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65 毫秒
1.
子宫内膜容受性指子宫内膜对胚胎的接受能力,即允许胚胎黏附其上直至植入完成的特定阶段,它受严格的时间和空间限制。临床促排卵和实验室胚胎体外培养技术日益提高,而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n vitro fertilization-embryo transfer,IVF—ET)的临床妊娠率仍停留在40%~50%,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部分不孕症患者的子宫内膜容受性存在缺陷,影响了胚胎的成功着床,尤其是妊娠失败而无其他明确原因的患者,再次助孕时如何改善子宫内膜容受性以提高妊娠率,成为生殖医学界研究的焦点。  相似文献   

2.
子宫内膜容受性即子宫内膜对胚胎的接受性。在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治疗中,仅有40%左右的临床妊娠率和25%的活产率,远远低于患者的期望值。影响IVF-ET成功率的最大问题是胚胎着床失败,着床失败占助孕失败原因的72%。而子宫内膜容受性差是导致胚胎种植失败的主要原因之一。如何改善子宫内膜容受性,提高胚胎种植率和临床妊娠率成为生殖医学界研究的热点。近年来国内外学者探索了许多提高子宫内膜容受性的方法,如子宫内膜机械性刺激、宫腔灌注术、宫腔镜检查、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降调节后人工周期内膜准备等,极大地改善了子宫内膜薄、反复种植失败患者的子宫内膜容受性。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温经祛瘀方对子宫内膜病变不孕症患者体外受精-胚胎移植( IVF-ET)周期子宫内膜容受性与临床妊娠的影响。方法将72例接受IVF-ET的子宫内膜病变不孕症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41例)和对照组(31例),对照组单纯宫腔镜下诊刮送病理检查后采用常规控制性超促排卵方案,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辨证运用温经祛瘀方进行中药干预,观察两组患者IVF-ET周期临床与实验室相关检测指标变化。结果温经祛瘀方可以显著提高观察组子宫内膜病变不孕患者HCG注射日A型子宫内膜形态,降低C型或不均质子宫内膜的发生率(P<0.01),生化妊娠率高于对照组(P<0.05),胚胎种植率与临床妊娠率均高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两组患者HCG注射日子宫内膜厚度、B型内膜、周期取消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使用中药干预的不孕患者种植窗期胞饮突表达丰富明显。结论温经祛瘀方对IVF-ET周期子宫内膜病变不孕症患者可有效改善子宫内膜容受性,提高胚胎种植率与临床妊娠率。  相似文献   

4.
子宫内膜容受性是指子宫内膜允许胚胎黏附、侵袭的能力,为决定胚胎能否成功着床的关键因素.尽管以体外受精-胚胎移植为主的辅助生殖技术已取得了显著发展,提高了患者在每个周期的胚胎移植率,但胚胎着床率一直徘徊在较低水平.其中,子宫内膜容受性不足是导致着床失败的重要原因之一.中医药应用于生殖领域历史悠久,由于多环节、多靶点的特点...  相似文献   

5.
正自1978年第一例试管婴儿的成功诞生以来,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技术日益成熟,为不孕症患者带来了希望。但有报道~[1]称,胚胎移植成功率仅20~30%。有学者~[2]认为,除胚胎质量外,子宫内膜容受性也是影响IVF成功率的一个重要因素。子宫内膜容受性是指子宫内膜接受胚胎的能力~[3]。大量实验研究发现,中医药能改善子宫内膜形态、调节子宫内膜妊娠相关细胞因子。笔者就近五年中医药调节子  相似文献   

6.
张海英 《微创医学》2006,1(2):109-112
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n vitro fertilization and embryo transfer,IVF-ET)在解决不孕不育问题中发挥了巨大作用,尽管在控制性超排卵(Controlled ovarian hyperstimulation,COH)、卵母细胞的采集、受精和体外培养技术得到了不断改进,技术日益成熟,但仍然面临着低种植率和低妊娠率的问题;胚胎植入的成功有赖于优质的胚胎和内膜容受性,胚胎质量的评价标准已得到广泛的认识,子宫内膜容受性是围着床期子宫内膜接受胚胎着床的能力,只有胚胎与内膜发育同步,容受胚胎着床,种植才能成功。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超促排印周期胚胎移植日血清孕酮/雌二醇(P/E2)比值对子宫内膜容受性的影响。方法:将96例体外受精-胚胎移植患者按胚胎移植日(ET)血清P/E2比值分为5组,对其实验室结果和临床结局进行比较。结果:5组患者的平均年龄、ET日内膜厚度、受精率、印裂率、可移植胚胎数及移植胚胎数均无差异(P〉0.05)。组1的取卵数最多,妊娠率低;组5的取卵数最少,无1例妊娠。而组3(P/E2为100~150)获得显著高于其他组的妊娠率和单胚种植率(P〈0.05)。结论:恰当的P/E2比值可提高子宫内膜的容受性,在促排卵周期测定ET日的P/E2比值对预测妊娠成功与否有参考作用。  相似文献   

