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中国现代医生》2020,58(16):158-161
目的 探讨社区脑卒中筛查高危人群中颈动脉粥样硬化危险因素。方法 选取2019年1~9月社区40岁以上脑卒中筛查高危人群档案53例,按颈动脉超声结果分为颈动脉正常组、颈动脉内膜增厚(无斑块形成)组、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组,比较三组的BMI、血压、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甘油三酯、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同型半胱氨酸、糖化血红蛋白、高血压、糖尿病、吸烟等情况。结果 三组比较可以发现,斑块组年龄显著高于正常组和增厚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F=9.126,P0.001);斑块组男性比例、FBG高于正常组和增厚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367,P=0.832;F=0.143,P=0.867);斑块组和增厚组高血压、糖尿病比例高于正常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2.505,P=0.286;χ~2=2.186,P=0.335)。吸烟、BMI、SBP、DBP、FBG、HbA1c、TG、TC、LDL、HDL、HCY三组之间差异无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脑卒中高危人群中三组BMI、TG均高于正常值。结论 脑卒中高危人群中年龄是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的高危因素,改善生活方式、戒烟、降低BMI、TG、FBG等危险因素,有助于降低脑卒中危险性,强化控制血糖可能降低高危人群中颈动脉形成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风险。  相似文献   

2.
慢性支气管炎患者颈动脉粥样斑块形成的相关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韶辉  赵美华 《河北医学》2009,15(10):1137-1140
目的:探讨慢性支气管炎患者颈动脉粥样斑块形成的相关危险因素,为这类患者防治心脑血管疾病提供依据。方法:选择2008年1月至2008年10月期间在我院住院,检测过颈动脉超声的慢性支气管炎患者160例,根据颈动脉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结果,发现颈动脉斑块的患者归为斑块组(n=72),未发现斑块的患者归为对照组(n=88)。检测所有患者血清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LDL)、高密度脂蛋白(HDL)、尿酸(uA),记录患者既往是否有高血压病、糖尿病、吸烟等,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两组间单因素比较显示颈动脉斑块组年龄大于对照组、吸烟、男性比例高于对照组,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低密度脂蛋白低于对照组。两组间高血压、糖尿病、甘油三酯、高尿酸血症无统计学意义。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OR值1.139,P值0.004)、吸烟(OR值5.296,P值0.003)、总胆固醇(OR值0.416,P值0.013)进入回归方程,并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慢性支气管炎患者中,年龄、吸烟是颈动脉粥样斑块形成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绝经前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病人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情况,并探讨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在此过程中的作用。方法采用颈动脉超声检测56例绝经前SLE病人(SLE组)及42例健康女性(对照组)颈部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发生情况。所有入选对象均无临床心血管疾病史。并对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LDL)、高密度脂蛋白(HDL)、脂蛋白a等与颈动脉斑块之间的关系进行研究。结果 SLE组中有12例(21.4%)存在颈动脉斑块,而在对照组中仅1例存在颈动脉斑块(2.3%),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χ2=7.57,P<0.01)。与对照组相比,SLE组血清VEGF、TC、TG、LDL水平明显增高,而HDL水平明显降低(t=2.54~3.35,P<0.05、0.01)。SLE病人中与无颈动脉斑块组比较,有颈动脉斑块组的病程明显延长,血清VEGF水平明显升高,HDL水平则明显降低(t=3.01~3.43,P<0.01)。结论绝经前SLE病人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发生率明显增高。SLE病程长及高VEGF、低HDL水平可能是SLE病人发生颈动脉斑块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2型糖尿病(T2DM)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患者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对238例住院的T2DM患者行双侧颈动脉彩色B超检查,根据颈动脉内中膜厚度(IMT)及颈动脉有无斑块,分为非斑块组(颈动脉IMTGl.5mm和无颈动脉斑块)、斑块组(颈动脉IMT≥1.5mm和颈动脉斑块),记录相关临床资料并测定生化指标及踝臂指数(ABI)。结果:两组高血压病史、年龄、T2DM病程、收缩压(SBP)、低密度脂蛋白一胆固醇(LDL—c)、空腹血糖(FBG)、糖化血红蛋白(HbAlc)、同型半胱氨酸(Hcy)、ABI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G0.01或PG0.05)。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与ABI呈负相关,与高血压病史、年龄、T2DM病程、SBP、LDL—C、Hcy、HbAlc呈正相关。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高血压病史、年龄、SBP、LDL—C、Hcy、HbAIc、ABI是T2DM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高血压病史、SBP、年龄、LDL—C、Hcy、HbAlc、ABI可能参与了T2DM合并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形成,ABI可作为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一个简便可靠的预测因子。  相似文献   

5.
