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自控镇痛在老年患者术后的应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自控镇痛在老年患者术后的应用@段宏军!100730卫生部北京医院麻醉科 @刘芳!100730卫生部北京医院麻醉科 @张文革!100730卫生部北京医院麻醉科 @李雪晶!100730卫生部北京医院麻醉科 @杜翔华!100730卫生部北京医院麻醉科~~  相似文献   

2.
目的 观察老年患者术后在不同镇痛模式下氧合状况及低氧血症的发生率,探讨其防治方法。方法 60例老年患者根据术后采用不同的镇痛模式随机分为3组:硬膜外自控镇痛、静脉点滴(静脉)持续镇痛、肌肉注射(肌注)镇痛组,每组各20例,监测24h氧饱和度(SpO2),分别采自术前、术后第4、24、48h动脉血气。结果 硬膜外自控镇痛、静脉持续镇痛、肌注镇痛组24h内发生1次或多于1次的低氧血症患者分别为21%、36%、32%,硬膜外镇痛组48h内氧分压(PaO2)、二氧化碳分压(PaCO2)和术前比较差异无显著性,静脉持续镇痛、肌注镇痛组术后4、24hPaO2、PaCO2与术前比较显著下降,但均大于70mmHg。结论 硬膜外自控镇痛方法对老年患者术后的氧合抑制较少,减少了低氧血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3.
目的 观察术前应用加巴喷丁对老年开胸术患者自控镇痛的影响.方法 对60例老年开胸手术治疗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术前应用加巴喷丁,术后应用自控镇痛;对照组仅术后应用自控镇痛,比较两组患者的镇痛效果.结果 治疗组在2、4、12、24 h四个时间点的VAS评分分别为3.46±1.43、3.61±1.87、3.12±1.45、2.51±1.64;而在对照组分别为6.21±1.24、6.01±1.75、5.67±2.64、5.25±2.65,两组在四个时间点上的比较均具有显著差异(P<0.05).在镇痛药的应用方面,在哌替啶的初次使用时间上,治疗组为(37.43±13.5)min,对照组为(27.67±6.3)min,两者比较具有显著差异(P<0.05);在哌替啶的总用量方面,治疗组为(280.54±35.37)mg,对照组为(350.12±64.02)mg,两者比较具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 术前应用加巴喷丁结合术后的自控镇痛可以获得确切的镇痛效果,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4.
董永平 《中国老年学杂志》2007,27(11):1094-1095
老年病人由于呼吸系统的退行性改变,呼吸储备功能不足,生理上就存在着潜在的低氧血症,加之高海拔地区低氧分压环境、气候干燥及疼痛等对呼吸功能影响,通气血流比例的失衡,使其氧合状况发生改变,造成术后低氧血症发生率高。本文通过观察老年病人上腹部术后用不同镇痛方法对低氧血症发生的影响,探讨其防治方法。  相似文献   

5.
病人自控静脉镇痛临床应用配方较多,舒芬太尼因为具有高选择性、高强度阿片受体激动剂样作用,在临床麻醉中被广泛应用,近期也在术后镇痛方面被广泛应用.但老年颌面肿瘤患者术后自控静脉镇痛配方却很少报道.口腔手术特点多是舌颌颈联合根治,必须全麻插管,术前术后常因解剖及生理异常改变导致上呼吸道梗阻.如何达到术后无痛,又不影响呼吸功能是口腔临床麻醉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拟探讨老年颌面肿瘤术后自控静脉镇痛的合理配方.  相似文献   

6.
目的 以老年患者为观察对象,探讨术后48 h内病人自控镇痛(PCA)对老年患者血液流变性的影响.方法 选择年龄60~75岁、ASAⅠ~Ⅱ级、全麻下行胸腹部手术患者20例,随机分为老年PCA组(Ep)和老年对照组(En),每组10例.选择30~50岁同类手术患者20例,随机分为中青年PCA组(Yp)和中青年对照组(Yn).Ep、Yp组患者术毕即刻进行48 h PCA.检测指标:麻醉前5 min(T1)、术后1 h(T2)、术后6 h(T3)、术后24 h(T4)、术后48 h(T5)高切变率全血黏度(Hηb)、低切变率全血黏度(Lηb)、血浆黏度(ηp)、全血还原黏度(ηr)、红细胞聚集指数(EAI)、红细胞变形指数(EDI)、红细胞刚性指数(ERI)、红细胞压积(HCT)、红细胞沉降率(ESR)、红细胞电泳时间(EET),T1~T5无创血压、心率,T2~5VAS评分.结果 (1)Ep组Hηb、Lηb、ηp、ηr、EET在T3、T4、T5时点,EAI、ERI在T5时点低于T1(P<0.05).(2)En组Hηb、Lηb、ηp、ηr、EAI、EDI、ERI在T4、T5时点高于T1,仅EDI的T5显著高于T1(P<0.05).(3)Ep组Hηb、Lηb、ηr、EAI,ERI在T5时点低于En组(P<0.05).结论 术后早期疼痛可增加老年患者血液黏度,主要表现为血浆黏度、红细胞聚集性和刚性增高;术后早期PCA可改善老年患者血液流变性.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小茴香对术后应用自控镇压痛泵(PCA)患者不良反应的影响。方法选取2010-01~2010-12行开腹手术后应用自控镇痛泵患者1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除常规护理外,同时给予小茴香热熨治疗,观察两组病人胃肠道反应及肠道功能恢复情况。结果观察组的胃肠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1),肛门排气时间较对照组提前(P0.05)。结论小茴香热熨治疗能减少患者术后应用PCA所致的胃肠不良反应的发生,胃肠功能恢复快,减轻了病人的痛苦,提高术后病人的生活质量,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8.
