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大黄配伍前后对大鼠肝肾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大黄分别与甘草、炙甘草、黄连配伍后,以及在复方制剂泻心汤中大黄对大鼠的肝肾毒性,为临床合理应用大黄提供依据。方法 :各配伍组制备总提取物,以大黄生药量计,按18g/kg(大黄生药)灌胃,每天给药1次,连续30天。结果:大鼠在给药大黄总提物18g/kg(大黄生药)两周后就表现出一定肝肾毒性,生化指标ALT、AST、CR呈不同程度地升高。并且给药30天后ALT、AST、CR不同程度地升高,BUN略降低,肝脏有轻度嗜酸性病变及轻度水肿,肾脏出现轻度淤血、水肿和核固缩。除炙甘草外,大黄与甘草、黄连配伍后及在泻心汤中均显示大黄肝肾毒性有所降低。结论:大黄配伍后在一定程度上减轻其肝肾毒性。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川楝子致小鼠肝毒性的时效、量效关系。方法小鼠灌服不同剂量川楝子,测定其LD50。另取小鼠按不同时间点或不同剂量分组,检查血清ALT,AST,计算肝、脾、胸腺脏器指数,并观察肝组织形态变化。结果小鼠灌服川楝子的LD50为200 g.kg-1。ALT,AST在给药后1 h达到高峰,24 h可恢复近正常值。与正常组比较,川楝子81,166 g/kg剂量组对肝组织产生明显损伤,且随着剂量增大,ALT,AST升高显著(P<0.05或P<0.01)。结论小鼠单次灌服一定剂量川楝子可造成急性肝损伤甚至死亡,并显示有毒性时效、量效关系。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柴胡挥发油多次灌胃致大鼠肝毒性的"量-时-毒"关系。方法:连续30天给Wistar大鼠灌胃不同剂量的柴胡挥发油,分别于药后71、52、1、30天检测大鼠血清ALT、AST活性、肝体比值和病理组织学变化。结果:连续30天灌胃(0.19~0.42)ml/kg的柴胡挥发油可造成大鼠肝毒性损伤,药后7天即可产生明显肝毒性,各剂量组血清ALT、AST活性明显升高,肝体比值增大(,0.26~0.42)ml/kg组肝脏出现轻微病理损伤。药后15~21天肝毒性表现最明显,血清ALT、AST活性显著升高,与空白组比较,各剂量组均呈现不同程度的显著性差异,且随剂量增加升高更明显;肝体比值显著增大;肝脏病理损伤严重。药后30天,大鼠出现死亡,ALT、AST活性及肝体比值较21天增加不明显。结论:柴胡挥发油致大鼠肝毒性损伤的剂量范围是(0.19~0.42)ml/kg,相当于生药量(92.6~204.7)g/kg,按柴胡口服液计约相当于70kg人日用量的(1.5~3.4)倍。  相似文献   

4.
紫菀的毒性部位及对小鼠的急性肝损伤作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分离富集紫菀的毒性成分,研究毒性部位的肝脏急性毒性.方法 采用柱层析色谱法分离,以小鼠急性毒性为指标,筛选出紫菀的毒性部位,并测定了LD50.小鼠急性肝脏毒性研究方法主要采用的是血清生化指标(ALT,AST,TBIL)检测和肝组织病理切片检查.结果 经硅胶柱层析分离富集,得到紫菀的毒性部位Fr2,其LD50为0.052 g/kg.与对照组比较,单次给药后,LD0剂量组小鼠血清ALT、AST均有显著升高,TBIL没有显著差异.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表明,紫菀毒性部位LD0剂量可引起小鼠肝脏轻度细胞水肿,可见肝细胞点状坏死、肝小叶及汇管区见有炎细胞浸润;LD100剂量下可引起小鼠肝细胞呈不同程度脂肪变性、细胞水肿,可见肝细胞坏死、肝小叶及汇管区均见有炎细胞浸润.结论 紫菀毒性部位的LD50为0.052 g/kg,单次给药小剂量对小鼠肝脏有轻微损伤,大剂量可引起小鼠较为严重的急性肝损伤并致死.  相似文献   

5.
