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48 毫秒
1.
崔红涛 《光明中医》2016,(7):966-967
目的探讨中医药辨证治疗气滞湿阻证肝硬化腹水的临床疗效。方法将56例气滞湿阻证肝硬化腹水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28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西医治疗,治疗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加用中药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患者总有效率为85.71%,高于对照组的67.86%,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医药辨证治疗气滞湿阻证肝硬化腹水可取得较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气滞湿阻型肝硬化腹水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5例气滞湿阻型肝硬化腹水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5例采用西医常规治疗方法,治疗组40例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行气化湿利水方,疗程4周,观察两组治疗前后腹水、尿量、体重及肝功能变化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治疗组显效12例,有效26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95%,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气滞湿阻型肝硬化腹水临床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3.
张书剑 《河南中医》2013,33(8):1259-1260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气滞湿阻型肝硬变腹水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6例气滞湿阻型肝硬变腹水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50例采用西医护肝支持疗法及利尿、补充白蛋白等常规治疗方法,治疗组56例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中药汤剂治疗,疗程4周,观察两组治疗前后腹水、尿量、体重及肝功能变化并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治疗组显效19例,有效34例,无效3例,有效率为94.6%,对照组显效8例,有效33例,无效9例,有效率为82.0%,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气滞湿阻型肝硬变腹水临床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究中药敷脐辅助治疗48例气滞湿阻型肝硬化腹水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本科室收治的经中医辨证为气滞湿阻型肝硬化腹水患者48例,随机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24例,给予限水、限钠盐、常规利尿剂利尿等治疗;实验组24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本科室敷脐方药敷脐治疗,观察6d。监测治疗前后两组患者临床疗效、腹围、24h尿量等数据,并采用统计学方法进行分析。结果 (1)经治疗后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明显,实验组临床总有效率为87.5%,对照组临床总有效率为62.5%,实验组优于对照组,两组结果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两组患者经治疗后的腹围均较治疗前有所减小,且实验组减小较对照组明显,两组结果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两组患者经治疗后的24h尿量均较治疗前有所增加,且实验组增加较对照组明显,两组结果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药敷脐能行气、祛湿、活血,配合常规利尿可促进患者尿液排出,改善腹胀症状,有效治疗肝硬化腹水,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5.
目的:通过对我科科内制剂--消肿散外敷神阙穴联合木香顺气丸口服治疗气滞湿阻型肝硬化腹水的临床疗效的观察,进一步探讨改善终末期肝硬化腹水患者腹胀不适症状新的治疗方法和思路;方法:选择符合纳入标准的终末期肝硬化腹水患者共90例,随机分成对照组、外敷治疗组和外敷联合口服治疗组,各组一般资料(性别、年龄、病程、腹围及腹水量)情况无差异,且均在常规药物治疗基础上进行,疗程为14天,观察治疗前后各组患者的腹围、体重及腹水量的变化情况;结果:发现消肿散外敷联合木香顺气丸口服组疗效明显优于单纯消肿散外敷组及对照组(P0.05)。结论:消肿散神阙穴外敷联合木香顺气丸口服治疗气滞湿阻型肝硬化腹水,在减少腹水量、改善胃肠道胀气方面疗效突出,且安全可靠,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双味泽苓合剂治疗乙型肝炎后肝硬化腹水气滞湿阻型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5例乙型肝炎后肝硬化腹水气滞湿阻型患者按1∶1比例随机分为治疗组33例和对照组32例,对照组给予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用药基础上加服双味泽苓合剂(泽泻、泽兰、茯苓、猪苓、陈皮、厚朴、丹参、黄芪、白术、玉米须、大腹皮、车前子).两组均以4周为1个疗程,共治疗2个疗程,并于疗程结束后12周随访.结果:治疗组显效23例,好转8例,无效2例,有效率占93.94%;对照组显效14例,好转13例,无效5例,有效率占84.38%.两组对比,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双味泽苓合剂治疗乙型肝炎后肝硬化腹水气滞湿阻型患者安全有效,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中西医结合治疗肝硬化腹水的临床效果。方法:将120例肝硬化腹水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不良反应发生率、复发率以及肝功能指标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8.3%,显著高于对照组的90.0%,组间临床疗效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0)显著低于对照组(1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肝功能指标改善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复发率(1.7%)显著低于对照组(11.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肝硬化腹水临床效果显著,不良反应发生率及复发率均较低,患者肝功能恢复良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鼓胀I方内服、水鼓散外敷联合西医常规疗法治疗肝硬化腹水(气滞湿阻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纳入鼓胀病临床路径管理的(气滞湿阻证)乙肝后肝硬化腹水患者60例随机均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西医常规治疗方法,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鼓胀I方内服(疗程为8周)联合水鼓散外敷(疗程为2周)。治疗2周后评价综合疗效、主要症状(腹胀、纳差、胁痛)疗效,并于治疗结束后随访12个月,记录腹水复发情况。结果:在综合疗效方面,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腹胀、纳差症状积分均降低(P0.05),治疗组较对照组疗效更显著(P0.05),且可改善胁痛症状积分(P0.05)。随访1年中治疗组患者复发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西医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采用中医综合疗法能提高肝硬化腹水(气滞湿阻证)患者的综合疗效,减轻患者症状,减少腹水复发,值得进一步的应用和研究。