刘成 《热带医学杂志》2013,13(2):227-229
目的探讨甘油三酯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比值(TG/HDL.C)在糖尿病肾病中的价值。方法随机选取2型糖尿病患者150例,将其分为糖尿病无肾病组(45例)、早期糖尿病肾病组(35例)、临床糖尿病肾病组(42例)和晚期糖尿病肾病组(28例)4组,检测4组患者空腹血糖(FPG)、糖化血红蛋白(HbAlc)、甘油三脂(T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脂蛋白一A(Apro.A),脂蛋白.B(Apro.B),并计算TG/HDL.C比值。结果与糖尿病无肾病组患者比较,各组患者糖尿病肾病HDL.C明显降低,且随着肾脏损害的加重,血清TG、TC、LDL—C、Apro.B、TG/HDL.C逐渐升高,而HDL.C、Apro.A逐渐降低,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相关分析结果显示,UAER与HDL.C呈负相关(r=一0.558,P=0.027),而与TG/HDL.C比值呈正相关(r=0.638,P=0.015)。结论HDL.C是糖尿病肾病发生、发展中的重要保护因子,而TG/HDL—C是与其密切相关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6.
润琳  王芳  王懿 《陕西医学杂志》2013,(10):1358-1359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的危险因素。方法:2型糖尿病患者263例,根据颈动脉超声检测结果分为斑块组和无斑块组,对比两组年龄、病程、高血压病史、糖化血红蛋白(HbA1c)、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纤维蛋白原(FIB)。并对上述因素使用回归方法进行分析。结果:①2型糖尿病斑块组年龄、病程、HbA1c、TC、TG、FIB与无斑块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糖尿病合并高血压者斑块发生率显著高于无高血压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年龄、病程、高血压病史、HbA1c、TC、TG、FIB均是糖尿病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的危险因素。结论:2型糖尿病患者应定期监测颈动脉,并积极进行降糖、降压、抗凝及调脂治疗。  相似文献   

7.
颈动脉粥样硬化与脑梗死的相关性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目的 本文旨在探讨颈动脉内膜 中膜厚度 (IMT)增厚和斑块形成的相关危险因素及其与脑梗死之间的关系。方法 应用颈动脉B超技术 ,对 2 84例意识清晰的脑梗死和非脑血管病住院患者的颈动脉IMT和斑块进行检测。结果 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随着年龄的增大 ,颈动脉斑块的发生率明显增加 (P <0 .0 0 1)。高血压、糖尿病及血纤维蛋白原水平与颈动脉斑块形成有密切联系 (P <0 .0 5 )。但是血糖和血脂水平与斑块的形成无明确关系。颈动脉斑块组和非斑块组的吸烟、饮酒、性别和心电图缺血改变无明显差异。脑梗死患者颈动脉斑块的发生率明显增加 (P =0 .0 15 ) ,颈总、内动脉IMT显著增厚。结论 颈动脉IMT增厚和斑块形成是多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 ,它们是脑梗死的重要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8.
