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探讨炎琥宁配合小儿推拿治疗小儿轮状病毒性肠炎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8年12月我院收治的小儿轮状病毒性肠炎患者200例,采用随机抽签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患者10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炎琥宁注射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患者的基础上采用小儿推拿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实验室检查结果、治疗总有效率、腹泻停止时间,呕吐停止时间、脱水停止时间及中医症状积分。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腹泻停止时间、呕吐停止时间、脱水停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患者,中医症状积分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炎琥宁配合小儿推拿治疗小儿轮状病毒性肠炎,效果显著,最大程度减轻了患者的痛苦,促进了患者的恢复,提高了患者家属对治疗方式的满意度,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炎琥宁对小儿轮状病毒肠炎的临床疗效。方法78例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42例和对照组36例,观察组在综合治疗基础上加用炎琥宁,对照组仅采用综合治疗。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5%,对照组75%,2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炎琥宁治疗小儿轮状病毒肠炎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3.
目的 观察炎琥宁注射液治疗小儿轮状病毒肠炎的疗效.方法 将本科于2012年11月-2013年1月收取的秋季腹泻患儿符合条件的66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3例.治疗组予炎琥宁8 mL/(kg·d)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中静脉滴注,每日1次;对照组予利巴韦林注射液10 mg/(kg·d)静脉滴注,每日1次.2组同时给予双歧杆菌三联活菌散、蒙脱石散口服及电解质维生素补液等常规治疗,观察2组疗效.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炎琥宁注射液治疗婴幼儿秋季腹泻疗效显著,治愈率高,症状消失快,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炎琥宁对小儿病毒性肠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120例病毒性肠炎患儿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采用炎琥专氯丙嗪治疗与对照组用病毒唑比较。结果 治疗组的显效率和有效率均高于对照组,有显著差异(χ=28.308,P〈0.05)。结论 炎琥宁冶疗婴幼儿轮状病毒性肠炎的临床疗效确切,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炎琥宁注射液联合思连康片治疗婴幼儿轮状病毒肠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0例轮状病毒肠炎患儿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46例用炎琥宁注射液联合思连康片治疗,对照组44例用利巴韦林治疗,比较两组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5.7%,对照组总有效率63.6%。两组治疗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炎琥宁注射液联合思连康片治疗婴幼儿轮状病毒肠炎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6.
轮状病毒(RV)是本地区每年冬秋季婴幼儿腹泻病最常见的病原体,6个月~2岁为发病高峰。我院2005年10-11月共收住145例,其中85例患儿应用炎琥宁输液治疗,取得良好疗效。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7.
热毒宁注射液治疗小儿轮状病毒肠炎46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热毒宁注射液治疗小儿轮状病毒肠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患儿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予以热毒宁注射液静滴及对症支持治疗,对照组予以对症支持治疗。72h后评效。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止泻时间亦明显短于对照组。结论热毒宁注射液治疗小儿轮状病毒肠炎可以缩短腹泻时间,疗效肯定。  相似文献   

8.
目的:评价炎琥宁注射液配合西医常规疗法治疗小儿轮状病毒肠炎(rotavirus enteritis, RVE)疗效。方法将符合入选标准的148例RVE患儿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每组74例。2组患儿入院后均行西医常规治疗,对照组在此基础上静脉滴注利巴韦林注射液,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静脉滴注炎琥宁注射液。2组均治疗3 d。采用ELISA法测定血清IL-6、TNF-α水平及乳酸脱氢酶(lactate dehydrogenase, LDH)、肌酸激酶(creatine kinase, CK)及肌酸激酶同功酶(CK-MB),评价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1.9%(68/74)比78.4%(58/74),χ2=2.314]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血清 IL-6[(18.24±3.62)ng/ml比(25.36±5.25)ng/ml,t=2.425]、TNF-α[(20.86±4.28)ng/ml比(31.22±7.15)ng/ml,t=2.503]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LDH[(104.25±22.06)U/L 比(150.26±37.22)U/L,t=2.316]、CK[(84.25±13.57)U/L比(107.88±16.28)U/L,t=2.327]、CK-MB[(22.30±4.24)U/L比(32.26±7.14)U/L,t=2.426]表达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止泻[(3.56±0.78)d 比(2.42±0.53)d,t=2.316]、退热[(2.63±0.43)d比(2.11±0.32)d,t=2.472]时间较观察组明显延迟(P<0.05),住院时间[(6.23±1.42)d比(4.35±0.96)d,t=2.413]时间较观察组明显延长(P<0.05)。结论炎琥宁注射液配合西医常规疗法可较好地抑制小儿RVE炎症反应,缩短止泻、退热及住院时间,有助于患儿心肌损伤的修复。  相似文献   

9.
轮状病毒性肠炎是儿科常见病,临床多发于秋冬季节,又称秋季腹泻,好发于6个月至3周岁的婴幼儿,主要症状为腹泻,粪便呈无色水样或蛋花汤样,多数患儿伴有呕吐、发热,严重可引起电解质紊乱、脱水休克等症状.治疗轮状病毒感染缺乏特效药物,我科采用炎琥宁联合蒙脱石散治疗轮状病毒性肠炎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推拿结合西医常规疗法治疗小儿轮状病毒性肠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0例轮状病毒性肠炎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35例)与对照组(35例)。所有患儿均服用蒙脱石散和枯草杆菌二联活菌颗粒,同时口服补液盐预防脱水;治疗组患儿在上述治疗措施基础上加用推拿手法治疗。治疗3天后观察两组患儿的临床疗效及大便轮状病毒转阴情况。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的临床总有效率分别为97.1%和85.7%,治疗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P<0.01)。治疗组轮状病毒转阴率为45.7%,对照组为14.3%,治疗组患儿的轮状病毒转阴情况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介入推拿手法可提高小儿轮状病毒性肠炎的临床疗效和病毒转阴率。  相似文献   

