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目的:比较经后腹腔腹腔镜与开放性肾囊肿去顶术的疗效,并探讨经后腹腔腹腔镜肾囊肿去顶术处理要点。方法:回顾性分析42例经后腹腔腹腔镜肾囊肿去顶。术和14例开放性肾囊肿去顶术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和术后住院天数等指标。结果:两组手术时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经后腹腔腹腔镜手术组术中失血量及术后住院时间均显著少于开放性手术组(P〈0.01)。结论:经后腹腔腹腔镜肾囊肿去顶术具有创伤小,患者康复快、疼痛轻的优点,治疗单纯性肾囊肿的疗效明显优于开放性手术。  相似文献   

2.
单纯性肾囊肿不同治疗方式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提高单纯性肾囊肿的外科治疗效果。方法回顾151例单纯性肾囊肿外科治疗情况,比较分析单纯性肾囊肿不同治疗方式的临床疗效及应用价值。结果151例单纯性肾囊肿患者中,B超引导穿刺组(41例)及后腹腔镜去顶术组(74例)在术后恢复方面,明显优于开放手术组(36例),P〈0.05。三组症状缓解比例分别为92.7%、96%、97.2%,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7.3%、8.1%、5.6%,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穿刺组的囊肿复发率为26.8%,明显高于后腹腔镜组(4.1%)与开放手术组(0),P〈0.05。结论B超引导穿刺术及腹腔镜去顶术创伤小、恢复快,疗效与开放术式相似,可做为单纯性肾囊肿微创外科治疗方案的一线选择,其中,后腹腔镜去顶术的囊肿复发率要低于穿刺术。  相似文献   

3.
目的评价腹腔镜与开放性肾囊肿去顶术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采用经后腹腔镜和经腹腔镜行肾囊肿去顶术21例,其中经腹腔5例,经后腹腔16例,与开放性手术16例比较。结果手术时间,术中平均出血量,术后下床活动时间,术后住院天数,术后并发症腹腔镜组均优于开放手术组,住院费用腹腔镜组略高于开放性手术组。结论腹腔镜肾囊肿去顶术治疗单纯性肾囊肿安全、有效。应成为治疗单纯性肾囊肿的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4.
后腹腔镜与开放性去顶术治疗单纯性肾囊肿的对比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比较和评价单纯性肾囊肿后腹腔镜去顶术和开放性去顶术的治疗效果。方法76例单纯性肾囊肿者中采用后腹腔镜去顶术36例。开放性去顶术30例。对两种术式的临床疗效、术后恢复等进行对比研究。结果后腹腔镜组腰痛消失者91.6%(33/36),开放手术组腰痛消失者93.3%(28/30),两组比较差别无显著性意义(P〉0.05)。两种手术方式均能达到良好的肾囊肿去顶效果,后腹腔镜手术在术中出血,术后下床活动时间,术后镇痛药使用情况,留置导尿管和引流管的时间,禁食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方面优于开放性手术(P〈0.01)。结论后腹腔镜肾囊肿去顶术与开放性肾囊肿去顶术相比,疗效相似,但是前者创伤小、痛苦少、恢复快、并发症少。尽管目前后腹腔镜手术的直接费用较高,但能节约患者的住院时间,使间接费用降低。  相似文献   

5.
单纯性肾囊肿腹腔镜与开放性手术的对比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通过比较腹腔镜与开放性单纯性肾囊肿去顶术的疗效。探讨腹腔镜肾囊肿去顶术的适应证和处理要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15例腹腔镜去顶术和30例开放性肾囊肿去顶术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2组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和术后住院天数等指标。结果 2组手术时间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但腹腔镜组术中失血量及术后住院天数均显著少于开放性组(P〈0.01)。结论 腹腔镜肾囊肿去顶术具有创伤小、康复快、疼痛轻的优点,为肾囊肿外科治疗的首选方式。  相似文献   

6.
目的:比较后腹腔镜与开放性去顶减压术治疗单纯性肾囊肿的临床疗效及应用价值.方法:42例单纯性肾囊肿患者行后腹腔镜下肾囊肿去顶减压术(后腹腔镜组),40例行开放性肾囊肿去顶减压术(开放手术组),比较两组的手术时间、平均出血量、术后引流量、术后止痛药用量和术后住院天数.结果:后腹腔镜组手术时间、平均出血量、术后引流量、术后止痛药用量和术后住院天数均显著少于开放手术组(均为P<0.05).结论:与传统的开放性手术相比,后腹腔镜肾囊肿去顶减压术具有创伤和痛苦较小,术中出血少,术后恢复快等优点,是治疗单纯性肾囊肿的理想方法,值得临床应用和推广.  相似文献   

7.
王刚 《华夏医学》2004,17(3):361-362
目的 :探讨腹腔镜手术治疗单纯性肾囊肿疗效。方法 :采用经腹膜后腹腔镜技术对 2 2例单纯性肾囊肿行囊肿去顶术 ,并回顾分析比较 2 0例开放性肾囊肿去顶术。结果 :腹腔镜手术时间与开放手术无显著性差异 (P>0 .0 5 ) ,腹腔镜手术患者的术中失血量、术后并发症及术后住院时间均显著少于开放手术 (P<0 .0 1 )。结论 :腹腔镜肾囊肿去顶术具有创伤小、术后并发症少及康复快等优点 ,治疗单纯性肾囊肿的疗效明显优于开放性手术  相似文献   