2型糖尿病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危险因素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与其危险因素的关系。方法用菲利浦7500型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对109例2型糖尿病患者双侧颈动脉进行检查,根据颈动脉内中膜厚度(IMT)及观察颈动脉有无斑块,分成A组(颈动脉IMT1.0mm及无颈动脉斑块)及B组(颈动脉IMT≥1.0mm和/或颈动脉斑块),记录年龄、体重指数、糖尿病病程;测定血糖、血压、血脂、血尿酸、纤维蛋白原。结果两组年龄、收缩压、血糖、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血尿酸、颈动脉内中膜厚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0.05)。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年龄(B=0.052,P0.05)、收缩压(B=0.029,P0.05)、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B=1.771,P0.01)、血尿酸(B=0.006,P0.05)是其独立危险因素。结论年龄、收缩压、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血尿酸是2型糖尿病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维吾尔族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与心血管危险因素的关系。方珐:对120例维吾尔族患者的颈动脉系统进行超声检测.检测内中膜厚度(IMT)及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根据IMT分为内中膜厚度正常组和内中膜增厚组(即IMT<0.9mm组和IMT≥0.9mm组),并抽血化验血脂、血糖、纤维蛋白原、尿酸,详细记录血压、体重指数。结果:内中膜增厚组与年龄、收缩压、脉压、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载脂蛋白-B有关(P<0.05)。IMT与年龄、收缩压、脉压、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载脂蛋白-B呈明显正相关。结论:高龄、高收缩压和脉压、高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和载脂蛋白-B是维吾尔族早期颈动脉粥样硬化的最主要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的各相关危险因素与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的关系。方法:选择2010年10月至2011年12月在本院行颈动脉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的患者180例,分为斑块组(n=86)和无斑块组(n=94),记录患者一般情况并检测静脉血中血脂相关指标值,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各因素与斑块形成的关系。结果: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与无斑块组相比,斑块组的高血压发生率、糖尿病、饮酒史和血脂生化检测中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载脂蛋白A(ApoA)、脂蛋白[Lp(a)]、纤维蛋白原(FIB)均显著增高(P<0.05),而年龄、性别、吸烟史和LDL-C、载脂蛋白B(ApoB)则无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分析发现高血压、糖尿病、Lp(a)、TC、TG与颈动脉粥样硬化呈显著正相关。结论:多种危险因素共同作用导致颈动脉血管硬化斑块的发生,其中高血压、糖尿病、Lp(a)、TC、TG是导致颈动脉硬化斑块形成的相关危险因素,HDL-C则是保护因素。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颈动脉粥样硬化(Carotid atherosclerosis,CAS)斑块形成的相关危险因素,为脑梗死的防治提供依据。方法选择2009年8月至2011年11月期间在我院住院的脑梗死患者100例,均经颈动脉超声检查,根据检查结果(即有无斑块形成)将患者分为斑块组(64例)和无斑块组(36例),检测所有患者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LDL)、高密度脂蛋白(HDL)、空腹血糖水平(FBG)、纤维蛋白原(FIB)浓度、高敏C反应蛋白(hs-CRP)、肌酐(Cr),同时记录患者既往是否有高血压、糖尿病、吸烟等病史。结果斑块组年龄、吸烟、高血压发病率、糖代谢异常发病率、TC、TG、LDL、FIB浓度、hs-CRP显著高于无斑块组(P<0.05),两组间性别、HDL、Cr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颈动脉斑块形成是多种危险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相关因素有年龄、吸烟、高血压、糖代谢异常和TC、TG、LDL、FIB、hs-CRP指标升高等。  相似文献   

12.
