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目的:观察化瘀固本方和康妇炎胶囊对CPID模型大鼠组织形态学的影响。方法:建立CPID大鼠模型。造模21天后分组给药,14天后肉眼观察大鼠盆腔内生殖器官及在光镜下左侧输卵管病理形态并评分。结论:化瘀固本方治疗CPID模型大鼠的盆腔病变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化瘀固本方和康妇炎胶囊对CPID模型大鼠组织形态学的影响.方法:建立CPID大鼠模型,造模21天后分组给药,14天后肉眼观察大鼠盆腔内生殖器官及在光镜下左侧输卵管病理形态并评分.结论:化瘀固本方治疗CPID模型大鼠的盆腔病变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盆腔炎方对慢性盆腔炎的治疗作用。方法:采用苯酚胶浆制备大鼠慢性盆腔炎模型,观察本品对慢性盆腔炎大鼠的影响。结果:盆腔炎方3g/kg、1.5g/kg剂量组均可明显降低大鼠子宫卵巢脏体比(P<0.01或P<0.05);0.63g/kg可降低子宫上皮组织变性坏死程度,降低炎性浸润,降低充血水肿程度,降低卵巢充血水肿程度(P<0.01或P<0.05);0.32g/kg可降低子宫充血水肿程度,降低卵巢充血水肿程度(P<0.05)。结论:盆腔炎方功能清热利湿,理气和血,调经止痛,用于下焦湿热所致的慢性盆腔炎。 相似文献
4.
王学勤 《安徽中医临床杂志》2012,(7):669-670
目的:观察化瘀解毒方加减治疗慢性盆腔炎患者的临床疗效,并初步探讨其作用机理。方法:将40例慢性盆腔炎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20例服用化瘀解毒方加减,对照组20例常规采用抗生素治疗。10d为1个疗程,连续服用3个疗程。观察治疗前后临床症状、体征、盆腔B超等的变化。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的临床有效率分别为90%、75%,2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化瘀解毒方对慢性盆腔炎治疗有一定的临床效果,可明显改善临床症状和体征。 相似文献
5.
2008年1月至2009年12月期间,笔者采用自拟清热化瘀方治疗慢性盆腔炎31例,结果取得较好的疗效,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所选31例均为我院妇科门诊患者。 相似文献
6.
慢性盆腔炎主要包括子宫内膜炎、输卵管炎、盆腔腹膜炎等。可局限于一个部位,也可涉及整个内生殖器。是妇科常见病、多发病。十年来,我们以解毒化瘀、祛湿通络为主,组成解毒化瘀方,改用药途径为直肠滴入,效果显著。现总结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7.
8.
目的 观察固本祛湿化瘀方联合奥沙利铂治疗结肠癌荷瘤小鼠的疗效,并初步探讨机制。方法 构建结肠癌荷瘤小鼠模型,随机分为模型组、固本祛湿化瘀方低、中、高剂量共4组。观察各组小鼠体质量、肿瘤体积、肝肺转移及生存情况,并检测外周血T淋巴细胞表达水平。结果 给药期间,中剂量组小鼠体质量较模型组下降缓慢,活动度亦改善;给药结束,各剂量组存活率优于模型组,且低、中剂量组生存时间明显延长,CD4+、CD8+T淋巴细胞表达水平明显升高。结论 固本祛湿化瘀方虽未明显增强奥沙利铂治疗结肠癌荷瘤小鼠的疗效,但可显著改善小鼠的体质量及活动度,延长总生存时间,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提高小鼠T淋巴细胞水平,改善免疫功能有关。 相似文献
9.
健脾清热化瘀药对胃溃疡大鼠表皮生长因子及其受体表达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通过观察健脾清热化瘀药对血清和胃黏膜组织表皮生长因子(EGF)含量及其受体(EGFR)表达的影响,探讨不同中药治法对实验性胃溃疡愈合质量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采用冰乙酸注射法制备大鼠胃溃疡模型,随机分为模型组、雷尼替丁组(西药组)、健脾中药组(中药A组)、清热中药组(中药B组)、化瘀中药组(中药C组)和健脾清热化瘀中药组(中药D组),并设立正常对照组(空白组)。在光镜下观察溃疡指数(UI)、再生黏膜厚度及黏膜肌层缺损宽度,应用ELISA法检测血清及胃黏膜EGF含量,免疫组化法检测胃黏膜EGFR的表达。结果健脾、清热、化瘀中药及其合方都能使再生黏膜厚度增加,溃疡指数及黏膜肌层缺损宽度减少,与模型纽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中药D组疗效明显优于西药组(P〈0.05或P〈0.01)。中药各组及西药组血清及胃黏膜EGF含量较模型组及空白组明显升高(P〈0.01),且可明显增强胃溃疡黏膜EGFR的表达(P〈0.05或P〈0.01),尤以中药D组疗效最为显著(P〈0.01)。结论健脾、清热、化瘀中药可通过增加EGF和EGFR水平,促进胃黏膜上皮细胞增生及组织黏膜修复,提高溃疡愈合质量。 相似文献
10.