8.
目的:对比分析后腹腔镜肾囊肿去顶联合经皮肾穿刺碎石术与开放手术治疗肾囊肿合并肾或输尿管上段结石的效果,探讨后腹腔镜肾囊肿去顶联合经皮肾穿刺碎石术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选取2010年1月至2013年12月80例来三家医院就诊的肾囊肿合并肾或输尿管上段结石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随机分为观察组(40例,行后腹腔镜肾囊肿去顶联合经皮肾穿刺碎石术)和对照组(40例,行开放手术治疗);统计并分析两组手术时间、手术出血量、术后胃肠功能恢复时间、术后下床活动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术后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 VAS )评分、结石清除率、囊肿及结石复发率、并发症发生情况,对后腹腔镜肾囊肿去顶联合经皮肾穿刺碎石术的有效性和安全性作出评价。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手术出血量、术后胃肠功能恢复时间、术后下床活动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术后V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石清除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术后3个月囊肿复发率、结石复发率均低于对照组,但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感染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其余各项并发症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但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腔镜肾囊肿去顶联合经皮肾穿刺碎石术治疗肾囊肿合并肾或输尿管上段结石具有手术出血少、创伤小、术后疼痛轻、结石清除率高和囊肿及结石复发率低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借鉴。  相似文献   

9.
目的比较后腹腔镜和开放性肾囊肿去顶术治疗单纯性肾囊肿及成人型多囊肾的优越性,探讨后腹腔镜肾囊肿去顶术的适应证。方法回顾性分析采用后腹腔镜行肾囊肿去顶术治疗单纯性肾囊肿26例(A1组)、成人型多囊肾8例(B1组),及采用肾囊肿去顶术治疗29例单纯性肾囊肿(A2组)及10例成人型多囊肾(B2组)的临床资料。结果两种手术方式治疗单纯性肾囊肿及成人型多囊肾的疗效相当;后腹腔镜组(A1组、B1组)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术中术后并发症、术后下床活动时间、术后镇痛药使用情况、留置引流管的时间、禁食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复发率方面优于开放性手术组(A2组、B2组)(P0.01)。结论后腹腔镜肾囊肿去顶术明显优于开放性肾囊肿去顶术,可作为单纯性肾囊肿及成人型多囊肾外科治疗的首选。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单孔腹腔镜肾囊肿去顶术治疗单纯性肾囊肿对患者机体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将单纯性肾囊肿患者随机分为常规腹腔镜组和单孔腹腔镜组,分别于术前和术后1、3、5 d 测定 WBC、血清 IL -6、IL -8、CRP、IgG、IgA、IgM、CD4+、CD8+及 CD4+/CD8+比值,并统计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术后疼痛评分、术后住院时间。结果两组间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均无并发症发生。两组患者术后第1天的 WBC、IL -6、IL -8、CRP 均明显高于术前水平(P <0.05),术后第1天的 IgG、IgA、IgM、CD4+、CD8+及 CD4+/CD8+均明显低于术前水平(P <0.05),术后第3天,WBC、IL -6、IL -8、CRP 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至术后第5天,两组患者的 IgG、IgA、IgM、CD4+、CD8+及 CD4+/CD8+水平与术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单孔腹腔镜肾囊肿去顶术对患者术后机体全身免疫功能的影响小,单孔腹腔镜具有快速康复、切口美观、出血少、创伤小等优点。  相似文献   