刘薇  周雷 《大家健康》2013,(15):131-132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颈动脉斑块发生的情况及其可能的危险因素。方法:分析了2012年4月~2013年4月在我院就诊的2型糖尿病患者126例,非糖尿病患者130例,两组患者血压、血脂、血糖控制情况;颈动脉斑块阳性发生率。并进一步分析了与动脉粥样硬化相关的可能危险因素。结果:2型糖尿病患者颈动脉斑块的发生率显著高于正常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SBP、△BP、年龄、LDL-C与动脉粥样硬化的相关性最强,其OR值和95%CI分别为2.187(2.155~3.243)、1.969(1.223~3.001)、2.429(1.106~2.937)、1.994(0.149~7.267)。结论:2型糖尿病患者发生动脉粥样硬化的风险明显高于正常组患者,收缩压、脉压差、年龄、LDL~C水平是较强致动脉粥样硬化的预测因子。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新诊断2型糖尿病合并动脉粥样斑块的发病情况及影响因素。方法对538例新诊断的2型糖尿病患者行颈总动脉、髂总动脉、股动脉超声筛查,根据超声结果分为无斑块组425例(内中膜厚度IMT≤1.3?mm)及斑块组113例(内中膜厚度IMT>1.3?mm),观察两组间年龄、性别、腰围、体质量指数(BMI)、收缩压(SBP)、舒张压(DBP)、空腹血糖(FBG)、餐后2?h血糖(2hBG)、糖化血红蛋白(HbA1c)、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 IR)、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 C)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 C)的差异及危险因素。结果①538例新诊断2型糖尿病患者动脉斑块发病率为28.6%;无斑块组颈总动脉、髂总动脉、股动脉IMT分别为(0.74±0.17)mm、(0.74±0.15)mm和(0.74±0.17)mm,斑块组颈总动脉、髂总动脉、股动脉IMT分别为(0.91±0.23)mm、(0.94±0.21)mm和(0.88±0.22)mm,且两组间各动脉的IMT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斑块组年龄、腰围、BMI、SBP、DBP、FBG、2hBG、HbA1C、HOMA IR、TG、TC和LDL C平均水平均比非斑块组高(P<0.05),其中两组间年龄、SBP、FBG、2hBG、TG和LDL C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多元逐步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SBP、2hPBG和TG为新诊断2型糖尿病患者颈总动脉、髂总动脉、股动脉斑块发生的主要危险因素。结论新诊断2型糖尿病动脉斑块发病率高,仅行颈动脉超声检测漏诊率高,糖代谢异常及脂质代谢紊乱对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发展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4.
王静  陈时芳  徐淑静 《重庆医学》2016,(10):1345-1347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臂踝脉搏波传导速度(baPWV)与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及颈部动脉斑块的关系,并分析引起动脉硬化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收集426例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baPWV、颈部动脉超声检查、生化指标检测及相关危险因素的记录。分析baPWV与IM T的相关性。并根据baPWV结果分为正常组与异常组,对两组的IM T、颈部动脉斑块及相关危险因素进行比较。结果两组危险因素中糖尿病病程、收缩压、舒张压、脉压、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 )、动脉硬化危险因素个数等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而年龄、腹围、BMI、尿酸、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糖化血红蛋白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颈部动脉超声斑块检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组斑块平均数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异常组明显多于正常组;IMT正常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正常组明显高于异常组。两组IMT值比较,差异仍有统计学意义(P<0.01),异常组较正常组明显增厚。对baP‐WV与IM T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IM T与baPWV呈正相关关系(r=0.228,P<0.05)。结论动脉弹性降低的2型糖尿病患者可能伴有颈IM T明显增厚、斑块数量明显增多。结合baPWV及颈部动脉超声检查可更好地进行颈动脉硬化的评估。  相似文献   

15.