补骨脂灌胃30天对大鼠肝毒性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补骨脂生药粉对大鼠的肝毒性。方法:大鼠连续灌胃给予补骨脂生药粉(2.1g/kg、1.35g/kg)30天,同时设对照组。每5天称一次体重和食量,末次给药后禁食12h,水合氯醛麻醉动物,取肝脏称重并计算肝系数,光镜下做病理组织学检查,并测定血清中AST、ALT、ALP和肝组织中SOD和MDA。结果:补骨脂组大鼠体重及食量均比同时间点对照组大鼠略小,但无统计学意义(P0.05)。补骨脂2.10g/kg剂量组大鼠肝重、肝系数显著高于对照组,血清中AST、ALT、ALP值与对照组比较有升高趋势,雄性大鼠肝组织中SOD活力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病理组织学观察表明大鼠肝脏形态结构基本正常,未见明显病变。补骨脂1.35g/kg剂量组的雌性大鼠肝重、肝系数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补骨脂2.10g/kg连续灌胃30天,对大鼠肝脏有一定毒性,病理组织学观察无明显病理改变。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苍耳子水提物对正常大鼠重复给药的肝毒性效应并探讨其毒性机制,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依据。方法: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苍耳子低剂量、中剂量、高剂量组(1.67g生药/kg、5.01g生药/kg、16.70g生药/kg),每组32只,每日灌胃1次,连续30d,各组分别于第3d、10d、20d、30d四个流动时间点的同一时间段每次每组处理8只动物。检测血清肝毒性传统生物标志物及敏感生物标志物,并观察肝脏超微结构病理形态学变化。结果:各药物组大鼠血清肝毒性传统生物标志物AST、ALT、ALP、TBIL在实验期内均未出现明显异常,而苍耳子16.70g生药/kg组动物血清肝毒性敏感生物标志物GLDH、ArgⅠ、α-GST自第10d起明显升高;透射电镜可观察到苍耳子16.70g生药/kg组动物肝组织自第10d开始发生线粒体或内质网等超微结构的轻微改变,肝细胞发生脂肪变。结论:苍耳子水提物重复给药后确可引起动物正常肝脏的轻微损伤,早期可观察到血清肝毒性敏感生物标志物和肝脏超微结构病理形态学的变化。其肝损伤机制可能与肝脏脂质过氧化应激相关。  相似文献   

7.
《中成药》2017,(4)
目的探讨栀子Gardenia jasminoides Ellis水提物对大鼠的肝脏毒性作用及其特征。方法给药组大鼠分为灌胃给予栀子水提物低、中、高(3、10、30 g/kg)剂量组,同时设灌胃给予去离子水空白对照组。给药期间每天观察,分别于给药7、14、28 d后采血,测定大鼠血清丙氨酸转移酶(ALT)、天冬氨酸转移酶(AST)、碱性磷酸酶(ALP)、谷氨酸脱氢酶(GLDH)活性以及总胆汁酸(TBA)和总胆红素(TBIL)的含有量;摘取肝脏称重并计算肝脏指数;常规切片,HE染色,光镜下观察肝脏组织病理学改变。结果给药7 d后,栀子水提物高剂量组大鼠开始出现摄食量减少,体质量增长缓慢,血清ALT、AST、ALP、TBA、TBIL、GLDH较空白对照组显著升高,中、高剂量组大鼠肝脏指数较空白对照组显著增大;给药14 d后,高剂量组大鼠血清ALP、TBA和TBIL较空白对照组显著升高,中、高剂量组大鼠肝脏指数较空白对照组显著增大;给药28 d后,高剂量组大鼠ALT和TBA、中剂量组TBIL和GLDH以及低剂量组GLDH较空白对照组显著升高,所有给药组大鼠肝脏指数均显著升高。病理组织学检查发现,给药7、14、28 d后,中、高剂量组大鼠均出现肝细胞肥大,小叶间胆管增生及炎症细胞浸润等不同程度病变。结论大鼠重复灌胃给予栀子水提物引起肝脏的毒性随剂量增加而增加,在高剂量时不随着时间增加而增加。  相似文献   

8.
