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4 毫秒
1.
目的 研究持续不卧床腹膜透析(CAPD)患者腹透液蛋白丢失的相关因素,并探讨腹透液蛋白丢失与CAPD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在我院腹透门诊随诊的透析时间超过6个月的CAPD患者120例,记录患者年龄、性别、身高、体重、透析时间,测坐位血压,检测其24 h腹透液和尿液容量、蛋白质、尿素氮、肌酐和患者空腹血清...  相似文献   

2.
本文对我科从1987~1990年腹膜透析(简称腹透)插管术后30例导管移位病例进行初步分析,现报告如下: 临床资料一、30例尿毒症病人,入院后均采取腹透插管术腹透治疗,22例住院透析,8例在家行CAPD治疗,男16例,女14例,年龄18~58岁,平均38岁。其中30例病人中因腹透  相似文献   

3.
目的 调查腹膜透析患者退出的原因,为临床改善腹透预后提供依据.方法 分析随访持续性非卧床腹膜透析(CAPD)病人145例,统计退出患者例数,调查其退出原因,同时评估营养状况、透析充分性、容量负荷指标.结果 145例腹膜透析患者中64例退出,占腹透总数44.1%.其中死亡40例(62.5%),余为改血液透析,肾移植或因经济困难放弃治疗患者.退出原因中,心脑血管疾病占首位34例(53.1%);顽固性腹膜炎10例(15.6%),余为超滤衰竭,严重营养不良,极少数为胸腔积液,恶性肿瘤,腹透漂管退出腹透.在死亡患者中,心脑血管急症如心衰、心梗、脑出血等构成了主要死因(51.6%),其次依次为严重感染如肺炎、腹膜炎、败血症(20.1%)呼吸衰竭;多器官功能障碍;消化道出血;恶性肿瘤及放弃治疗.死亡组较存活组具有更明显的营养不良、容量负荷过重及透析不充分,两组间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脑血管事件是CAPD 患者死亡退出的最主要原因.炎症感染,包括腹腔外感染是PD 中断及预后不良的重要因素之一.经济原因一定程度上制约腹透的开展与维持.营养不良、容量超负荷、透析不充分与心脑血管并发症及腹透患者退出率、死亡率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4.
1976年,Popovich 提倡持续可动性腹膜透析(Continuous Ambulatory Peritoneal Dia-lysis,CAPD);1978年采用了软包装 CAPD 透析液袋,使腹膜透析在全世界迅速开展,八十年代CAPD 作为腹透技术新潮流越来越引人注目。本文复习近年国外文献,就膜腹透析现状,主要并发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持续不卧床腹膜透析(continuous ambulatory peritoneal dialysis,CAPD)患者肺动脉高压(PAH)的发生率以及PAH发病中可能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腹透门诊随诊的透析时间超过6个月的CAPD患者,排除有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严重心脏瓣膜疾病、有肺栓塞病史、左心室射血分数<50%的CAPD患者56例,分别记录患者年龄、性别、体重、透析时间、血压,检测其血红蛋白(Alb),血浆白蛋白,血浆B型利钠肽(BNP)、心胸比(CTR),检测肺动脉收缩压(systolic pulmonary arterial pressure,SPAP)和其他心脏结构和功能指标,按平均收缩期肺动脉压35 mm Hg为界。将患者分为肺动脉高压组和无肺动脉高压组,比较2组患者临床和实验室数据。结果 56例CAPD患者中肺动脉压高于35 mm Hg的共11例(19.6%)。HP组SPSP显著高于无HP组(P<0.05),患者肺动脉压值与血清BNP、CTR及LVMI呈正相关(r值分别为0.21、0.24、0.31,P<0.05),与血浆Alb水平和LVEF呈负相关(r=-0.197,P<0.05)。结论 CAPD患者中肺动脉高压发生率较高,其容量负荷过多,低白蛋白可能与其肺动脉压增高有关。  相似文献   

