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目的研究女性大学生对艾滋病预防知识的了解程度以及在艾滋病预防的信息扩散效果、认知态度和行为改变等方面产生的作用。方法让我院女性大学生阅读和回答我们设计的22项,每项3个选择的有关艾滋病预防的信息扩散和行为改变的问卷调查表,开展健康教育活动。结果通过对我院女性大学生开展艾滋病预防的信息扩散与行为改变的问卷调查的健康教育活动,在艾滋病预防的信息扩散接受程度方面对她们起到了较好作用,但她们对预防艾滋病知识的了解还不够系统;在对预防艾滋病的认识态度方面表现出较为积极,但对艾滋病的防范意识还需加强;在艾滋病预防的个人行为改变方面显示出较为主动。结论本文所设计的这份艾滋病预防的信息扩散与行为改变的健康教育问卷调查表可建议作为艾滋病预防的健康教育资料向其他人群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2.
建筑工人预防艾滋病知识行为调查及健康教育干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流动人口数目庞大且难于管理,在艾滋病的传播和流行中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促进因素。由于农民工自发频繁的流动性和自身所处的社会弱势地位,容易与艾滋病流行的危险因素相联系,有可能成为艾滋病传播中的脆弱人群。有研究表明,文化程度低、男性和经济收入低的农民工应成为城市流动人口艾滋病健康教育的重点人群。在男性农民工较为聚集的建筑工人群体中,进行了预防艾滋病知识、行为情况调查及健康教育干预研究。  相似文献   

3.
娱乐场所预防艾滋病行为干预的试点研究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目的 探讨在娱乐场所服务小姐中开展预防艾滋病的健康教育和行为干预的方法、效果及可行性。方法 调查员深人现场,采用面对面的深人访谈与咨询,免费分发宣传材料和避孕套,演示避孕套正确使用方法等,运用封闭式调查问卷和定性访谈方法,评价干预效果。结果 干预前后分别调查385人和399人。通过干预,服务小姐艾滋病预防知识水平有显提高,对避孕套预防艾滋病经性传播的态度和信念有明显转变。在与固定和非固定性伴性行为中,最近一次避孕套的使用率分别为63.9%和89.0%;最近三次性行为中,每次都使用避孕套的分别达到39.1%和64.2%,较干预前均有显提高。结论 在娱乐场所服务小姐中开展预防艾滋病的健康教育和行为干预是可行的而且是有效的。  相似文献   

4.
艾滋病预防知识水平与信息获取途径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目的 分析艾滋病预防知识与信息获取途径的关系,寻求有效的信息传播方式。方法 对南宁市10个健康教育示范社区的部分居民进行预防艾滋病相关知识入户调查,应用相关分析、方差分析与多元回归的方法,比较各种信息获取途径以及途径多寡对掌握艾滋病预防知识的影响。结果 通过途径2了解艾滋病预防知识的人数最多,途径1、途径4与艾滋病预防知识得分的相关系数最大(P <0 0 1) ,标准化回归系数也最大(P <0 0 1) ,途径5、途径6与艾滋病预防知识得分的相关系数最小(P <0 0 1) ,标准化回归系数也最小(P <0 0 1)。结论 途径1和途径4是当前有效传播艾滋病预防知识的主要途径;通过途径5来传播艾滋病预防知识的效果欠佳;应充分发挥途径3传播艾滋病预防知识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正>据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性病艾滋病预防控制中心主任吴尊友介绍,2014年7月全球专家对100多个国家的艾滋病疫情进行了分析,以感染人数、新发人数和死亡人数作为指标,将流行程度分成由高至低的十个等级。目前中国处于第八等级,按照中国的人口庞大基数来计算的话处于低流行,但按照感染者的绝对数量来计算的话,中国则是疫情较为严重的国家。截至2013年,全国报告现存活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患者43.68万人,报告死亡  相似文献   

6.
生活技能与预防艾滋病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周雷  李枫 《中国健康教育》2003,19(6):426-427
生活技能培训是对青年人进行健康教育和疾病预防的有效方法之一 ,对预防艾滋病有着良好效果 ,并对培养青年人健康行为起着积极的推动作用 ,应引起人们的高度重视。生活技能的概念生活技能就是个体能够采取正确的、恰当的行为 ,有效地处理日常生活中发生的事件或面临的各种挑战的综合能力。当今社会 ,青年人面临众多社会问题和挑战 ,如吸烟、酗酒、滥用药物、性病和艾滋病、心理紧张、工作压力和失业、不公平对待和社会动荡等。造成这些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人们不可能用简单的方法迅速解决。作为综合的多策略的一种方法 ,生活技能可有效地…  相似文献   

