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90年代我国若干卫生经济指标的动态分析   总被引:13,自引:10,他引:3  
目的 了解我国90年代宏观卫生经济运行特点。方法 采用回顾性分析法,比较了1990-2000年我国卫生总费用、医疗费用、医疗服务费用及药品费用的增长态势。结果 我国卫生总费用呈持续增长,年平均增长率为13.33%;医疗费用自1993年也呈加速增长态势,年平均增长率为10.83%;医疗服务费用和药品费用的年平均增长率为14.14%和11.07%;自1994年,上述指标的增长速度明显高于GDP的增长速度。结论 “总量控制、结构调整”虽取得一些成效,但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卫生经济状况有待继续改善。  相似文献   

2.
2010年中国卫生总费用测算结果与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2010年中国卫生总费用增长速度趋缓,卫生总费用占GDP比重从2009年的5.15%下降为4.98%。卫生筹资结构进一步改善,个人现金卫生费用支出比重下降到35.29%。结合1978年以来和新医改以来卫生总费用平均增长速度预测,到2020年我国总费用占GDP比重将达到8%左右,在医改过程中需要采取有效措施控制卫生费用增长。文章对卫生费用增长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提出慢性病费用和医院费用是卫生费用控制的重点,并对卫生费用合理增长和费用控制对象、范围等问题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3.
1994年美国卫生总费用分析与评价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提供了1994年美国卫生总费用的数据,包括各种医疗服务与产品的费用及其来源,尽管1994年是三十年美国卫生总费用增长最慢的一年,但其增长速度仍快于整个国民经济的增长速度,联邦政府筹资占卫生总费用的比重1994年继续增加,而自费所占比重下降,州政府,地方政府以及包括私人健康保险在内的其他个人支付所占比重和1993年持平。  相似文献   

4.
目的:促进我国政府与个人卫生费用支出分担比例的合理化.方法:以世界卫生组织100多个成员国的数据为基础,采用回归分析方法,探寻经济发展水平与卫生支出以及政府与个人卫生支出分担比例的发展规律.结果:从世界范围来看,人均卫生总费用和人均政府卫生支出的需求收入弹性均大于1,人均个人卫生支出的需求收入弹性小于1.2000-2010年,中国人均卫生总费用、人均政府卫生支出的实际值都始终低于回归预测值.结论:“十二五”期间人均财政卫生支出的增长速度应达到10.2%左右,人均个人卫生支出的增长速度应达到7%.  相似文献   

5.
长期以来,美国卫生费用总量与人均水平居世界首位并保持了较高的增长速度,对于该国政治、经济、社会与人民生活等产生了严重影响。美国卫生费用居高不下的主要原因包括对重点人群和疾病的费用控制措施不力、卫生体制过于复杂导致管理成本过高、人力成本和服务价格过高等。在过去40多年里,虽然美国根据限制、整合和竞争等原则采取了诸多费用控制措施,但收效不大。借鉴美国的相关经验教训并结合我国实际情况,本文的主要建议包括:(1)重视完善的卫生体制在费用控制中的重要作用;(2)在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中不宜过分提倡市场化;(3)政府在卫生费用控制中应发挥关键性作用并充分发挥医疗保险机构和医疗服务提供者的作用;(4)在支付方式改革上应重视归纳总结与宏观管理,避免支付方式复杂化;(5)对于医疗机构的横向合并应持审慎态度。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求黑龙江省卫生人力资源的特点及目标年(2012年)卫生人力的供需状况,为政府决策部门制定卫生人力发展规划及医学教育发展规划提供科学的佐证.方法WHO推荐的卫生资源需要量测算方法中的有效需求法及年龄移算方法,利用1998年国家卫生服务总调查有关数据,对黑龙江省2012年卫生人力供需状况进行长期预测.结果2012年黑龙江省卫技人员总需求量预测值为18.85万人,实际拥有量预测值为23.25万人.结论黑龙江省卫生人力的特点是拥有量大、质量低、分布不平衡.在其他影响因素不变的情况下,按照现在医学院校毕业生每年的增长速度,预测到2012年卫技人员的供给将大于需求.  相似文献   

7.
2010年黑龙江省卫生费用分配总额555.83亿元,比2009年增加了21.07%,比筹资总额少39.44亿元;2010年黑龙江省卫生费用分配总额中医疗机构所占构成达65.39%,公共卫生机构占6.46%;黑龙江省2010年卫生部门医疗机构的财政拨款占其总收入16%,城市医院的政府拨款占其总收入9.02%,县级医院政府拨款占其总收入26.03%;乡镇卫生院政府拨款占其总收入66.11%;2010年黑龙江省公共卫生机构的政府拨款占其总收入构成为78.85%.结论:黑龙江省卫生机构资源配置不合理,公共卫生机构费用构成偏低;医疗机构卫生资源集中流向城市医院.需要进行结构调整.黑龙江省医疗机构以药养医现象仍较为严重;建议强化政府投入,调整不合理的医疗服务价格结构.强化对医疗机构的监管,继续加大政府公共卫生投入.  相似文献   

