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乙肝病毒adr型基因疫苗诱导小鼠体液免疫应答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目的:构建乙肝病毒adr型基因疫苗pCMVS2-S,观察其免疫小鼠的特异性体液免疫应答。方法:将构建的乙肝病毒基因疫苗注射于C57BL/6小鼠胫骨前肌肉,运用ELISA检测不同时间小鼠血清中抗HBs抗体。结果:注射基因疫苗1周后,血清中抗HBs抗体转阳,1个月后抗体达到高峰,并以高水平维持至少2个月。结论:基因疫苗pCMVS2-S诱导C57BL/6小鼠产生较好的体液免疫应答。  相似文献   

2.
目的:评价乙型脑炎DNA疫苗对乳鼠的免疫保护效果.方法:以DNA疫苗(pV/JE)、质粒载体对照(pVAX1)和PBS接种BALB/c乳鼠后,测定其病毒特异性的CTL活性、结合抗体、中和抗体,并以100LD50JEV攻击,观察保护效果.结果:DNA疫苗组的CTL活性为37.5%,而载体和PBS对照组的CTL活性分别为18%和8.5%.二次免疫后DNA疫苗组的免疫荧光抗体滴度为1:28.3(几何平均效价),抗体阳转率为80%(8/10);混合血清的中和抗体效价为1:40.JEV攻击后,DNA疫苗组小鼠获得75%(6/8)的保护率,而对照组小鼠全部死亡.结论:所构建的DNA疫苗可诱发乳鼠产生抗JEV的CTL活性、中和抗体及保护活性,为JEV新型疫苗的研制提供重要的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3.
目的 观察乙型肝炎基因重组疫苗的安全性和对大学生的免疫效果,为制定免疫策略提供依据。方法 应用乙肝酶母重组疫苗,按0,1和2月3针接种乙肝血清标志物全阴的156名大学生,并用定量族免法(PIA)对免疫后的抗体反应进行检测。结果 未发现接种对象出现严重副反应。成全程免疫后2个月时,抗体阳转率达81.41%,但大多数接种者体滴度(mean geometric titer,GMT)在(10-99)IU/L之间,为低应答水平,只有1.92%的人GMT在100IU/L以上,男、女生之间抗体阳转率及GMT构成分布差异多无显著性。12名既往疫苗接种抗体无应答者复种疫苗后,有7人抗体转阳。结论 乙肝重组疫苗安全性较,对大学生免疫后的抗体阳转率尚可,但抗体应答水平较低,性别差异不明显。免疫失败后可考虑复种,以增强抗体阳转机会。  相似文献   

4.
目的 对2005-2008年柳州市9150名1-7岁儿童进行了乙肝疫苗免疫接种效果监测,了解免疫接种乙肝疫苗后产生乙肝病毒表面抗体(抗-HBs)的阳性率和人群乙肝病毒(HBV)的感染率,为防制乙肝制定科学的免疫策略提供依据.方法 对所有调查对象均采集静脉5ml,使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方法对标本进行检测,统一检测表面抗原(HBsAg),抗-HBs,核心抗体(抗-HBc),对HBsAg阳性者再做e抗原(HBeAg)和e抗体(抗-HBe)检测.结果 HBsAg阳性率为0.08%,乙肝疫苗全程接种率为97.89%,抗-HBs阳转率为83.88%,4年间抗-HBs阳转率没有显著性差异,不同年龄组抗-HBs阳转率有显著性差异.结论 乙肝疫苗纳入儿童计划免疫对全人群的免疫水平都有很大的提高,提高乙肝疫苗免疫成功率,达到有效保护低年龄组儿童,降低乙肝发病率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5.
余在逻 《吉林医学》2011,(7):1347-1347
目的:观察重组乙型肝炎(乙肝)疫苗免疫的持久性。方法:连续观察按照免疫程序全程免疫后4年的儿童乙肝病毒表面抗体。结果:乙肝表面抗体阳性率持续维持在较低水平。结论:新生儿接种5μg乙肝疫苗抗体阳转率偏低,建议加大新生儿乙肝疫苗免疫剂量。  相似文献   

