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李永琼 《四川中医》2011,(3):99-100
以四物汤加味治疗女性卵巢功能检查异常或男性精液常规异常所致的不孕、不育症68例,疗程2个月-5年,取得满意效果。  相似文献   

2.
名中医沈鼎荪治愈罕见t(6;12)伴原发不育症1例黄郁主题词不育症,男性/中医药疗法,不育症,男性/家族和遗传,染色体异常广东省名中医沈鼎荪主任医师对不育、不孕的诊治有丰富经验,遵从《景岳全书·妇人规》的“因人而药,各有所宜”的原则,善于运用现代检测...  相似文献   

3.
秦满治疗男性精液异常性不育症经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总结了秦满教授治疗男性不育症的经验。认为男性精液异常致不孕是由于下焦湿热滞于精室所致。治疗上应以清热解毒,活血利湿为主,佐以化瘀通络,利尿通淋。  相似文献   

4.
本目前对因男性精液异常而致不孕的夫妇多采用ICSI(卵细胞内精子注入法)进行治疗。从技术角度讲ICSI是可行的,但由于其治疗过程过于复杂,使急于生儿育女的不育夫妇不能全部得到及时治疗,所以人们期望能够通过某种简便易行的治疗方法改善精液质量,提高妊娠率。汉方药对男性不育症,特别是精液异常所致的男性不育症  相似文献   

5.
本文从古代文献及现代研究的角度论述了痰湿体质与不孕不育症的密切关联性,根据“体病相关”理论提出用调理痰湿体质的方法预防和治疗不孕不育症,为其临床诊疗提供了新的视角。  相似文献   

6.
在我国南北朝时的〈褚氏遗书〉中已有记载"交而孕,孕而育,育而生子."说明是先孕而后育,孕和育是不同阶段,所以不孕和不育症是不同阶段的疾病.不孕是指育龄夫妇长期同居,性生活正常,未避孕而未能怀孕.不育是指有过妊娠,但均以流产、早产、死胎或胎儿成长障碍或分娩障碍或新生儿死亡而不能获得活婴.目前临床上,习惯上把女性病因引起的不孕叫女性不孕症,简称不孕症;男性病因引起配偶不孕者叫男性不育症,简称不育症.……  相似文献   

7.
中西医结合治疗不孕、不育症156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丁乾德 《河南中医》2010,30(10):986-986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不孕、不育症的临床疗效。方法:156例不孕症患者均给予克罗米酚和中药治疗。结果:受孕率为85.9%,未孕率为14.1%,分娩率为78.2%,流产率为7.7%。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不孕、不育症,可提高受孕能力,取效满意。  相似文献   

8.
自身免疫抗体与不育症关系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自身免疫抗体与不育症的关系。方法用ELISA法对693对不明原因不育夫妇血清自身抗体进行检测,其中原发不孕386对,继发不孕232对,流产75对。结果男方ASAb,女方ASAb、AEMAb、AOVAb、AHCGAb阳性率其他3组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AHCGAb流产组高于原发不孕及继发不孕组。结论自身抗体的产生可能是引起不孕或流产的重要原因,应重视不育症患者自身抗体检测。  相似文献   

9.
膏方针对不同体质,个体化裁,体现了因人因时因地制宜的原则,因其味道甘甜、服用方便,容易为女性患者所接受,因此膏方在妇科疾病方面的应用非常广泛,尤其在女性不孕不育症的治疗方面有其独特优势,兼顾全面,整体调整,药效持久,能明显提高不孕不育症的妊娠率。  相似文献   

10.
目的:女方卵巢功能异常引起"不孕症"和男方精液活力异常引起的"不育症",主要以"复方阿拉瓦衣毕孜蜜膏"为进行治疗的探讨。方法:对29例男女不孕不育症,服用排泄体内黏液质制剂"木尼孜其"、"木司力"、"复方阿拉瓦衣毕孜蜜膏"。结果:治疗效果明显的23例,占79.3%;未见效果的6例,占20.7%,有效率79.3%。结论:维药"复方阿拉瓦衣毕孜蜜膏"促进了卵泡产生能力,增强精液的稠密,提高女人怀孕能力。  相似文献   

