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成都地区3073例急性胰腺炎致病危险因素分析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目的分析急性胰腺炎(AP)的致病危险因素现状及其与性别、年龄、重症急性胰腺炎(SAP)之间的关联。方法回顾性分析成都地区5家大中型医院收治的AP病例3073例,为了避免复合致病危险因素的相互干扰,选择非复合致病危险因素的AP病例共2492例,进行相关因素的分析。结果①3073例AP患者中,胆道疾病为最常见致病危险因素(占34.01%),其次为过度进食及酒精(分别占30.91%、12.07%);②2492例单一致病因素的AP患者中,酒精性AP患者男女之比为21.71,明显高于其他组(P<0.05),胆道疾病及致病因素不明组则以女性多见,男女之比分别为0.61、0.76;③40~64岁为AP高发年龄段(占49.36%,P<0.05);④与酒精相关的AP发生SAP的比率为33.96%,明显高于其他各组(P<0.05)。结论胆道疾病仍为急性胰腺炎的首要致病危险因素,饮食不当(包括过度进食和酒精)是AP的另一重要致病危险因素;与酒精相关的AP可能更易发展为SAP。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急性肺血栓栓塞症(PTE,简称肺栓塞)的临床危险因素、临床表现及治疗问题。方法 对26例经肺螺旋CT或核素扫描证实肺栓塞病人的危险因素、临床表现、辅助检查及治疗方法进行临床评估分析。结果 26例存在肺栓塞危险因素,表现为呼吸困难(61.5%)、呼吸频率增快(80.8%),均有血D—Dimer升高,低碳酸血症(96.2%)、低氧血症(84.6%),心电图示S1QⅢTⅢ(61.5%),胸片或CT区域性肺血管纹理稀疏(76.9%),心脏彩超均示肺动脉压增高及右室扩张(76.9%)。接受溶栓或抗凝治疗23例无死亡;单纯对症治疗3例,l例死亡(33.3%)。结论 肺栓塞的诊断应注重危险因素,综合分析临床表现和辅助检查,尽早实施床旁无创检查以尽早确立诊断指导治疗。溶栓及抗凝治疗可提高肺栓塞患者的生存率。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外科围术期急性肺栓塞患者的临床特征及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3例外科围术期急性肺栓塞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其临床特征及危险因素。结果 23例患者在围术期发生急性肺栓塞时主要表现为晕厥的占30%,存在呼吸困难的占65%;高龄、肿瘤、围术期卧床及腹盆腔手术等是围术期急性肺栓塞的重要危险因素。结论外科围术期急性肺栓塞的症状往往不典型,容易误诊漏诊,围术期不明原因的晕厥或者呼吸困难合并持续低氧血症时,需要警惕急性肺栓塞可能。动态监测血气分析、D-二聚体有助于筛查围术期肺栓塞。  相似文献   

4.
目的 总结探讨急性肺栓塞的易患因素、临床表现以及诊治方法,以提高对急性肺栓塞的认识。 方法 回顾性分析蚌埠市第一人民医院2010年1月—2016年12月45例临床诊断急性肺栓塞患者的易患因素、临床表现、诊治方法及转归。 结果 临床诊断急性肺栓塞45例患者中,男性23例,女性22例,患者年龄34~88岁,平均年龄(69.00±12.79)岁,其中内科患者36例,占80%,外科患者9例,占20%。临床表现为胸闷38例,气促20例,休克12例,咳嗽10例,呼吸困难10例,胸痛7例,心悸8例,咯血2例,晕厥1例,30例以上同时有2个以上上述症状。危险因素依次为下肢静脉血栓或下肢静脉曲张、心脑血管疾病、骨折或骨折手术、吸烟、卧床超过3 d、糖尿病及慢性阻塞性肺病史。本组患者中,通过CT肺动脉造影(CTPA)确诊39例,均为肺血栓栓塞症,心脏彩超确诊1例,通过手术取栓确诊1例,病情危重通过临床综合分析讨论诊断4例。D-二聚体阳性率达93%,心电图、心脏彩超、下肢静脉彩超及血气分析均有一定特异性改变。6例因抢救无效死亡,1例取栓术后昏迷不醒家属放弃治疗,其余进行了溶栓或抗凝治疗,临床症状都有了明显改善。 结论 急性肺栓塞缺乏特异性的症状和体征,发病率与易患因素密切相关,溶栓与抗凝治疗可提高急性肺栓塞患者的生存率。   相似文献   

