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MRA与ASL灌注联合评估TIA结果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评价磁共振血管成像(MRA)与动脉质子自旋标记(ASL)在颈内动脉系统短暂性脑缺血发作中应用价值。方法:对58例临床确诊的颈内动脉系统TIA患者进行MRA、ASL检查,并根据MRA及ASL表现对58例TIA患者进行分组分析。其中血管狭窄+ASL异常(A组)33例(56.9%),血管狭窄+ASL正常(B组)15例(25.9%),血管正常+ASL异常(C组)2例(3.5%),血管正常+ASL正常(D组)8例(13.7%)。结果:血管狭窄+ASL异常(A组)更易出现DWI高信号22/33(66.6%)及TIA频发发作33/33(100%)。结论:TIA患者血管狭窄合并灌注异常是TIA频发发作及可能发生严重缺血性脑卒中的最危险因素之一,MRA与ASL联合运用,可对TIA病因、预后做出判断,为TIA治疗方案的选择提供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2.
功能磁共振成像的脑血流量调节机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CO2和O2曾被认为是脑血流量(CBF)调节的惟一因子,而现在的研究表明各种生理因子、脑组织因子及其他因子都可能参与CBF的调节,很难发现一种调节因子与脑血管作用的简单关系.  相似文献   

3.
目的 评估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患者颅颈动脉的磁共振血管造影(MRA)和脑实质的弥散加权成像(DWI)表现.方法 选择符合诊断标准的40例TIA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与随机选择的同期34例正常成人及36例脑梗死患者进行对比.分析颅颈部脑供血动脉的狭窄程度及其分布、血管发育状态、脑实质的DWI表现与TIA的关系.结果 3组间在颅颈动脉狭窄支数及狭窄程度上存在显著性差异(P=0.006);TIA组及脑梗死组颅颈动脉重度狭窄及闭塞性病变明显增多(P=0.004、0.015),但TIA组与脑梗死组之间无显著性差异(P=0.148).椎基底动脉系统TIA患者单侧椎动脉(VA)发育不良的比例明显高于正常人(P=0.039).颈内动脉(ICA)系统TIA患者更容易出现DWI高信号灶(4/8,50.00%).结论 TIA患者颅颈动脉的重度狭窄或闭塞及不规则充盈缺损可能是发生严重缺血性脑卒中的最危险因素之一.VA发育不良是TIA的易感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4.
脑动静脉畸形的MRI及MRA诊断价值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研究脑动静脉畸形(AVM)的MRI特征,探讨其诊断价值。方法:使用GEsigna echo speed1.5T超导MR机对71例AVM患者分别行MRI及MRA检查。MRI采用SET1和FSET2加权序列,MRA采用3D-TOF序列。结果:MRI及MRA能显示AVM的瘤巢,AVM的继发改变MRI能很好显示,MRA能显示AVM的三维解剖结果。结论:MRA和MRI是无创性评从脑AVM的有效方法,两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常规MR/、MRA以及不同后处理方法对脑动脉瘤的显示能力及诊断价值。方法:应用磁共振T1、T2WI以及3D-TOF-MRA对44例患者进行检查,并使用最大信号强度投影(MIP)、表面遮盖成像(SSD)、多平面重建(MRR)、容积重建(VR)等方法进行后处理。结果:44例患者MR/均发现单发病灶,呈类圆形、梭形、不规则形、葫芦状等,边界清楚。病灶较特异的信号表现为,流空低信号、涡流信号(混杂信号)及部分病灶周围的血流伪影。MRA可清晰显示动脉瘤部位、形态、大小,选择适当后处理方法显示瘤体生长方向、瘤颈形态以及与载瘤血管的关系,为外科手术治疗提供依据。结论:MPI、MRA为无创性显示脑血管的有效方法,提高对脑动脉瘤常规MRI、MRA典型征象的认识,熟练掌握并灵活运用MRA后处理方法可以有效提高磁共振对脑动脉瘤的诊断率。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究磁共振血管成像(MRA)联合早期卒中风险预测工具(ABCD2评分)在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将2022年05月-2023年05月被临床确诊为TIA并住院的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接受MRA、ABCD2评分检查,分析不同检查方式对TIA患者的检出情况及其对患者预后的影响。结果 从MRA检查结果来看,正常或轻度狭窄组、中度狭窄组、严重狭窄或闭塞组检出率分别为43.33%、36.67%和20.00%,其中,无论是一周还是一个月,严重狭窄或闭塞组、中度狭窄组TIA患者脑梗死的发生率均比较高;从ABCD2评分检查结果来看,低危组、中危组和高危组检出率分别为60.00%、36.67%和3.33%,无论是一周还是一个月,中危组、高危组TIA患者脑梗死的发生率均比较高;联合应用下发现狭窄≥50%且≥4分的TIA患者脑梗死的发生率最高,其次为狭窄<50%且≥4分,最低的为狭窄<50%且<4分的TIA患者(P<0.05)。结论 ABCD2评分联合MRA检查在TIA患者中的检出效果较优,且基于此结果可有效了解到TIA患者发生脑梗死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MRI和MRA检查在脑AVM临床诊断中的价值。方法:46例脑动静脉畸形作了常规MRI和MR血管造影,MRI采用SET1、T2加权成像,MRA采用三维时飞跃法。结果:MRI准确显示了46例AVM的瘤巢,11例可见亚急性出血灶,5例可见含铁血黄素沉积,23例病灶区组织软化或萎缩,4例有占位效应。3D-TOF RMA显示41例AVM供血动脉、23例引流静脉。5例加做增强3D-TOF及6例加做2D-TOF后,引流静脉显示明显改善。结论:MRI和MRA结合应用能对脑血管畸形作出较准确的诊断,为临床治疗提供所需的基本信息并对治疗效果作出客观的评价。  相似文献   