11.
手足口病是一种儿童传染病,近年引起高度重视,本文对干扰素联合炎琥宁治疗小儿手足口病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2.
2005年12月-2010年12月,笔者在传统的推拿捏脊方法的基础上加用游走罐治疗小儿积滞2700例,取得了满意的疗效。该治疗方法简便,价格低廉,无不良反应,是真正的“绿色治疗”,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番石榴叶治疗小儿轮状病毒(HRV)肠炎的临床疗效以及可能的不良反应。方法68例HRV肠炎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法治疗,即补液、口服思密达、微生态制剂;观察组在常规方法治疗的基础上,加服番石榴叶煎剂。比较2组患儿的疗效(包括止泻效果、食欲恢复情况、大便HRV抗原转阴率)以及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如活力差、腹胀、便秘、心肝肾功能改变等。结果观察组止泻时间为(32.1±8.2)h,对照组止泻时间为(74.2±9.3)h。治疗开始1周后大便HRV抗原转阴率观察组为88%,对照组为68%。观察组在止泻时间以及HRV抗原转阴率方面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均有显著性差异。2组患儿治疗过程中及治疗后1周均未发现活力低下、腹胀、便秘的改变,治疗后1周复查心肝肾功能无显著性差异。结论番石榴叶治疗小儿HRV肠炎有很好的临床疗效,在一定的治疗剂量下,其不良反应尚未发现,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喜炎平治疗小儿秋季腹泻的疗效。方法:86例秋季腹泻患儿分为治疗组(n=53)和对照组(n=33)。治疗组加用喜炎平5mg/kg·d,对照组加用利巴韦林10mg/kg·d.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达94.2%,与对照组(65.2%)相比明显增高(X^2=6.28,P〈0.01);两组显效率分别为33,9%与18.2%,有效率60.3%与45.4%,无效率5.8%与36.4%,两组相比均有显著差异,P〈0.05;治疗组较对照组止泻时间明显缩短(2.15±0.98天vs3.69±1.23天,P〈0.05)。结论:喜炎平是治疗小儿秋季腹泻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炎琥宁联合更昔洛韦治疗小儿轮状病毒感染性腹泻的疗效。方法选取2010年5月-2013年12月延安市人民医院确诊的小儿轮状病毒感染性腹泻患儿235例,随机分为治疗组(120例)和对照组(115例)。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静脉滴注更昔洛韦注射液,5 mg/(kg·d)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150 mL,15滴/min,1次/d。治疗组静脉滴注炎琥宁注射液,10 mg/(kg·d)加入250 mL葡萄糖注射液中,1次/d;其他治疗同对照组。两组患者均持续治疗5 d。治疗结束后比较两组患儿临床治疗总有效率、症状消失时间、人轮状病毒抗原(RV-Ag)转阴率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治疗后,治疗组和对照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1.7%、71.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体温恢复时间、呕吐消失时间、腹泻改善时间、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 d后,治疗组患儿大便RV-Ag转阴率为85.8%,对照组转阴率为71.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5 d后,治疗组转阴率为100.0%,对照组转阴率为91.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未发生严重不良反应。结论炎琥宁联合更昔洛韦治疗小儿轮状病毒感染性腹泻有较好的临床疗效,不良反应轻微,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推拿结合针刺治疗小儿外感咳嗽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抽取116例外感咳嗽患儿分为试验组62例,采用小儿推拿手法辨证治疗并配以针刺。对照组54例,只采用小儿推拿手法辨证治疗。结果:试验组的总有效率95.2%明显高于对照组(70.4%),两组患者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采用小儿推拿手法辨证治疗并配以针刺对小儿外感咳嗽治愈率高,见效快,无副作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热毒宁注射液治疗小儿轮状病毒性肠炎的疗效。方法:将150例住院的轮状病毒性肠炎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75例、对照组75例,治疗组在常规治疗上加用热毒宁注射液,治疗期间观察体温,大便次数及性状改变,大便镜检病毒。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结论:热毒宁注射液治疗小儿轮状病毒性肠炎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和研究七味利湿散在治疗婴幼儿轮状病毒肠炎的功效,并且挖掘七味利湿散的临床疗效。方法:将轮状病毒肠炎患儿36例,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分别是治疗组18例,采用口服七味利湿散治疗;而对照组18例采用口服蒙脱石散治疗。治疗6天后,比较疗效。结果:治疗组有效16例,总有效率为89%,对照组有效11例,总有效率为61.1%,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检验差异有显著性。结论:七味利湿散治疗婴幼儿轮状病毒肠炎有肯定的疗效。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口服补锌对轮状病毒肠炎患儿末梢血锌水平的变化。方法收集52例6个月~2岁健康儿童(健康组)手指末梢血,测定血锌水平,将其作为本地区该年龄段儿童血锌正常值。随机将82例轮状病毒肠炎患儿分为治疗组42例,对照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服葡萄糖酸锌片20 mg/d,连续治疗14 d。检测治疗前、治疗后手指末梢血血锌水平。结果轮状病毒肠炎患儿末梢血锌水平明显低于本地区同龄健康儿童,有显著性差异(P<0.01)。治疗组治疗后与健康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95%vs 78%,P<0.01)。结论轮状病毒肠炎患儿末梢血锌水平明显降低,加用锌剂可提高轮状病毒肠炎患儿的血锌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