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南京市江宁区法定报告传染病的发生、流行及其变化趋势。方法对江宁区1997~2006年法定报告甲乙类传染病疫情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997~2006年江宁区无甲类报告传染病,共报告乙类法定报告传染病18种13977例,年发病率为124.58/10万~326.39/10万,年平均发病率为182.06/10万;总的发病率有上升趋势。血源及性传播疾病位居首位,占总发病数的47.11%,其中淋病发病数最多;呼吸道传染病发病率总体有上升趋势,其中肺结核发病数居高不下,占总发病数的28.76%,麻疹发病率有上升趋势;肠道传染病及自然疫源与虫媒传染病发病率逐年下降。淋病、肝炎、肺结核等老传染病仍然存在,艾滋病、SARS等新发传染病相继出现。结论江宁区今后传染病防治工作重点是加强肺结核、麻疹、肝炎等重点传染病的防治力度,还要加强对淋病、梅毒等性传播疾病的宣传、教育、监测等干预措施以及对艾滋病、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等新发传染病的预防控制。  相似文献   

2.
2008年阳春市法定报告传染病疫情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分析阳春市2008年法定传染病疫情,为传染病的防治工作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流行病学的方法对2008年阳春市法定报告传染病疫情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008年阳春市无甲类传染病报告;乙类传染病共12种1519例,死亡17例,发病率为163.00/10万;丙类传染病报告总数为572例,无死亡病例报告。乙类传染病报告发病数居前5位的依次是:肺结核(948例)、肝炎(285例)、痢疾(104例)、梅毒(100例)、淋病(27例),占乙类传染病发病总数的96.38%(1464/1519)。结论预防和控制呼吸道传染病、血源及性传播传染病是今后防治工作的重点,应加强对肺结核、乙型肝炎、性病的监测防控力度。  相似文献   

3.
目的为掌握韶钢辖区法定传染病发病情况,以便采取措施做好传染病的预防控制工作,降低传染病发病率,保障辖区群众的身体健康。方法以2001至2005年韶钢医院报告的法定报告传染病患者为对象,采用《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规定的传染病诊断标准诊断病例,应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进行分析。结果2001至2005年平均传染病发病率为613.4/10万。男性发病率为471.2/10万,女性发病率为142.2/10万,男性发病率明显高于女性。发病率呈逐年上升又迅速回落趋势,传染病发病人数以8、9月份较多,分别占10.75%和9.95%。以20~39岁年龄组发病水平较高,占发病总人数的45.1%。报告的12种法定传染病中以肝炎、肺结核、淋病、痢疾为主,占总病例数的86.3%。结论要控制韶钢辖区传染病发病率,必须做好主要传染病的预防控制工作。在传染病高发季节,做好重点疾病、重点人群的传染病防治知识宣传教育和疾病监测。  相似文献   

4.
姚直垠  李峰 《江西医药》2005,40(7):418-419
目的探讨彭泽县急性传染病发病趋势和流行特点.为控制传染病提供依据。方法对1997~2004年彭泽县传染病疫情资料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进行分析。结果8年共报告传染病6745例,年均发病率为246.47/10万,发病率居前5位的传染病分别是肺结核、病毒性肝炎、细菌性痢疾、淋病、麻疹。呼吸道传染病年均发病率为120.99/10万,居各类传染病的首位;肺结核共发病3166例。占呼吸道传染病发病数的95.62%。结论本县法定报告传染病总发病率1997—2004年呈下降趋势,血源及性传播传染病呈上升势头。肺结核、病毒性肝炎、淋病、麻疹等传染病是本县今后传染病防治工作的重点。  相似文献   