11.
系统阐述人迎脉积(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病因病机与证治。卫气失常,火热灼脉,损伤脉络,以致痰瘀结滞于人迎脉,终成斑块,名曰人迎脉积。饮食失节、吸烟饮酒、运动不足、情志失调、烦劳无度、久病损伤血脉,痰浊瘀血遁入血脉,日久成积,为主要病因病机。年老体虚,阳明脉衰,脏腑渐损,气化衰减,卫外不固,营虚瘀积,血脉易损,是人迎脉积发病基础。营卫失常是人迎脉积发病的基本病机,痰瘀遁脉,痹阻人迎脉是发病的核心环节。根据其结块性质,硬斑名癥积,软斑曰痈积。本病发病隐匿,全身正虚为本,局部邪结为标;危害多端,防治皆难。立足整体,着眼局部,干预脉积,预防中风是防治本病的原则与目的。治分标本,治标当祛邪散结,用清火、化痰、活血、散结、消积法;治本需补虚扶正,调和营卫,固护腠理。列举火热灼脉、痰热壅滞、阴虚火灼、瘀阻阳明、卫郁营滞、气虚血瘀、厥阴阴虚证治。  相似文献   

12.
目的:对健脾养胃护肝法治疗小儿脾胃病的思路进行探析。方法:根据小儿脾胃生理、病理特点、病因病机总结治疗方法,并对健脾养胃护肝法治疗小儿脾胃病的观点进行分析,并附验案佐证。结果:小儿脾胃具有“脾常不足”的生理特点,病理特点为易寒易热、易虚易实。小儿脾胃疾病的诱因多由喂养不当、久病损伤或先天不足,其主要病机为脾失健运、脾湿胃燥、脾化胃纳等功能失调,脾胃受损后会衍生许多相关疾病。将治疗脾胃疾病的总的治疗方法归纳为健脾养胃护肝法,并可根据患儿的具体病情分为多种治法如健脾、运脾、补脾、泻肝、疏肝、清胃、和胃、降逆等。并根据上述治疗方法可应用于鹅口疮、腹痛、厌食症等病症的治疗中,且获得验证。结论:对小儿脾胃病采用健脾养胃护肝法治疗,具有显著的效果。  相似文献   

13.
48 枚鸡胚背根神经节随机分成6 组体外培养。其中的1 组为对照组,不用药。另5 组为实验组,在培养液中加入淫羊藿提取液,浓度分别为0.25% 、0.5% 、1% 、2% 、4% 。观察测量神经突起长度和密度。取24 对神经节做配对实验,在每对中任 1 枚培养液中加入3% 的淫羊藿提取液,另1 枚不加。培养结束前各取12 对分别用3 H Tdr 和3 H Udr 标记。培养结束,测量神经突起长度、密度后,取出标本作同位素放射性测定。结果提示:淫羊藿水提取液能明显促进神经突起的生长,促进神经节的 D N A、 R N A合成。生长3 天,各实验组神经突起长度分别是对照组的1.047、1.102、1.171、1.198、1.272 倍,密度分别是对照组的1.144、1.209、1.406、1.414、1.479 倍;配对实验显示,用药组神经突起长度、密度分别是对照组的1.170 和 1.730 倍;3 H Tdr、3 H Udr 的参入强度分别是其对照组的1.588 和1.354 倍,差别显著。  相似文献   

14.
目的:基于文献报道探讨急性上呼吸道感染证候要素分布与组合规律。方法:计算机检索CBM、CNKI和TCM,制订《急性上呼吸道感染中医证候文献整理规范》并据其建立急性上呼吸道感染证候文献研究数据库,采用SAS9.1.3统计软件进行统计描述。结果:13个证素中,风和热出现频率最高(23.07%),其次为湿、暑、寒、气虚等,频率分别为16.15%、10.77%、9.23%、4.62%等;靶点主要位于卫分(表),其频率为31.92%,其次为在脾(胃)和肺(21.28%和19.15%)。单证素与证候靶点的组合中,气虚所占比例较高(26.09%),靶点在肺、脾;两证素组合的最多(58.72%),风+热(35.94%)和风+寒(32.81%)出现的频率较高,靶点为卫(表);三证素组合以风+热+湿出现的频率较高(47.06%),其次为风+暑+湿(23.53%),作用靶点主要位于卫分(表)、脾(胃)和肺。结论: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主要病理因素是风、热、湿、暑、寒,其次可见气虚、燥、阳虚等,其间常相互联合,或袭于肺,或束于表,或滞于脾(胃),引发疾病或变化为病。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黧黑斑之研究沿革。方法:根据历代文献,考察各个朝代黧黑斑之研究内涵。结果: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对黧黑斑之病名、病因病机、诊断与治法已有初步研究,唯独方药缺如。汉唐时期,提出了“面尘”、“黑”、“”、“面”、“面黑”等别名,和痰饮内渍、腠理受风之病因,肝肾阴虚、脾胃虚弱、湿热、瘀血阻络、血气不和之病机,证候描述为面如蒙尘、或黑如漆柴、或如乌麻、或如雀卵上之色,治疗有方药、针灸和按摩等,内容皆较粗浅。宋朝以后,深化和扩展了其病因病机及证候研究,增加了肾虚血弱、阳明燥胜、肺金燥郁及肝胆火旺的病理概念,治疗手段和药物都较既往更加丰富、具体,只是文献仍然零散,未自成体系,亦无专著。进入近代,一如清前,无所突破。至解放后,尤其上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中医美容学的兴起,黧黑斑研究无论在形式和内涵上都取得了前所未有的进展。结论:探明黧黑斑的源流,对今后深入研究具有基础性作用。  相似文献   

