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目的:探讨分析酒精性肝硬化和肝炎后肝硬化患者的临床特点。方法:选取33例酒精性肝硬化患者与同期35例肝炎后肝硬化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表现、辅助检查以及并发症的情况。结果:酒精性肝硬化患者的检查结果显示GGT、AST与ALT的比值高于肝炎后肝硬化患者,酒精性肝硬化患者出现右上腹痛、黄疸的比例高于肝炎后肝硬化的患者,而肝炎后肝硬化组脾大患者比例明显高于酒精性肝硬化组,乙肝后肝硬化患者并发原发性肝癌的概率更高,且上述指标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酒精性肝硬化患者血清中的GGT含量显著升高是酒精性肝硬化的特征性指标,酒精性肝硬化预后略好于肝炎后肝硬化,但晚期二者预后的差别不大,早诊断、早治疗才是改善患者预后的根本所在。  相似文献   

2.
酒精性肝硬化68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酒精性肝硬化的临床特点及诊治方法.方法:对68例酒精性肝硬化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酒精性肝硬化占同期住院肝硬化总数的8.5%,发病年龄53.5±14.6岁;日平均饮酒折合乙醇量>139 g,持续>10 a;酒精性肝硬化者中面色黝黑、肝掌、蜘蛛痣、肝大、男性乳房发育等体征明显且多见,γ-谷氨酰基转移酶(GG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血清丙氨酸基转移酶(ALT)、平均红细胞容积(MCV)、血尿酸(UA)、血清铁蛋白(SF)等升高较明显,易出现肝源性糖尿病、消化性溃疡及高尿酸血症等.结论:面色黝黑、肝掌、蜘蛛痣、肝大、男性乳房发育等体征及GGT、AST/ALT、MCV、UA、SF等检查结果,有助酒精性肝硬化的临床诊断;长期针对内毒素血症的治疗,有可能改善酒精性肝硬化预后.  相似文献   

3.
目的思美泰目前正逐步应用于治疗肝硬化前和肝硬化所致肝内胆汁郁积,然而其对酒精性肝硬化及乙型病毒性肝硬化治疗疗效的报道较少,本研究旨在对比观察思美泰治疗酒精性肝硬化及乙型病毒性肝硬化的疗效。方法酒精性肝硬化及乙型病毒性肝硬化患者各100例,在常规护肝治疗基础上接受思美泰片剂500 mg,2次/d,持续治疗4周,观察患者治疗前后肝功能的变化。结果思美泰治疗酒精性肝硬化患者的总有效率为88%,明显高于乙型病毒性肝硬化患者(73%),二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酒精性肝硬化及乙型病毒性肝硬化患者经思美泰治疗后,谷氨酸氨基转移酶(ALT)、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γ-谷氨酰基转移酶(GGT)及总胆红素(STB)水平与治疗前相比较,均出现明显下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然而,思美泰治疗后酒精性肝硬化患者的AST及ALT水平明显低于乙型病毒性肝硬化患者(P〈0.05)。结论思美泰治疗酒精性肝硬化及乙型病毒性肝硬化可明显改善患者的肝功能,其中酒精性肝硬化疗效更显著。  相似文献   

