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Burow's楔形皮瓣联合A-T皮瓣在头面部修复重建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目的 探讨联合应用Burow's楔形皮瓣和A-T皮瓣修复头面部皮肤缺损的方法和疗效.方法 将面部肿瘤切除后的病灶修整成规则的三角形,设计邻近A-T皮瓣及发际线前Burow's楔形皮瓣,并使切口线顺应面部分区自然轮廓线,联合修复创面.自2006年8月至2009年10月,共修复头面部皮肤缺损39例.结果 本组39例患者,术后皮瓣全部成活,无明显并发症发生,术后随访29例患者3个月至3 年,面部外形良好,肿瘤无复发.结论 将A-T皮瓣与Burow's楔形皮瓣联合应用修复头面部皮肤缺损有利于皮瓣推进并保持蒂部平整,两种皮瓣可以互补,提高修复效果.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治疗老年人面部脂溢性角化症的适当方法.方法 应用局部皮瓣(包括斧型、三叶型、皮下蒂皮瓣等)修复切除脂溢性角化后所致皮肤缺损12例(直径7mm~15mm).结果 本组12例,随访10例,术后皮瓣无坏死,形态满意,肿瘤无复发.结论 应用局部皮瓣修复创面是治疗脂溢性角化症的理想方法.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鼻唇沟皮瓣的分类及其在鼻部皮肤缺损创面修复的方法.方法 根据鼻亚单位组成的美学原则,按鼻部皮肤软组织肿瘤切除后创面及创伤后皮肤缺损的部位、大小、深度及鼻唇沟区域组织可利用情况等,分别选择相应形式的鼻唇沟任意皮瓣转移修复鼻部缺损创面0.8 cm×0.8 cm~2.0 cm×3.0 cm,切取鼻唇沟皮瓣1.0 cm×1.0 cm~2.5 cm×3.5 cm.采用皮下蒂岛状鼻唇沟皮瓣者58例、改良菱形皮瓣者46例、"风筝"皮瓣者43例、易位皮瓣者9例、旋转皮瓣者11例,设计蒂在上方的鼻唇沟皮瓣109例,设计蒂在下方的鼻唇沟皮瓣58例,所有切取的皮瓣与创面大小匹配良好.结果 本组167例患者,其中165例创面Ⅰ期愈合;2例患者皮瓣远端部分表皮坏死.经局部换药后创面愈合.术后113例患者获随访1~60个月,鼻外形轮廓及视觉效果良好,修复组织与周围皮肤组织在色泽、质地、轮廓、光化性损害程度等方面相匹配,鼻唇沟区切口瘢痕不明显,获得满意的面部形态和美学效果.肿瘤无复发.结论 遵循鼻业单位美学原则,应用鼻唇沟任意皮瓣修复鼻部肿瘤切除及创伤后中等大小创面,不仅操作方便,面部彤态无明显改变,而且修复后创面的皮肤色泽、质地、轮廓等均能与周嗣皮肤达到较好的匹配和协调.町获得满意的功能和稳定的美学效果. 例患者,其中165例创面Ⅰ期愈合;2例患者皮瓣远端部分表皮坏死.经局部换药后创面愈合.术后113例患者获随访1~60个月,鼻外形轮廓及视觉效果良好,修复组织与周围皮肤组织在色泽、质地、轮廓、光化性损害程度等方面相匹配,鼻唇沟区切口瘢痕不明显,获得满意的面部形态和美学效果.肿瘤无复发.结论 遵循鼻业单位美学原则,应用鼻唇沟任意皮瓣修复鼻部肿瘤切除及创伤后中等大小创面,不仅操作方便,面部彤态无明显改变,而且修复后创面的皮肤色泽、质 、轮廓等均能与周围皮肤达到较好的匹配和协调.可获得满意的功能和稳定的美学效果. 例患者,其中165例创面Ⅰ期愈合;2例患者皮瓣远端部分表皮坏死.经局部换药后创面愈合.术后113例患者获随访1~60个月,鼻外形轮廓及视觉效果良好,修复组织与周围皮肤组织在色泽、质地、轮廓、光化性损害程度等方面相匹配,鼻唇沟区切口瘢痕不明显,获得满意的面部形态和美学效果.肿瘤无复发.结论 遵循鼻业单位美学原则,应用鼻唇沟任意皮瓣修复鼻部肿瘤切除及创伤后中等大小创面,不仅操作方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面部体表肿瘤手术切除后缺损修复方法及效果.方法 均采用手术切除方法,治疗修复26例颜面部体表肿瘤.