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观察利用超短脉冲CO2 激光对睑袋整复术后 ,眶脂肪消除不理想的患者进行二次睑袋整复术的效果。方法 采用Ultrapulse超脉冲CO2 激光 ,选用连续波输出功率 8W ,激光输出手具 0 .2mm ,于下睑结膜面切口进入眶隔去除脂肪。结果  2 3例患者全部取得满意效果。结论 采用激光进行二次睑袋整复具有手术时间短 ,术后恢复快 ,无并发症及后遗症出现 ,患者容易接受等优点 ,能达到医患双方均满意的效果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利用超短脉冲CO2激光对睑袋整复术后,眶脂肪消除不理想的患者进行二次睑袋整复术的效果.方法采用Ultrapulse超脉冲CO2激光,选用连续波输出功率8W,激光输出手具0.2mm,于下睑结膜面切口进入眶隔去除脂肪.结果 23例患者全部取得满意效果.结论采用激光进行二次睑袋整复具有手术时间短,术后恢复快,无并发症及后遗症出现,患者容易接受等优点,能达到医患双方均满意的效果.  相似文献   

3.
脉冲CO2激光经睑结膜整复睑袋的并发症及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用超脉冲CO2 激光经睑结膜行睑袋整复术的并发症发生原因及防治方法 ,提高睑袋整复术的临床效果。方法 用高能超脉冲CO2 激光经睑结膜入路对 495例睑袋患者行睑袋整复术。回顾分析此种方法出现并发症的原因及预防措施。结果  495例中的并发症有 :瘀血 3 0例、切口延迟愈合 15例、脂肪去除过多或过少 3 9例、一过性复视 60例。结论 对超脉冲CO2 激光睑袋整复术的并发症的认识和重视是提高眼袋整复效果的关键。  相似文献   

4.
睑袋形成一般有皮肤松弛、眼轮匝肌肥厚、眶隔前筋膜薄弱至脂肪疝出及单纯眶隔脂肪肥厚等多种原因[1].对因眶隔脂肪疝出及单纯眶隔脂肪肥厚的睑袋患者,不少学者选用眼内入路的方法:如使用常规结膜手术切开[2]、CO2激光、超脉冲激光[3,4]等方法整复.而采用电离子治疗机眼内结膜囊入路行下睑袋修复术,似未见报道,这可能与传统观念认为超高频电离子治疗的热损伤效应较为严重,不适用于眼内手术治疗有关.我科从1999年10月开始应用SXZ电离子治疗机,从结膜囊入路,对123例患者行下睑袋修复术取得了满意效果.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5.
眶隔脂肪释放转位法下睑袋及眶下缘凹陷整复术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目的:探讨下睑袋整复术中眶隔脂肪的合理保留与利用对术后形态的影响。方法:经皮肤入路下睑袋整复术与经结膜入路下睑袋整复术中释放眶隔内脂肪,缝合固定填充眶下缘凹陷区。结果:自2004年以来共施术236例,其中186例就医者随访3~12个月,除9例术后因复发眶下缘凹陷做第2次手术矫正外,其余均获得了满意的美容效果。结论:以保留和释放转位眶隔脂肪法,整复下睑袋及眶下缘凹陷,其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应用结膜入路眶脂肪重置内固定法下睑整复术矫正睑袋膨出伴泪槽畸形以及眶下凹陷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6月-2022年6月于笔者医院行下睑整形术的90例患者,所有患者均使用结膜入路眶脂肪重置内固定法下睑整复术,术后随访6~12个月,留取手术前后照片进行对比观察,评价临床效果及术后满意度。结果:患者术后睑袋平坦,有效填充改善了泪槽沟以及眶下凹陷,恢复了下睑到中面部的单凸型曲线,睑颊轮廓线过渡自然,且对手术效果满意,86例(95.50%)患者对手术效果非常满意,4例(4.50%)患者对手术效果满意。结论:结膜入路眶脂肪重置内固定法下睑整复术效果稳定,是一种安全的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7.
睑袋形成一般有皮肤松弛、眼轮匝肌肥厚、眶隔前筋膜薄弱至脂肪疝出及单纯眶隔脂肪肥厚等多种原因[1] 。对因眶隔脂肪疝出及单纯眶隔脂肪肥厚的睑袋患者 ,不少学者选用眼内入路的方法 :如使用常规结膜手术切开[2 ] 、CO2 激光、超脉冲激光[3 ,4] 等方法整复。而采用电离子治疗机眼内结膜囊入路行下睑袋修复术 ,似未见报道 ,这可能与传统观念认为超高频电离子治疗的热损伤效应较为严重 ,不适用于眼内手术治疗有关。我科从 1999年 10月开始应用SXZ电离子治疗机 ,从结膜囊入路 ,对 12 3例患者行下睑袋修复术取得了满意效果。现介绍如下。1 …  相似文献   