目的 研究决明子分散片对大鼠急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谱效关系。方法 将决明子分散片按高、中、低(生药量:9.26、4.63、1.54 g·kg-1)3个剂量给大鼠灌胃给药,连续给药7 d,末次给药10 h后,用四氯化碳橄榄油溶液(四氯化碳-橄榄油=1∶1,2 mL·kg-1)造模,24 h后,取出肝脏,观察外观,制作病理切片,测定血清中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partate aminotransferase, AST)和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anine aminotransferase, ALT)的含量。建立决明子分散片的HPLC指纹图谱,采用灰关联度法研究决明子分散片对大鼠急性肝损伤保护作用的谱效关系。结果 决明子分散片能明显减轻大鼠肝脏病变,并且显著降低大鼠血清AST和ALT的含量。10批决明子分散片有63个共有峰。随着给药剂量由1.54 g·kg-1增加到9.26 g·kg-1,决明子分散片各共有峰与AST的关联度逐渐增加,但与ALT的关联度先增加后降低。不同给药剂量关联度随共有峰的变化趋势...  相似文献   

9.
黄伟  孙蓉  张作平 《中国中药杂志》2010,35(24):3344-3347
目的:研究柴胡总皂苷粗提物多次给药致大鼠肝毒性的时毒、量毒关系。方法:取大鼠按不同时间点或不同剂量分组,分别给大鼠灌胃柴胡总皂苷粗品,观察大鼠死亡情况和毒性反应,检查血清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计算肝脏脏器指数,光学显微镜下观察肝组织形态变化。结果:"时-毒"关系研究表明:大鼠血清ALT,AST均在给药后7 d开始升高,15 d肝毒性明显,其后出现并发毒性和死亡。"量-毒"关系研究表明:在药后15 d之内,与正常组比较,51.2~125.0 g.kg-1柴胡总皂苷粗品可造成大鼠明显的肝毒性损伤,表现在ALT,AST升高,肝体比值增大,病理组织学检测出现不同程度的肝细胞水肿和脂肪变性,大剂量、长时间给药组出现片状坏死、肝小叶结构不清;上述变化随剂量的增加而逐渐加重,与空白组比较有明显差异。结论:多次、长时间给大鼠灌服一定剂量柴胡总皂苷粗提物可造成严重肝损伤甚至死亡,并呈现明显的肝毒性"量-时-毒"关系。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桑胶颗粒对大鼠所产生的长期毒性反应.方法:SD大鼠分别经口灌胃77.0g生药/kg、38.5g生药/kg、19.3g生药/kg3个剂量的桑胶颗粒连续6个月,观察SD大鼠在给药中期、停药次日、恢复期的一般情况、体重、血液学、血液生化学、脏器系数及病理形态学和组织学的变化.结果:桑胶颗粒3个剂量组雄性大鼠给药、恢复期间体重增长慢于对照组,高剂量组大鼠给药后表现轻度流涎,个别血液生化学指标(AST、CK、K+)轻微下降,无其它明显毒副反应出现.结论:桑胶颗粒长期给药无明显毒性,安全剂量大于77.0g生药/kg·d-1.  相似文献   

11.