8.
黑龙江省区域卫生资源配置标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卫生改革与发展的决定》精神指导下,为了推动黑龙江省的区域卫生规划工作,由黑龙江省计委、省卫生厅、省财政厅组成了专门的编制小组,负责制定黑龙江省区域卫生资源配置标准。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各方面的协调,编制工作取得了阶段性的进展。编制小组敢于创新,探索出适合黑龙江省的、科学的区域卫生资源配置标准的制定方法。现将编制工作中的经验、教训总结成文,以供各方面参考。1 编制背景 改革开放以来,黑龙江省卫生事业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卫生资源积累了雄厚的基础,人民健康水平明显提高。但是,由于缺乏必要的宏观调控和行业管理,以致医疗卫生机构、床位、人员膨胀过快,使卫生资源配置不合理,利用效率不高。首先,资源的布局和结构不合理,总体上大部分卫生资源集中  相似文献   

9.
美国管理保健的经验与启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管理保健通过对卫生服务供方实施控制以达到控制服务利用的目的,广泛的保险覆盖范围,消费者较低的费用负担,有限的提供者选择与组织,多样化的供方支付激励、服务利用监控是其主要的要素,HMO、PPO及其混合形式POS是其主要的表现形式,管理保健者有效降低了卫生费用,卫生服务质量未受影响,其供方风险分担及选择与竞争机制对各国卫生改革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0.
卫生总费用中医疗保健卫生费用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卫生总费用反映了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定时期内筹集、分配和使用卫生资源的总水平 ,其筹资结构中包括了政府、社会和个人对公共卫生服务项目提供的经费和用于健康保险的医疗卫生费用。在卫生总费用的测算中 ,我们发现四川省卫生总费用存在着明显的投资偏向 ,用于治疗的投入多 ,公共卫生服务和预防的投入少。为了解四川省近几年医疗卫生费用的筹资现状 ,其对卫生总费用筹资结构的影响 ,以及居民个人对医疗卫生费的负担情况 ,本文对我省卫生总费用中医疗保健卫生支出进行了分析评价 ,以期为推动医疗保险制度的改革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1 资料…  相似文献   

11.
目的:测算和分析中国1990年、2000年和2010年政府卫生支出的健康效率及其影响因素。方法:运用DEA和Tobit测算政府卫生支出的健康效率,评估效率值的影响因素。结果:政府卫生支出的健康生产效率在波动中有所提高,不同年度处于前沿面的省份基本一致,远离前沿面的省份存在较大差别;该效率在各区域间的差异较显著,东部地区政府卫生支出的健康生产效率高于中、西部地区;财政分权与政府卫生支出健康效率存在显著负相关关系。结论:财政分权制度的改革与完善是提高政府卫生支出健康效率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人口结构转型、环境质量恶化对我国城镇居民医疗保健支出的影响。方法:构建非空间面板模型和空间面板模型,运用中国2000-2013年的省际面板数据实证分析。结果:人口年龄结构、环境质量及其交互项对城镇居民医疗保健支出具有显著的影响,人口年龄结构转型和环境质量恶化是推动我国城镇居民医疗保健支出井喷式增长的重要因素。结论:人口老龄化、环境质量恶化是我国医疗卫生系统面临着的两大难题,医疗卫生系统的建设和改革必须高度重视这两大挑战。  相似文献   

13.
目的:本文利用时间序列数据,在ARIMA-FDLMR两阶段分析框架下研究了社会、政府及个人与卫生筹资格局的关系。方法:首先,基于自回归积分滑动平均模型(ARIMA),借助2017年《中国统计年鉴》的数据,预测分析社会、政府、个人的实际卫生支出及其各自占GDP的比重;其次,通过2005—2015年社会卫生支出相关数据,建立时间序列有限分布滞后多元回归模型(FDLMR),分析了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对社会卫生支出产生的影响。结果:ARIMA模型结果显示,社会卫生支出增长速度最快,所占GDP比重最大;政府持续加大医疗投入,但个人卫生支出在短时间内难以降低。FDLMR模型结果显示,社会保险基金支出、非公立医院数量以及社会捐赠对社会卫生支出具有显著影响。结论:鼓励社会资本参与医疗卫生改革是弥补卫生支出不足的有效途径,社会卫生支出将在卫生筹资发展与改革中起到重要补充作用,并且在未来非公立医疗机构将进一步凸显其价值。  相似文献   