8.
目的总结一种微创,恢复迅速,容易掌握的睑袋和泪沟同时治疗的方法。方法对睑袋膨出伴不同程度的泪沟患者,采用小切口结膜入路睑袋整复术同时行眶隔脂肪移植填充泪沟。结果本组共245例患者。229例睑袋和泪沟有改善,效果较满意;5例因双侧睑袋脂肪不一致行二次手术;11例对睑袋改善满意,泪沟改善效果不明显,再次行自体脂肪移植填充,术后效果满意。结论经结膜入路小切口睑袋整复术同时行泪沟眶隔脂肪移植,手术创伤较小,手术时间较短,恢复较快,易掌握,适合皮肤无明显松弛的中青年患者。  相似文献   

9.
下睑袋个体化修复208例临床体会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提高下睑袋整复术的手术效果。方法:对208例下睑袋整复术者,针对其不同临床分型分别采用结膜入路眶隔脂肪切除术、皮肤切口入路眶隔缩紧和眼轮匝肌瓣骨膜悬吊固定术、眶隔脂肪移位眶隔膜固定术进行治疗。结果:208例患者术后下睑皮肤平整,无睑退缩及下睑凹陷等并发症,下眶缘、眶鼻沟的凹陷得到明显矫正,下睑缘轮廓自然,远期随访效果满意。结论:针对睑袋形成原因及不同病理改变采用个体化手术设计,术后恢复快,并发症少,手术效果明显、稳定,患者满意度高。  相似文献   

10.
微创结膜入路下睑袋整复术探讨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目的:探讨微创结膜入路下睑袋整复术在减少下睑袋术后并发症方面的作用。方法:微创结膜入路下睑袋整复术将结膜切口改为1~2个小切口,手术路径:切开结膜→进入眶隔后→切除眶脂肪→缝合切口改为切开结膜→进入眼轮匝肌下间隙→找到和打开眶隔膜→切除眶脂肪。临床应用187例,均为先天性或年龄性下睑袋。结果:术后早期复诊93例患者,14例出现皮肤紫斑;远期随访59例,除3例(5.1%)下睑袋改善不明显外,其余效果佳(94,9%)。无其它并发症。结论:术前仔细检查,了解下睑袋的畸形特点,采用微创结膜入路下睑袋整复术能取得良好的手术效果。  相似文献   

11.
眶隔缩紧在改善睑袋整复效果中的作用   总被引:21,自引:2,他引:19  
目的:评价缩紧眶隔在提高睑袋整复效果中的作用。方法:①采用经皮肤入路下睑成形术切口,在眼轮匝肌与眶隔之间剥离至眼轮匝肌下缘,形成皮肤-肌肉瓣。②向下牵拉皮肤-肌肉瓣,显露眶隔与眶下缘。③沿眶下缘剪开眶隔,释放眶内脂肪,如眶内脂肪过多,可做部分切除。④将眶隔下缘连带眶脂肪下缘缝合固定于眶下缘下方3--5mm处的骨膜上,以缩紧眶隔和填充眶下缘前方的凹陷区。⑤切除多余的皮肤与肌肉,缝合切口。结果自1999年以来,共施术52例,其中27例患者随访3~12个月,除1例术后因发生下睑退缩做第2次手术矫正外,其余均获得满意的美容效果。结论眶隔紧缩对提高睑袋整复的美容效果具有重要作用和意义,应视为继发性睑袋整复术的一个重要步骤。  相似文献   