目的 采用亚急性毒性实验明确川楝子的中毒剂量及对肝、肾组织的损伤程度,阐明川楝子的肝、肾毒性作用,为临床安全合理应用提供工作基础。方法 以川楝子为示例药物,以大鼠为研究对象,川楝子组灌胃相应药物溶液,连续给予21 d,末次给药后取血,分离血清,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肝、肾功能ALT、AST、CREP、UREA、Tg, CHO、TP指标。结果 川楝子可显著提高血清AST、ALT含量,有统计学意义(P<0.05);CHO、TP含量显著下降(P<0.05);Tg, CREP含量差异显著(P<0.05)。结论 川楝子具有一定的肝毒性,并呈现剂量依赖性,2.5714 g/kg剂量时有明显的肝毒性,故临床应用剂量不可超过2.5714 g/kg。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嘛呢骨痹液的长期毒性。方法:四组大鼠分别给生理盐水、嘛呢骨痹液0.68g/kg、0.21g/kg和0.053g/kg,每天1次,连续给药60天,给药60天和停药14天后测定大鼠血液生化指标和血液学指标,处死大鼠后,取心、肝、脾、肺、肾、肾上腺和胸腺,测脏器系数,并观察组织形态学改变。结果:给药60天后大剂量组大鼠血小板数明显升高,停药14天后又恢复正常,个别大鼠有肝细胞水肿和脂肪变性。结论:大剂量嘛呢骨痹液对肝脏有轻度损害,在0.053~0.21g/kg剂量范围内长期应用较安全。  相似文献   

13.
川楝子对大鼠肝组织超微结构和原代培养肝细胞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川楝子对大鼠肝组织超微结构和原代培养肝细胞的影响.方法:大鼠口服川楝子提取液(生药)90 g·kg~(-1),2h后取肝组织,电镜下观察肝组织超微结构变化.分离培养原代大鼠肝细胞,加入川楝子含药血清共同孵育,分别于1,2,8,24 h时检测培养上清液中LDH,ALT,AST水平.结果:大鼠口服川楝子提取液后2 h,肝细胞体积增大,线粒体肿胀变性,内质网扩张,胞浆内脂滴比正常组略有增多.5%或10%川楝子含药血清均可导致肝细胞上清液中LDH,ALT,AST水平不同程度的升高(P<0.05或P<0.01),在24 h最为显著.结论:川楝子口服能被机体吸收,其原型药物或代谢产物对肝细胞产生直接的损伤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仙茅乙醇提取物重复给药对大鼠所产生的毒性作用和靶器官,毒性损害的可逆性,剂量-反应(效应)关系,并探讨可能的毒性作用机制。方法:设仙茅醇提物120g生药/kg、60g生药/kg3、0g生药/kg和空白对照组(等容量蒸馏水),每日灌胃给药1次,连续给药30天、90天以及停药恢复性观察15天。观察一般症状和体征、血液细胞学、血液生化学及肉眼、光镜和电镜病理学观察。结果:仙茅乙醇提取物灌胃给药30天后,未见明显异常;90天后1,20g/kg组血清BUN高于对照组(p<0.05)1,20、60、30g/kg组CREA高于对照组(p<0.01),1206、0g/kg组ALT高于对照组(p<0.05~0.01)。高、中、低剂量组雌、雄大鼠肝脏和肾脏器系数高于对照组(p<0.01),高、中剂量组雄性大鼠睾丸脏器指数高于对照组(p<0.05),中剂量组子宫脏器指数低于对照组(p<0.05)。光镜下仙茅醇提物大剂量组大鼠的主要脏器无明显改变,透射电镜下观察发现给药高剂量组大鼠肝、肾无明显改变,而雄性大鼠的睾丸及雌性大鼠的卵巢均呈现线粒体肿胀,空泡等病理改变。停药15天后观察,上述各项指标与对照组比较无显著差异。结论:仙茅乙醇提取物120g/kg长期反复给药,可能引起血清BUN、CREA及ALT升高,肝脏、肾脏、睾丸和卵巢系数增加,透射电镜可见睾丸和卵巢主要表现为线粒体肿胀,空泡变性等超微结构病理学改变。  相似文献   

15.