补阳化瘀方治疗慢性盆腔炎80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观察自拟补阳化瘀方治疗慢性盆腔炎的疗效。方法:80例用补阳化瘀方治疗,治疗1个月为一疗程,治疗2个疗程。结果:疗效97.5%,全血黏度中切、低切、血浆黏度、红细胞压积改善治疗前后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补阳化瘀法治疗慢性盆腔炎疗效肯定。 相似文献
11.
补气养阴解毒方对慢性萎缩性胃炎大鼠表皮生长因子和生长抑素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慢性萎缩性胃炎 (CAG)是消化系统常见病 ,1978年 WHO将其列为癌前状态。大部分胃癌患者伴有CAG,CAG的癌变率为 2 %~ 10 %。因此 ,CAG的预防和治疗非常重要 ,CAG的发生、发展与很多因素有关 ,其中与表皮生长因子 (EGF)和生长抑素 (SS)有很大相关性 ,EGF和 SS对胃粘膜的损伤和修复有密切联系 ;而中药治疗 CAG疗效显著。本实验通过建立大鼠 CAG模型 ,检测 CAG大鼠 EGF、 SS水平 ,从胃肠激素角度阐述补气养阴解毒方的作用机理。1 实验材料1.1 动物 :SD雌性大鼠 16 0只 ,体重 180~ 2 2 0 g。由浙江省实验动物中心提供。1.2… 相似文献
12.
利湿化瘀法对慢性盆腔炎大鼠血清SOD、MDA影响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利湿化瘀法治疗慢性盆腔炎的作用机理。方法:采用"苯酚胶浆法"造慢性盆腔炎大鼠模型,并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泽丹冲剂高、中、低剂量组、妇乐颗粒组。采用黄嘌呤氧化酶法测定大鼠血清SOD、硫代巴比妥酸法测定大鼠血清MDA的表达。结果:模型组血清SOD含量低于正常组、MDA含量高于正常组(P<0.01)。治疗后与模型组比较,各治疗组血清SOD含量升高、血清MDA含量降低(P<0.05),且以泽丹冲剂治疗组疗效优于妇乐颗粒组。结论:以利湿化瘀法为主治疗慢性盆腔炎可以升高SOD、降低MDA,改善血液的粘、浓、凝、滞的状态,从而达到治疗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除湿化瘀方治疗脾虚湿瘀型慢性盆腔炎临床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除湿化瘀方治疗脾虚湿瘀型慢性盆腔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41例符合慢性盆腔炎诊断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用除湿化瘀方治疗,对照组用妇科千金片治疗.分别观察其疗效.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3.75%和81.67%,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除湿化瘀方治疗慢性盆腔炎疗效确切,有临床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观察益肾泻浊化瘀方对慢性肾功能衰竭(CRF)大鼠肾脏的保护作用,并探讨其作用机理。 方法 :将大鼠随机分为中药益肾泻浊化瘀方组、西药依那普利组、模型组及假手术组,以5/6肾大部切除术建立慢性肾衰大鼠模型,检测各组治疗前后血尿素氮(BUN)、血肌酐(Cre);血一氧化氮(NO)、内皮素(ET)、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水平及肾组织病理改变。 结果 :治疗后中药组和西药组BUN、Cre均较模型组明显下降(P<0.01),且中药组Cre下降幅度较西药组大(P<0.05)。模型组大鼠血ET、CGRP含量较假手术组显著升高(P<0.01),中药、西药均能有效降低ET水平,与模型组比较分别为P<0.01和P<0.05,中药组血CGRP含量下降(P<0.05)。各组血NO水平无显著差异。模型组肾组织病理改变最严重,中药组较西药组病变程度轻。 结论 :益肾泻浊化瘀方能有效保护CRF大鼠肾功能,且疗效优于西药依那普利,可能与其降低CRF大鼠血ET水平,减轻受损肾脏的病理改变等有关。 相似文献
15.