吴会霞  周毅  杨学莉 《广东医学》2012,33(1):102-105
目的探讨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合并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率及相关危险因素,为SLE患者心血管疾病防治提供依据。方法对既往曾多次接受抗狼疮治疗,并复诊行颈动脉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的47例SLE患者(SLE组)及同期47例正常体检者(对照组)的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观察SLE组患者颈动脉中-内膜厚度(IMT)值及斑块发生率。比较对照组与SLE组、SLE有斑块组与SLE无斑块组组间的各临床动脉粥样硬化危险因素的差异。选择可能对SLE患者动脉粥样硬化有影响的参数(37项)进行单因素分析。将单因素分析中有统计学意义(P<0.1)的参数进行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探讨SLE患者并发动脉粥样硬化的危险因素。结果(1)与对照组比较,SLE组患者颈动脉斑块多发(29.8%)且颈动脉IMT值明显增加;SLE组患者高血压患病率增高(P=0.007),TG水平增高(P<0.001),HDL-C水平降低(P=0.002),LDL-C水平增高(P=0.002),载脂蛋白B水平增高(P=0.002)。(2)SLE有斑块组与SLE无斑块组比较,两组年龄、绝经率、颈动脉IMT值、高血压患病率、病程时间、疾病损伤指数、治疗后TG、抗Sm抗体阳性率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9、P=0.006、P<0.001、P=0.015、P=0.002、P<0.001、P=0.046、P=0.042)。(3)经多变量logistic回归分析,绝经(P=0.004)、病程≥5年(P=0.009)是SLE患者动脉粥样硬化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1)SLE患者较对照组颈动脉粥样硬化、脂代谢紊乱、高血压病多发。(2)SLE患者并发颈动脉粥样硬化与绝经、血压、病程、疾病损伤指数、CRP、抗SSB抗体、抗Sm抗体、糖皮质激素使用相关。(3)SLE患者动脉粥样硬化的独立危险因素为绝经及病程≥5年。  相似文献   

16.
糖尿病合并脑梗塞患者颈动脉硬化斑块形态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研究糖尿病合并脑梗塞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态及斑块形态与脑梗塞发生的关系。方法 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对156例糖尿病患者颈动脉超声检查,根据CT或者MRl分为糖尿病合并脑梗塞组(DMCI)、糖尿病非脑梗塞组(DMNCI),检测分析二组颈动脉中内膜厚度(IMT)、内径(D)、斑块发生率及斑块形态。结果 DMCI组IMT、D、斑块发生率明显高于DMNCI组,有显著性差异性(P<O.05,P<0.01);不稳定的软斑、溃疡斑、混合斑发生率增加(P<O.05)。结论 颈动脉粥样斑块是造成脑梗塞的主要原因。不稳定性斑块是脑梗塞的独立危险因素。颈动脉超声能显示动脉粥样硬化的相关物理特性,对糖尿病患者的脑梗塞预防及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LDL-C水平正常老年人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及稳定型与TG/HDL、sdLDL-C的相关性。方法 回顾分析 2021年5月至 2022年5月来我院就诊的65岁以上LDL-C<3.40 mmol/L(130 mg/dL)的老年人群,收集其一般资料及血清学数据。根据有无颈动脉斑块分为无斑块组(57例)和斑块组(131例)。再根据超声SMI检查结果,进一步将斑块组分为新生血管组和无新生血管组。对斑块内新生血管进行SMI分级,进一步讨论分析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和斑块内新生血管形成的血清学危险因素。结果 HDL-C、TG/HDL、sdLDL-C在各组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斑块组SMI0级、SMI1级、SMI2级患者斑块厚度、sdLDL-C依次升高,不同级别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使用Spearman相关分析得出LDL-C水平正常的老年人颈动脉斑块SMI分级与斑块厚度, sdLDL-C之间呈正相关(r=0.758,?p<0.01)、(r=0.0.676,?p<0.05)。将斑块厚度,sdLDL-C,HDL-C,TG/HDL作为自变量,而将斑块SMI分级作为因变量进行线性回归分析,斑块厚度的回归系数值为0.779(t=7.116,p=0.000<0.01),sdLDL-C的回归系数值为0.436(t=2.061,P=0.041<0.05)。结论 HDL-C、TG/HDL、sdLDL-C与LDL-C水平正常的老年人颈动脉斑块形成相关。斑块厚度、sdLDL-C是影响斑块内新生血管的形成,斑块稳定型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颈动脉内膜-中膜厚度(IMT)增厚和斑块形成的相关危险因素及其与脑梗死之间的关系.方法:应用颈动脉B超技术,对178例意识清晰的脑梗死和非脑血管病住院患者的颈动脉IMT和斑块进行检测.结果: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随着年龄的增大,颈动脉斑块的发生率明显增加(P=0.008).高血压、糖尿病及血纤维蛋白原水平与颈动脉斑块形成有密切联系(P<0.05).但是血糖和血脂水平与斑块的形成无明确关系.颈动脉斑块组和非斑块组的吸烟、饮酒、性别和心电图缺血改变无明显差异.脑梗死患者颈动脉斑块的发生率明显增加(P=0.015),颈总、内动脉IMT显著增厚.结论:颈动脉IMT增厚和斑块形成是多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它们是脑梗死的重要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9.