147例手术患者应用自控镇痛泵镇痛的护理体会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王新华  严晓云 《山东医药》2004,44(14):31-31
1999~2002年,我科共有147例患者术后应用自控镇痛泵镇痛,效果满意。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氢溴酸高乌甲素复合芬太尼用于老年患者术后静脉自控镇痛的临床效果与不良反应。方法选择100例手术的老年患者,随机分为两组。Ⅰ组(50例)采用氢溴酸高钾素复合芬太尼术后镇痛,镇痛液配方为:芬太尼0.5mg+高乌甲素24mg+氟哌利多5mg+0.9%氯化钠注射液共100ml;Ⅱ组(50例)采用芬太尼作术后镇痛,镇痛液配方为:芬太尼1.0mg+氟哌利多5mg+0.9%氯化钠注射液共100ml。两组镇痛泵设置:持续输注2ml/h,追加量2ml/次,锁定15min。分别于6、12、24、48h观察镇痛效果及不良反应。结果两组患者VAS评分无明显差异(P〉0.05);镇静评分Ⅱ组明显高于Ⅰ组(P〈0.05);术后恶心、呕吐发生率Ⅱ组明显高于Ⅰ组(P〈0.05)。结论高乌甲素复合芬太尼用于老年患者术后镇痛,临床镇痛效果确切,不良反应较少。  相似文献   

10.
刘兰秀 《山东医药》2005,45(29):75-76
自2002年以来,我们对120例骨科术后患者应用自控镇痛泵,镇痛效果满意。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吸烟者胸部手术后的自控静脉镇痛( PCIA)效果。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将152例实施PCIA的男性胸部手术患者分为非吸烟组(NS组)70例和吸烟组(S组)82例,比较两组术中芬太尼用量、手术时间及术后24、48 h的舒芬太尼用量;术后0~48 h采用数字评价量表( NRS)评估静息与咳嗽时的疼痛评分;观察有无镇痛相关不良反应。结果两组术中芬太尼用量、手术时间均无显著差异( P均>0.05);S组术后24、48 h舒芬太尼累积用量及每千克体质量用量均明显大于NS组,术后0~48 h静息与咳嗽时NRS评分均高于NS组( P均<0.05);两组术后恶心、呕吐、过度镇静、呼吸抑制发生率无显著差异(P均>0.05)。结论与不吸烟者比较,吸烟者胸部手术后疼痛程度增强、PCIA所用药物剂量增大,但PCIA相关不良反应无明显变化。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地佐辛复合芬太尼用于老年心脏病患者非心脏手术后镇痛效果及不良反应。方法:60例美国麻醉学家协会(ASA)II或III级择期行全麻手术合并高血压及缺血性心脏病老年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芬太尼组(F组),芬太尼16μg/kg+盐酸托烷司琼10 mg+0.9%氯化钠液至总量100mL;芬太尼复合地佐辛组(FD组),芬太尼8μg/kg+地佐辛0.4 mg/kg+盐酸托烷司琼10 mg+0.9%氯化钠液至总量100 mL。两组患者镇痛液负荷量为5 mL,经静脉注射自控镇痛(PCIA)镇痛泵维持量2mL/h,追加量0.5 mL,锁定时间15 min。记录术后4 h、8 h、12 h、24 h、36 h及48h的视觉模拟评分(VAS)及Ramsay镇静评分、生命体征、术后各时段镇痛效果与镇痛泵按压次数及不良反应。结果:F组与FD组术后各时点VAS评分均<3分,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F组术后8 h、12 h及24 h的Ramsay镇静评分明显高于FD组(P<0.05);镇痛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FD组低于F组(P<0.05)。结论:地佐辛复合芬太尼用于老年心脏病患者非心脏手术后镇痛治疗,其镇痛效果良好,不良反应发生率低。  相似文献   

13.