12.
睑袋形成原因分析及整复术式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麦慧 《中国美容医学》2009,18(10):1441-1442
目的:探讨睑袋整复术眼睑年轻化的更好术式。方法:自2007年8月~2009年5月采用将眶隔脂肪回纳或移位,眶隔膜固定的方式行各种类型的睑袋整复术34例。结果:随访4~21个月,所有患者均对手术效果满意。下眼睑袋状外观完全消失,疝出的眶脂及下眶缘沟、眶鼻沟的凹陷得到明显矫正,恢复自然、圆钝的下眼睑轮廓;外眼角及下睑缘形状自然;无术后复发、下眼睑凹陷等并发症。结论:将眶隔脂肪回纳或移位,眶隔膜固定的方式行睑袋整复术是从解剖学的角度矫正睑袋形成的原因,疗效更为满意。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经下睑缘切口的睑袋整复术联合眶隔脂肪移植填充泪沟在下睑袋伴泪槽畸形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对2017年12月-2019年1月在医院接受诊治的58例睑袋伴不同程度泪槽畸形患者采用经下睑缘切口的睑袋修复术+眶隔脂肪移植填充泪沟术,术后对患者进行随访,观察和评价手术效果。结果:58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术后睑袋和泪槽沟凹陷改善满意,下睑形态自然,无下睑凹陷和眼睑退缩。随访1年,无患者睑袋复发,53例(91.38%)泪沟凹陷改善明显,效果良好,患者满意;另外5例患者(8.62%)泪槽沟改善效果不明显,行自体脂肪移植填充泪沟术后达到满意效果。结论:经下睑缘切口的睑袋整复术联合眶隔脂肪移植填充泪沟具有手术创伤小、操作易掌握和手术效果好等优点,可用于下睑袋伴泪槽畸形患者的修复治疗中。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改良眶隔脂肪释放睑袋整复术在下睑凹陷伴泪沟畸形中的应用。方法自2016年10月至2017年10月,将接受睑袋整形术的20例下睑凹陷泪沟畸形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手术选择改良眶隔脂肪释放术式,将有限的眶隔脂肪精确地固定在重度泪沟畸形的浅层组织。结果 20例患者术后获随访6~24个月,术后效果良好,患者满意,无并发症。结论改良眶隔脂肪释放睑袋整复术在下睑凹陷伴泪沟畸形的患者中获得较满意的临床效果,术后效果更自然。  相似文献   

15.
目的介绍眶周年轻化的"画框"美学理念,探讨体现此美学理念的眶隔脂肪释放法睑袋整复术的临床效果。方法对492例寻求改善睑袋外观的患者行皮肤入路睑袋整复术,术中行泪沟韧带松解及眶隔脂肪释放,并用眶周"画框"理念评估手术效果。结果本组492例患者获随访1~12个月,术后患者睑袋、泪沟畸形均有所改善,眶周"画框"面积减小,获得下睑年轻化效果。结论遵循"画框"美学理念行眶隔脂肪释放法睑袋整复术,能获得可靠的下睑年轻化效果。目的介绍眶周年轻化的"画框"美学理念,探讨体现此美学理念的眶隔脂肪释放法睑袋整复术的临床效果。方法对492例寻求改善睑袋外观的患者行皮肤入路睑袋整复术,术中行泪沟韧带松解及眶隔脂肪释放,并用眶周"画框"理念评估手术效果。结果本组492例患者获随访1~12个月,术后患者睑袋、泪沟畸形均有所改善,眶周"画框"面积减小,获得下睑年轻化效果。结论遵循"画框"美学理念行眶隔脂肪释放法睑袋整复术,能获得可靠的下睑年轻化效果。  相似文献   