6.
对于一向乙肝高发的我国人群来说,国家“九五”重大科技攻关课题“乙肝疫苗预防效果研究”所获结论无疑是一个巨大的喜讯。在200万人口地区长达15年的此项研究观察显示,新生儿降生后及时进行全程乙肝疫苗免疫接种,能终身受益。 80年代中期,我国成功地研制出乙肝血源疫苗后,即迅速在部分地区试点接种观察。“七五”、“八五”、“九五”均将乙肝疫苗预防效果研究列为国家重大科技攻关课题,以湖南湘潭市、广西隆安县、上海南市区、河北正定县为科研现场,对所覆盖的200万人口地区连续展开新生儿免疫接种观察。免疫前调查显示,4个试点地区人群乙肝病毒表面抗原阳性率10.57%~17.25%,平均为15.88%。而经过14~15年的新生儿乙肝疫苗免疫接种,其阳性率降为0.2%~1.9%,平均为1%。 领衔该课题研究的中国预防医科院病毒所肝炎研究室有关负责人日前告诉记者,大规模的现场观察表明,在乙肝血源疫苗免疫接种14~15年后,尽管免疫人群的保护性抗体阳性率从免疫初期的90%降至35%,抗体水平也明显下降,但乙肝病毒表面抗原阳性率并没有随免疫年 限的延长而增加。免疫后5~14年几乎没有观察到新的表面抗原阳转者,乙肝核心抗体阳性率也低于8%。专项调查发现,免疫失败者主要出现在免疫接种前3年内,且90%为母亲乙肝病毒表面抗原、e抗原双阳性新生儿,或出生后未及时于24 h内免疫接种者。1997~1999年,科研人员于河北、湖南、广西及新辟的浙江试点区,对50万名免疫儿童展开乙肝发病调查,结果在15岁以下免疫儿童中末观察到急性乙肝新发病例。“九五”期间,湖南、广西试点地区还对乙肝血源疫苗免疫9年的300名儿童用乙肝酵母疫苗加强免疫,结果免疫儿童保护性抗体水平较加强免疫前成倍增加,从而证明了乙肝疫苗长期免疫后抗体回忆反应良好。同时在浙江进行的研究,则进一步印证了人体乙肝血源疫苗免疫后有细胞免疫回忆。 从1996年开始,湖南、广西、河北试点地区用乙肝基因疫苗取代血源疫苗,并纳入儿童计划免疫管理,试点地区新生儿接种率95%以上。抗体检测结果显示,其近期保护和免疫人群抗体阳转率效果,与血源疫苗相似。 (摘自《健康报》2000年10月4日第1版)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cC1 DNA疫苗和蛋白质疫苗联合免疫对诱导BALB/c小鼠免疫应答的影响.方法:雌性BALB/c小鼠随机分为4组:A组(DNA疫苗组), 质粒DNA以10 d间隔免疫3次;B组(联合免疫组),质粒DNA以10 d间隔免疫 2次后以GST-cC1融合蛋白加强免疫1次;C组(蛋白质疫苗组),分别在第0、3 周免疫接种融合蛋白;D组(pcDNA3对照组),以10 d间隔,3次免疫接种质粒pcDNA3.ELISA法检测血清样品中的特异性抗体水平以及实验小鼠脾脏淋巴细胞分泌IFN-γ和IL-4水平,以MTT法行脾脏淋巴细胞增殖实验.结果:C组可诱导相对较强的小鼠免疫应答,其特异性IgG和IgG1以及脾脏淋巴细胞分泌IL-4水平均高于其他各组(P<0.05),免疫的类型以Th2应答为主.B组诱导的特异性抗体水平和淋巴细胞分泌细胞因子水平均明显高于A组(P<0.05),B组和A组诱导的免疫应答类型均以Th1应答为主.结论:以 DNA priming-protein boost的策略可有效诱导较DNA疫苗单独使用更高的特异性抗体应答,且以Th1型免疫应答为主.  相似文献   