5.
目的 对漾濞县30年来传染病流行特征进行分析,预测流行趋势,为制订防制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漾濞县1976~2005年30年间甲、乙类传染病疫情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1976~2005年全县传染病报告发病率在224.02/10万~14511.62/10万之间,年均发病率2266.97/10万.20世纪80年代发病率呈直线下降,90年代以来发病态势持续平稳.肠道传染病发病率1976~2000年排位居于第一位,以其降幅最大,由70年代的5348.79/10万降到78.25/10万;呼吸道传染病在大幅度下降后的90年代后期开始回升,到21世纪构成比占比第一;血源及性传播疾病占比逐年上升,达35.35%,艾滋病1996年首发病例报告,2001年后发病率迅速上升,2005年度发病率达13.91/10万.肺结核、肝炎、痢疾、麻疹、艾滋病年均发病率2000年以来居各种传染病前5位.结论 漾濞县传染病总发病率呈平稳态势.传染病谱由肠道传染病为主转为以血源及性传播疾病为主,提示工作重点是加大肝炎、艾滋病、淋病防治力度.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小店区乙类传染病发病特点及流行规律,为加强传染病监测管理、制定有效防治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汇总并分析2004—2007年小店区法定报告乙类传染病情况。结果根据中国疾病预防控制系统数据资料显示,小店区2004—2007年乙类传染病发病情况如下:2004—2007年年均报告发病率、死亡率和病死率分别为606.59/10万、0.25/10万、0.04%;血源及性传播传染病居各类传染病发病之首,年均发病率为58.43/10万(42.609/6);肠道传染病次之,年均发病率为217.83/10万(35.91%);呼吸道传染病年均发病率为128.91/10万(21.25%);自然疫源性及虫媒传染病年均发病率为1.41/10万(0.239/6)。报告发病数居前5位的是乙肝、痢疾、肺结核、麻疹、淋病。结论在巩固以往控制传染病所取得成绩的同时,应加强对痢疾、乙型肝炎、肺结核、麻疹等重点传染病的预防控制,以达到全面控制并逐渐降低乃至消除有关传染病的目的,保障人民群众身心健康。  相似文献   

7.
韦彬 《中国医药指南》2013,(18):531-532
目的了解靖西县2007~2011年法定传染病流行流行规律及变化趋势,为制定法定传染病防治策略和控制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收集该县2007~2011年报告的法定传染病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人口资料来源于靖西县统计局县5年平均人口数62.98万。5年来该县共报告法定传染病23种19301例,发病率为612.95/十万;其中乙类传染病共报告16种15252例,年均发病率为484.36/十万。丙类传染病报告6种4049例,年均发病率为128.59/十万。血源及性传播传染病年均发病率为315.92/十万,居各类传染病分类构成首位,占全部法定传染病的51.54%,呈逐年上或趋势;分类构成位居第二的是呼吸道传染病,5年报告4282例,年均发病率为135.98/十万。肠道传染病5年发病率升降不明显。主要病种为乙肝、肺结核、感染性腹泻病3种。结论靖西县5年来的传染病以乙类为主,血源性传染病上升最快的是梅毒,淋病、艾滋病发病率也逐年上升,丙类传染病发病率也呈现上升趋势,乙类应加强对乙肝、病梅毒,淋病、艾滋病、肺结核的控制;丙类传染病应加强对腮腺炎、水痘、病毒性感染性腹泻的控制。  相似文献   