目的 研究复方清脂颗粒对大鼠肝脏的毒性作用。方法大鼠连续灌胃给予复方清脂颗粒生药52,26和13g/kg连续8周,同时设对照组。禁食12h后用水合氯醛麻醉动物,取肝脏称重并计算肝系数,光镜下做病理组织学检查,并测定血清中AST,ALT,ALP和肝组织中SOD和MDA。结果复方清脂颗粒52g/kg组大鼠的肝重、肝系数、肝组织中MDA量都明显高于对照组,但SOD活力与对照组之间没有明显差别,26g/kg组肝系数和肝组织中MDA高于对照组,13g/kg组所有指标与对照组之间均无显著差异。病理组织学检查各组均未见肝组织有明显病变。结论长期给予复方清脂颗粒52,26g/kg,对肝脏有一定毒性但没有造成肝脏的器质性损伤,13g/kg是无毒性作用剂量。  相似文献   

16.
香加皮配方颗粒的急性毒性和蓄积毒性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现察香加皮配方颗粒的急性毒性和蓄积毒性.方法:测定小鼠腹腔注射给药的LD50,给予预负荷量7.0g生药/kg,并于药后24h测定该时间点的LD50(t),计算负荷给药24h后蓄积率和毒效半衰期.测定大鼠灌胃给药后的MTD.正常大鼠腹腔注射香加皮溶液,观察药物对心电图的影响.结果:小鼠腹腔注射香加皮配方颗粒溶液后,动物在给药后1min开始出现毒性反应,5min后开始出现死亡,LD50(95%可信限)为10.60(9.84~11.43)g生药/kg,24h的蓄积率为0.196,毒效半衰期t1/2为10.20h.大鼠MTD为31.4g生药/kg.大鼠心电图在较大剂量下可以出现明显的类洋地黄中毒样变化.结论:香加皮配方颗粒有急性毒性和低蓄积毒性并可导致心电图异常改变.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和比较补骨脂的三个主要成分补骨脂素、异补骨脂素和补骨脂酚的肝毒性。方法在体外培养的Hep G2细胞观察三个成分的细胞毒性;小鼠分别灌胃给予补骨脂素、异补骨脂素和补骨脂酚4周,剂量均为80 mg/kg,在给药结束后检测血清生化学指标,剖取肝脏称重并进行肝脏病理组织学检查;大鼠灌胃给予补骨脂生药3 g/kg,检测单次灌胃后24 h及连续灌胃12周末次给药后24 h的大鼠血和肝脏中补骨脂素、异补骨脂素和补骨脂酚的含量。结果补骨脂素、异补骨脂素的半数抑制浓度(IC50)大于400μmol/L,补骨脂酚的IC50为41.3μmol/L。小鼠连续腹腔注射80 mg/kg三个受试药,补骨脂素组小鼠ALP显著降低;异补骨脂素组小鼠血清AST和ALT显著升高,而ALP显著降低。病理组织学检查显示补骨脂素组小鼠肝脏内可见散在局灶性坏死;异补骨脂素组部分小鼠肝脏有肝细胞变性;补骨脂酚组小鼠肝脏未见明显病理性改变。大鼠灌胃给予补骨脂生药,单次灌胃24 h后,血清中补骨脂素和异补骨脂素的平均药物浓度远高于补骨脂酚,肝脏中三个成分含量尽管有差异,但补骨脂酚含量并不低;连续灌胃12周,大鼠血清中三个成分浓度差异有所减小,肝脏中补骨脂酚浓度较低。结论根据靶器官药物浓度加权后的体外筛选结果及体内研究结果得出,补骨脂酚毒性相对较低,补骨脂素与异补骨脂素在补骨脂药材所致的肝损害中贡献较大。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栀子与淡豆豉配伍减毒作用的机制。方法将50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等容积蒸馏水)、栀子中剂量组(1. 4 g生药/kg)、栀子高剂量组(2. 8 g生药/kg)、栀子中剂量+淡豆豉中剂量组(各1. 4 g生药/kg)、栀子高剂量+淡豆豉高剂量组(各2. 