8.
乙型肝炎疫苗预防效果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乙型肝炎是我国重大传染病,乙肝疫苗是预防和控制乙肝病毒感染的流行和传播最有效措施."九五"期间"乙肝疫苗预防效果研究"证实我国低剂量单纯乙肝血源疫苗的长期预防效果(新生儿免疫后15年内)持续为90%,新生儿完成全程免疫后无需加强免疫可有效预防乙肝病毒慢性感染而终生受益;乙肝疫苗明显具有免疫选择表面抗原基因变异株的作用;表面抗原基因变异株在未免疫携带者中主要是弱势准种;中国乙肝病毒基因型和血清型的分布有明显的地区性;我国乙肝基因工程疫苗(酵母、CHO)大面积推广使用安全、有效和可行;乙肝基因苗表面抗体阳转率和近期保护效果与相当剂量的血源疫苗效果相似;乙肝基因工程疫苗与50IU乙肝免疫球蛋白联合应用,可将母婴阻断效果提高到90%;我国目前推广乙肝疫苗的成本效益至少为135.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广州市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HBs Ag)阳性母亲所生新生儿乙肝免疫球蛋白(HBIG)及疫苗接种的应答水平及乙肝病毒变异情况。方法从广州市黄埔区、荔湾区、从化市、番禺区、天河区、越秀区6个区助产医院中,选取HBs Ag阳性产妇及其所分娩的接种乙肝免疫球蛋白及疫苗的新生儿,出生后接种HBIG及乙肝疫苗(3针),检测HBs Ag、抗乙型肝炎表面抗原抗体(抗-HBs)及乙肝病毒脱氧核糖核酸(HBV DNA)。结果共调查新生儿11 831名,HBs Ag筛查率为100.00%,其中HBs Ag阳性10名,抗-HBs阳性11 239名,HBs Ag携带率0.08%(10/11 831);对HBs Ag阴性但乙肝HBV DNA阳性者进行S基因测序,流行的乙肝病毒基因型有2种,其中B基因型70.00%、C基因型30.00%,不同毒株间核苷酸同源性为93.15%~99.91%;抗-HBs无(弱)应答者采取复种免疫后,抗-HBs阳转率达90.00%~92.00%,GMT(几何平均滴度)在260.02~304.37 m IU/ml间。结论广州市HBs Ag阳性母亲所生新生儿HBIG及疫苗接种效果明显;S基因序列和各参考株高度同源,未发现其他基因型及有生物学意义的变异;对无(弱)应答者采取复种免疫,抗-HBs阳转率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国产乙肝基因重组疫苗20~40岁年龄段人群中免疫及反应效果。方法:采用ELISA、RIA等法检测接种对象血清中乙肝病毒抗原、抗体。对乙肝病毒感染阴性者,按0、1、6月3针方案,每次接种国产乙肝基因重组疫苗10μg/ml。结果:全程免疫后,抗体阳转率达90.88%(279/307)。女性明显高于男性。结论:国产酵母重组10μg乙肝疫苗全程免疫阳转率可达90.88%,而且抗-HBs滴度在接种后9个月(T9)时显示随接种的次数、时间而增高。  相似文献   

11.
树Qu对丙型肝炎病毒的易感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树Qu对丙型肝炎病毒(HCV)的易感性。方法:对来自云南的树Qu接种含HCV的病人血清,然后用PCR方法检测树Qu血清的HVC RNA,用反向被动血凝法测定抗-HCV抗体,用原位PCR方法检测树Qu肝细胞内的HVC RNA。结果:34.8%的树Qu(8/23)在接种HCV后,血清中检出HCV RNA,对4例抗HCV阳性和谷丙转氨酶升高的树Qu的肝组织进行原位PCR检测,结果在1例肝细胞中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甲型肝炎减毒活疫苗(HepA-1)、乙型肝炎疫苗(Hbv)以及HepA-1、Hbv分别与佐剂硫酸乙酰肝素(HS)联合对树鼩进行免疫后树鼩体液免疫应答的影响.方法 按照疫苗种类、佐剂以及免疫途径将树鼩随机分组,同时设空白对照组,分别于末次免疫后的4周、8周、12周、16周和20周尾静脉采血,用ELISA法检测树鼩血清中的特异性IgG抗体水平.结果 除空白对照组外,实验组均在末次免疫的第四周检测到抗甲型肝炎病毒(HAV)及抗乙型肝炎病毒(HBV)抗体,抗体水平随着免疫时间延长而逐渐升高并于12周达到峰值,此后逐渐下降.同时,联合HS佐剂组的体液免疫效果均优于单纯疫苗免疫组.并且不同抗原以及联合佐剂采用不同的免疫途径免疫树鼩其免疫效果存在显著性差异.结论 通过对树鼩进行疫苗免疫原性和增强免疫效果检测,证实以树鼩作为动物模型进行疫苗评价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3.
乙肝病毒X基因转基因树鼩模型的建立和病理学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索以精原细胞作为载体建立带乙肝病毒X基因的树鼩转基因动物模型的可行性.方法:首先构建带乙肝病毒pcDNA3.1- HBx基因的表达载体;然后以脂质体2000包被之.将此复合物以微量注射器注入8只雄性树鼩之睾丸组织中,1周后重复注射1次.注射后6周,使处理过的雄树鼩与雌性树鼩交配.在仔树鼩出生后1个月,取其肝组织作活检,并以多聚酶链式反应(PCR)对其DNA表达进行鉴定,观察其内是否存在乙肝病毒X基因.结果:处理的8只雄性树鼩中,6只具有生育能力,产仔树鼩11只.其中,1只仔树鼩乙肝病毒X基因阳性(阳性率9.09%).基因测序结果证实为乙肝病毒X基因.病理检查结果显示仔树鼩肝组织的改变包括:肝细胞坏死、慢性炎细胞在汇管区的浸润.结论:以精原干细胞作为载体,建立带乙肝病毒X基因的树鼩转基因动物模型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4.
82只实验树鼩分为四组:A组26只,感染了HBV并同时给予AFB_1;B组34只,未感染HBV但给予AFB_1;C组13只,只感染了HBV;D组9只,既未感染HBV,又未接触AFB_1.实验158周.A组发生LCD16例(61.53%),其中9例发生HCC(56.25%).B组出现LCD18例(52.94%),其中3例发生HCC(16.66%).C组出现LCD 6例(46.15%);D组无LCD产生.82只树鼩有40只出现LCD,其中12只发生HCC(30%).而无LCD的42只,只有1例(C组)产生HCC(2.38%).LCD阳性组发生HCC的相对危险性为LCD阴性组的12.6倍.感染了HBV的树鼩,其LCD发生率显著高于未感染者(P<0.05);而在未感染HBV的动物中,摄入AFB_1的,其LCD发生率也同样比未摄入者高(P<0.05).表明HBV和AFB_1都能诱发LCD;LCD是HCC的癌前病变.  相似文献   

