为观察组,共58例,孕妇及其配偶均HBsAg(-)和HBeAg(-)为对照组,共52例。待分娩时采取夫妇静脉血及新生儿脐血各5mL。以ELISA方法检测HBV血清学标志物及荧光PCR方法检测HBV-DNA。结果:(1)观察组中有5例新生儿脐血清的HBV血清学及HBV-DNA阳性;对照组中新生儿脐血清的HBV血清学及HBV-DNA均为阴性;两组HBV父婴垂直传播率差异有显著性(χ^2=4.6962,P<0.05),观察组新生儿脐血清与父血清HBV-DNA定量呈显著正相关(r=0.95,P<0.05)。(2)两组共有12例HBV血清学与HBV-DNA不相一致的结果。结论:父婴间存在HBV垂直传播的可能性;临床诊治HBV应联合HBV血清学及HBV-DNA的检测。  相似文献   

8.
目的 分析了解乙肝血清免疫标志物的各种表达模式与乙肝病毒含量的相关性,为临床诊断、治疗提供依据.方法 应用时间分辨荧光免疫分析法(TRFIA)检测乙型肝炎免疫标志物,同时应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FQ-PCR)技术定量监测乙型肝炎病毒(HBV-DNA).所有检测标本乙肝血清免疫标志物和乙肝病毒含量同时检测.结果 乙肝血清免疫抗原标志物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HBsAg)阳性、乙型肝炎病毒e抗体(HBeAb)阳性其HBV-DNA均为阳性,且含量较高;乙肝血清免疫标志物大三阳[HBsAg阳性乙型肝炎病毒e抗原(HBeAg)阳性、乙型肝炎病毒核心抗体(HBcAb)阳性]模式中其HBV-DNA阳性率为94.61%;乙肝血清免疫标志物小三阳[HBsAg阳性、HBeAb阳性、HBcAb阳性]模式中其HBV-DNA阳性率为39.26%;乙肝血清免疫抗体标志物HBsAb+、HBcAb+模式中HBV-DNA阳性率显著减少.结论 在乙肝检测中应联合应用两种方法进行检测,提高检出率,避免漏诊,为临床HBV感染、复制及传染性的判断以及疗效分析提供更为可靠的判断依据.  相似文献   

9.
乙型肝炎病毒血清标志物与HBV—DNA定量联合检测的意义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乙型肝炎(下称乙肝)病毒DNA(HBV-DNA)与血清免疫标志物的关系。方法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法(FO-PCR)检测血清样本中HBV—DNA含量;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HBV血清标志物。结果A组(大三阳)、B组(小三阳)、C组[乙肝表面抗原(HBsAg)、乙肝e抗原(HBeAg)阳性]、D组(HBsAg、抗-HBc阳性)阳性率分别为97.3%、57.8%、100%、54.3%,HBeAg阳性组和HBeAg阴性组HBV-DNA病毒载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HBV—DNA与乙肝血清标志物乙肝两对半(HBV-M)联合检测,能更准确地反映HBV复制情况,更有助于临床疾病的诊治。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汉族与哈萨克族乙肝病毒(HBV)感染者血清学标志物与HBV-DNA之间的相关性。方法用ELISA法检测HBV感染者血清学标志物,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FQ-PCR)检测HBVD-NA。结果汉族及哈萨克族HBsAg( )、HBeAg( )、抗HBc( )HBV血清学感染模式(俗称"大三阳")与其HBV-DNA阳性符合率分别为89.0%、96.9%,两者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但汉族、哈萨克族HBsAg( )、抗HBe( )、抗HBc( )HBV血清学感染模式(俗称"小三阳")与其HBV-DNA阳性符合率分别为19.1%、21.8%,二者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为研究哈萨克族乙型肝炎病毒感染是否存在种族特异性和地域特异性提供资料,为该民族HBV感染者的实验室诊断和治疗补充内容。  相似文献   