5.
目的及时对糖尿病作出正确诊断。有效且及早地防治糖尿病慢性并发症的发生与恶化,降低其致残、致死率。方法笔者对2004年11月~2006年11月社区走访的171例老年糖尿病患者的首发症与并发症进行了回顾性综合分析。结果④社区老年糖尿病患者的首发症状多不典型。以“三多一少”症状首发者占25.7%,以并发症为首发症状者占55.6%,其中以感染(12.9%)、高血压、脑血管意外(17.5%)、冠心病(11.6%)、手足麻木(5.3%)等为多见。另有18.7%的病人为常规体格检查时发现的糖尿病。②糖尿病患病率随年龄的增长而增多,患病年龄在70~79岁居多,且病程长。③各种慢性并发症较多,尤以感染(53.8%)、脑血管病(70.2%)、心脏病(61.4%)、高血脂(45.6%)、糖尿病肾病(36.8%)、神经病变(22.8%)、眼病(17.5%)、酮症(12.3%)等为多。结论①老年糖尿病患者起病隐匿症状多不典型,提醒我们对这种当今流行病要更加重视,定期普查,力争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这是防治并发症的关键。②加强各基层医护人员对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的诊治培训,尽量减少误诊率,降低病死率。③对糖尿病病人实行强化疗法,严格控制血糖,尽早达标。同时定期筛查并发症的早期病变及早期防治,延缓或减少各种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6.
目的:总结肺栓塞患者的流行病学和临床症状,为肺栓塞的诊治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2003年4月~2013年4月延边肿瘤医院明确诊断为肺栓塞的46例患者的流行病学和临床症状,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男27例,女19例,男女比例为1.4:1。年龄21~82岁,平均年龄为61.68±11.56岁。所分各年龄组间差异有显著性(P<0.05),61~80岁年龄段占60.7%,其次为51~60岁占23.9%。肺栓塞患者的临床症状具有非特异性,其中以呼吸困难最多见,依次为胸痛、发热、咯血等。结论:肺栓塞的发病率随年龄的增高而增加,临床症状复杂多样、以呼吸困难和胸痛较常见。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究心肌梗死合并肺栓塞患者的临床症状及其发病情况,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1月到2015年10月间接收的50例心肌梗死合并肺栓塞患者,对其临床症状进行分析,并结合体征对患者进行探讨,总结疾病情况和治疗方法。结果临床症状中呼吸不畅占总数的82%,胸痛占总数的76%,是主要的症状;腿部疼痛占总数的96%,肺部湿啰音占总数的82%,是临床主要体征;而心电图上则以窦性心动过速为主,占总数的96%,其次为ST段出现抬高或压低的情况,占总数的76%。结论对于心肌梗死合并肺栓塞疑似患者,要结合其临床症状和体征进行米钱分析,同时配合心电图进行观察,对于有危险因素的患者可以结合进行实验室检查,对确诊患者及时进行干预。  相似文献   

8.
王丽萍  张世能 《广东医学》1997,18(10):698-699
多发性骨髓瘤(multiplemyeloma,MM)是浆细胞异常增殖所致的一种恶性肿瘤,临床上常以骨病、贫血、蛋白尿等为主要或首发表现,而以消化道症状为首发者报道甚少,本文收集本院近对年来以消化道症状为首发表现的MM,共10例,总结如下。1临床资料11病例来源:收集本院1975-1995年收治的MM共78例,均为住院病人,诊断符合Greinp等采用的标准[1]。其中,以消化道症状为首发表现者10例,占12.8%.1.2性别与年龄:男性5例,女性5例,男女之比为1:l,发病年龄39-76岁,平均61.6岁。1.3症状与体征:消化道症状有腹痛(8/!0),呕血门…  相似文献   

9.
目的:为了使老年病人医院内获得性肺炎及早确诊、减少漏诊或误诊,本文对173例老年病人医院内获得性肺炎进行临床观察分析。方法:采取前瞻性和回顾性相结合,对全部病例的首发症状、体征、胸部X光照片、白细胞计数与分类、预后、进行观察记录和统计。结果:①食欲减退,疲乏无力等消化道症状为首发症状者约占90%。②首发症状为咳嗽、发热、气促、肺部(口罗)音外等表现者不到60%。③白细胞计数大于10×109/L者占54.9%。④死亡率为17.9%。结论:老年病人医院内获得性肺炎,临床表现不典型,缺乏特异性,发病隐袭,死亡率高,临床医师须提高警觉。  相似文献   