11.
腹腔镜与开放性肾囊肿去顶术的临床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腹腔镜与开放性肾囊肿去顶术的优越性,并探讨经腹腔与后腹腔镜肾囊肿去顶术的疗效。方法:采用经腹腔及后腹腔镜行肾囊肿去顶术76例,其中经腹腔路径8例,经腹膜后路径68例,并回顾性分析比较38例开放性肾囊肿去顶术。结果:术中平均出血量、术后肠功能恢复时间、术后下床活动时间、术后住院天数,腹腔镜组均优于开放手术组(P<0.05)。结论:腹腔镜肾囊肿去顶术治疗单纯肾囊肿的疗效明显优于传统开放性手术,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2.
小切口肾囊肿去顶术与后腹腔镜手术效果的对比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鑫  俞小明  薛建  王文生  汤小虎  张钢  李保国 《医学综述》2013,19(13):2476-2478
目的比较经腰小切口肾囊肿去顶术与后腹腔镜肾囊肿去顶术治疗单纯性肾囊肿的临床疗效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08年1月至2011年3月由北京市海淀医院泌尿外科收治的具有手术指征的单纯性肾囊肿患者92例,采用完全随机设计分为小切口组(43例)和后腹腔镜组(49例),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天数及住院费用。结果小切口组与后腹腔镜组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小切口组住院费用显著少于后腹腔镜组,术后住院天数多于后腹腔镜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后腹腔镜肾囊肿去顶术是治疗单纯肾囊肿安全有效的手术方式,在不具备腹腔镜手术条件的情况下,可采用小切口肾囊肿去顶术。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经腹膜后腹腔镜肾囊肿去顶术的手术方法和疗效。方法回顾分析2009年7月至2010年12月应用经腹膜后腹腔镜肾囊肿去顶术治疗66例肾囊肿的临床资料。结果 66例手术均获得成功,术中无中转开放手术,无严重并发症出现,手术时间30~90 min(平均55 min),术后3~7 d(平均5.3 d)出院,随访5~8月(平均6个月),均未复发。结论经腹膜后腹腔镜肾囊肿去顶术创伤小,并发症少,恢复快,安全有效,可取代传统开放手术。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经腹膜后腹腔镜肾囊肿去顶术的手术适应证、方法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2002年3月—2008年5月应用腹腔镜肾囊肿去顶术治疗39例肾囊肿的临床资料。结果39例手术均获得成功,术中无中转开放手术,无并发症出现,手术时间30~90min(平均55min),术后2~3d(平均2.2d)出院,35例随访1个月~3年,均未复发。结论腹膜后腹腔镜肾囊肿去顶术创伤小,并发症少,恢复快,安全微创有效,可取代传统开放手术。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后腹腔镜肾部分切除术用于T1a期肾细胞癌的安全性与可行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4例T1a期肾细胞癌施行后腹腔镜下肾部分切除术患者和30例T1a期肾细胞癌并施行开放性肾切除术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引流管放置时间、胃肠活动时间、住院费用以及住院时间,比较两组术后并发症以及1年随访情况。结果后腹腔镜组术中出血量明显低于开放组(P〈0.05),胃肠功能恢复时间后腹腔镜组明显短于开放组(P〈0.05)。两组患者手术时间和引流管放置时间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住院时间后腹腔镜组患者明显少于开放组(P〈0.05)。住院费用后腹腔镜组明显高于开放组(P〈0.05),术中需要输血患者两组差异明显(P〈0.05)。结论后腹腔镜肾部分切除术用于T1a期肾细胞癌可最大限度的保留功能性肾单位,有利于患者术后恢复,近期疗效肯定。  相似文献   

16.
周波 《中国现代医生》2013,51(26):25-26
目的比较腹腔镜与开腹手术治疗良性卵巢囊肿的临床手术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2012年12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良性卵巢囊肿患者60例的临床资料,其中30例患者设为开腹组,30例患者接受腹腔镜治疗,设为腹腔镜组。比较两组的手术观察指标及并发症情况。结果腹腔镜组术中出血量显著少于开腹组,术后腹腔镜组肛门排气时间明显快于开腹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但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未见明显差异(P>0.05)。腹腔镜组无一例发生感染、腹腔脏器粘连,而对照组出现出血、发热、感染、腹痛及腹腔脏器粘连均明显多于腹腔镜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与传统开腹卵巢囊肿手术比较,腹腔镜手术治疗卵巢囊肿具有较大的优势,可以减少出血量,降低并发症发生率,促进患者胃肠功能恢复,有利于提高手术治疗效果,是一种理想的治疗卵巢囊肿的术式。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腹腔镜结合口服桂枝茯苓胶囊、生化汤丸和开腹手术各自在卵巢囊肿治疗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分析对比腹腔镜下卵巢囊肿手术结合口服桂枝茯苓胶囊、生化汤丸治疗和开腹手术治疗卵巢囊肿各42例的临床疗效.结果 腹腔镜组手术时间与开腹手术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腹腔镜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开腹手术组(P〈0.05),腹腔镜组术后留置尿管时间、术后排气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均短于开腹组(P〈0.05),腹腔镜组手术费用、麻醉费用和住院总费用均高于开腹组(P〈0.05).腹腔镜组术后康复效果良好.结论 腹腔镜卵巢囊肿剥除术适用于各种卵巢良性肿瘤,具有手术简单、手术创伤小、术后痛苦少、恢复快等优点,结合口服桂枝茯苓胶囊、生化汤丸,患者术后康复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后腹腔镜肾囊肿穿刺硬化联合去顶术治疗单纯性肾囊肿的临床疗效,以减少术后复发,指导临床。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4年9月—2016年10月临沂市中心医院经影像学检查确诊且具备手术指征的单纯性肾囊肿患者116例。其中,56例行后腹腔镜去顶减压术(腔镜组);60例行后腹腔镜肾穿刺硬化联合去顶减压术(联合组)。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中并发症发生率、术后第1天引流量、住院天数、住院费用、临床疗效及复发率。结果 116例手术全部成功,无中转开放手术。两组患者手术并发症发生率、出血量、住院天数、住院费用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手术时间长于腔镜组。两组术后第1天引流量、术后12、24个月临床疗效及术后复发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后腹腔镜下肾囊肿穿刺硬化联合去顶术安全、有效,可减少术后囊肿复发率,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