16.
白细胞减少症是由于各种病因引起的一组临床综合征。可归属于中医学的“虚劳”、“温病”等病证范畴。其病机变化虽多,但不外气血亏虚、阴阳失调,心、肝、脾、肾机能受损,其中脾肾两虚为其发病关键,虚、热、瘀、湿为其主要病理表现。依据临床证候,四诊合参,结合八纲、脏腑辨证,分为气血两虚、脾肾阳虚、肝肾阴虚、毒瘀互结四型辨证论治,气血两虚、阴阳失调,脏腑功能失常为本,正虚不固,六淫外袭而反复发热、感染为标,其中脾肾两虚为其发病关键,故治疗当以扶正兼祛外邪为基本法则。治疗上以补气养血、健脾补肾为本,以虚、热、瘀、湿为标,辨证论治与辨病论治的有机结合,中西医优化选择。  相似文献   

17.
冬虫夏草寄主比如蝠蛾成虫生物学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冬虫夏草寄主比如蝠蛾成虫的生物学特性,为冬虫夏草半野生抚育寄主培育提供依据。方法:采集野外的比如蝠蛾,让其在不同条件下羽化、交配、产卵,观察其生物学特性和生长发育规律。结果与结论:比如蝠蛾在自然条件下羽化率42.3%,性比1:0.86,寿命2-5d,恒温条件羽化率最高可达67.4%。不同温度下的交配率和产卵率不同,以18℃的交配率和产卵率最高,分别为92%,98%。交配蛾怀卵814.4粒,平均产卵607.2粒,。在自然状况下,最适交配与产卵的空气相对湿度75%-90%,在室内条件下,空气相对湿度78%最适宜交配产卵。  相似文献   

18.
笔者应用络病理论指导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证治研究,指出肺络包括气络与血络,是肺主气、司呼吸、朝百脉功能发挥的基础,气道与气络概念不同,但其功能与肺络密切相关。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属中医"瘟疫"范畴,疫毒之邪由口鼻而入发病。疫毒袭肺、气道壅滞、邪盛正退、气络虚滞是该病早期特点,毒热内生、气道壅阻、"换气转血"功能失常是该病发展加重的关键环节,气病及血、血伤入络、耗血动血是该病后期转归。汲取历代医家瘟疫的治疗用药经验,提出早中期积极干预的治疗原则——首重病因、驱逐毒邪;先证用药、积极干预;整体调节、多靶治疗。以络病理论为指导研制的连花清瘟可以体外抑制新型冠状病毒活性,改善发热、咳嗽、乏力、气促等临床症状,减少疾病向重症发展的比率;连花清咳宣肺泄热、止咳化痰,可用于改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咳嗽咳痰症状,佐证了络病理论及通络药物在疫情防控中的重要科学价值。  相似文献   

19.
刘飞  史红专  郭巧生  许刚 《中国中药杂志》2006,31(22):1849-1852
目的:通过解剖观察蚂蟥主要内脏器官组织和皮肤结构,为蚂蟥类品种鉴别及其生理功能等方面研究提供依据。方法:通过石蜡组织切片和显微摄影的方法,对蚂蟥内脏器官,包括口、咽、食管、嗉囊、肠、直肠、侧盲囊、精巢、储精囊、输精管、射精球、前列腺、皮肤等进行解剖观察分析。结果和结论:明确其消化系统、生殖系统的器官和皮肤的组织结构和作用以及皮肤黏液细胞的类型与分布。为进一步研究蚂蟥的生活习性、繁殖习性和人工养殖环境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20.
从气血失和角度入手,结合脏腑病机及对脉道的影响,探析原发性高血压的病机。气血升降失和,影响机体气血运行。血随气升,心主血脉、脾主运化、肝主疏泄功能失调均可导致气血升失和;气随血降,肺主气,胃主降浊,肾主纳气收藏功能异常易引起气血降失和。气血虚实失和,血虚则气之生化不足,气虚则无力行血以荣周身,导致气血两虚、气虚血瘀。气血失和,导致脉道通利不畅及脉管弹性减弱,血液在脉中受阻,血压升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