11.
目的通过对乙型肝炎病毒标志物(HBV-M)各种模式中乙型肝炎病毒(HBV-DNA)含量的调查,了解乙肝标志物与HBV-DNA含量的关系。通过PCR方法对乙肝标志物各种模式HBV-DNA的检测,客观认识体内病毒复制状态和传染状况,修正过去错误观点,肯定HBV-DNA定量检测的必要性。方法对242例HBV感染者进行HBV-DNA定量及乙肝标志物检测。血清HBV-DNA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CR)荧光定量检测;乙肝标志物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结果大三阳中(HBsAg+HBeAg+HbcAg+)HBV-DNA阳性率(HBV-DNA>1000copies/ml为阳性)为99.2%。小三阳中(HBsAg+HBeAb+HBcAb+)HBV-DNA阳性率为59.1%。HBsAb+HBeAb+HBcAb+阳性率最低,为8.3%;HBsAg+HBcAb+组阳性率为78.6%。结论乙肝标志物不能对病毒是否复制与有无传染性做出准确判断,各种模式中均有不同比例的HBV-DNA阳性结果,所以PCR定量检测HBV-DNA是判断HBV感染的最为准确可靠的方法,它可以较早的发现乙肝病毒的存在,以及对治疗效果的观察,也是判断有无传染性...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乙肝病毒HBV DNA定量与乙肝血清学标志物定量联合检测HBV感染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988例乙型肝炎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HBV血清学标志物定量检测水平将其分为3组,即大三阳组285例、小三阳组358例与其他模型组245例。所有患者均行乙肝血清学标志物定量与HBV DNA定量检测。观察并分析HBV DNA对HBV感染的检测结果,血清标志物与HBV DNA检测的阳性率,以及不同血清学标志物定量模式与不同HBV DNA定量水平的检测结果。结果3组对HBV DNA检测的阳性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即大三阳组HBV DNA检测的阳性率小三组其他模型组。3组HBV DNA定量检测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即大三阳组小三阳组其他模型组。490例HBV DNA阳性样本中,HBe Ag检出率为48.98%(240/490),HBsAg检出率为96.94%(475/490)。HBV DNA水平7 lg copies/m L时,以大三阳组居多,占77.24%;5~7 lg copies/m L时,以大三阳组居多,占66.04%;2.7~5 lg copies/m L时,以小三阳组居多,占44.66%;2.7 lg copies/m L时,以其他模型组居多,占55.83%。结论 HBV DNA定量与乙肝血清学标志物定量联合检测能够有效增强HBV的诊断准确率。  相似文献   

13.
目的 了解汉族与哈萨克族乙肝病毒(HBV)感染者血清学标志物与HBV-DNA之间的相关性.方法 用ELISA法检测HBV感染者血清学标志物,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FQ-PCR)检测HBVDNA.结果 汉族及哈萨克族HBsAg(+)、HBeAg(+)、抗HBc(+)HBV血清学感染模式(俗称"大三阳")与其HBV-DNA阳性符合率分别为89.0%、96.9%,两者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但汉族、哈萨克族HBsAg(+)、抗HBe(+)、抗HBc(+)HBV血清学感染模式(俗称"小三阳")与其HBV-DNA阳性符合率分别为19.1%、21.8%,二者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为研究哈萨克族乙型肝炎病毒感染是否存在种族特异性和地域特异性提供资料,为该民族HBV感染者的实验室诊断和治疗补充内容.  相似文献   

14.
目的 分析本院经血液途径传播疾病传染情况,探讨其检测的必要性.方法 ELISA法检测7 792例门诊及住院患者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epatitis B virus surface antigen,HBsAg)、丙型肝炎抗体(hepatitis C antibody,anti-HCV)、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抗体(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 antibody,anti-HIV-1/2);应用甲苯胺红不加热血清法初检梅毒抗体(syphilis antibody,anti-TP),并应用梅毒螺旋体明胶颗粒凝集法复检,观察各传染性标志物的阳性率.结果 7792例患者HBsAg阳性率6.03%(470/7 792)、anti-HCV 阳性率为0.44%(34/7 792)、anti-TP阳性率为0.83% (65/7 792)、anti-HIV-1/2阳性率为0.04%(3/7 792).结论 检测患者血液传染性标志物可了解其经血液途径传播疾病传染情况,防止医源性传染,减少不必要的医疗纠纷.  相似文献   

15.
目的比较时间分辨荧光免疫分析技术(TRFIA)和ELISA法在检测HBV血清学标志物的价值。方法分别采用TRFIA和ELISA法检测359例低浓度乙肝表面抗原(HBsAg)标本的HBV血清学标志物,比较两种方法的检测结果的差异。结果TRFIA法检测HBV血清学标志物的各项结果阳性率均高于ELISA法,HBsAg、乙肝e抗原(HBeAg)和乙肝核心抗体(HBcAb)阳性率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乙肝表面抗体(HBsAb)、乙肝e抗体(HBeAb)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ELISA法相比,TRFIA在检测含有低浓度HBsAg标本时具有更高的灵敏度,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6.
目的 通过对乙型肝炎患者HBV-LP、Pre-S1抗原、HBV-DNA载量和乙型肝炎血清标志物的检测,探讨反映不同血清学类型患者体内病毒复制及抗病毒疗效监测的最佳指标以及分析各指标之间的关系.方法 对864例HBV感染者及100例健康体检者血清采用ELISA法定性检测HBV-M;ELISA双抗体夹心法检测HBV-LP、Pre-S1;荧光定量PCR法检测HBV-DNA.结果 HBsAg、HBeAg、HBcAb阳性模式组(大三阳)HBV-LP、Pre-S1及HBV-DNA阳性率显著高于其它HBV-M模式组(P〈0.05);HBV-LP与HBV-DNA的阳性率无显著差异(P〉0.05),Pre-S1的阳性率明显低于HBV-LP与HBV-DNA的阳性率(P〈0.05);HBV-DNA拷贝数与HBV-LP、Pre-S1平均A值具有明显的相关性(相关系数r=0.926),而与HBsAg定量值无明显相关性.结论 HBV-LP比Pre-S1试剂效果大大提高,且大蛋白的检出率与血液中病毒DNA的检出高度符合,对于判断病毒复制具有重要意义,可作为HBeAg及HBV-DNA的补充检测指标.  相似文献   