8.
3D-TOF MRA能明确瘤巢及供血动脉,但由于逐渐饱和效应的影响,小动脉及引流静脉显示不佳。CE MRA不依赖于流动效应。而和 Gd-DTPA导致的 T_1 时间缩短有关。Gd-DTPA能够抵消 3D-TOFMRA的逐渐饱和效应,本文分析了12例AVM增强 3D-TOF MRA表现。并和平扫MRA作了比较,结果表明:增强MRA对瘤巢、供血动脉及引流静脉的显示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三维动脉自旋标记成像(3D-ASL)技术能否发现扩散加权成像(DWI)及MR血管成像(MRA)显示为阴性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病人的脑血流灌注异常。方法回顾性分析112例经临床确诊而DWI及MRA阴性的TIA病人[男63例,女49例,平均年龄(58.41±4.92)岁]及67例健康志愿者[男35例,女32例,平均年龄(54.70±6.36)岁]的3D-ASL资料。将TIA资料依据症状分为单发作组(发作1次)与频发作组(1次)。3名医师共同观察动脉自旋标记(ASL)脑血流量(CBF)图并测量兴趣区相对CBF(r CBF值),计算r CBF比值(灌注异常区的r CBF值/镜像区r CBF值)。采用卡方检验比较两组资料构成有无差异,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比较两组r CBF比值有无差异。并判断TIA病人临床症状与灌注异常区是否具有一致性。结果 112例TIA病人中发现灌注异常者69例(61.6%),灌注正常43例(38.4%);健康受试者中灌注减低7例(10.4%),灌注正常60例(89.6%),TIA病人的灌注异常者明显多于健康受试者(χ2=44.91,P0.05),平均r CBF比值(0.78±0.19)低于健康受试者(0.96±0.15)(t=56.2,P0.05)。TIA症状单发作组与频发作组的r CBF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34,P0.05)。69例灌注异常TIA中,颈内动脉系统TIA的临床症状与灌注异常区相匹配的50例;椎基底动脉系统TIA的临床症状与灌注异常区匹配为9例。结论 3D-ASL有助于发现DWI及MRA阴性的TIA的灌注异常,有利于明确TIA的早期病生理状态。  相似文献   

10.
11.
颅脑磁共振血流成像:不同成像方法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旨在研究磁共振血流成像(MRA)在颅脑疾病的应用价值及最佳方法选择。60例脑血管疾病MRA检查中,48例用两种以上MRA方法检查,24例做了DSA对照。研究结果显示:无出血时,脑动脉狭窄、动脉瘤应首选MOTSA;AVM首选多流速编码的2D-PC,并联用3D-TOF或3D-PC;有明显出血时,各种病变均应首选3D-PC。  相似文献   