颈总动脉内膜-中层厚度增厚的危险因素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目的 分析颈总动脉内膜 中层厚度 (IMT)增厚的危险因素。方法 心内科的住院病人 14 2例 ,分别以高频超声检测其IMT ,并以IMT≤ 1.0mm或 >1.0mm分成正常IMT和IMT增厚两组。血液生化指标检查包括 :三酰甘油 (TG)、总胆固醇 (TC)、高密度脂蛋白 (HDL)、低密度脂蛋白 (LDL)、空腹血糖 (FBG)、尿酸 (UA)、肌酐 (Cr)、尿素氮 (BUN)等 ;所有病人均做CPn IgG检测。分别以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对以上因素及糖尿病、血脂代谢紊乱、高血压、吸烟、年龄与IMT的关系。结果 以IMT增厚与否进行分组 ,两组间年龄 [(5 2 .3± 10 .5 )对 (6 4 .1± 7.7)岁 ;t=7.5 6 8,P <0 .0 0 1]、收缩压 [(18.17± 3.0 3)对 (19.4 4± 3.0 0 )kPa ;t =2 .4 12 ,P =0 .0 17]、BUN[(5 .5 6± 1.74 )对 (6 .2 8± 1.6 5 )mmol/L ;t=2 .394 ,P =0 .0 18]、UA[(32 1.2± 82 .7)对 (35 6 .3± 86 .7)mmol/L ;t=2 .386 ,P =0 .0 18]、LDL[(2 .5 4 3± 0 .80 6 )对 (2 .96 7± 1.16 3)mmol/L ;t=2 .2 96 ,P =0 .0 2 4 ]有差异 ;两组间CPn IgG阳性率略有差别 ,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4 6 .1%对 6 0 .4 % ;χ2 =2 .72 3,P =0 .0 99) ;其余包括吸烟史、舒张压及各项生化指标两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多因素逐步回归分析发现 ,年龄和LDL是IMT增厚的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血尿酸(SUA)水平、颈动脉粥样硬化程度,探讨其相关性。方法:选取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70例及血压正常者43例,应用高频多普勒超声检测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及斑块情况,测定血尿酸、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甘油三酯(TG)、空腹血糖(FBS)、肌酐(SCr)、24小时尿白蛋白(UALB)。结果:老年原发性高血压组的血尿酸、颈动脉IMT及斑块严重程度明显高于对照组。血尿酸与患有原发性高血压显著相关,独立于年龄、性别、TC、HDL-C、LDL-C、TG、FBS、SCr。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血尿酸水平与颈动脉IMT及斑块程度显著正相关,尤其与颈动脉斑块的正相关性独立于年龄、性别、TC、HDL-C、LDL-C、TG、FBS、SCr、LnUALB。结论: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血尿酸水平及颈动脉粥样硬化程度明显增高,血尿酸水平与患有原发性高血压及颈动脉斑块程度正相关,独立于部分心血管危险因素及肾损伤指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