14.
医疗保险支付方式是医疗保险制度的核心内容之一,它涉及医、患、保三方,是医疗保险过程中涉及各方经济利益的最直接、最敏感的环节。随着医疗保险制度的普及、医疗费用的快速增长,改革医疗保险支付方式已势在必行。疾病诊断相关组预付法是医疗保险支付方式改革的趋势,其实施将对医院的经营管理有重大影响,涉及到医院管理的重点、医保支付相关科室的结构与职能的调整以及相关人员的培训等方面。  相似文献   

15.
In recent years, a spate of health care reform proposals have emerged on the American agenda. Although the elements of the reform proposals often vary substantially, most of the initiatives are fuelled by two common concerns: rising health care expenditures and a growing uninsured population. National health spending, for example, commands an increasing share of U.S. gross national product despite numerous cost-containment efforts initiated by public and private payers throughout the 1980s. And the uninsured population continues to grow--by an estimated 30 percent between 1978 and 1989. To facilitate understanding of the public policy options being considered to address these concerns, the article examines U.S. health care expenditure data and some of the causes of rising health care costs. The article also discusses the demographic characteristics of the uninsured population, the reasons why they lack health coverage, and the health consequences associated with being uninsured.  相似文献   

16.
目的了解社区卫生服务收支两条线管理的财政可行性。方法预测试点地区全区域实施社区卫生服务收支两条线改革所需投入水平,以及所预测的投入水平占财政支出和卫生事业支出的比例。结果预测全区域进行社区卫生服务收支两条线改革需要政府投入的水平与目前政府实际投入水平相差不大。结论在东部地区和部分中西部地区,政府已经具备财政能力在全区域实行社区卫生服务收支两条线改革;改革的难点不是财政实力问题,而是相应的监管问题。  相似文献   

17.
自组织数据挖掘在卫生总费用预测中的应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采用自组织数据挖掘方法建立了卫生总费用的预测模型,发现影响我国卫生总费用的重要因素有:GDP、医疗卫生服务成本、全国保险福利费用总额、全国从业人员数、城镇职工医疗卫生支出、政府卫生支出等。模型预测结果显示:中国卫生总费用在今后若干年会有比较快的增长,需要政府从宏观政策上加强卫生改革的力度来控制医疗卫生服务成本,并积极推进医疗保险制度改革。  相似文献   

18.
At the end of 1998, China launched a government‐run mandatory insurance program, the urban employee basic medical insurance (UEBMI), to replace the previous medical insurance system. Using the UEBMI reform in China as a natural experiment, this study identifies variations in patient cost sharing that were imposed by the UEBMI reform and examines their effects on the demand for healthcare services. Using data from the 1991–2006 waves of the China Health and Nutrition Survey, we find that increased cost sharing is associated with decreased outpatient medical care utilization and expenditures but not with decreased inpatient care utilization and expenditures. Patients from low‐income and middle‐income households or with less severe medical conditions are more sensitive to prices. We observe little impact on patient's health, as measured by self‐reported health status. Copyright © 2015 John Wiley & Sons, Ltd.  相似文献   

19.
Narayan PK  Narayan S 《Health economics》2008,17(10):1171-1186
While there is a growing literature that examines the issue of cointegration (co-movement over the long run) among health expenditures, there are no studies that examine the issue of common cycles (co-movement over the short run) among health expenditures. We undertake a multivariate variance decomposition analysis of per capita health expenditures of the USA, the UK, Japan, Canada, and Switzerland based on a common-trend-common-cycle restriction framework, to examine the relative importance of permanent and transitory innovations in explaining variations in per capita health expenditures in each of the five countries. Our main finding is that transitory shocks are more important in explaining per capita health expenditures in the UK, Japan, and Switzerland, while permanent shocks dominate variations in per capita health expenditures in the USA and Canada over short horizons.  相似文献   

20.
我国卫生总费用变化趋势与深化医改政策建议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卫生总费用是研究和评价卫生改革与发展政策的重要工具。研究分析近年来我国卫生总费用和省级卫生总费用核算结果及其变化趋势,反映了近年来卫生相关政策取向是逐步降低城乡居民个人现金支出比重,同时也反映了一些相关政策未完全取得预期效果。本文在系统分析的基础上,结合新“医改”方案,提出了加大政府卫生支出、加快社会医疗保障制度建设步伐、调整卫生总费用支出结构、加强对城市医院的宏观调控等具体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