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据报道,下咽部癌预后不良,累积5年生存率为14~47%。认为粘膜下丰富的淋巴向周围组织广泛浸润,初诊时皿~N期进展病例占大多数。该作者11年内治疗下咽部癌41例,男39例(95%),女2例(5%),年龄44~83岁,平均62.8岁。肿瘤梨状窝型33例(80%),环后型4例(10%),咽后壁型3例(7%),不能判定1例。病理组织诊断为鳞癌40例(98%),未分化癌1例(2%)。鳞癌中高分化型和低分化型各8例(23%),中分化型19例(54%)。治疗原则上最初化疗,术前放疗,配合手术。全组根治治疗2…  相似文献   

2.
1979~1992年13年内,收治中咽部鳞癌病例135例,其中前壁型27例(20%)。男22例,女5例,年龄42~87岁,平均60.1岁。临床T;3例,T。16例,T。6例,T。2例;N。10例,N;5例,N。10例,N。2例。I、正期7例(26%),皿、JV期20例(74%)。组织高分化型7例,中分化型11例,低分化型5例,不明4例。除重复癌淋巴结转移3例外,淋巴结转移率占58%(14/24)。原发灶单独放疗9例,手术18例。经2年以上观察,除放疗1例,手术3例复发外,初次放疗控制率占88%(…  相似文献   

3.
收治在我院手术治疗分化型申状腺癌239例,男63例,女176例;首治组154例,再治组85例;随访5~20年,平均10年零8个月,再治组与首治组的手术合并症分别为11.8%与0.6%(P<0.01)。全甲状腺切除与腺叶峡部切除的手术合并症分别为25.0%与3.0%(P<0.01),而次全切除则是3.3%(P<0.01)。腺叶峡部切除全甲状腺切除的复发率是15.3%与0.0%(P<0.01),而次全切是3.8%,与全甲状腺切除相比P<0.05,但三者的5年,10年生存率有明显差别。主张对分化型甲状辟癌应常规行次全切除,部分病例可选择性行全甲状腺切除。甲状腺外浸润癌仍以手术彻底切除为主,包括切除邻近的组织器官。  相似文献   

4.
回顾性研究1975~1991年间鼻窦癌129例,其中男95例,女34例,平均年龄59岁(7~87岁)。肿瘤原发于筛窦50例,上颌窦49例,鼻腔25例,蝶窦3例,额窦2例。常见的首发症状为鼻阻(21%),鼻出血(19%)和面部肿(6%)。经病理证实鳞癌41例,腺癌34例,未分化癌16例,其它有囊性腺样癌、黑色素瘤、淋巴瘤等。根据UICC(1984)标准进行临床分期,其中T113例,T236例,T338例,T442例。5例有颈淋巴结转移,1例有远处转移(脑膜)。根据肿瘤原发部位、大小、病理类型和病人一般状况选择治疗方式:早期病例选择单纯手术,共31例,其中T1.2…  相似文献   

5.
头颈部鳞癌及癌旁组织端粒酶活性检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研究原发头颈部鳞癌及相关癌旁组织中端粒酶活性表达,探讨春作为头颈部鳞癌分子生物学标志物的可能性。方法:采用TRAP-PCR-ELISA,对32例原发头颈部鳞癌及15例癌旁组织进行端粒酶活性检测。结果:32例原发头颈部鳞癌中,27例端粒酶活化,阳性率为84.4%;15例癌旁组织中5例端粒酶活化,阳性率为33.3%。有淋巴结累及者端粒酶阳性率(86.7%)高于无淋巴结累及者(82.4%),低分化  相似文献   

6.
甲状腺髓样癌在甲状腺癌中不多见,其恶性程度介于分化型与未分化甲状腺癌之间。国内外有关的临床论述很少。本材料回顾性总结了我院1967~1987年外科治疗的51例甲状腺髓样癌,对甲状腺髓样癌的临床特点和治疗原则进行了讨论,对其治疗效果进行了评价,5年和10年生存率分别为79.5%和69.0%,我们认为恰当合理、早期积极的外科治疗能获得很好的生存效果。  相似文献   

7.
甲状腺髓样癌的外科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甲状腺髓样癌在甲状腺癌中不多见,其恶性程度介于分化型与未分化甲状腺癌之间。国内外有关的临床论述很少。本材料回顾性总结了我院1967 ̄1987年外科治疗的51例甲状腺髓样癌,对甲状腺髓样癌的临床特点和治疗原则进行了讨论,对其治疗效果进行了评价,5年和10年生存率分别为79.5%和69.0%,我们认为恰当合理、早期积极的外科治疗能获得很好的生存效果。  相似文献   