目的评价曲马多复合不同剂量舒芬太尼用于胃肠外科患者术后静脉自控镇痛(patient controlled intravenous analgesia,PCIA)的效果。方法选择ASAⅠ或Ⅱ级择期行胃肠外科手术患者60例,按入院先后分为三组。A组:曲马多300 mg+舒芬太尼50μg;B组:曲马多300 mg+舒芬太尼100μg;C组:曲马多300 mg+舒芬太尼150μg。三组镇痛药物均加入氟哌啶2.5 mg,用生理盐水稀释至100 ml。手术结束前连接自控镇痛泵(PCA),镇痛模式为负荷剂量2 ml,背景输注剂量1.2 ml/h,单次给药剂量2 ml,锁定时间为20 min,全程观察24 h。分别于术后2~4 h、8~10 h、12~20 h、22~24 h记录患者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Ramsay镇静评分和不良反应。结果术后24 h各时段B、C两组VAS评分均低于A组(P=0.000);与B组比较,C组8~10 h、12~20 h VAS评分均降低(P=0.000);三组患者各时段Ramsay镇静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300 mg曲马多复合150μg舒芬太尼用于胃肠外科手术后PCIA,效果较好,而且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小剂量氯胺酮+芬太尼用于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术后镇静、镇痛的效果,以及对细胞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β(IL-1β)的表达的影响。方法80例全髋关节置换术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行术后经静脉患者自控镇痛(PCIA),F组(40例)配方芬太尼20μg/kg+昂丹司琼8mg+生理盐水至100ml;FI潍(40例)芬太尼16μg/kg+氯胺酮2mg/kg+昂丹司琼8mg+生理盐水至100ml。术后静脉持续泵注2ml/h,观察不同时间点视觉模拟评分(VAS)镇痛、镇静、呼吸血压变化、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血清TNF-α和IL-1β的表达。结果两组患者术后各时间点VAS镇痛、镇静评分、平均动脉压、血氧饱和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KF组患者与F组比较,术后恶心、呕吐不良反应明显减少(P〈0.05);术后0及4hIL-1β的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2及24hIL-1βp表达明显降低(P〈0.05);术后各时间点TNF-α的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剂量氯胺酮复合芬太尼用于髋关节置换术患者术后镇痛,较传统的单用芬太尼术后静脉镇痛,能产生良好的镇痛效果,减少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同时能抑制炎症因子IL-1β的表达,更有利于患者的康复。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比较硬膜外自控镇痛(PCEA)与静脉自控镇痛(PCIA)2种镇痛方法在胸科手术后的镇痛效果和不良反应。方法纳入2015年1月至2016年6月内蒙古医科大学附属医院麻醉科择期行开胸手术患者60例,随机分为PCEA组与PCIA组。2组术后镇痛方法如下。PCEA组:舒芬太尼30μg+罗哌卡因300 mg+0.9%生理盐水至250 ml,单次量2 ml,持续输注量5 ml/h,锁定时间15 min;PCIA组:舒芬太尼200μg+0.9%生理盐水至250 ml,单次量2 ml,持续输注量5 ml/h,锁定时间15 min。术后4、24、48 h采用视觉模拟评分(VAS)评估静息痛和运动痛。观察比较2组术后4、24、48 h的Ramsay镇静评分及不良反应(低血压、呼吸抑制、恶心呕吐、咳嗽无力、谵妄躁动)。采用SPSS 22.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根据数据类型,组间比较分别采用方差分析或χ~2检验。结果 PCEA组患者术后4、24、48 h的静息痛、运动痛VAS值明显低于PCIA组(P0.05)。在术后4 h和24 h,PCEA组Ramsay镇静评分优于PCIA组(P0.05),术后48 h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CEA组低血压、呼吸抑制、恶心呕吐、咳嗽无力及谵妄躁动的发生率低于PCIA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于胸科手术术后镇痛,0.12%罗哌卡因复合30μg舒芬太尼的PCEA组镇痛效果优于单用舒芬太尼的PCIA组,且不良反应可能更少。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布地奈德混悬液联合氨溴索氧气驱动雾化吸入治疗老年腹部手术患者术后肺部行发症的效果,方法将2011年1月至2013年7月上海市安亭医院外科收治的老年腹部手术患者202例随机分为2组,每组101例所有患者均于气管内插管全凭静脉麻醉下行腹部手术治疗。治疗组采用布地奈德混悬液联合氨溴索雾化吸入,对照组采用地塞米松加糜蛋白酶、庆大霉素雾化吸入,记录和比较2组术后血常规、C反应蛋白(CRP)、血气分析、痰液量及患者的咳嗽咳痰症状评分。