17.
乙型肝炎病毒血清学标志物与乙肝DNA相关性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乙肝病毒DNA(HBV—DNA)病毒载量与各型乙型肝炎血清标志物之间的关系。方法运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PCR)技术对350例各型乙型肝炎患者进行HBV—DNA含量及血清学标志物检测(两对半)。结果血清学检测乙肝表面抗原(HBsAg)+乙肝病毒e抗原(HBeAg)+乙肝病毒核心抗体(抗HBc)阳性(大三阳)患者HBV—DNA阳性率明显高于其他类型(阳性率95.7%),且其病毒载量显著高于其他组。HBsAg+乙肝病毒e抗体(HBeAb)+抗HBc阳性(小三阳)阳性检出率也较高(阳性率54.0%)其病毒载量高于其他组。结论HBV—DNA与HBeAg的存在明显正相关。在临床工作中,不仅要应用乙肝血清标志物来判断HBV是否在体内复制,更要结合PCR检测技术来测定HBV—DNA含量。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比较实时荧光聚合酶链反应(PCR)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在乙型肝炎病毒(HBV)检测中的结果差异.方法 对182份血清同时进行HBV DNA定量检测和ELISA法测定.结果 182份血清标本经两种方法测定,HBV DNA阳性率与ELISA检测HBV-M在HBV-M在HBsAg、HBeAg、HBcAb阳性组("大三阳" 组)和HBsAg、HBeAb、HBcAb阳性组("小三阳" 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BV DNA阳性拷贝数与ELISA检测"大三阳"组和"小三阳"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HBV DNA定量检测方法灵敏度更高,对临床治疗具有较强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9.
FQ-PCR和ELISA法检测HBV标志物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了解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不同血清学标本酶联免疫吸附反应(ELISA)阳性与HBV-DNA阳性结果的比较情况.方法 对200例血清同时进行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FQ-PCR)检测HBV-DNA及ELISA方法测定HBVM.结果 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HBsAg)阳性组HBV-DNA阳性率为80.7%(146/181), HBsAg(-)组HBV-DNA阳性率为5.6%(1/18),二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其中75例HBsAg、乙型肝炎病毒e抗原(HBeAg)、乙型肝炎病毒核心抗原(HBcAg)均为阳性的血清HBV-DNA阳性率为100.0%(75/75),HBsAg、乙型肝炎病毒抗体(抗-HBe)、乙型肝炎病毒核心抗体(抗-HBc)均为阳性组血清HBV-DNA阳性率为77.9%(46/59),HBsAg( )、抗-HBc( )组血清HBV-DNA阳性率为53.2%(25/47),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体(抗-HBs)阳性、抗-HBe( )、HBcAg( )组血清HBV-DNA阳性率为12.5%(1/8).结论 ELISA检测结果相同的患者,其体内HBV-DNA的复制情况存在很大的差别.判断肝脏中HBV复制及有无传染性依据HBsAg阳性或HBeAg阳性是不够的,易造成部分乙型肝炎的漏诊.对于HBsAg阴性只要有HBV感染后的任何血清学依据,都应检测血清HBV-DNA作为诊断乙型病毒性肝炎的进一步筛选,必要时应同时行肝活检加以证实.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荧光定量PCR法在乙型肝炎病毒检测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17年6月~2019年6月我院收治的180例乙型肝炎病毒携带者,分别使用荧光定量PCR法和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ELISA)患者血浆标本的血清学标志物和HBV DNA,对两种检测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本组180例血清标准的HBV-M模式可分为7组,乙型肝炎血清学标志物阳性的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病毒DNA复制;在乙型肝炎血清学标志物阳性的各模式中,组别1(大三阳)患者45例,HBV-DNA阳性率97.78%(44/45)高于2、3、4、5、6、7组阳性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别2(小三阳)患者54例,HBV-DNA阳性率87.04%(47/54)高于3、4、5、6、7组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别1(大三阳)患者HBV-DNA含量(7.97±1.21)copy/ml高于2、3、4、5、6、7组HBV-DNA含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各组HBV-DNA含量、HBV-DNA阳性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荧光定量PCR法能准确、真实、可靠、定量地检测乙型肝炎病毒,对早期诊治乙型肝炎、判断传染性和监测预后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