8.
目的 了解传染病发生及变化规律.方法 收集2003-2007年人口资料、传染病报告卡进行汇总统计分析.结果 2003-2007年共报告法定传染病17种39 837例(甲类0例,乙类34 611例,丙类5 226例),年均发病率为684.16/10万.2003-2007年分别为249.50/10万、525.73/10万、886.73/10万、947.71/10万、811.11/10万.发病率居前5位的是乙肝、丙肝、肺结核、痢疾和淋病,占总发病数的95.01%;肠道传染病、呼吸道传染病、血液及性传播疾病、虫媒及自然疫源性疾病、新生儿破伤风发病构成分别为51.97%、68.52%、346.72%、0.56%、0.08%;发病率市区高于农村;7~9月份为发病高峰;男性平均发病率是女性的6.00倍,各年龄组均有发病呈双高峰,0~5岁为第一发病高峰,20~30年龄组发病率达最高峰,职业以干部、工人、学生、散居儿童为主,占总发病数59.65%.结论 乙肝、肠道传染病、呼吸道传染病中的肺结核仍是今后传染病防治工作中的重点;干部、工人、学生、散居儿童是传染病防治工作的重点人群.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布拖县法定报告传染病的流行规律,为传染病预防控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布拖县1995年~2005年法定传染病年报表进行分析。结果1995年~2005年布拖县法定传染病年均发病率298.82/10万。此期间发病率相对较高的前五位传染病分别为病毒性肝炎、肺结核、麻疹、痢疾、霍乱,五种传染病占总发病数的69.35%,死亡率相对较高的前五位传染病是霍乱、肺结核、麻疹、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百日咳,占总死亡的94.23%。结论1995年~2005年报告的法定传染病,以病毒性肝炎、肺结核、麻疹、痢疾、霍乱发病率较高,也是危害较大的传染病,传染病发病率上升的主要是艾滋病,他将是严重危害当地民众生命的传染病。今后应把霍乱、HIV/AIDS、肺结核、病毒性肝炎、麻疹等作为传染病控制重点,加强计划免疫工作,通过有效的计划免疫接种巩固麻疹、百日咳、白喉、脊髓灰质炎等计划免疫相关传染病的控制效果,加强疫情监测与暴发疫情预防控制措施。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1998至2007年嵩明县法定传染病的流行特点及变化趋势,为制定嵩明县传染病预防控制策略与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流行病学的方法对1998至2007年嵩明县的传染病疫情报告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998至2007年嵩明县乙类传染病年平均总发病率为147.37/10万,其中,2001年发病率最高(276.13/10万),2005年发病率最低(107.39/10万);病毒性肝炎、痢疾、伤寒和肺结核是重点传染病,4种传染病的发病占乙类传染病总发病数的90%以上。结论嵩明县传染病发病率依然较高,尤其是病毒性肝炎、痢疾、伤寒和肺结核,应进一步加强重点传染病的预防控制工作。  相似文献   

11.
目的了解开封市顺河区2004-2010年法定传染病发生水平、构成情况及流行特征,为制定防控对策提供科学的参考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发病率、死亡率、构成比等指标进行分析。结果 7年通过大疫情网络报告法定传染病22种10 669例,总发病率为778.20/10万;其中报告死亡19例,总死亡率为1.39/10万。无甲类传染病报告。报告乙类传染病15种8 871例,发病率为647.05/10万;报告死亡19例,死亡率为1.39/10万。发病呈下降趋势,以乙肝、肺结核、丙肝、痢疾、梅毒为主。报告丙类传染病7种1 798例,发病率为131.15/10万;无死亡病例报告。发病呈上升趋势,以手足口病、流行性腮腺炎、其它感染性腹泻病为主。结论乙类传染病发病率、死亡率远高于丙类传染病,是影响该区法定传染病分布的重要因素;血源及性传播传染病、呼吸道传染病、肠道传染病是威胁当地居民身体健康与生命安全的主要传染病;应根据传染病发病情况,及时调整防控措施。  相似文献   

12.
为掌握章丘市2001年传染病发病情况.我们对该年疫情资料进行了分析.以便为今后防治措施提出建议,现报告如下。1资料来源 章丘市传染病报告卡、传染病旬、月、年报等。2结 果2.1 发病情况 2001年共发生法定传染病9种895例,发病率为90.86/10万,比上年下降14.19%。发病构成由高到低依次为肝炎33.74%、肺结核20.67%、痢疾20.56%、出血热20.00%、淋病2.57%、梅毒1.68%、其他共占0.78%。  相似文献   