4.
目的:对酒精性肝硬化与肝炎后肝硬化患者的临床体征表现和并发症的差异进行分析,为二者的临床诊断和鉴别提供依据。方法对2010年7月-2012年12月收治的肝炎后肝硬化患者(25例)和慢性酒精性肝硬化患者(23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酒精性肝硬化与肝炎后肝硬化患者的临床体征表现、辅助检查指标和常见并发症类型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酒精性肝硬化与肝炎后肝硬化具有不同的体征表现及并发症类型,肝硬化辅助检查指标各有差异,为两种肝硬化的临床诊断和鉴别诊断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肝炎后肝硬化和酒精性肝硬化患者的临床特征。方法选择2009年6月~2012年7月陕西省榆林市第一医院确诊的肝炎后肝硬化患者137例(肝炎后肝硬化组)及同期酒精性肝硬化患者82例(酒精性肝硬化组),对基本资料、临床症状和体征、实验室检查[γ-谷氨酰转移酶(GGT)、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碱性磷酸酶(ALP)、白球比(A/G)、总胆红素(TBIL)]及并发症发生率进行比较分析。结果①两组患者男性均占多数,酒精性肝硬化组男性比例(91.46%)高于肝炎后肝硬化组(64.23%),女性比例(8.54%)低于肝炎后肝硬化组(35.77%),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肝炎后肝硬化组患者平均年龄[(58.9±6.4)岁]较酒精性肝硬化组[(51.7±4.3)岁]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病程比较[(6.8±2.5)年比(5.9±2.7)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②肝炎后肝硬化组患者肝掌(24.09%)、蜘蛛痣(28.47%)、男性乳房发育(1.46%)及肝大(6.57%)的发生率均低于酒精性肝硬化组(70.73%、80.49%、9.76%、51.2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而在脾大(59.85%比62.20%)、黄疸(13.87%比13.41%)和腹水(80.29%比76.83%)发生率方面,两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③肝炎后肝硬化组GGT[(63.8±10.2)U/L]、AST/ALT(1.01±0.22)及ALP[(119.6±25.3)U/L]均低于酒精性肝硬化组[(139.4±47.9)U/L、(1.98±0.53)、(215.7±46.5)U/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A/G及TBIL比较[(0.81±0.10)比(0.86±0.22)、(47.3±25.6)μmol/L比(49.4±27.3)μmol/L],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④肝炎后肝硬化组患者肝肾综合征及原发性肝癌的发生率(8.03%、29.20%)均高于酒精性肝硬化组(3.66%、9.76%),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上消化道出血(37.23%比43.90%)及肝性脑病(20.44%比26.83%)的发病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根据肝炎后和酒精性肝硬化患者的临床特征,有针对性地采取预防和治疗措施,可以达到较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6.
目的对比研究肝炎后肝硬化与酒精性肝硬化继发性纤溶情况。方法分别对30例健康体检人员、30例肝炎后肝硬化、30例酒精性肝硬化患者D-二聚体检测。结果肝炎后肝硬化患者D-二聚体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酒精性肝硬化患者D-二聚体比肝炎后肝硬化患者明显增高(P<0.05)。结论 D-二聚体作为体内存在继发性纤溶的特异性指标,酒精性肝硬化患者比肝炎后肝硬化患者升高明显,所以酒精性肝硬化患者纤溶亢进明显。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肝硬化患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γ-谷氨酰转移酶(GGT)、血氨(NH3)、总胆红素(TBiL)水平及凝血功能在血浆置换治疗前后变化的价值。方法:测定48例肝硬化患者血清ALT、AST、GGT、NH3、TBiL及血浆中凝血酶原时间(PT)及活动度(PTA),与治疗后测定值比较。结果:与治疗前比较,肝硬化患者ALT、AST、GGT、NH3、TBiL血清含量明显下降,PTA明显上升,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肝硬化患者血浆置换治疗后ALT、AST、GGT、NH3、TBiL、PTA值与治疗前比较存在显著性差异,检测上述各值可为临床评价肝硬化患者的血浆置换治疗对肝功能及预后治疗效果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8.
为探讨肿瘤坏死因子。在肝炎后肝硬化并发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SBP)中的变化及临床意义,采用双抗体夹心法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肝硬化腹水患者、肝硬化并发SBP患者及癌性腹水患者血清或腹水中肿瘤坏死因子α水平。结果显示:肝硬化并发SBP及癌性腹水患者肿瘤坏死因子α水平明显升高,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均有明显差异(P<0.05);肝硬化并发SBP患者腹水中肿瘤坏死因子α较肝硬化腹水患者明显升高(P<0.05)。经抗生素治疗后,肝硬化并发SBP患者血清或腹水中肿瘤坏死因子α显著下降(P<0.05)。提示:检测血清或腹水中肿瘤坏死因子α水平可反映机体的感染状况、预测治疗的效果与预后。  相似文献   

9.
目的对比肝炎肝硬化与酒精性肝硬化患者的临床表现、预后及并发症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868例肝硬化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肝炎肝硬化597例,酒精性肝硬化172例,混合性肝硬化99例。比较3组患者的年龄、性别、临床表现、病程、肝功能分级、死因及并发症情况等。结果肝硬化患者中肝炎肝硬化患者比例最高,为68.78%;肝炎性肝硬化患者平均年龄要明显大于酒精性肝硬化和混合性肝硬化(均<0.05);3组患者中男性患者比例均要显著高于女性(均<0.05);肝炎肝硬化与混合性肝硬化患者的脾大发生率要明显高于酒精性肝硬化患者(<0.01);3组患者中并发症发生率最高的为上消化道出血;肝炎肝硬化与酒精性肝硬化直接死因比例最高的为肝性脑病,混合性肝硬化直接死因比例最高的为原发性肝癌。结论不同病因肝硬化间临床特征差异主要体现在并发症与直接死因上,肝炎肝硬化与酒精性肝硬化的主要死因为肝性脑病,临床上应注重肝性脑病和上消化道出血发生,同时加强对肠道感染的预防。  相似文献   