8 g生药/kg),连续灌胃给药7 d后,腹主动脉取血,测定大鼠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活性,将大鼠脊椎脱臼处死取出肝脏,计算肝脏指数并观察肝脏病理变化。结果与空白对照组比较,栀子中剂量组、栀子高剂量组、栀子中剂量+淡豆豉中剂量组、栀子高剂量+淡豆豉高剂量组ALT、AST升高(P 0. 05);栀子高剂量组ALT、AST高于栀子中剂量组(P 0. 05);栀子中剂量+淡豆豉中剂量组、栀子高剂量+淡豆豉高剂量组与栀子中剂量组、栀子高剂量组比较ALT、AST均降低(P 0. 05);栀子高剂量+淡豆豉高剂量组与栀子中剂量+淡豆豉中剂量组比较ALT、AST降低(P 0. 05)。与空白对照组比较,栀子中剂量组、栀子高剂量组、栀子中剂量+淡豆豉中剂量组、栀子高剂量+淡豆豉高剂量组肝脏指数均升高(P 0. 05);栀子高剂量组肝脏指数高于栀子中剂量组(P 0. 05);栀子高剂量+淡豆豉高剂量组与栀子中剂量+淡豆豉中剂量组比较肝脏指数降低(P 0. 05);与栀子中剂量组、栀子高剂量组比较,栀子中剂量+淡豆豉中剂量组、栀子高剂量+淡豆豉高剂量组肝脏指数均降低(P 0. 05)。结论栀子与淡豆豉配伍使用,能够大大降低肝毒性。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柴胡总皂苷粗提物单次给药致小鼠肝毒性的时毒、量毒关系。方法:小鼠按不同时间点或不同剂量分组,观察小鼠死亡情况和毒性反应,检查血清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活性,计算肝、脾、胸腺脏器指数,光学显微镜下观察肝组织形态变化。结果:柴胡总皂苷粗提物31.25 g/kg剂量组对肝组织产生明显损伤,且随着剂量增大,ALT、AST升高显著,均在给药后4 h升高并达到高峰,48 h可恢复近正常值。光学显微镜下观察,柴胡总皂苷粗提物组小鼠肝组织出现不同程度的肝细胞水肿和脂肪变性,其中高剂量组甚至出现片状坏死、小叶结构不清。结论:小鼠单次灌服一定剂量柴胡总皂苷粗提物可造成急性肝损伤甚至死亡,并呈现一定的时毒、量毒关系。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蛇床子醇提物急性毒性和长期毒性效应谱及剂量-反应关系表现特点。方法:每剂量组用10只小鼠观察14天,计算出半数致死量,同时观察其毒性反应;大鼠灌胃给予蛇床子醇提物9.00、4.50、2.25g原生药/kg,连续给药90天,恢复14天,观察大鼠在此期间的一般状况,及对血液细胞学、血液生化学、脏器系数的影响。结果:蛇床子醇提物毒性反应表现为自发活动减少、呼吸急促、闭目、步态不稳、震颤,半数致死量为17.45g原生药/kg,95%可信区间15.72~19.36g原生药/kg。长期毒性试验中,各组大鼠一般状况未见明显异常变化,血液学指标红细胞、红细胞分布宽度、血小板、白细胞、淋巴细胞、血小板分布宽度呈一过性变化,无明显的量效关系,其余指标未见明显差异。血液生化学指标显示,大剂量组在给药90天时总胆固醇值升高,停药后未恢复。尿素氮、总胆红素、总蛋白、总胆固醇、钠离子、肌酐、谷酰转移酶在给药期间呈一过性变化,无明显的量效关系。脏器系数结果显示,给药30、90天各剂量组肝脏系数升高,停药后未恢复。结论:蛇床子醇提物小鼠灌胃给药半数致死量17.45g原生药/kg,为临床剂量的116倍。连续给药90天对大鼠的一般状况、血液学指标、血液生化有一定影响,对各剂量组肝脏脏器系数有影响,提示蛇床子醇提物可能对肝脏产生毒作用,应加以关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