8.
随着生殖医学的蓬勃发展,经阴道彩色超声多普勒(TVCD)已经成为不孕症的重要检查手段。子宫内膜容受性和胚胎质量是影响临床妊娠率的重要因素。目前,由于实验室技术和条件的改进,得到良好胚胎并非难事。相比之下,子宫内膜容受性成为决定临床结局更为关键的因素。在胚胎移植前进行经阴道彩色超声多普勒检查,能够比较客观评价子宫内膜容受性,对于指导临床选择最佳时机进行胚胎移植以及预测IVF-ET结局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苗群英  徐仙 《宁夏医学杂志》2012,34(1):76-77,83
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n Vitro Fertilization-Embryo Transfer IVF-ET)已成为治疗不孕症的重要技术手段,而子宫内膜容受性是影响IVF-ET临床妊娠率的重要因素之一.子宫内膜容受性[1]即子宫内膜对胚胎的接受能力,指内膜处于允许胚泡黏附、穿透、植入并导致胚胎着床的特定状态,受内膜厚度、容积、形态、血流供应、局部内分泌改变、生长因子的分泌等诸多因素的影响.正确的评价IVF-ET中子宫内膜容受性直接关系到其最终的治疗结局.  相似文献   

10.
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对子宫内膜容受性的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卫 《医学综述》2009,15(14):2155-2158
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的成功有赖于治疗环节中的许多因素,其中包括胚胎质量和子宫内膜容受性。而对子宫内膜容受性在体外受精(IVF)时的影响及如何对其进行评价并不明确,目前缺乏评价子宫内膜容受性的可靠标准,本文综述了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评价子宫内膜容受性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1.
两种方案处理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后对COH反应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比较体外授精-胚胎移植/卵细胞胞浆内单精子注射(IVF—ET/ICSI)前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的两种处理方法对控制性促超排卵(COH)过程和结局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合并不孕患者IVF—ET/ICSI62个周期资料。按COH前处理方法不同分为两组,A组34个周期:用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GnRH-a)治疗2个周期后,经阴道穿刺抽吸子宫内膜异位囊肿,再进入COH过程;B组28个周期:腹腔镜手术剥除子宫内膜异位囊肿后进行COH。IVF—ET/ICSI过程按常规方法进行。比较两组的获卵数和卵子质量、临床妊娠率以及囊肿复发率。结果 B组获卵数稍低于A组,但无统计学意义。两组COH的天数、用药支数、受精率、卵裂率、优质胚胎数、临床妊娠率差异无显著性。A组1年内囊肿的复发率高于B组。结论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患者在IVF—ET/ICSI前的两种处理方法对其结局的影响无差别。临床要依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处理方法。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体外受精一胚胎移植(IVF—ET)技术已成为治疗不育症的重要手段,在影响胚胎移植成功的众多因素中,子宫内膜状态是重要的决定因素之一。本文对子宫内膜异常患者进行治疗后实施IVF—ET技术并获妊娠率与子宫内膜正常的不孕症患者妊娠率进行对比,回顾性分析异常子宫内膜治疗后对胚胎移植妊娠率的影响及意义。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随着中医药在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辅治中取得显著的临床疗效,中药改善子宫内膜容受性,促进胚胎着床的机制逐渐成为众多专家学者研究的热点问题,并且取得了一系列可喜的研究成果。本文从中医对不孕不育的认识着手,  相似文献   

14.
随着人类辅助生殖技术(ART)的推广应用,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已被广大患者所接受。胚胎移植(ET)是IVF-ET的最后一个关键环节,接受IVF或ICSI治疗的夫妇中大约85%能够到达这一步,但是他们中只有1/3能获得持续妊娠[1]。影响胚胎种植率高低的因素,主要有子宫内膜容受性、胚胎质量、胚胎移植技术旧j。在预移植时给予患者正确的指导,在ET时医技、护患间良好的配合,可有效提高胚胎种植率和临床妊娠率,降低移植困难率。  相似文献   