12.
磁共振波谱成像对颅脑肿瘤的鉴别诊断价值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分析脑肿瘤的氢质子磁共振波谱成像(1H-MRSI)改变,评价1H-MRSI对颅内常见肿瘤的诊断和鉴别诊断价值.方法:本组共42例颅内肿瘤患者行1H-MRSI检查,其中胶质瘤17例、脑膜瘤14例、脑转移瘤11例.测量比较3种肿瘤的实质强化区、周围水肿区和对侧正常脑组织的代谢物浓度(包括N-乙酰天门冬氨酸、肌酸和胆碱)并进行分析比较.结果:常规MRI检查T1WI上肿瘤多为等、低信号,T2WI上呈不均匀高信号,伴有不同程度强化和周围水肿.脑肿瘤的主要MRS袁现为NAA/Cho、NAA/Cr下降,Cho/Cr升高;3纽肿瘤周围水肿区的NAA/Cho分别为1.0167±0.314,1.4250±0.326和2.2900±1.186,组间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其它代谢物指标(NAA/Cr和Cho/Cr)在3种肿瘤间的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3组肿瘤实质强化区各代谢物比值间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1H-MRSI可无创地分析脑肿瘤的代谢状况,对脑肿瘤的诊断、鉴别诊断均有很大的价值.  相似文献   

13.
目的比较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和脑梗死的氢质子磁共振波谱(1^H-MRS)改变,探讨1^H-MRS在TIA中的应用价值。资料与方法对30例TIA和24例脑梗死患者行1^H-MRS检查,同期选择24名健康志愿者作为对照。分别比较TIA患者病变侧和对侧半卵圆中心、脑梗死患者梗死灶与对侧正常脑组织代谢物氮-乙酰天门冬氨酸(NAA)、胆碱(Cho)和肌酸(Cr)含量的差异,并观察有无乳酸(Lac)峰出现,再对TIA患者、脑梗死患者及正常对照组之间脑内NAA、Cho、Cr和Lac含量的差异进行比较。结果TIA患者病变侧半卵圆中心NAA降低、Cho升高,与对侧相应区域以及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两侧Cr含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脑梗死患者梗死灶内NAA、Cho和Cr与对侧正常脑组织和正常对照组比较均有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但TIA患者NAA下降幅度明显小于脑梗死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10例TIA患者、23例脑梗死患者于病侧发现Lac峰,TIA的Lac含量低于脑梗死,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TIA患者缺血脑组织存在代谢异常,但较脑梗死轻微,1^H-MRS能够早期发现这种异常,对TIA的早期诊断和治疗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颅内海绵状血管瘤(cerebral cavernous malformations,CCMs)常规MRI序列表现及MRI磁敏感加权成像(susceptibility weighted imaging,SWI)的诊断价值。资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50例经病理证实的CCMs患者的MRI资料,比较常规MRI序列(T1WI和T2WI)和SWI表现、检出率和病灶大小,判断其对CCMs的诊断价值。结果 50例共捡出97个病灶,22个病灶可见短T1信号伴出血,常规MRI对出血病灶具有多种表现形式;75个病灶未见短T1信号不伴出血。49个病灶T2WI灶周具有"铁环征";97个病灶中有48个病灶在T1WI或T2WI上呈"网格"状或"桑椹"状高、低混合信号;8个病灶T1WI、T2WI均呈高信号;6个病灶T1WI、T2WI均呈低信号;3个病灶T1WI呈等信号、T2WI呈稍低信号。SWI显示的病灶范围包括瘤体及灶周含铁血黄素区域,病灶信号不均匀性降低;SWI上90个病灶显示均匀或不均匀黑色信号,7个病灶显示混杂信号影。T1WI、T2WI、SWI对出血性病灶的检出率均为100%,SWI对非出血性病灶检出率为100%,显著高于T1WI和T2WI(18.6%和40.0%,P<0.05)。SWI显示出血性瘤体大小为(3.3±1.2)cm,显著大于T1WI和T2WI[(2.0±0.6)cm和(2.6±0.9)cm,P<0.05];SWI显示非出血性瘤体大小为(3.1±1.1)cm,显著大于T1WI和T2WI[(1.7±0.6)cm和(2.3±0.8)cm,P<0.05]。结论 MRI是诊断CCMs的首选方法,常规序列结合SWI序列能提供更准确和更全面的诊断信息。  相似文献   