7.
参与式交流策略与男同性恋艾滋病易感行为改变的实践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高云  王曙光  张胜康 《现代预防医学》2005,32(11):1512-1515
目的:通过利用参与式交流的社会理论,去探索男-男性关系人群的有效的行为改变模式。方法:研究以不同形式的同伴教育方式,进行行为改变的分阶段横断面跟踪调查的控制测量设计。351名男同性恋者的非随机样本被设计为前后对照的3个组:“自我促进组”,“社会促进组”和未实施干预的“对照组”以评估干预效果。结果:采用参与式交流策略对促进男-男性关系人群安全性实践有着非常显著的效果。结论:回应艾滋病流行,行为改变策略,必须超越流行病学、公共卫生、心理学和一般社会学基础上的传媒干预模式,而特别强调目标人群的主体性地参与的策略,以通过发展文化适当性,提高干预的效果。这一过程几乎在所有国家的艾滋病防治运动中,进行着尝试与实践。  相似文献   

8.
目的 了解大学生的艾滋病知识、态度、行为现状,为学校艾滋病健康教育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对某高校662名大学生通过匿名自填式问卷调查,进行艾滋病防治知识、态度、行为调查。结果 大学生对艾滋病的传播途径、预防等相关知识的知晓率较高,达到81.2%。57.1%的大学生对艾滋病病人持同情态度,9.3%的大学生有过性行为,有性行为的学生中29.5%的人每次使用安全套。结论 大学生已具备一定的预防艾滋病的知识和较为正确的态度。  相似文献   

9.
艾滋病危险行为的扩散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揭示城市民工艾滋病性危险行为的扩散模式。方法 资料来自于杭州和广州两个城市多阶段抽样的1595名男性城市民工。资料应用结构问卷以匿名方式获取。初步分析显示性危险行为的时间累计采纳状况,多元回归分析在于确立影响采纳的有关因素。结果 所调查民工中有57.9%~88.1%的各种性危险行为的前阶段行为和79.9%的商业性交行为首次发生在外打工期间。各种前阶段行为采纳高峰发生在进城打工后的第三个月,发生率为15.2%~26.8%;商业性交行为则在第六个月,其发生率为14.4%;两者间的过渡时间为3个月。高峰时间的累计率前阶段行为57.3%~70.4%,商业性交行为48.9%;累计采纳曲线呈现迅速增长趋势,这种情况在前阶段行为较商业性交行为更为突出。早期商业性交行为采纳者大多为已婚者和具有较高享乐型价值观的人。性信息交流行为与行为采纳关联于心理压力和享乐型价值观。结论 性危险行为在流动人群中的流行是一种社会和群体现象,应该强调采取社会策略和措施进行控制。  相似文献   

10.
为了解河口县娱乐场所从业人员预防艾滋病知识、态度、行为,以及通过预防宣传教育、干预活动后,有关知识知晓率的提高情况,于1997年、1998年两次分别向娱乐场所从业人员散发和回收艾滋病知识调查表,并作比较分析。结果表明,人群的知识掌握率有一定提高,其平均提高幅度为47.92%-63.31%。但总体的知晓率还较低,揭示预防控制滋病还必须在宣传教育上加大力度。  相似文献   

11.
高校艾滋病健康教育的探讨   总被引:15,自引:1,他引:14  
杲强 《中国健康教育》2002,18(11):697-698
健康教育已成为预防与控制艾滋病的一项重要防治策略.总结在高校开展预防艾滋病健康教育的经验和具体做法,对于不断改进高校预防与控制艾滋病的健康教育工作,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12.
创新扩散: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的一个应用性理论模式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创新扩散理论是从群体层面分析和解释创新被传播和采纳过程的一种理论模式。在国际上这一理论已在不同的学科得到广泛的应用。医学科学知识的产生与普及应用之间存在着一道鸿沟。将创新向目标人群进行传播 ,即进行健康知识、技术和产品的转化和推广 ,是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的一项基本功能。从创新扩散的角度来分析、解释一种新的事物被采纳的过程和规律 ,可以指导我们将健康知识、技术、方法和行为模式向目标人群传播并使之被采纳。创新与创新扩散创新 (innovation) ,指被人们认为是新的思想、技术、事物或行为方式[1] 。创新是当今世界的一…  相似文献   

13.
某高校新生艾滋病知识的调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艾滋病正威胁着全人类,尤其是儿童、青少年.不断变化的社会生活方式,包括性观念和性行为的变化,使许多青少年成为艾滋病传播的易感人群,作为一级预防的健康教育工作,不仅可以促进预防艾滋病知识的传播,而且能提高人们的自我保护意识,降低人们危险行为的发生.  相似文献   