6.
目的:对比观察尿毒症难治性高血压患者应用血液透析滤过(HDF)联合规律血液透析(HD)和持续不卧床腹膜透析(CAPD)两种治疗方法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8例尿毒症伴难治性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 HDF/ HD组和 CAPD 组各34例。HDF/ HD 组每周采用2次血液透析加上1次血液透析滤过治疗;CAPD 组进行持续不卧床腹膜透析,每天腹透液总量8000ml,晚上留腹2000ml,均连续观察治疗3个月。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后血尿素氮(BUN)、肌酐(Cr)及平均动脉压的变化。结果治疗后,2组患者血清 BUN 及 Cr 均降低(P ﹤0.05),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2组患者治疗后平均动脉压均低于治疗前,且 CAPD 组降低幅度大于 HDF/ HD 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尿毒症伴难治性高血压患者采用 CAPD 治疗,血压控制效果更好,但 HDF/ HD 临床效果也较满意,可针对不同患者选择性应用。  相似文献   

7.
腹膜透析(peritonea l dialysis,PD)是终末期肾衰竭患者肾功能替代治疗的主要方法之一。尽管近年来腹膜透析技术有了较大的改进,但持续非卧床腹膜透析(CAPD)患者生存率仍较低。因此,分析PD退出原因并探讨相应护理对策,对患者治疗、预后有深远意义。现将我院PD中心2005年1月-2012年1月接诊的终末期肾病患者行CAPD治疗以及在外院置入腹透管共221例,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8.
腹膜炎是腹膜透析(CAPD)的主要并发症,也是阻碍腹膜透析发生和不能继续腹透的重要原因。我们应用O型管组作CAPD的体会——可显著降低腹膜炎的发生率,现报告如下: 1 病例和方法 20例CRF(尿毒症)病人,分为两组,8例为O型管组,12例为国产袋装组,年龄25  相似文献   

9.
孙铸兴  缪建萍 《江苏医药》1998,24(10):765-765
终末期肾衰的腹膜透析治疗随着其装置的改进,腹透相关性腹膜炎有明显减少,但透析的充分性日益突出。腹膜平衡试验(PET)用于测定腹膜的运转能力,为临床腹膜清除和超滤功能提供可靠依据,以便选择较佳的腹透方案。我院1997年1月~12月根据PET结果调节26例患者腹透治疗方案。现报告如下。资料与方法对象:26例均为维持性腹透病人,男16例,女IO例,平均年龄45(28~63)岁。腹逐时间1~36个月不等,平均8个月。尿毒症病因:慢性肾炎17例,糖尿病肾病5例,肾小球动脉硬化症4例。在PET前进行标准连续性非卧床腹膜透析(CAPD)两周,反…  相似文献   

10.
女性,50岁。服青鱼胆后少尿、浮肿6天,于1990年1月25日12时急诊入院。患者于1月18日下午3时服“青鱼胆”一只,当晚10时感上腹不适,脐周疼痛伴恶心、呕吐、腹泻。至单位医院补液1500ml,仍呕吐不止,1月20日始尿量减少、浮肿。检查发现巩膜,皮肤黄染,尿蛋白 ,血肌酐(Scr)3.9mg%,诊断为“青鱼胆中毒”、“中毒性肾炎”,经对症处理后虽尿量增加,但Scr 逐渐升至7.9mg%,GPT600u,恶心呕吐加重,按“急性肾功能衰竭”收住本院肾科治疗。体检及住院经过:血压160/100,脉搏76次,呼吸22次,体温37.2℃。发育正常,营养良好,神清合作,皮肤轻度黄染,无出血点及瘀斑点,浅表淋巴结不肿大。入院后当日在局麻下行CAPD 插管术,术后即行腹透治疗,同时服“保肾丸”。次日病人症状改善,能进早餐。腹透3天后Sct 降至5.8mg%,腹透一周后Scr2.5mg%~1.8mg%,基本痊愈出院。  相似文献   