后遗缺损经局部松解不能直接闭合,根据部位,缺损大小设计以下邻近皮瓣或岛状皮瓣修复:V-Y滑行瓣12;颏下岛状皮瓣3块;眼睑轮匝肌皮瓣3块;眶上血管肌皮穿支瓣3块;颞浅额前支血管蒂岛状皮瓣2块;耳前窄蒂侧颌颈皮瓣3块.结果 自2000年2月~2006年6月,本组临床治疗26例,除2例皮瓣远端有少量表皮脱落,经换药愈合外,余例皮瓣均完全成活,伤口一期愈合,术后接受放疗4例.随访2个月~5年,肿瘤无复发,且皮瓣切口大都选择在面侧部、发际、鼻唇沟等顺皮纹处,外观无明显影响,功能外形恢复满意.结论 根据面部外形解剖特点,采用带血管蒂或皮下组织蒂邻近皮瓣或皮肤筋膜窄蒂皮瓣是修复颜面部体表肿瘤切除后缺损简便、高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头面部皮肤恶性肿瘤及癌前病变手术切除和创面修复的方法。方法:58例头面部恶性肿瘤及癌前病变患者,根据恶性肿瘤手术原则,彻底切除病灶,应用原位缝合9例,游离皮片18例,局部皮瓣31例的方法进行修复。结果:本组58例,除1例皮片移植表皮部分坏死,经换药治疗伤口二期愈合外,其余植皮及皮瓣均一期修复,供区均一期愈合,颜面部外观满意。完成随访的42例中,1例面部鳞癌经局部皮瓣修复术后1年复发,再次扩大切除行皮片移植术后随访3年未见复发,其余41例均未见复发。结论:对于头面部恶性肿瘤及癌前病变应早期诊断,依据恶性肿瘤的治疗原则彻底切除病灶,术中快速冰冻切片可降低复发率,修复缺损应最大程度兼顾缺损区域功能和外形。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Limberg皮瓣修复面部缺损创面的效果.方法:9例面部肿物切除后皮肤软组织缺损患者设计Limberg皮瓣修复创面.其中肿瘤患者3例;色素痣患者6例.结果:9例患者术后皮瓣均未出现动脉供血和静脉回流障碍,皮瓣色泽、质地较好;伤口Ⅰ期愈合,随访3~6月未见肿物或色素痣复发,瘢痕不明显,形态满意.结论:Limberg皮瓣修复面部中小缺损创面效果良好.设计原则包括:将旋转瓣设计在临近皮肤最松弛区域并且最好完整覆盖一个凸出的美学单位;如果局部旋转后发生猫耳畸形,可以使用皮下蒂皮瓣或者改良的Limberg皮瓣(DuFourmentel皮瓣);如缺损为圆形,用阅读者皮瓣(the reading man procedure)效果可能更好.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不同皮瓣修复面部病灶切除术后软组织缺损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5月-2018年12月笔者科室收治的14例面部皮肤肿物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行面部病灶切除术后根据患者面部损伤情况在邻近部位设计不同皮瓣修复。对不同皮瓣修复后的伤口愈合情况及术后6个月随访结果进行回顾分析。结果:14例患者面部缺损大小为1.2cm×1.0cm^4.8cm×2.1cm,采用A-T皮瓣修复1例,带蒂鼻唇沟皮瓣修复6例,带蒂颌下皮瓣修复3例,带筋膜蒂皮瓣修复4例。所有移植皮瓣完全成活,切口均一期愈合。随访6个月发现,皮瓣色泽正常,皮肤血运良好、有触感,面部功能及外观恢复满意。结论:不同皮瓣修复具有不同优势,应根据面部软组织缺损情况采取不同的皮瓣修复术;就近取材或采取多个局部皮瓣进行修复可提高皮瓣成活率,促进愈合,保证面部功能及外观的完整。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应用局部皮瓣修复头面部皮肤肿瘤切除后皮肤缺损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128例头面部皮肤肿瘤患者根据其性质切除肿瘤后,按皮肤软组织的缺损面积,分别设计斧头状皮瓣、改良菱形皮瓣、鼻唇沟皮瓣、A-T皮瓣、风筝皮瓣等转移至缺损区修复.