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尖锐湿疣患者血清IL-18,干扰素γ和IL-10水平检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尖锐湿疣(CA)患者治疗前、后血清白细胞介素18(IL-18)、干扰素γ(IFN-γ)和白细胞介素10(IL-10)的水平变化在CA免疫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分别检测42例CA患者在治疗前和治疗后3个月未复发时血清IL-18,IFN-γ和IL-10的水平,并与35例正常人作比较。结果 CA患者治疗前血清IFN-γ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P<0.01),IL-10和IL-18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均<0.01);治疗后3个月末血清IL-18,IFN-γ和IL-10的水平同正常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IL-18和IL-10水平明显低于治疗前(P均<0.01),IFN-γ的水平明显高于治疗前水平(P<0.01)。结论人乳头瘤病毒感染可造成患者细胞免疫功能异常,IL-18,IFN-γ和IL-10在CA免疫发病机制中可能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 研究白介素 18(IL- 18),γ干扰素 (IFN-γ )在尖锐湿疣 (CA)发病机理中的作用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方法 用双抗体夹心 ELISA法检测了 36例 CA患者血清 IL- 18、 IFN-γ水平。结果 CA患者血清 IL- 18、 IFN-γ水平均明显低于正常人对照组 (分别为 P<0.05及P<0.01);IL-18与IFN-γ之间呈正相关(P<0.01)。结论 CA患者血清IFN-γ水平低下与-18相关;IL-18水平低下所致的一系列细胞免疫反应抑制效应在CA发病机理中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3.
尖锐湿疣是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引起的性传播疾病。近年来发病率较高,治疗方法很多,但效果均不理想。微波治疗对肉眼可见的疣体效果好,但治疗后遗留有亚临床的HPV感染,复发率高。我们采用α-干扰素配合微波治疗尖锐湿疣取得较好的效果,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氩气高频电刀联合干扰素治疗尖锐湿疣的疗效以及对淋巴细胞趋化(LTN)因子和白细胞介素-17(IL-17)的影响。方法:将本院收治的尖锐湿疣患者96例参照数字法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各48例;对照组给予氩气高频电刀治疗,同时口服蒲地蓝消炎胶囊,3粒/次,4次/d;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重组人干扰素α-2b肌内注射治疗,1×10~6IU/d,3次/d;两组均连续治疗4周。分析两组治疗后临床疗效;比较两组不良反应和复发情况;检测两组血清LTN和IL-17。结果:治疗组患者临床总有效率为89.58%,对照组为66.67%,治疗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比较均无显著差异(P0.05);对照组在治愈基础上有7例复发,治疗组复发3例,治疗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治疗后2周和4周,患者血清LTN水平明显高于同期对照组,IL-17明显低于同期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氩气高频电刀联合干扰素治疗尖锐湿疣的疗效显著,不良反应少,复发率低,提高患者血清LTN水平和降低血清IL-17水平可能与上述疗效相关。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玫瑰糠疹患者急性期和恢复期血清中白细胞介素4(interleukin-4,IL-4)、白细胞介素12(interleukin-12,IL-12)、干扰素γ(interferon-γ,IFN-γ)表达水平。方法应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方法。结果玫瑰糠疹患者恢复期血清中IL-4水平较急性期升高(P0.05),恢复期与正常对照组IL-4表达水平接近(P0.05);玫瑰糠疹患者恢复期血清中IL-12、IFN-r水平较急性期降低(P0.05),而IL-12、IFN-r水平与正常对照组接近(P0.05)。结论玫瑰糠疹患者在急性期体内存在免疫失衡。  相似文献   

6.
尖锐湿疣组织中人乳头瘤病毒检测和白介素6表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尖锐湿疣组织中人乳头瘤病毒检测和白介素6表达徐廷香李西启王剑波邹积才我们应用原位杂交技术,对尖锐湿疣(CA)组织中人乳头瘤病毒(HPV)6.11DNA进行检测,并观察了HPV分布特点及其与CA病理形态改变的关系,同时应用免疫组化方法对CA组织中白介素...  相似文献   

7.
目的 研究白介素18(IL-18),γ干扰素(INF-γ)在尖锐湿疣(CA)发病机理中的作用及它们之间的关系。方法 用双抗体夹心ELISA法检测了36例CA患者血清IL-18、IFN-γ水平。结果 CA患者血清IL-18、IFN-γ水平均明显低于正常人对照组(分别为P〈0.05及P〈0.01);IL-18与IFN-γ之间呈正相关(P〈0.01)。结论 CA患者血清IFN-γ水平低下与IL-18相关  相似文献   