15.
子宫内膜是否具有容受性是胚胎着床成功与否的关键因素之一。为了把握这个时机获得更高的胚胎移植成功率,必须寻找一个准确高效的手段来验证它。随着基因检测技术的进步,FOXA2已经被证实为是子宫内膜容受性相关基因,其主要通过激活E-钙黏着蛋白(E-CDH1),募集糖皮质激素受体(GR),促进白血病抑制因子(LIF)分泌等机制来提高子宫内膜容受性。而FOXA2表达又可以被孕激素、Dlx5和Dlx6、Wnt信号通路激活,被雌激素抑制。FOXA2可能成为子宫内膜容受性的标志基因和治疗子宫内膜容受性相关疾病的新靶点。本文就FOXA2结构作用以及其影响子宫内膜容受性的上下游机制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6.
人类胚胎着床的关键在于具备着床功能的胚胎和接受能力的子宫内膜同步化。子宫内膜有一个极短的允许胚胎植入的容受性最大的敏感时期,这一时期大约在人正常月经周期的排卵后7—9d(第21—23d),  相似文献   

17.
子宫内膜容受性相关标志物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徐燕颖  宋殿荣 《医学综述》2008,14(14):2101-2104
胚胎着床是复杂的程序化的生理过程。子宫内膜仅在极短时期内允许胚胎植入,此时子宫内膜达到最大胚泡种植容受性。近年来随着辅助生殖技术的发展,促排卵药物的应用成熟,不孕症的治疗也上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但胚胎移植成功率依然不理想。胚胎植入成功在于有良好的胚胎和容受性的子宫内膜。而子宫内膜容受性形成过程受多种细胞因子、蛋白分子调控。本文综述了影响子宫内膜容受性相关因素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患者子宫内膜性激素受体的表达与妊娠结局的关系。方法:选择2011-03~2012-03在我院行体外受精一胚胎移植(IVF—ET)的PCOS患者78例作为病例组。来我院因输卵管因素不孕而要求(IVF—ET)的正常妇女34例作为对照组。两组研究对象均于植入窗期应用宫腔吸管取出部分内膜组织后行胚胎移植,测定内膜雌,孕激素受体(ER,PR)的表达,统计两组妊娠率,生化妊娠率,早期流产率进行分析。结果:正常组与病例组的妊娠率,生化妊娠率,早期流产率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病例组子宫内膜间质和腺体上ER表达在生化妊娠组、早期流产组、未妊娠组均明显高于正常组,PR的表达则较正常组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妊娠组的ER、PR表达与正常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病例组中妊娠组与非妊娠组子宫内膜间质和腺体上ER,PR的表达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PCOS患者子宫内膜的性激素受体异常表达影响子宫内膜容受性,降低患者的妊娠率。  相似文献   

19.
背景 子宫内膜容受性是在胚胎着床前,内膜能够使胚胎正常着床的一种综合情况。近年来,超声对子宫内膜容受性的研究成为热点,但既往多倾向于对内膜厚度、回声和血流的研究,随着超声新技术的发展,子宫内膜弹性有望成为内膜容受性研究的新方向。目的 利用实时剪切波弹性成像技术对子宫内膜进行定量测量,对比分析容受期与增殖期子宫内膜弹性模量值的差异,探讨实时剪切波弹性成像在评估子宫内膜容受性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2018年1—12月在温州市人民医院门诊行卵泡监测的备孕妇女80例,分别在内膜增殖期和容受期对其行二维超声和实时剪切波超声弹性成像检查,获取并比较两个时相的内膜回声类型、内膜厚度以及内膜平均弹性模量值,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80例女性的子宫内膜在增殖期主要表现为均匀低回声的三线征,容受期主要表现为均匀高回声。增殖期和容受期内膜厚度和内膜平均弹性模量值分别为7.0(6.0,8.0)mm、(25.7±4.4)kPa及11.0(10.0,12.8) mm、(9.4±2.7)kPa。容受期内膜厚度高于增殖期,容受期内膜平均弹性模量值低于增殖期(P<0.05)。内膜厚度与内膜平均弹性模量值之间呈负相关(rs=-0.849,P<0.05)。不同回声类型内膜平均弹性模量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实时剪切波弹性成像能定量评估子宫内膜弹性,间接反映内膜时相,结合内膜厚度及回声类型,能为不孕症患者内膜容受性的评估提供新的诊断思路。  相似文献   

20.
慢性子宫内膜炎是子宫内膜局部持续炎症性疾病,因症状轻微且诊断困难,在临床中一直被忽视。但研究表明,慢性子宫内膜炎与不孕,尤其是体外受精—胚胎移植的反复植入失败有关。全球夫妇约有15%患有不孕不育,体外受精—胚胎移植术已经成为最广泛使用的治疗方式,但术后15%~20%出现反复植入失败。反复植入失败与卵母细胞或胚胎异常、植入胚胎的数量以及子宫内膜的容受性有关。现辅助生殖技术已能提供高质量胚胎,子宫内膜容受性成为改善体外受精妊娠结局的主要研究对象。慢性子宫内膜炎使子宫内膜容受性受损导致反复植入失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