结果 128例患者分别采用相应的局部皮瓣转移修复至缺损区,术后皮瓣均全部成活,供、受区切口均Ⅰ期愈合,随访3~27个月,瘢痕不明显,效果满意.结论 局部皮瓣是临床上修复头面部皮肤肿瘤切除后皮肤缺损的实用而有效的方法,且美容效果及功能恢复良好.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应用局部皮瓣修复外眦缺损的方法及效果。方法:使用局部皮瓣修复外眦部皮肤缺损10例,创面面积约l.2cm×1.2cm~2.6cm×3.3cm。根据创面位置及大小,分别选择推进皮瓣、菱形皮瓣、Burow’s楔形皮瓣、皮下蒂风筝皮瓣方法进行修复。结果:10例患者皮瓣均完全成活,术后随访6个月~3年,其外观形态良好,效果满意,肿瘤无复发。结论:修复外眦部皮肤缺损时,选取合适的局部皮瓣,并注意保持和恢复外眦美容单位的完整性,可取得良好的形态与功能效果。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鼻唇沟皮瓣的类型及采用鼻唇沟皮瓣修复鼻部皮肤缺损创面的方法。方法选取2008-10—2014-09间收治的334例患者,依据鼻亚单位美学原则和鼻部创面皮肤缺损的大小、深度及部位等,选取相应鼻唇沟皮瓣为1.0 cm×1.0 cm~3.5 cm×2.5 cm大小,修复缺损创面0.8 cm×0.8 cm~3.0 cm×2.0 cm。其中18例患者采用易位皮瓣、86例患者为"风筝"皮瓣、92例患者为改良菱形皮瓣、22例患者为旋转皮瓣、116例患者为皮下蒂岛状鼻唇沟皮瓣。鼻唇沟皮瓣蒂在下方116例,蒂在上方218例,全部创面与皮瓣匹配良好。结果本组患者创面1期愈合330例,4例患者部分表皮坏死,换药后愈合。术后230例患者随访1~5 a,切口瘢痕不明显,视觉效果良好,患者面部形态及美学效果满意。无1例患者出现肿瘤复发。结论依据鼻亚单位美学原则对鼻部肿瘤切除创面修复,手术操作简便,面部形态无明显改变,术后成活率高,修复后创面皮肤轮廓、质地及色泽与周围皮肤匹配较好,患者面部形态及美学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风筝"皮瓣(亦称皮下蒂推进皮瓣)在面部部分区域(耳、鼻翼区、上唇区、眉区等)体表肿物切除术后缺损修复中的应用。方法:本组30例患者切除体表肿物后,于缺损邻近部位按照尽量不影响局部解剖单位为原则设计"风筝"皮瓣,推进转移修复皮肤缺损。结果:30例患者伤口均一期愈合,皮瓣血供可靠,随访时间3~6个月,皮瓣平整,瘢痕无增生,局部外形佳。结论:面部部分区域的创面不宜直接缝合,用"风筝"皮瓣进行修复简单易行,效果可靠。  相似文献   

12.
面部皮肤恶性肿瘤的手术治疗及其美学问题探讨   总被引:7,自引:5,他引:2  
目的:探讨面部恶性肿瘤的手术治疗与相关美学问题。方法:1991年3月-2001年4月,收治面部皮肤恶性肿瘤40例,分别采用病灶扩大切除后直接缝合,全厚皮片分区移植,局部皮瓣和带蒂皮瓣等方法修复创面,并辅以放疗或化疗。结果:39例患者的移植皮片与皮瓣均100%成活,术区外形与功能良好,3例未接受放疗的基底细胞癌患者于术后9个月-1年1个月局部复发。结论:彻底切除面部恶性肿瘤并辅以放疗或化疗是预防术后复发的关键,适宜的修复方式有助于容貌恢复。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面部良性肿瘤切除后创面的修复方法.方法 根据患者面部良性肿瘤的面积,采用单侧或双侧胸三角皮瓣预扩张,在胸三角皮瓣下靠近肩部置入1个扩张器,切口选择在锁骨下.扩张完成后,先将面部良性肿瘤部分或全部切除,据缺损大小设计皮瓣.皮瓣应大于缺损面积10%~15%,蒂部可制成管状或应用良性肿瘤翻转与胸三角皮瓣蒂部形成铰链而封闭蒂部创面.3周后将皮瓣延迟,再1周后断蒂.结果 20例患者应用扩张后胸三角皮瓣带蒂转移修复面部良性肿瘤切除后创面,效果均满意.结论 扩张后胸三角皮瓣是修复较大面积面部良性肿瘤切除后创面的较好方法.  相似文献   

14.