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腧穴热敏化艾灸疗法治疗脾肾阳虚型肝硬化腹水的疗效,探索肝硬化腹水穴位敏化规律。方法:将60例脾肾阳虚型肝硬化腹水患者分为2组,观察组用中西医结合内治方案加热敏灸疗法;对照组用中西医结合内治方案。观察临床症状积分、肝功能评分、腹部超声、体重、腹围、尿量等变化。结果:观察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临床症状积分改善更为显著(P0.05);治疗后两组在腹胀、少尿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畏寒肢冷、双下肢浮肿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治疗前后两组腹围、体重及尿量均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后两组Child-Pugh分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两组ChildPugh分级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治疗前后Child-Pugh分数差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显示观察组ChildPugh评分改善优于对照组;两组治疗前后腹水分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腹水分度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观察组热敏穴高发区为神阙穴,频次高出关元穴6.3个百分点;热敏穴主要分布于膀胱经(6个)、任脉(3个)及胃经(2个)三条经脉。结论:合用热敏灸治疗脾肾阳虚型肝硬化腹水近期疗效明显优于常规治疗。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肝硬化腹水的有效护理方法。方法:将80例肝硬化腹水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西医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中医护理措施,观察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及腹围变化情况。结果:总有效率观察组为95%,对照组为80%,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后两组间腹围变化情况比较,观察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护理能提高肝硬化腹水的临床疗效,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1.
范亚丽 《世界中医药》2014,9(2):193-195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的近期疗效和远期复发率。方法:将符合标准的74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40例采用甲巯咪唑治疗,治疗组34例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中药辨证论治,肝郁气滞化火者用柴胡疏肝散加减,阴虚火旺、痰瘀凝结者用知柏地黄丸合消瘰丸加减,气阴两虚兼痰瘀互结者予以生脉散、二至丸合消瘰丸加减。观察患者临床症状、体征和甲状腺功能变化情况、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和复发率。结果:治疗组临床痊愈率和总有效率分别为44.12%、88.24%,对照组临床痊愈率和总有效率分别为25.00%、77.5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个月后,治疗组症状总积分低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自治疗3个月起,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TT3、TT4、FT3、FT4和TRAb均降低,TSH升高,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和对照组不良反应率分别为5.88%、1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以肝功能损害最为常见。临床痊愈患者中,治疗组复发6例,复发率40.00%,对照组复发6例,复发率60.00%。结论:甲巯咪唑联合中药辨证论治用于甲状腺功能亢进症,可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和甲状腺功能,降低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减少复发。  相似文献   

12.
目的:评价西医联合柴芍六君子汤加减治疗乙肝后肝硬化腹水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1年3月-2013年7月铜陵市立医院和我院收治127名乙肝后肝硬化腹水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其中观察组64例,选用常规西医治疗联合柴芍六君子汤加减治疗,对照组63例,选用常规西医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的腹水吸收情况和治疗前后肝功能、HBV-DNA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腹水吸收情况优为54(84.4%)例,良为9(14.1%)例,差为1(1.6%)例;对照组腹水吸收情况优为50(79.4%)例,良为7(11.1%)例,差为6(9.5%)例,两组腹水吸收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肝功能各指标改善程度远远大于对照组, HBV-DNA 降低情况例数多于对照组,两组肝功能恢复程度和 HBV-DNA 应答例数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西医联合柴芍六君子汤加减治疗乙肝后肝硬化腹水的临床疗效好,肝功能恢复快,值得在临床上予以推广。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肺癌疼痛患者的中西医结合外治方法的临床效果、不良反应。方法:选择我科2010年1月至2012年12月收治的120例肺癌骨痛患者,随机分为中药穴位治疗组(A组)、西药治疗组(B组)、西药+中药穴位治疗组(C组)各40例。7 d后(1个疗程)观察其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治疗后,A组与B组疗效比较,P0.05;C组与B组疗效比较,P0.05;C组与A组疗效比较,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A组、C组与B组比较,P0.05;C组与A组比较,P0.05。结论:中药穴位治疗肺癌骨痛具有临床疗效显著、不良反应发生率低的特点;中药穴位联合西药治疗癌痛可明显提高疗效,降低药物的成瘾性及不良反应的发生,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和研究香砂六君子汤治疗胃动力不足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病例选取为2011年5月-2013年5月之间收治的60例胃动力不足患者,中医诊断为痞满病,以上60例患者根据入院单双编号随机分组,对照组30例采用常规西医疗法,给予多潘立酮片进行治疗,治疗组30例则在此基础上给予香砂六君子汤进行治疗,治疗结束对比疗效和相关症状治疗前后的积分变化。结果:从两组疗效来看,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3%,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0.0%,治疗组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从两组治疗前后的症状积分来看,两组患者在胃脘痞满、腹胀早饱、嗳气呃逆、大便溏稀等方面较治疗前均有所改善,但治疗组改善程度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从不良反应情况来看,两组患者并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香砂六君子汤能够有效的促进胃排空,对于慢性浅表性胃炎、功能性消化不良、十二指肠溃疡等引起的胃动力不足有着良好的疗效,相较于单纯应用西药治疗效果明显更优,值得在临床上加以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荨麻疹的临床效果。方法:将60例慢性荨麻疹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0例,分别标记为对照组、观察组。对照组患者给予西医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中西医结合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有效率为96.67%,对照组患者治疗有效率为66.67%,两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16.67%,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病率为6.67%,两组患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荨麻疹临床效果显著,并发症少,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刘渊 《光明中医》2014,(7):1392-1394