15.
目的建立树鼩和熊猴的乙肝动物模型.方法用含HBV的人血清接种给7批30只熊猴,6批233只树鼩,每周定期采血、定期肝组织活检.用改良赖氏法、ELISA、PCR、原位杂交、免疫组化分别检测血清ALT、HBV标志物、HBV-DNA及肝组织中HBsAg和HBV-DNA.结果树鼩接种人HBV(HHBV)后,90%呈急性感染,56%为可持续1年以上的慢性感染,33%持续2年2月,肝细胞内HBsAg阳性率达80%,熊猴接种HHBV后,血清HBV标志物呈一过性,个别猴肝细胞内HBAg呈弱阳性.结论熊猴对HHBV并不敏感,而树鼩对HHBV感染有较高的敏感性,有望成为HHBV的动物模型.  相似文献   

16.
57只实验树鼩接种HBV后,用分子杂交技术、电镜及肝组织免疫酶标方法检测,有39只证实已获感染.这39只动物血清HBsAg及抗-HBs(PHA)表现有6种形式,与人感染HBV后的表现形式相似.表明树鼩是可用于HBV实验感染研究的较好的动物.  相似文献   

17.
对250例一般人群血清中HBV标志物类型与白细胞内HBVDNA存在的关系进行了对比观察。结果显示:在HBsAg及HBeAg阳性9例中,4例白细胞内HBVDNA阳性,抗-HBe阳性的9例中仅1例白细胞内HBVDNA阳性。在HBsAg消失后产生抗-HBs的96例中有7例白细胞内HBVDNA阳性。血清HBV标志物全阴性而斑点杂交白细胞内HBVDNA阳性的2例,经原位杂交检测亦证实白细胞内有HBV阳性颗粒。提示:在人体HBV多器官感染中,白细胞亦是重要感染部位和潜隐场所。  相似文献   

18.
摘要:目的 对树鼩体内的鞭毛虫进行形态学观察及基因分析鉴定。方法 取树鼩回盲部内容物和粪便经过滤离心处理直接涂片和碘液染色镜检,传统方法提取虫体总DNA,PCR扩增该鞭毛虫的18S rRNA,测序后经BLAST进行同源性分析,并应用MEGA5.1绘制系统发育进化树。结果 形态学观察表明树鼩体内的鞭毛虫为三毛滴虫;测序分析表明树鼩鞭毛虫序列18S rRNA与已报道的胎儿三毛滴虫18S rRNA(AY754332.1)同源性高达99%。结论 树鼩体内可感染胎儿三毛滴虫,研究结果为树鼩的寄生虫学质量控制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9.
树鼩肝炎动物模型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3,他引:2  
肝炎的的大范围流行已成为国内外关注的重要公共卫生问题之一。甲肝、乙肝虽已有疫苗,但不能忽视未来由于病毒变异所带来的威胁。丙肝目前尚未发现非常有效的疫苗,且丙肝的病理学机制也尚未完全清晰,主要原因是缺乏理想的动物模型。树胸属于低等灵长类动物。研究发现,他对很多人类疾病易感,所以建立肝炎树胸动物模型成为现在肝炎研究的一个热点。本文介绍了各型肝炎主要是甲、乙、丙型肝炎研究中建立树胸动物模型的自内外进展情况及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20.
用生物素标记的HBV DNA探针对经83~158周实验的55只树鼩肝组织的福尔马林固定、石蜡包埋的切片进行原位杂交研究。有45只树鼩接种过HHBV,在肝细胞检出HBV DNA的有30只,另15只肝内HBV DNA阴性。这55只树鼩,有41只摄入了AFB_1,其中肝HBV DNA阳性的A组22只有10只发生PLC;19只HBV DNA阴性的B组,只发现2例PLC。两组差别显著(P<0.05)。未接触过AFB_1的14只树鼩中,肝内HBVDNA阳性的8只(C组),有1例出现PLC;而HBV DNA阴性的6只(D组)无PLC发生。结果表明:HHBV和AFB_1在PLC发生中起协同作用,支持了HHBV感染与PLC存在病因学关系的观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