13.
1990~1999年山西省法定报告传染病流行特征的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山西省近十年法定报告传染病流行趋势、分布特征及对人群健康危害的严重程度;为山西省法定报告传染病防治措施的制定提供依据.方法三类35种法定报告传染病资料来源于山西省12个疾病监测点.这些监测点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确定,由3个城市、9个由不同类型的农村监测点组成.12个监测点共计观察人口50余万人.我省疾病监测系统按照全国疾病监测统一的设计方案,采用统一的报告卡、册,进行数据的收集.死因统计采用ICD-9编码,并采用WH01975年第9次疾病分类会议推荐的国际疾病、外伤和死因的统计分类手册的分类模式进行统计.应用描述流行病学的方法对所收集的数据资料进行了进一步的整理和分析.率的标准化用直接标准化法进行.结果1 990~1 999年山西省甲、乙、丙三类3 5种法定报告传染病发病率总体呈逐年下降的趋势,而死亡率呈先下降后回升的态势.甲、乙、丙3类35种传染病中,24种有病例报告,其中以痢疾、肝炎、麻疹、肺结核发病率为高;艾滋病感染者1 998年开始出现;死亡率以肺结核、肝炎、痢疾、麻疹、乙脑为高,肺结核死亡率成为法定报告传染病的主要死因.少年儿童是法定报告传染病的高发年龄段;城市发病率高于农村,而农村死亡率高于城市,城乡均以男性发病率高于女性;几年中均以7、8、9月为法定报告传染病的高发季节,1 0、11、1 2月次之,1、2、3月最低.在甲、乙、丙三类传染病中,麻疹、猩红热、流感都表现出了周期性的特点.结论1990~1999年山西省法定报告传染病发病率逐年下降,死亡率有所回升.防治的重点传染病为痢疾、肝炎、肺结核、麻疹及性传播疾病.降低城市、农村发病率,提高农村地区传染病防治水平,降低其死亡率,保护以少年儿童为主要易感人群是该地区的法定报告传染病综合防制的重点任务.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山西省近十年法定报告传染病流行趋势,分布特征及对人群健康危害的严重程度;为山西省法定报告传染病防治措施的制定提供依据。方法 三类35种法定报告传染病资料来源于山西省12个疾病监测点,这些监测点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确定,由3个城市,9个由不同类型的农村监测点组成,12个监测点共计观察人口50余万人,我省疾病监测系统按照全国疾病监测统一的设计方案,采用统一的报告卡,册,进行数据的收集。死因统计采用ICD-9编码,并采用WHO1975年第9次疾病分类会议推荐的国际疾病,外伤和死因的统计分类手册的分类模式进行统计,应用描述流行病学的方法对所收集的数据资料进行了进一步的整理和分析,率的标准化用直接标准化法进行,结果 1990-1999年山西省甲,乙,丙三类35种法定报告传染病发病率总体呈逐年下降的趋势,而死亡率呈先下降后回升的态势,甲,乙,丙3类35种传染病中,24种有病例报告,其中以痢疾,肝炎,麻疹,肺结核发病率为高,艾滋病感染者1998年开始出现;死亡率以肺结核,肝炎,痢疾,麻疹,乙脑为高,肺结核死亡率成为法定报告传染病的主要死因,少年儿童是法定报告传染病的高发年龄段,城市发病率高于农村,而农村死亡率高于城市,城乡均以男性发病率高于女性;几年中均以7、8、9月为法定报告传染 病的高发季节,10,11,12月次之,1,2,3月最低,在甲,乙,丙三类传染病中,麻疹,猩红热,流感都表现出了周期性的特点。结论 1990-1999年山西省法定报告传染病发病率逐年下降,死亡率有所回升,防治的重点传染病为痢疾,肝炎,肺结核,麻疹及性传播疾病,降低城市,农村发病率,提高农村地区传染病防治水平,降低其死亡率,保护以少年儿童为主要感人群是该地区的法定报告传染病综合防制的重点任务。  相似文献   

15.
莒县1998年共发生法定传染病9种共1008例,死亡1例,发病率为92.97/10万,比1997年的76.66/10万上升了21.28%。发病率上升的传染病有出血热、肝炎、百日咳、梅毒、肺结核。发病率下降的传染病有痢疾、伤寒、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流脑)、猩红热。病种构成比居前四位的是出血热(60.81%),肺结核(20.66%),痢疾(8.84%),肝炎(8.24%)。1998年死亡1例(流脑),1997年无死亡。  相似文献   