14.
黄辉 《中国学校卫生》2003,24(4):422-423
当前,艾滋病正在世界各地快速蔓延。科学家们在描述艾滋病的时候,使用了这样一个词汇“超级癌症”。其实,艾滋病并不象想象中的那么恐怖和不可救药,它是可以预防的,我们面临的问题只是如何预防。解决这一问题的最好方式应该是“从娃娃抓起”,对孩子进行预防艾滋病的教育。在社会课教学中,结合“艾滋病宣传日”,笔者与六年级的学生一起进行了预防艾滋病的学习。在教学过程中,笔者体会到对小学生进行预防艾滋教育,应着重贯彻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15.
4省城乡居民艾滋病预防知识、态度、行为调查   总被引:8,自引:2,他引:6  
为了解公众对艾滋病预防的相关知识态度和行为,为制定公众预防艾滋病健康教育效果评价指标体系收集现场调查数据,于2003年4~12月,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健康教育所“预防艾滋病公众健康教育效果评价指标方法与应用研究”课题组在福建、陕西、新疆和广西4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协助下。在4省城乡开展了问卷调查。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6.
随着我国农村社会经济和卫生服务的发展,农村妇幼健康问题和需求也不断发生变化,同时给《生命知识》信息传播提出了新的要求。重庆市地处我国中部和西部地区的结合部,长江三峡库区腹地,农村地区妇幼健康和需求有其特点。为了解重庆农村目标人群的《生命知识》核心信息及相关行为改变的影响因素,为中国/UNICEF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合作项目制定新的传播策略提供依据,本研究选择铜梁县为调研单位,并深入该县岚峰乡和旧城镇的各两个村进行了现场调查。现将定性研究结果报告如下。1对象和方法见总体报告。2结果2.1铜梁县开展妇幼健康教育概况。…  相似文献   

17.
大学校园预防艾滋病知识教育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胡凯  陈庆 《浙江预防医学》2006,18(9):53-53,55
青少年是艾滋病威胁的主要人群,但更是预防与控制艾滋病的生力军。《艾滋病防治条例》指出:“有易感染艾滋病病毒危险行为的人群,是指卖淫、嫖娼、多性伴、男性同性性行为、注射吸毒等危险行为的人群”。最近社会上对卫生部发言人就“大学生是艾滋病传播的高风险人群”的说法,非常关注,因为在很多人眼里艾滋病似乎依然离大学非常远,对这说法深感震惊。实际上,近年来随着我国青少年性观念的日益开放,大学生正在成为艾滋病易感染人群,艾滋病正在逼近大学校园。  相似文献   

18.
目的通过对艾滋病病毒阳性孕产妇艾滋病相关知识、行为的调查,探讨艾滋病知识的知晓情况和行为改变的相关性。方法采用问卷和深入访谈形式,对37例艾滋病病毒感染孕产妇进行艾滋病相关知识(重点是母婴传播知识)知晓情况调查;选择妊娠结局、婴儿喂养方式及检测等行为进行回顾性调查。结果在调查的艾滋病病毒感染的孕产妇中,能正确回答艾滋病母婴传播途径的为21.1%。在继续妊娠至分娩的艾滋病病毒感染妇女中,有68.0%的产妇和84.0%的新生儿服用了抗病毒药物,人工喂养的婴儿占96.3%。结论采取预防措施的比例与孕妇的知晓程度有较大反差。调查对象缺乏对艾滋病与艾滋病母婴传播知识的了解,医疗保健机构应加强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知识的健康教育和咨询。  相似文献   

19.
艾滋病预防控制中的行为干预研究   总被引:6,自引:2,他引:6  
艾滋病的蔓延对人类健康造成严重的危害。但到目前为止,仍没有有效的疫苗和理想的治疗药物。为此世界各国达成共识,在可以预见的将来同艾滋病作斗争的最大希望在于帮助人们选择比较安全的行为,以使他们不那么容易感染和传播艾滋病病毒。实施安全行为需要干预。1996年美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主任Satcher指出:“艾滋病预防的成功需要帮助人们建立并保持新的行为,现实不允许有失误与失败,这是对行为科学前所未有的挑战。2000年7月在南非举行的第十三届世界艾滋病大会又提出了“行为干预是目前预防艾滋病的有效疫苗”。全球正在实践着这一措施,而且发展很快。  相似文献   

20.
目的 了解大学新生对艾滋病相关知识的知晓率及态度,探索学校开展大学生预防艾滋病(AIDS)健康教育方法.方法 采用整群抽样法对某大学新生进行不记名问卷调查.结果 100%的学生听说过AIDS,90.0%左右的学生知道AIDS可以通过血液、母婴和性接触途径感染.33.2%的学生认为AIDS可以治愈,55.5%的学生知道纹身、穿耳、拔牙可以感染AIDS,15.8%的学生知道与艾滋病感染者(HIV)共用剃须刀可以感染AIDS.80.6%的学生认为AIDS离我们很远,31.7%的学生认为预防AIDS与我无关.18.9%的学生认为AIDS患者应得到同情.结论 高校学生预防艾滋病健康教育不容忽视,正确认识AIDS的流行趋势、做好个体的自我保护和正确对待HIV感染者和AIDS患者是新生教育中的重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