10.
闵洁  钟玲  金蕾  胡磊 《黑龙江医学》2014,(6):679-680
目的探讨酒精性肝硬化与肝炎肝硬化超声表现的差异。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临床确诊的75例酒精性肝硬化(ALC组)和65例肝炎肝硬化患者(LC组)临床超声检查资料。比较两种类型肝硬化患者超声表现的差异。结果 LC组形态失常、不规则回声增高及肝被膜锯齿状发生率为44.6%、53.8%及44.6%,显著高于ALC组的0、22.7%及16.0%,有统计学差异(P〈0.05)。LC组弥漫回声增强发生率为47.7%,显著低于ALC组的81.3%,有统计学差异(P〈0.05);LC组门静脉内径及脾脏厚度稍高于ALC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LC组右肝斜径显著低于ALC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形态失常、不规则回声增高及肝被膜锯齿状是酒精性肝硬化的超声表现。而肝炎肝硬化弥漫性回声增强发生率较高。酒精性肝硬化与肝炎肝硬化在门静脉内径及脾脏厚度方面无差异,而肝炎肝硬化具有较大的右肝斜径,值得临床参考。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肝炎后肝硬化患者的生活质量与中医证候的相关性,探讨影响肝炎后肝硬化患者生命质量的主要因素。方法:采用新修订的简明健康生存质量(Short Form-36 Health Survey,SF-36)量表测试108例肝炎后肝硬化患者的生命质量分值,并采集肝炎后肝硬化患者相关临床信息,包括性别、年龄、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BMI)、病程、疾病的共性证候及主要实验室指标等。运用t检验、方差分析和逐步回归筛选影响肝炎后肝硬化患者生活质量的主要因素。结果:修订后的SF-36量表Cronbach’s a系数为0.773,提示各项目间内部有良好的一致性。肝炎后肝硬化组修订后SF-36总评分及躯体功能、躯体角色、机体疼痛、心理健康、社会功能的平均评分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P〈0.01);相关分析结果提示,肝炎后肝硬化共性证候评分与躯体功能、心理健康、情感角色、活力、总体健康状况具有相关性(均r〉0.6,P〈0.01);多元逐步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在P=0.05水平,中医肝炎后肝硬化共同证候、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总胆红素、白蛋白、凝血酶原时间的回归系数分别是0.262、-0.2978、-0.4839、-0.4839、-0.5123、-0.5719,是影响肝炎后肝硬化患者生活质量的主要因素。结论:肝炎后肝硬化患者的生活质量全面下降,纳入疾病中医共性证候的修订后SF-36量表更为客观,对于肝炎后肝硬化患者生活质量的评价具有一定的临床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中医体质与乙肝后肝硬化患者预后的关系。方法:采用王琦的中医体质调查表对198例乙肝后肝硬化患者进行体质判别,然后根据患者的Child-pugh分级情况分为轻、中、重度3组,比较各组间体质类型分布的差异。结果:3组患者间的体质类型总体分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进一步进行两两比较,阴虚质与湿热质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α',α'=0.017),阴虚质与其他体质类型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α',α'=0.017),湿热质与其他体质类型之间无统计学意义(Pα',α'=0.017)。结论:阴虚质和湿热质为乙肝后肝硬化患者的主要体质类型,其中阴虚质Child-pugh评分最高,病情最重,预后最差,湿热质次之,其他体质类型Childpugh评分最低,病情最轻,预后最好。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疏肝解郁法对早期肝硬化患者门脉内径的影响。方法:将200例早期肝硬化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100例,对照组予以休息,针对病因治疗(抗病毒、戒酒、驱虫等),并予以口服还原型谷胱甘肽片0.4 g,1日3次;治疗组在上述治疗基础上加予口服柴胡疏肝散每日1剂,水煎200 mL,分2次服。两组均以12周为1个疗程。两组治疗前后均予以完善肝功能、肝纤维化四项、腹部彩超等检查,观察记录腹胀、胁痛、纳差、乏力等主要临床症状改善情况。并进行数据统计分析,形成结论。结果:经过治疗后,治疗组总有效率94%,对照组总有效率为91%,两组疗效无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肝功能较治疗前有所改善,但治疗后两组间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两组肝纤维化血清学指标均较治疗前有明显改善,治疗组改善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门脉内径改善情况,治疗组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疏肝解郁法治疗早期肝硬化具有一定疗效,表现为可以明显改善早期肝硬化患者的肝功能、肝纤维化血清学指标以及减轻门脉压力,提示疏肝解郁法在早期肝硬化的抗肝纤维化治疗上具有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4.
还原性谷胱甘肽治疗酒精性肝硬化60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还原型谷胱甘肽治疗酒精性肝硬化的临床疗效。方法:120例酒精性肝硬化患者,随机等分为治疗组(60例)和对照组(6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给予还原型谷胱甘肽1.2g静脉滴注,每日1次,共治疗2wk。观察两组临床疗效并检测治疗前后肝功及肝纤维化指标的变化。结果:治疗组在改善患者症状、体征及降低肝功能、肝纤维化指标方面均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还原型谷胱甘肽对酒精性肝硬化有良好的治疗作用,可显著改善肝功能,抑制肝纤维化。  相似文献   