16.
佳木斯市1997年传染病疫情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健康知识的普及,传染病对人民健康的威胁日益减小.我们在此时佳木斯市1997年传染病疫情进行了分析,现将结果报道如下.1资料来源本组统计资料来自佳木斯市所辖二市五区四县卫生防疫站门97年度疫情年报表.2结果1997年佳木斯市无甲类传染病报告发病;乙类传染病报告发病门种,4190例(含肺结核和新生儿破伤风),报告发病率为178.77/10万:其中死亡7例,死亡率为030门0万.传染病报告发病率前5位依次是:肝炎5418/!0万,淋病4348/!0万,肺结核3554/10万,出血热21.42/10万,痢疾18.22/Ic万.…  相似文献   

17.
为掌握某部驻地阜新市传染病发病规律,给驻阜部队制定防治措施提供科学依据,对阜新地区1996~2005年传染病疫情报告资料进行分析。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驻地传染病流行概况1996~2005年阜新市共报告发生甲、乙类传染病17种,10年平均报告发病率为185.15/10万。甲类传染病中霍乱4例;乙类传染病16种共33541例,乙类传染病平均发病率为174.71/10万。甲类传染病无死亡;乙类传染病死亡28例,死亡率为0.15/10万,病死率为0.08%。位于前5位的传染病依次为:病毒性肝炎(74.50/10万)、细菌性痢疾(56.35/10万)、肺结核(31.23/10万)、淋病(9.96/10万)、猩红热(2…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磐安县近10年甲乙类传染病的流行特征,为制定区域传染病防控规划提供依据。方法对磐安县2004—2013年《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信息系统》报告的传染病资料进行流行病学分析。结果 2004—2013年磐安县无甲类传染病报告,报告乙类传染病16种4509例,死亡11例,年均发病率为240.68/10万,年均死亡率为0.59/10万。2004—2007年磐安县法定传染病发病率呈上升趋势,2008—2013年呈波动状态,肺结核、乙型病毒性肝炎、细菌性痢疾、淋病和梅毒居前五位。结论掌握区域内的甲乙类传染病疫情特征,有助于科学防控传染病。  相似文献   

19.
洪波  吴少辉  刘霞  黄亚铭 《现代医药卫生》2013,29(3):377-378,381
目的分析广西壮族自治区浦北县2004—2011年乙丙类传染病流行情况,为制定防治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收集该县2004—2011年法定传染病乙丙类疫情资料,采用Excel软件进行数据处理。结果全县2004—2011年报告乙丙类传染病24种,患者数18 427例,年均人群报告患病率为269.39/10万。其中乙类传染病17种,患者数13 416例,年均人群报告患病率为196.13/10万,年均人群报告患病率居前5位的是肺结核、梅毒、病毒性肝炎、淋病、细菌性痢疾。传染病死亡人数171例,年均人群死亡率为2.50/10万,其中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IDS)死亡人数占65.50%,狂犬病死亡人数占26.90%。结论该县2004—2011年乙丙类传染病报告发病率呈逐年增多趋势,特别是梅毒和AIDS病例数增多明显,需进一步加强传染病的监控和预防。  相似文献   

20.
目的了解鲁山县传染病流行特征,为做好疫情预测和传染病防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2010年鲁山县法定传染病疫情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2010年鲁山县共报告传染病20种,无甲类传染病报告,报告发病数3 320例,报告发病率383.83/10万,报告死亡病例9例(艾滋病8例,狂犬病1例),死亡率1.04/10万,其中乙类传染病报告15种,报告发病数1 502例,占法定传染病报告发病数的45.24%,年发病率为173.65/10万,报告发病主要病种为乙肝、肺结核、丙肝;报告丙类传染病5种,报告发病数1 818例,年发病率为210.18/10万,占法定传染病报告发病数的54.76%,报告发病主要病种为手足口,其他感染性腹泻;2010年报告发病数居前5位的病种依次是:手足口、乙肝、肺结核、其他感染性腹泻、流行性腮腺炎。结论应加强对鲁山县手足口病、乙肝、肺结核、麻疹等传染病的预防控制与监测工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