黄芪对大鼠胃溃疡愈合过程中表皮生长因子及其受体表达的影响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的:探讨黄芪治疗溃疡病的分子生物学机制。方法:将72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黄芪组、洛赛克组、模型组。除正常组外,其他各组采用Okabe乙酸涂抹法制作大鼠实验性胃溃疡模型,在造模结束后24h,各组分别以1mL/100g体重给药或给生理盐水。在第7、14、21天分批处死大鼠。观测大鼠溃疡愈合指数、光学显微镜下溃疡愈合质量、免疫组化方法测EGF、EGFR的表达情况。结果:(1)黄芪可以促进溃疡愈合。(2)黄芪组的愈合质量优于洛赛克组。(3)溃疡形成后各组EGF、EGFR表达增加,并且随着溃疡愈合其表达逐渐减弱,黄芪组的表达水平均优于其他组别,洛赛克组则与模型组差异不显著。结论:黄芪治疗胃溃疡的作用机理可能是通过促进EGF、EGFR的表达,使胃黏膜上皮组织、腺体结构较好地修复和重建,从而促进溃疡愈合并且提高溃疡愈合质量。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利湿化瘀法治疗慢性盆腔炎的作用机理。方法:采用"苯酚胶浆法"造慢性盆腔炎大鼠模型。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法及黄嘌呤氧化酶法测定大鼠血清TNFα-、SOD的变化。结果:模型组血清TNF-α含量显著高于正常组、SOD含量低于正常组(P<0.05),两组相比较有统计学意义。治疗后与模型组比较,各治疗组血清TNF-α含量降低、血清SOD含量升高(P<0.05),且以利湿化瘀法为主的中药治疗组疗效优于妇乐颗粒组。结论:以利湿化瘀法为主治疗慢性盆腔炎可以调节机体的免疫功能,改善局部血液循环和组织营养、有利于炎性分泌物的消散和吸收,从而达到治疗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观察盆腔炎冲剂 (PQYCJ)对大鼠慢性盆腔炎模型的作用。方法 :采用大肠杆菌造成的大鼠慢性盆腔炎模型 ,观察了盆腔炎冲剂对模型大鼠有关各项指标的影响。结果 :PQYCJ可明显抑制大肠杆菌引起的造模大鼠子宫的炎症反应和病理变化 ,明显降低血清MDA水平。结论 :表明PQYCJ对慢性盆腔炎各项病理变化有明显的改善作用。 相似文献
18.
大豆异黄酮对前列腺增生大鼠生长因子及受体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大豆异黄酮对前列腺增生大鼠模型的抑制作用及生长因子调控机制。方法采用sc睾酮法诱导大鼠前列腺增生。大鼠随机分为对照、模型组、大豆异黄酮(60、120、240 mg/kg)组;ig给药4周后处死大鼠,测定大鼠前列腺湿质量、前列腺指数,酶联免疫法测定血清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表皮生长因子(EGF)、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水平,免疫组化法检测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表达的变化情况。结果模型组大鼠前列腺湿质量明显增加,前列腺指数明显增加。与模型组相比,大豆异黄酮各组前列腺湿质量和前列腺指数明显下降,血清IGF-1、EGF、VEGF和bFGF水平均显著降低,血清TGF-β水平显著提高,前列腺上皮组织EGF-R表达显著下降,以120 mg/kg大豆异黄酮组效果最为明显。结论大豆异黄酮具有较好的抑制前列腺增生的作用,可能与其降低IGF-1、EGF、VEGF和bFGF水平,提高TGF-β水平,下调EGF-R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健脾化瘀清热代表药(黄芪、丹参、黄连)对胃溃疡愈合质量(QOUH)的影响及作用机制。方法采用大鼠乙酸胃溃疡模型,观察黄芪、丹参、黄连对该模型QOUH的影响;原位分子杂交法检测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 mRNA的表达。结果黄芪、丹参、黄连均能改善胃黏膜组织的损伤,黄芪、丹参能增强溃疡周围组织EGFR mRNA的表达。结论健脾化瘀清热药提高QOUH、增强溃疡瘢痕处EGFR mRNA的表达可能是健脾化瘀药的作用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中药七方胃痛胶囊抗溃疡的机制及提高溃疡愈合质量的应用价值。方法:40只Wistar大鼠制作乙酸诱发大鼠胃渍疡模型后第3天随机分为对照组、雷尼替丁胶囊、七方胃痛胶囊大、小剂量4组。取胃组织测量溃疡面积。观测再生粘膜纽织炎症细胞数、新生血管数,并测定表皮生长因子(EGF)及受体(EGFR)的表达情况。结果:1.七方胃痛胶囊纽溃疡指数明显低于雷尼替丁组和对照组(P〈0.05,P〈0.01);2.七方胃痛胶囊组的再生粘膜的新生血管数明显高于雷尼替丁组和对照组(P〈0.05,P〈0.01),固有层炎症细胞浸润数明显低于雷尼替丁组和对照组(P〈0.05,P〈0.01):3.七方胃痛胶囊组溃疡边缘粘膜组织的EGF与EGFR的表达明显高于雷尼替丁组和对照组(P〈0.05,P〈0.01)。结论:七方胃痛胶囊抗溃疡的作用机制与增加EGF与EGFR的表达有关,且能增加再生粘膜的新生血管生成,降低渍疡指数与炎症细胞浸润,对于提高溃疡愈合质量有一定的价值。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