11.
腹膜炎是腹膜透析(CAPD)的主要并发症之一,严重者可危及生命。本文报道我科腹透中心自1987年6月组建以来,54例CAPD共141.4个病人月,其中发生细菌性腹膜炎6例,真菌性腹膜炎1例。发病率为1/20.2个病人月。现介绍防治体会。一、治疗一旦发现透出液混浊,首先立即留取标本,送检常规培养、霉菌培养,有助于早期治疗和选择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腹膜透析( peritoneal dialysis,PD)是终末期肾脏病(ESRD)的肾脏替代治疗方式之一,PD相关性腹膜炎是腹膜透析最主要并且常见的并发症.本文主要探讨了持续性非卧床腹膜透析(CAPD)相关性腹膜炎的致病菌及其耐药性,分析腹透相关腹膜炎的致病菌与预后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腹膜透析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SAP)的临床效果。方法将168例SAP患者随机分为常规组80例和腹透组86例。常规组单纯予以常规治疗,腹透组在常规组治疗基础上予以腹膜透析治疗。观察并比较2组体温正常时间、肛门排气时间、腹痛消失时间、血淀粉酶恢复正常时间、病死率及住院时间。结果腹透组体温正常时间、肛门排气时间、腹痛消失时间、住院时间短于常规组,血淀粉酶恢复正常时间长于常规组,病死率低于常规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膜透析治疗SAP临床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鼻拭子培养呈革兰氏阳性菌的持续性不卧床腹膜透析(CAPD)患者使用莫匹罗星对透析相关性腹膜炎发生率的影响。方法将鼻拭子培养呈革兰氏阳性菌的65例CAPD患者分为两组,A组鼻腔使用莫匹罗星(39例),B组鼻腔未使用莫匹罗星(26例);分别记录一般情况、血液指标、鼻拭子培养结果、第一次发生腹膜炎时间和培养结果等。结果 A组39例患者,发生腹膜炎的5例,为每年0.12次/患者,其中革兰氏阳性菌腹膜炎3例,为0.07次/患者,腹透液培养和鼻拭子培养一致的为2例(40.0%);B组26例,发生腹膜炎的9例,为每年0.32次/患者,其中革兰氏阳性菌腹膜炎6例,为0.21次/患者,腹透液培养和鼻拭子培养一致的为4例(44.4%),腹膜炎的发生率A组较B组明显降低,(P<0.05)。两组CAPD患者之间在年龄、透析前肌酐、尿素氮、白蛋白、继发性甲状旁腺素(PTH)、是否糖尿病等方面无统计学差异。结论莫匹罗星鼻腔用药可减少鼻拭子培养呈阳性菌的CAPD患者透析相关性腹膜炎的发生率,从而减慢腹膜的纤维化。  相似文献   

15.
持续不卧床腹膜透析(CAPD)具有设备简单、手工操作方便,可行居家透析治疗不影响患者日常活动等优点。随着腹膜透析技术的不断改进,选择该治疗方法的患者人数在不断增加。以中欧和东欧为例,自1990~1996年,透析患者增加了75%,而腹透患者增加了300%犤1犦。我科自1996~2001年对53例因各种原因引起的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行CAPD治疗,为使患者出院在家进行CAPD,在住院期间对这些患者及家属进行CAPD操作辅导。现总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53例均为慢性肾功能不全(尿毒症期)患者。男23…  相似文献   

16.
腹膜透析充分性指标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连续非卧床腹膜透析(CAPD)已成为尿毒症病人替代治疗的重要方法。1994以来,我们将每周尿素清除指数(KT/V)、每周肌研清除率(CrCL)、蛋白分解率(PCR)应用于部分腹透患者,作为判断透析充分性指标,而以腹膜平衡试验(PET)作为每个患者达到充分性指标方案调整的客观依据,以处方透析替代了既往的公式透析。现总结如下。资料与方法CAPD患者24例,男女各12例,年龄22~71岁。病因:慢性肾炎15例,糖尿病肾病5例,高血压肾动脉硬化3例,紫癜性肾炎l例。手术置管后均先采取间歇性腹膜透析(IPD)3~7天,交换8~10次/日,总量8~10升,后行CAPD,交换4次/日,总量6~8升。透析2周时测定PET,采用Bexter公司提供的操作方法,并根据Twardowski判断腹膜对溶质转运能力的标准,将测定结果分为高转运(H)、高一平均(H-a)、低一平均(L一的和低转运(L)四个等级。收集腹透方案调整前后的24小时尿液、腹透液,分别记录总量;测血BUN、Cr;测身高、体重,计算CrCL、KT/V、PCR。观察血压,食欲、浮肿、有无心衰等临床表现;定期复查血白蛋白(ALB)。观察时间2.5~32个月。判断标准:K...  相似文献   