探究在面部皮肤肿瘤切除术后创面修复中应用皮下组织蒂岛状皮瓣的效果。方法 选取 2019年1月-2023年1月于本院行面部皮肤肿瘤切除术的6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应用皮瓣差异分为对 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0例。对照组于面部皮肤肿瘤切除术后应用传统皮瓣修复创面,观察组于面部皮肤 肿瘤切除术后应用皮下组织蒂岛状皮瓣修复创面,比较两组修复效果、并发症发生情况、疼痛程度及生 活质量。结果 观察组修复总有效率为93.33%,高于对照组的66.67%(P <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 3.33%,低于对照组的20.00%(P <0.05);观察组术后1、7、14 d 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 <0.05);观 察组躯体功能、心理功能、社会功能、物质生活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 <0.05)。结论 皮下组织蒂岛状皮 瓣在面部皮肤肿瘤切除术后创面修复中的应用效果理想,术后并发症较少,疼痛程度较轻,可提高患者生 活质量,促进恢复。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联合应用多个局部皮瓣协同修复颜面部中、小面积的皮肤软组织缺损的优势.方法 根据患者皮肤软组织缺损创面大小及部位的不同,遵循分区修复原则,选择相应的局部皮瓣联合修复覆盖创面,使切口尽可能隐蔽及顺应面部自然轮廓线或皮肤皱纹线.结果 77例患者中74例创面Ⅰ期愈合,3例Ⅱ期愈合;术后全部随访1~8个月,修复皮瓣与周围皮肤在色泽、质地、轮廓等方面均有较好的相似度,切口隐蔽、无明显瘢痕,肿瘤切除后未见复发,面部轮廓及视觉效果良好,美学效果满意.结论 联合应用多个局部皮瓣对颜面部创伤缺损进行修复,可以明显提高修复质量,最大程度地恢复颜面部美学外观.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应用双蒂"风筝"皮下蒂皮瓣修复鼻唇沟旁肿物切除后皮肤缺损的方法及效果。方法在局部麻醉下完整切除鼻唇沟旁皮肤肿物,沿鼻唇沟走行方向设计以皮瓣两侧皮下组织为蒂的"风筝"皮瓣,推进修复皮肤缺损。结果本组共15例患者。术后皮瓣均成活较好。随访6~24个月,术区外观较满意,瘢痕不明显。结论采用双蒂"风筝"皮瓣修复鼻唇沟旁皮肤缺损是较理想的手术方法;掌握"风筝"皮瓣的手术要点,可进一步提升手术效果。  相似文献   

17.
目的:介绍局部带蒂皮瓣在唇部外伤性缺损即刻修复中的临床应用。方法:2006年5月~2011年4月,对21例外伤性唇缺损畸形患者,采用局部带蒂皮瓣进行了即刻修复者,进行临床效果观察和总结分析。结果:应用局部带蒂皮瓣,对21例唇部外伤性缺损患者,根据其不同部位和程度,分别采用了鼻唇沟皮瓣、局部推进皮瓣"、Z"形交叉皮瓣或唇红粘膜瓣、舌瓣等邻近带蒂皮瓣进行即刻修复,唇部外形恢复良好,治疗效果满意。结论:对外伤性唇缺损采用局部带蒂皮瓣进行即刻修复,因其血供良好,易取材方便、方法灵活,易于掌握,多数可一次成功,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8.
局部皮瓣治疗面部基底细胞癌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局部皮瓣治疗面部基底细胞癌的疗效。方法:47例面部基底细胞癌患者,应用局部皮瓣的方法进行修复,术中做冰冻切片决定手术切缘。结果:所有病例均一期修复,皮瓣存活良好,颜面部外观满意。1例面部其他部位再发基底细胞癌,再次行手术切除,未见复发。结论:面部基底细胞癌切除术后,采用术中冰冻切片快速病理验证的方式可以保证肿瘤的完全切除,应用局部皮瓣修复术后缺损,简便、高效,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老年患者面部恶性肿瘤切除后创面修复的较好办法。方法:应用面部局部旋转皮瓣对我科收治的53例老年人面部恶性肿瘤扩大切除后遗留创面进行修复。结果:53例患者局部旋转皮瓣全部成活,切口均I期愈合,面部器官无移位,术后随访,肿瘤无复发,皮瓣颜色和质地与周围皮肤一致,切口瘢痕不明显。结论:面部局部旋转皮瓣设计简单,手术操作方便,成活率高,围手术期短,可作为老年患者面部恶性肿瘤切除术后创面修复的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20.
目的面部缺损在临床上较为常见,因局部皮辦或皮下蒂皮辦是由皮下直接供血,皮瓣修复的区域受到限制。为此,进行了以面部表情肌为供血来源的皮辦探讨。方法通过对眼轮匝肌的血管及面神经颞支的解剖研究,扩大了以眼轮匝肌为蒂的颞区皮瓣的应用范围。结果 18例面部软组织缺损修复均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结论眼轮匝肌颞区皮辦比局部或皮下蒂组织辦易于移转,且供区隐散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