目的:探讨益气养阴补肾活血方剂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将120例患者按照抽签方法随机地均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为6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西医治疗,观察组在常规西医治疗的基础上给予益气养阴补肾活血方剂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治疗前后空腹血糖、24h尿微量蛋白(UAER)、血清肌酐、凝血功能指标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1)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78.33%,显著低于观察组(95.00%)(P<0.05);(2)对照组治疗前后空腹血糖、24h UAE及血清肌酐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观察组治疗前后上述指标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且两组治疗后相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对照组治疗前后PT、APTT、TT、纤维蛋白原及血小板数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观察组治疗前后上述指标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两组治疗后相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两组治疗过程中均未出现任何不良反应。结论益气养阴补肾活血方剂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的临床效果显著,安全性高,应在临床上加以推广并应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对肝硬化腹水患者采用西医联合中药黄芪五苓散进行治疗,观察和分析其治疗的效果。方法随机将收治的60例肝硬化腹水患者分组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分别为30例,对照组:给患者采用西医基础治疗;试验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对患者采用中药黄芪五苓散治疗。结果两组患者在乏力和腹胀等症状的改善上,试验组要明显优于对照组,另外,试验组的治疗有效率为93.4%,明显优于对照组76.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肝硬化腹水患者采用西医联合中药黄芪五苓散进行治疗,具有效果好、副作用少等优点,能够有效地改善患者的预后,值得在临床上进行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地龙提取液治疗糖尿病足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符合标准的92例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40例)和对照组(52例)。两组均采用常规西医处理,治疗组加用地龙提取液治疗。观察患者创面愈合情况、临床症状和C反应蛋白(CRP)、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变化情况,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0.00%、82.69%,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组间比较,溃疡面积、脓性分泌物和创面肉芽组织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创面愈合时间快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CRP低于对照组,IGF-1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第7 d起,治疗组患者血清VEGF高于对照组,各时间点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过程中均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地龙提取液联合常规西医对糖尿病足的临床疗效安全可靠,在改善患者溃疡面积、脓性分泌物和创面肉芽组织、加速创面愈合等方面均优于单纯西医治疗,其机制可能与降低CRP、提升IGF-1和VEGF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究中西医结合治疗头颈部肿瘤患者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为改善头颈部肿瘤患者的临床症状提供试验依据。方法:82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1例。两组都接受放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接受中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疗效、卡氏评分和不良反应。结果: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73.2%,疾病控制率为82.9%。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78%,疾病控制率92.7%。观察组的总有效率、疾病控制率与对照组相比,差异不明显(χ2=1.82,0.27,P >0.05)。对照组卡氏评分有效率为75.6%,观察组卡氏评分有效率为92.7%;观察组的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χ2=4.48,P <0.05);对照和观察组白细胞下降的发生率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χ2=4.9,P <0.05);对照组和观察组口干的发生率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χ2=4.32,P <0.05)。结论:采用滋阴解毒中药辅助放疗在疾病控制率上和总有效率上与单用放疗无明显差异,但是可以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改善不良反应。该方案临床使用,具有一定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益气温阳法治疗肝硬化腹水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4例)和对照组(36例),对照组采用西医常规综合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服益气温阳汤。疗程结束后均服用复方鳖甲软肝片或大黄雇虫丸。结果:治疗组有效率为93.18%,对照组有效率为72.22%,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两组治疗前后组间比较,肝功能(TBIL、ALT、AST、ALB)、腹水消退时间、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结论:益气温阳汤能明显提高肝硬化腹水患者临床疗效,迅速消退腹水,改善临床症状及肝功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