8.
9.
尖锐湿疣是我国最常见的性传播疾病之一.传统的治疗方式包括局部药物治疗、局部物理治疗、光动力,这些方法被用于消除疣体.这些疗法复发率高,因为其不能完全根除残留在邻近上皮黏膜中的潜伏的人乳头瘤病毒.干扰素属于免疫治疗,是一种新型抗病毒方式,前景广阔.干扰素联合传统疗法治疗尖锐湿疣有助于减少复发率.本文主要对干扰素的作用机制...  相似文献   

10.
目的 :研究不同病程尖锐湿疣 (CA)患者血清γ干扰素 (IFN -γ)、白介素 - 2 (IL - 2 )水平的变化在CA免疫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 :采用双抗体夹心ELISA法 ,检测了 6 0例不同病程CA患者血清IFN -γ、IL - 2水平。结果 :CA患者组血清IFN -γ、IL - 2水平明显低于健康对照组 (P <0 0 1) ,而CA长病程组血清IFN -γ、IL- 2水平明显低于CA短病程组 (P <0 0 1)。结论 :CA患者有TH1型细胞因子 (如 :IFN -γ、IL - 2 )表达低下 ,长病程患者更明显 ,患者TH1型细胞因子表达低下在CA的免疫发病机制中可能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1.
《临床皮肤科杂志》2021,50(3):173-177
银屑病是一种慢性复发性炎症性疾病,发病机制与免疫异常密切相关。近年来,银屑病的免疫机制研究进展迅速,推动了生物制剂的开发与临床应用。肿瘤坏死因子(TNF)-α抑制剂、白细胞介素(IL)-12/23抑制剂、IL-17抑制剂等相继问世,极大地改变了银屑病的治疗。选择性拮抗IL-17A及IL-17A受体的生物制剂,如司库奇尤单抗、依奇珠单抗及柏达鲁单抗,已应用于临床,并显示出卓越的疗效和良好的安全性,为银屑病的治疗提供了新选择。  相似文献   

12.
目的 采用临床观察和原位分子杂交技术,观察干扰素α1b局部注射对尖锐湿疣激光治疗后复发的预防作用。方法 试验组用二氧化碳(CO1)激光联合干扰素α1b局部注射治疗尖锐湿疣,对照组单独用CO2激光治疗。结果 利用原位杂交法检测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人乳头瘤病毒-DNA(HPV-DNA),试验组HPV-DNA阳性率为19.35%,复发率为16.13%,对照组则分别为56.67%和53.33%,两组阳性率和复发率相比差异均具有非常显著性(P〈0.001)。结论 干扰素α1b局部注射,可显著降低激光技术后尖锐湿疣复发率及HPV-DNA检出率。  相似文献   

13.
14.
目的 利用基因芯片技术分析人乳头瘤病毒(HPV)在天津地区外阴尖锐湿疣(CA)患者中的基因亚型,探讨高危型HPV感染引发的CA临床和病理特征.方法 采用基因芯片方法检测118例CA患者中HPV基因亚型(包括5种低危型和10种高危型).结果 118例CA标本中检出HPV阳性117例,阳性率为99.15%.共检测出7种亚型,其中低危型(HPV6,11,6+11)感染108例,占92.31%;高危型(HPV16,33)感染3例,占2.56%;高/低危型(18+6,31+6,31+11,33+11,35+11)混合感染6例,占5.13%.6例女性高危型及高/低危混合型感染患者中,5例合并一种或二种妇科炎性疾患.高危型HPV感染者组织病理像可有细胞异型性改变,细胞核大而深染,形态不规则,可见核分裂像.结论 基因芯片技术适用于CA患者的HPV亚型检测,6型是本地区的主要致病亚型;发现高危型及高低危混合HPV感染的一些临床、病理特征,但尚需大样本观察.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尖锐湿疣(CA)患者人乳头瘤病毒(HPV)基因型的感染情况,为制定HPV感染的预防策略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核酸分子快速导流杂交基因芯片技术,对347例尖锐湿疣患者皮损组织进行HPV感染21种基因亚型检测。结果:347份CA组织标本中HPV阳性330例,检出率95.10%,21种HPV亚型均能检测出。排名位于前6位的亚型检出率由高到低依次是HPV6(36.31%,126/347)、HPV11(29.39%,102/347)、HPV16(13.83%,48/347)、HPV52(11.24%,39/347)、HPV58(8.07%,28/347)、HPV39(8.07%,28/347)。单一低危型感染占31.82%(105/330),单一高危型感染占27.88%(92/330),多重感染占40.30%(133/330)。不同性别中,单一高危型和多重感染率存在明显差异(P0.05),而单一低危型感染率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本研究中尖锐湿疣以HPV6、HPV11、HPV16、HPV52、HPV58、HPV39为主,对今后研发针对本地区的预防性疫苗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深圳地区尖锐湿疣(condyloma acuminatum,CA)组织中人乳头瘤病毒(human papillomavirus,HPV)基因型分布情况。方法采用反向点杂交技术,检测1 619例CA患者疣体脱落细胞中的HPV基因型。结果 1 619例CA患者中低危型阳性率为68.6%,高危型阳性率为57.3%;主要HPV型别:6型(35.8%)、11型(25.1%)、43型(14.8%)、16型(14.5%)、52型(10.1%)、58型(8.3%)、18型(5.7%)。男性和女性高危型HPV感染阳性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单一HPV感染占63.9%,多重感染占36.1%,高危型多重感染比例为89.7%(524/584)。男、女性多重感染的比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深圳地区CA感染HPV型别主要为低危型,高危型比例明显上升,主要流行型别是HPV6、11、43、16、52、58、18。高危型多存在混合感染,女性多重感染比例最高。  相似文献   