16.
超脉冲CO2激光在睑袋修复术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评价超脉冲CO2激光应用于睑袋修复术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116例睑袋患者,68例采用超脉冲CO2激光辅助行睑袋修复术,48例行传统方法手术,比较两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瘀血、肿胀消退时间、下睑外翻、切口瘢痕情况。结果:采用超脉冲CO2激光辅助行睑袋修复术组术中出血少、手术历时短、术后瘀血轻、肿胀消退快,两组结果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在切口瘢痕方面无明显差别,均无下睑外翻。结论:应用超脉冲CO2激光行睑袋修复术是一种安全有效、操作便捷的方法,可以减少并发症。  相似文献   

17.
眶隔缩紧在改善睑袋整复效果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缩紧眶隔在提高睑袋整复效果中的作用.方法①采用经皮肤入路下睑成形术切口,在眼轮匝肌与眶隔之间剥离至眼轮匝肌下缘,形成皮肤-肌肉瓣.②向下牵拉皮肤-肌肉瓣,显露眶隔与眶下缘.③沿眶下缘剪开眶隔,释放眶内脂肪, 如眶内脂肪过多,可做部分切除.④将眶隔下缘连带眶脂肪下缘缝合固定于眶下缘下方3~5mm处的骨膜上,以缩紧眶隔和填充眶下缘前方的凹陷区.⑤切除多余的皮肤与肌肉,缝合切口.结果自1999年以来,共施术52例,其中27例患者随访3~12个月,除1例术后因发生下睑退缩做第2次手术矫正外,其余均获得满意的美容效果.结论眶隔紧缩对提高睑袋整复的美容效果具有重要作用和意义,应视为继发性睑袋整复术的一个重要步骤.  相似文献   

18.
目的:介绍眶隔脂肪在睑袋成形术中矫正泪沟及睑颊沟的方法、疗效、优缺点。方法:在常规下睑袋整复手术中,笔者采用带蒂眶隔脂肪复合组织转移填充泪沟及睑颊沟缺陷,达到平坦、自然的外观。结果:本组病例120例,术后随访1~3个月,效果满意,少数患者出现球结膜水肿,经相应治疗后治愈,没有出现睑球分离、下睑退缩的情况。结论:眶隔脂肪释放技术在下睑袋整复术中。越来越多的占据重要地位,通过解剖复位达到"废物"利用,起到一举两得的效果。  相似文献   

19.
睑袋整复的术式及其适应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不同的术式对不同成因的睑袋的整复效果 ,为睑袋的整复积累临床经验。方法 对 2 36例睑袋患者 ,根据具体情况采用结膜径路的眶脂去除术 (4 1例 )、单纯松弛皮肤去除术 (2 5例 )、单纯眼轮匝肌整复术 (8例 )、皮肤径路的眶脂去除下睑支持结构加固术 (149例 )以及保留眶脂的睑袋整复术 (13例 )进行整复。结果  2例患者因双侧下睑区不规则膨出 ,1例患者下睑切口位置高低不一 ,进行了再次整复术 ;3例患者早期下睑皮肤瘀斑明显 ,2例患者早期有轻度睑球分离 ,随着时间的延长 ,症状都消失 ;其余患者都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结论 睑袋形成的原因各异 ,患者的年龄、职业以及对手术的期望值差别较大 ,术前对患者的情况有一个正确的认识 ,选择合适的术式 ,术中注意处理每一个环节 ,绝大多数患者都能取得满意的效果  相似文献   

20.
眶隔脂肪在睑袋整复术中处理方法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探讨眶隔脂肪在睑袋整复术中的处理方法.方法 在外切口睑袋整形术的基础上.将眶隔脂肪剪除改为眶隔剪开、眶脂释放,眶隔缩紧连带眶隔脂肪缝合固定于眶缘下的附着组织上,以填充眶下缘凹陷区,形成丰满的下睑.结果 本组32例患者,术后局部略有肿胀,随访1~12个月,无明显的出血瘀斑、下睑后缩、睑球分离、下睑外翻等并发症发生.术后效果满意.结论 对伴有眶鼻沟加深、颊部组织松弛的睑袋矫正的患者,将眶隔脂肪重置于眶下缘凹陷区的手术方法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