15.
文峰  郭亮 《放射学实践》2007,22(4):368-370
目的:探讨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DWI)在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患者相关责任病灶的检出率及其较常规MRI检查的优势.方法:前瞻性对连续的41例资料完整的TIA患者行常规MRI和DWI检查,分别记录各序列的检出率,并对不同序列检出率进行χ2检验.所有患者MRI检查均在TIA发作5天内进行.结果:TIA患者的DWI表现为点状的异常高信号.DWI、FLAIR和T2WI各序列对TIA责任病灶的检出率分别为36.6%(15/41)、19.5%(8/41)和12.2%(5/41).各序列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χ2=7.31,P<0.05).DWI共发现15例患者中的18个TIA责任病灶影,病灶多在基底节区,占50%(9/18).结论:DWI序列对TIA责任病灶的检出率明显高于常规MRI,DWI序列在区分急性和慢性病灶方面有很大价值,对临床诊治和疗效评价很有帮助.  相似文献   

16.
运动相关大脑皮层的功能磁共振成像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目的 :应用功能磁共振成像技术对运动皮层在运动准备及执行阶段的功能活动分布进行研究。方法 :应用事件相关功能磁共振成像技术 ,记录 14名右利手健康受试者在序列手指运动过程中大脑皮层的功能活动 ,获得运动准备和运动执行阶段的脑激活图。结果 :双侧辅助运动区前部、双侧运动前区后部及双侧后顶叶前部在运动准备与执行过程均有激活。结论 :研究表明运动皮层存在于运动准备和执行阶段均有激活的脑功能区 ,事件相关功能磁共振成像技术可应用于脑活动机制的研究。  相似文献   

17.
张苗  李坤成  卢洁 《放射学实践》2007,22(3):238-241
目的:分析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患者MR脑灌注成像(PWI)后顺磁性对比剂钆喷酸葡甲胺(Gd DTPA)对质子磁共振波谱(1H MRS)的影响,探讨用PWI检查指导1H MRS定位的可行性.方法:对20例临床诊断为TIA的患者行PWI检查,分别在PWI检查前后于双侧半卵圆中心行1H MRS检查,扫描参数及兴趣区(VOI)均相同.对比分析注射Gd-DTPA前后两次1H MRS主要代谢产物氮-乙酰天门冬氨酸(NAA)、胆碱复合物(Cho)和肌酸复合物(Cr)谱线的形态(峰高和半高宽)及相对浓度值(峰下面积比值).结果:注射Gd-DTPA前后两次1H MRS检查NAA、Cho和Cr谱线的形态未发现明显改变,同一区域代谢物谱线的各项参数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TIA患者PWI检查注射顺磁性对比剂Gd-DTPA对1H MRS没有明显影响,可以通过PWI显示的灌注异常,指导TIA患者的1H MRS定位.  相似文献   

18.
作者用1.5T磁共振扫描机,观察7例健康志愿乾运动刺激中对应皮质区信号变化,手指运动中对频运动区皮质信号均有增加,MR值提高2%-12%。在狗一侧颈总动脉内注入静脉血,用脑机能成像方法扫描对比,注血过程中其供血区皮质下降5%。验证了脑机能成像的基础是局部氧合血红蛋白和脱氧血红蛋白含量的变化。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的质子磁共振波谱(1H-MRS)改变及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分别对25例TIA患者和25例健康志愿者(正常对照组)行1H-MRS,测量两侧大脑半球半卵圆中心代谢物包括氮乙酰天门冬氨酸(NAA)、胆碱(Cho)和肌酸(Cr)的波峰下面积,计算NAA/Cho、NAA/Cr和Cho/Cr.对TIA患者病变侧与对侧正常脑组织及正常对照组之间各代谢物比值的差异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TIA患者病变侧半卵圆中心的NAA/Cho(1.48±0.23)、NAA/Cr(1.23±0.17)低于对侧(1.68±0.24,1.79±0.21)及正常对照组(1.66±0.24,1.78±0.17),差异有极显著性意义(P<0.01);其Cho/Cr(1.18±0.19)高于对侧(1.05±0.16)及正常对照组(1.04±0.12),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1H-MRS能够早期发现TIA患者的脑代谢异常,对临床诊断和治疗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