结果术后连续3d内2组的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比例和CRP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第3天治疗组的氧分压高于对照组(P=0.000),治疗组在痰液量、咳嗽咳痰症状改善方面优于对照组,治疗组的术后肺部并发症发病率(9.90%)比对照组(22.77%)低,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6)。结论布地奈德混悬液联合氨溴索雾化吸入治疗老年患者术后肺部并发症的效果优于传统的地塞米松加糜蛋白酶、庆大毒素。能改善患者术后咳嗽、咳痰症状,改善老年患者术后肺部氧合功能,能降低术后肺部行发症发病率,值得进一步推广。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预防性镇痛对结肠癌患者术后康复速度的影响。 方法采用前瞻性随机对照临床试验方法,纳入81例进行根治性结肠癌切除手术的受试者,随机分配到开腹预防性镇痛组、腹腔镜静脉镇痛泵组、开腹静脉镇痛泵组。结局指标包括患者达到出院标准时间、患者康复指标、疼痛评分、术后并发症发生率。 结果开腹预防性镇痛组受试者术后达出院标准时间(H=41.054,P<0.05)、术后肛门排气时间(F=15.515,P<0.05)、术后排便时间最短(F=8.003,P<0.05),住院费用最少(F=26.664,P<0.05),术后疼痛VAS评分最低(F=6.727,P<0.05),术后每日离床活动时间最长(F=9.647,P<0.05),三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三组受试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2.884,P>0.05)。 结论预防性镇痛能降低患者术后疼痛程度,加速患者术后康复,同时未增加术后并发症。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比较手术切口浸润联合静脉自控镇痛(PCIA)与经硬膜外自控镇痛(PCEA)对加速康复外科(ERAS)下原发性肝癌(PLC)患者术后疼痛和康复的影响差异。 方法 2014年3月 ~2016年10月在我院接受外科手术切除治疗的PLC患者84例,被随机分为A组和B组。A组患者采用0.125%罗哌卡因切口浸润联合舒芬太尼联合昂丹司琼行PCIA镇痛,B组患者采用罗哌卡因联合舒芬太尼和昂丹司琼行PCEA镇痛。采用视觉模拟疼痛(VAS)评分和Ramsay镇静评分观察术后患者反应。 结果 A组患者术后16 h、24 h和48 h的VAS评分分别为3.55±1.26分、3.80±1.59分和3.34±1.31分,显著高于B组(2.14±0.61分、2.21±0.67分和1.63±0.39分,P<0.05);A组患者术后4 h和8 h的Ramsay评分分别为1.92±0.57分和2.05±0.51分,显著低于B组(3.77±0.59分和3.51±0.74分,P<0.05);A组术后第1 d、第2 d和第3 d活动距离分别是128.5±30.1 m、261.5±57.6 m和411.6±78.6 m,显著长于B组(95.2±19.9 m、212.7±43.7m和355.1±70.9,P<0.05);A组术后下床时间和住院时间分别为17.8±3.9 h和7.9±1.7 d,显著短于B组(23.6±4.5 h和10.4±2.2 d,P<0.05)。 结论 切口浸润联合静脉自控镇痛与硬膜外自控镇痛比,镇痛和镇静效果更佳,可明显改善患者术后活动能力,缩短住院时间,促进术后康复。  相似文献   

19.
目的比较静脉氟比洛芬酯联合吗啡单次硬膜外注射与硬膜外自控镇痛(PCEA)用于老年患者术后临床镇痛效果和不良反应。方法选择ASA(美国麻醉师协会)分级Ⅰ~Ⅲ级,年龄65~80岁,全身麻醉联合硬膜外行腹部手术的患者40例,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静脉氟比洛芬酯联合吗啡组)术后予氟比洛芬酯100~150mg联合吗啡1mg硬膜外注射;对照组(硬膜外自控镇痛组,PCEA)应用硬膜外镇痛泵,吗啡0.05mg/mL复合罗哌卡因2mg/mL背景剂量2mL/h,PCEA单次剂量2mL/次。观察患者术后12h、24h、3611和48h作VAS评分和镇静评分,记录不良反应。结果两组患者术后的视觉模拟评分(VAS)评分和Ramsay镇静评分的比较,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静脉氟比洛芬酯联合吗啡单次硬膜外注射用于术后镇痛,可以产生良好的镇痛效果。与PCEA镇痛相比效果相当,不良反应无明显增加。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高位硬脊膜外腔阻滞(TEA)治疗难治性心力衰竭的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方法:取胸椎4~5间隙为穿刺点,每6~8h推注0.25%罗哌卡因注射液5~7ml,共用4周,监测血压、心率、心电图、心胸比、左室舒张末期内径、左室射血分数、不良反应等。结果:TEA治疗难治性心力衰竭10例,总有效率90%,治疗后心率、血压均较前明显下降,心功能较前明显改善,心律失常明显减少,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TEA治疗难治性心力衰竭安全、有效,其远期疗效有待于进一步观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