10.
目的通过对肺栓塞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提高对该疾病危险因素和临床特点的认识。方法选择2012年6月~2013年10月在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治疗的肺栓塞患者52例临床资料,对肺栓塞的临床特点进行分析。结果①40~〈50岁、50~〈60岁、60~〈70岁和70~〈80岁4个年龄段肺栓塞发生率分别为13.46%、17.31%、34.62%、17-31%,平均发病年龄为(59.1±14.4)岁,其中男女发病年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②肺栓塞患者合并的基础疾病依次为合并感染性疾病者34例(65.38%),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13例(25,00%),高血压13例(25.00%),慢性阻塞性肺病11例(21.15%),肿瘤8例(15-38%),冠心病6例(11.54%),骨折3例(5.77%)。③合并症状依次为呼吸困难41例(78.85%),胸痛25例(48.08%),咳嗽18例(34.62%),咯血8例(15.38%),心悸6例(11.54%),晕厥5例(9.62%)。结论肺栓塞的发病年龄仍以中老年为主;临床表现多样化且缺乏特异性,住院患者尤其是合并肺部感染、心脑血管疾病、外伤、手术、肿瘤者较易出现。  相似文献   

11.
肺动脉栓塞17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晓璐  吕丽  魏岩 《吉林医学》2010,31(16):2358-2360
目的:探讨肺动脉栓塞(PE)患者的临床特征。方法:回顾分析17例肺动脉栓塞患者的临床资料,判断影响早期诊断的主要因素。结果:17例急性患者中男女之比为3.25/1(13/4);15例(88.23%)表现为胸痛;呼吸困难12例(70.59%);下肢肿痛11例(64.70%);低氧血症12例(70.59%);心电图出现SⅠQIIITIII变化4例(23.52%);螺旋胸片CT显示有靠近胸膜散在云片状阴影10例(58.82%),螺旋CT显示肺动脉充盈缺损8例(47.06%);肺动脉造影检查,表现为多段多叶肺动脉阻塞、充盈缺损11例(64.70%)。结论:有长期卧床、深静脉血栓、下肢骨折、手术、高龄、妊娠和分娩、肿瘤、肥胖、高血压等基础疾病的患者,出现不明原因的呼吸困难、胸痛、晕厥、咯血、一过性血压降低、紫绀、氧分压逐渐降低等;胸片出现肺楔形影,胸部CT检查有靠近胸膜的散在片状影,尤其临床出现严重低氧血症,用心肺疾病不能解释;心电图呈现一过性SⅠQⅢTⅢ或QⅢTⅢ,V1~V5导联T波倒置;心脏彩超提示:右心室增大,肺动脉高压形成。是明确PE较有意义的指标,掌握其临床特征是提高早期诊断的关键。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肺栓塞的主要致病因素,为其防治提供依据。方法 分析5 年来本院住院肺栓塞患者的人口学特点、危险因素、伴随疾病与预后。结果 本组肺栓塞患者中年龄≥ 36 岁患者共232 例(82.27%),主要致病因素依次为下肢深静脉血栓124 例(43.97%),3 个月内手术、创伤92 例(32.62%),恶性肿瘤49 例(17.38%),既往肺栓塞35 例(12.41%) 等。结论 对年龄≥ 36 岁患有下肢深静脉血栓,3 个月内手术、创伤,恶性肿瘤,既往有肺栓塞病史的患者,应重视预防肺栓塞的发生。  相似文献   

13.
①目的 探讨不同年龄肺栓塞患者的危险因素及预后.②方法 对93例肺栓塞病例回顾性分析.老年患者(≥60岁)46例,平均年龄(71.6±6.8)岁;非老年患者(<60岁)47例,平均年龄(44.8±9.9)岁.③结果 老年组危险因素依次为:下肢静脉血栓(DVT)、心脑血管病史、手术史、骨折、肿瘤.心脑血管病史、肿瘤在老年组比非老年组高(22/46:10/47)、(8/46:1/47)差异有显著性(P〈0.005).老年组病死率高(13/46:4/47),差异有显著性(P〈0.005).④结论 老年肺动脉栓塞患者伴随疾病多,预后差.  相似文献   