17.
出院随访对腹膜透析患者康复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出院随访对居家持续性非卧床腹膜透析(CAPD)患者康复的影响。方法将过去未行出院随访的45例CAPD患者作为对照组,将进行出院随访的45例CAPD患者作为观察组,调查两组患者腹透1年时的治疗依从性、生活质量。结果观察组患者依从性及生活质量显著优于对照组(P<0.01或P<0.05)。结论出院随访满足了患者的健康需求,能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从而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促进患者康复。  相似文献   

18.
本文测定60例终末期肾病的甲状腺激素水平,并比较非透析治疗、血透和腹透等不同治疗方法的影响。结果发现终未期肾病血TT_3、TT_4显著下降;TSH 在正常范围。非透析治疗组血TT_3和Cr 呈负相关,提示甲状腺激素的变化和肾衰竭的严重程度有关。血TT_3在血透组和腹透组相似,而TT_4腹透组高于血透组。本文对其临床意义作了讨论。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新剂型腹透液在腹膜透析不充分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收集我院常规腹膜透析方案下透析不充分患者20例,更改透析方案为使用新剂型2.5L/袋腹透液每天透析4次。3个月后比较更改方案前后患者的水肿、皮肤瘙痒情况以及血压、体重、腹透总剂量、腹透超滤量、贫血指标、血白蛋白、血肌酐、血尿素氮、血钾、尿素清除指数(Kt/V)、钙磷代谢等指标。结果 20例患者改用新剂型腹膜透析液后,水肿及皮肤瘙痒症状较更改前明显减轻,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更改新剂型腹膜透析液3个月后患者的Kt/V值及Kt/V达标率较更改前明显升高,血肌酐及血磷较更改前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与更改前比较,更改新剂型透析液后的红细胞计数、Hb、血白蛋白升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更改后的收缩压、舒张压、体重、腹透超滤量、血钾、血清校正钙、全段甲状旁腺激素(iPTH)水平较更改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使用新剂型腹透液可提高透析不充分患者透析充分性,并具有良好的耐受性,可为传统透析方案下透析不充分患者提供新的选择。  相似文献   

20.
目的Icodextrin(7.5%葡聚糖)腹透液是百特公司生产,在欧洲使用己5年以上,在国内尚未上市的新类型腹透液。分析其治疗连续性不卧床腹膜透析(CAPD)超滤衰竭的临床意义。方法糖尿病肾病并无尿型肾功能衰竭病人,CAPD治疗68个月出现超滤衰竭。280天前开始使用7.5%葡聚糖腹透液治疗,每天更换1500ml,留腹时间16—20h,每次超滤650-1100ml,配合使用1.5%(或4.25%)葡萄糖腹透液1500ml。保持每天超滤1000—1200ml。结果病人水肿消失,症状好转,复查各项生化参数稳定。结论①葡萄糖腹透液长期使用对腹膜功能与超滤功能有一定损伤作用。临床上,葡萄糖腹透液有被更换的迫切性。②7.5%葡聚糖腹透液分子量大,生物相容性好,对腹膜毒性作用小,超滤效果好,在腹膜增厚引起超滤衰竭及腹膜炎时,仍能维持有效超滤作用,在临床值得推荐使用。③糖尿病病人在摄取碳水化合物等食物减少时,易发生低血糖反应,认为体内血糖可弥散进入葡聚糖腹透液,并更换出体外。使用葡聚糖腹透液更易丢失碳水化合物等营养物质,应注意保证各种营养素摄入的综合平衡,以免造成营养不良,继发感染等并发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