17.
尖锐湿疣治愈后皮肤及毛囊人乳头瘤病毒检测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的:研究尖锐湿疣(CA)患者经治疗后原患处外观正常的皮肤和周围的毛发毛囊是否还携带人乳头瘤病毒(HPV)及其与复发的关系。方法:CA患者常规微波治疗后2~3周,取治疗后外观正常的原患处皮肤黏膜和周围的毛发毛囊,进行HPV-DNA-PCR检测。随访3个月,观察复发情况。结果:治疗后皮肤黏膜HPV检测阳性者中,HPV6/11型为15/71例(21.13%),HPV16/18型为5/71例(7.04%)。总复发率:阳性患者为65.00%,阴性患者为15.69%,P<0.005,二者间差异有显著性。患处周围的毛发毛囊处HPV检测阳性者中,HPV6/11型为8/39例(20.51%),HPV16/18型为2/39例(5.13%)。总复发率:阳性患者为60.00%,阴性患者为20.68%,差异亦有显著性,P<0.01。结论:HPV可潜伏于治疗后外观正常的皮肤黏膜和周围毛发毛囊处,潜伏的HPV作为病毒储存库与CA的复发相关。提示我们在临床中对有HPV潜伏的患者要进行随访观察和亚型检测分析,尤其是有癌变可能的高危型携带者。  相似文献   

18.
γ-干扰素局部注射预防尖锐湿疣复发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尖锐湿疣(CA)是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所致的一种常见的性传播疾病,其治疗方法很多,但复发较多见。我们用γ-干扰素局部浸润注射预防CA复发,获得较好效果,现报道如下。临床资料所有病人均来自1999年5月~2002年2月皮肤性病专科门诊。初治共174例,完成试验者149例,其中男104例,女45例,年龄17~6l岁,平均29岁;病程9天~6个月,平均2.5个月。皮损分布男性主要以冠状沟、包皮内板、阴茎、系带及肛周为主;女性以小阴唇内侧、阴道口、  相似文献   

19.
尖锐湿疣患者外周血中Th17细胞及IL-17的检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检测Th17细胞、IL-17在尖锐湿疣(condyloma acuminatum,CA)患者中的表达情况,探讨Th17细胞在CA发病中的作用。方法:用流式细胞仪检测36例CA患者及24例对照者外周血中Th17细胞的比例,用酶联免疫法检测血清中IL.17的蛋白表达水平,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两组外周血中IL.17mRNA的表达水平。结果:CA患者组外周血中Th17细胞的比例为(0.89±0.15)%,健康对照组为(O.02±0.04)%,两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6.85,P〈0.05);CA组患者外周血中IL-17的蛋白水平为0.90ng/L,高于对照组的0.16ng/L,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Z=6.79,P〈0.05);CA组患者外周血中IL-17mRNA的表达量为(16.78±23.19)×10^-4,对照组IL-17mRNA的表达量为(8.54±6.10)×10^-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2.03,P〈0.05)。结论:CA患者外周血中Th17细胞的比例升高,其细胞因子IL-17的表达同样存在异常,提示Th17细胞可能在CA的发病中起作用。  相似文献   

20.
尖锐湿疣患者疣体HPV多型别原位杂交检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原位分子杂交技术多型别检测尖锐湿疣患者疣体HPV DNA的敏感性。方法 应用原位杂交法 ,通过广谱生物素标记的HPV DNA探针 ,对尖锐湿疣患者疣体HPV 6,11,16,18,3 0 ,3 1,3 3 ,3 5 ,45 ,5 1,5 2型DNA进行检测。结果 在 3 5例标本中 ,有 3 3例HPV DNA呈阳性反应 ,阳性率 94.3 %。阳性反应物主要分布于表皮浅层空泡细胞的细胞核内 ,多呈片状或灶状分布。结论 用广谱生物素标记的原位杂交技术 ,可检测HPV多型别 ,具有敏感性高、特异强的优点 ,并能进行病毒的组织学定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