14.
姜俭  孙异锋  朱涛 《实用全科医学》2009,7(12):1324-1324,1343
目的初步探讨肺栓塞的急诊诊治思路,提高急诊医师对肺栓塞的认识,提高早期诊断率。方法分析30例肺栓塞患者的临床表现及相关辅助检查,归纳其临床特点。结果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易患因素为下肢深静脉血栓、高龄、长期卧床、恶性肿瘤、近期有手术史、骨折等,临床遇到不明原因的呼吸困难、胸痛、咯血、咳嗽及晕厥,不明原因的心悸、低血压状态或休克,突发的急性右心力衰竭等要警惕肺栓塞可能,血浆D-二聚体检测是最有效的肺栓塞筛选方法,CTPA是常用的确诊方法。结论急诊工作中对有高危因素患者进行D-二聚体检测加CTPA,可以明确有无肺栓塞情况。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玉屏风颗粒联合沙美特罗替卡松治疗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肺气虚证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4例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肺气虚证患者随机分组,对照组32例吸入沙美特罗替卡松吸入剂,试验组32例口服玉屏风颗粒,同时吸入沙美特罗替卡松吸入剂,疗程均为4周,观察两组患者在治疗前后症状的缓解情况及肺功能改善情况。结果:试验组与对照组对稳定期COPD肺气虚证患者总有效率分别为96.87%、81.25%(P〈0.05)。治疗后试验组症状评分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治疗后咳嗽、咯痰、喘息、自汗、气短及易感冒等症状及体征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对照组治疗后的咳嗽、咯痰、喘息及气短症状与体征较治疗前亦有改善(P〈0.05),且治疗后试验组与对照组比较,在自汗、气短及易感冒等症状的改善方面,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玉屏风散能较好的改善稳定期COPD肺气虚证患者的自汗、气短及易感冒等临床症状。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肺栓塞患者纤维蛋白原与D-二聚体测定的临床价值。[方法]对96例经临床确诊为肺栓塞患者的纤维蛋白原、D-二聚体进行检测并与健康对照组比较。[结果]肺栓塞组纤维蛋白原、D-二聚体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P〈O.01)。纤维蛋白原单独检测的灵敏度和特异性分别为68.8%和35.4%;D-二聚体单独检测的灵敏度和特异性分别为91.7%和43.8%;两者联合检测的灵敏度和特异性分别为95.8%和57.3%。[结论]血浆纤维蛋白原和D-二聚体联合测定可作为肺栓塞诊断的首选试验,可在临床可疑肺栓塞的患者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系统性红斑狼疮(SLE)合并肺动脉高压(PAH)患者的临床特征以及其治疗预后。方法:选取在2008年1月-2012年4月本院风湿科收治的SLE患者64例,其中18例合并PAH患者为观察组,46例未合并PAH患者为对照组,对比两组临床特征及预后。结果:观察组心悸气促、浆膜炎、雷诺现象的发生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临床指标均明显优于治疗前(P〈0.05),但重症SLE-PAH患者的预后较差。结论:心悸气促、浆膜炎以及雷诺现象均是SLE患者并发PAH的高危因素,对于并发PAH患者的治疗应在积极的SLE疾病治疗的基础上进行PAH的对症治疗,并尽可能的进行早期治疗,以提高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应用低分子量肝素联合间歇性充气泵预防孕妇围生期静脉血栓栓塞症的疗效。方法对2013年1—12月收治的孕妇6 256例,在排除凝血机能障碍性疾病及出血性疾病后,在分娩后或剖宫产术后6h应用间歇性充气泵及12h低分子量肝素预防静脉血栓栓塞症。观察记录下肢深静脉血栓、肺栓塞、创口及阴道出血等情况。结果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6例(0.96%)、3例(0.48%)创口血肿,无肺栓塞病例。结论在静脉血栓栓塞症高危的围生期孕产妇中,低分子肝素及血液循环泵可作为有效和安全的预防方法。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AECOPD合并肺栓塞(PE)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至2014年1月确诊AECOPD合并PE 38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AECOPD继发肺心病患者易合并PE(86.8%),最突出的症状是咳嗽咳痰(92.1%)及呼吸困难(76.3%),体征常见窦性心动过速(73.7%)、下肢不对称性肿胀(55.3%);动脉血气PaCO2下降或呈Ⅰ型呼吸衰竭表现;D-二聚体>0.5 mg/L患者占84.2%,超声心动图多伴肺动脉高压(占65.8%),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占76.3%.结论:AECOPD合并PE有一定的临床特点,根据这些特点对诊断合并PE有一定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注射用纤溶酶联合低分子肝素钙治疗肺栓塞易栓因素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有肺栓塞易栓因素的高危患者68例,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34例,对照组给予低分子肝素钙5000U,皮下注射,1次/12h;研究组同时加用注射用纤溶酶100U,溶于生理盐水250mL中静脉滴注,1次/d,两组疗程均为7d。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浆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tPA)、纤溶酶原激活物特异性抑制物( PAI-1)活性及凝血酶原时间( PT)、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Fib)含量、D-二聚体( D-D)水平。结果:①治疗后两组Fib、D-D含量降低, tPA、PAI-1活性降低( P<0.05)。研究组Fib、D-D含量明显低于对照组,tPA、PAI-1活性也低于对照组( P<0.05)。②治疗期间,研究组无肺栓塞发生,对照组3例发生肺栓塞,发生率为8.8%,两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 P<0.01)。③两组治疗期间均无颅内出血、消化道出血以及其他部位出血等并发症。结论:对有肺栓塞易栓因素的患者预防性应用纤溶酶联合低分子肝素钙治疗,可以有效的改善患者纤溶-凝血系统,预防肺栓塞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