15.
沈金勇  刘君俊  周辉 《四川医学》2013,(8):1163-1164
目的探讨影响乙型肝炎后肝硬化预后因素。方法将120例乙型肝炎后肝硬化病例分成好转组和死亡组。对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入院后未抗病毒治疗的初次乙肝病毒载量(HBVDNA)、血清总胆红素、血清清蛋白、凝血酶原时间、并发症及营养状况与预后的关系进行对比分析。结果乙型肝炎后肝硬化与患者的年龄、性别、入院后未抗病毒治疗的初次乙肝病毒载量(HBVDNA)、血清总胆红素、凝血酶原时间、血清清蛋白、营养状况及并发症有关。结论年龄、性别、入院后未抗病毒治疗的初次乙肝病毒载量(HBVDNA)、血清总胆红素、凝血酶原时间、血清清蛋白、并发症及营养状况是影响乙型肝炎后肝硬化预后的重要因素,对指导临床治疗有一定参考。  相似文献   

16.
肝硬化患者肝功能分级及预后判断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肝硬化患者肝功能分级及预后判断的相关实验项目变化。方法126例不同Child—push分级的肝硬化患者测定血清前白蛋白(PA)、r-谷氨酰转移酶(GGT)、总胆汁酸(TBA)、总胆固醇(Tc)水平及血浆中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和纤维蛋白原(FIB)含量。另选取健康体检者80例作为对照同时检测以上八项指标。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肝硬化组GGT、TBA血清含量明显升高,PA、TC、FIB含量明显下降,PT、APTT、TT时间延长,差异均有显著性(P〈0.01);ChildA、B、C三组比较,各项指标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联合检测血清PA、GGT、TBA、TC、PT、APTT、TT、FIB对肝硬化患者肝功能的分级,早期诊断及判断预后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酒精性和乙肝肝硬化患者血微量元素变化差异和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对32例酒精性肝硬化(ALC)患者和32例乙肝肝硬化(HLC)患者的血微量元素及γ-GT及AST/ALT水平进行检测,对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ALC患者血铜含量、γ-GT及AST/ALT高于HLC,血锌低于HLC,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血铜、锌、γ-GT及AST/ALT在两种肝硬化患者病因中鉴别出酒精性肝硬化的AUC均大于0.5,有诊断意义,其中铜的AUC最大,高于传统的诊断指标γ-GT和AST/ALT,但锌的诊断意义不如γ-GT和AST/ALT。结论血铜、血锌水平在酒精性硬化和乙肝肝硬化患者鉴别诊断中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8.
方有根  雷德利 《实用医技杂志》2005,12(14):1994-1995
目的探讨乙型肝炎后肝硬化患者血清IL-6和IL-8的临床意义。方法67例乙型肝炎后肝硬化患者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双抗体夹心法检测血清IL-6和IL-8,根据Child-pugh分级分为A组(22例)、B组(25例)、C组(20例),并与正常对照组65例作比较。结果乙型肝炎后肝硬化患者血清IL-6和IL-8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且A、B、C三组各项指标比较差异非常显著(P<0.01)。结论血清IL-6和IL-8水平是反映乙型肝炎后肝硬化肝功能损害程度及判断病情预后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