8.
跨声门癌50例观察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为确立一种原发喉室的跨声门癌,选择肿瘤主体以喉室为中心经全喉切除手术的标本50例,火棉胶包埋,连续切片观察。结果发现(1)跨声门癌的肿瘤原发部位在喉室,50例中有T23例。(3)肿瘤以深层浸润为主占90%(45/50),易侵及声门旁间隙(82%,41/50)和甲状软骨(64%,32/50),临床分期与病理分期不符达48%(24/50),结论:原发喉室的跨声门癌是声门上型癌的一种特殊类型  相似文献   

9.
为确立一种原发喉室的跨声门癌,选择肿瘤主体以喉室为中心经全喉切除手术的标本50例,火棉胶包埋,连续切片观察。结果发现①跨声门癌的肿瘤原发部位在喉室,50例中有T23例。②肿瘤以深层浸润为主占90%(45/50),易侵及声门旁间隙(82%,41/50)和甲状软骨(64%,32/50),临床分期与病理分期不符达48%(24/50)。结论:原发喉室的跨声门癌是声门上型癌的一种特殊类型。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选择性颈廓清术在声门上癌手术治疗中的作用。方法总结1981~1993年治疗的582例声门上癌术后颈淋巴结转移及廓清侧转移淋巴结再发情况。结果T3、T4病例392例(67.4%),而T3N+、T4N+147例(37.5%)。T3、T4占全组N+的86.5%(147/170)。N0未行颈廓清术126例,术后发生同侧及双侧颈淋巴结转移33例,其90.9%在T3、T4组(30/33)。N0行选择性颈廓清术286例,术后发生对侧转移40例,其75%也在T3、T4组(30/40)。对二次住院治疗的163例进行了随访。二期选择性颈廓清组3、5年生存率为86.7%及77.8%,术后转移组及术后再发组分别为64.8%、32.5%及33.3%、30.8%。组间有明显差异。结论对声门上癌T3、T4的N0病例应行选择性颈廓清术。出现转移后再行颈廓清术者疗效明显下降。声门上癌部分T2N0病例(如杓会厌皱襞癌、杓区癌或杓区受累、肿瘤>2.0cm、溃疡型、周边呈浸润生长等)也不属早期病例,应行选择性颈廓清术  相似文献   

11.
1980年4月~1994年10月外科治疗108例甲状腺炎病例中17例(15.7%)并发甲状腺癌,男2,女15,年龄24~65岁,平均39.5岁;其中桥本氏病13例,木样甲状腺炎3例,亚急性甲状腺炎1例;乳头状腺癌8例,滤泡状腺癌4例,乳头加滤泡状腺癌1例,未分化癌2例,未分类癌2例。全部随访1年以上,存活14例,死亡3例,1年存活率87.5%,5年存活率75.9%。对甲状腺炎并发甲状腺癌的诊断及外科治疗的有关方面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12.
王恩彤  薛善益 《耳鼻咽喉》1995,2(2):100-102,105
对本院1981 ̄1990年间有随访资料的52例喉癌手术病例进行了术后生存效果分析。本组病例中,男42例,女10例;以50 ̄59岁患者居多,占48.1%;声门上型喉癌21例,声门型喉癌31例;多为T3期病例;喉全切除17例,喉部分切除35例。全组病例的3、5、10年生存率(寿命表法)分别为77.2%、72.2%和63.2%。通过生存期比较,对影响远期疗效的有关因素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3.
甲状腺炎并发甲状腺癌的诊断和外科治疗(附17例报告)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刘文中  赵德安 《耳鼻咽喉》1996,3(4):235-238
1980年4月 ̄1994年10月外科治疗108例甲状腺炎病例中17例(15.7%),并发甲状腺癌,男2,女15,年龄24 ̄65岁,平均39.5岁,其中桥本氏病13例,木样甲状腺炎3例,亚急性甲状腺炎1例,乳头乳腺癌8例,滤泡状腺癌4例,乳头加滤泡状腺癌1例,未分化癌2例,未分类癌2例,全部随访1年以上,存活14例,死亡3例,1年存活率87.5%,5年存活率75.9%,对甲状腺炎并发甲状腺癌的诊断及  相似文献   

14.
甲状腺乳头状癌Ⅵ区淋巴结清扫非劣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了解未行含Ⅵ区的择区性淋巴结清扫术的分化良好的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的复发情况;探讨分化良好的甲状腺乳头状癌是否要常规行含Ⅵ区的择区性颈淋巴结清扫术。方法:不同时期处理的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267例,按时间分成2组:A组为近期行含Ⅵ区的择区性淋巴结清扫的甲状腺乳头状癌151例;B组为早期未行Ⅵ区择区性淋巴结清扫的甲状腺乳头状癌116例。原发灶处理2组均一致:肿瘤发生侧行甲状腺全切除,甲状腺峡部全切,健侧甲状腺次全切除;若肿瘤两侧同时发生,则行双侧甲状腺全切术。统计第1组中Ⅵ区淋巴结转移发生率;随访第2组患者,观察头颈部淋巴结复发情况以及生存情况。结果:A组151例患者中59例仅行Ⅵ区淋巴结清扫,其中发生转移者22例,其余92例同时行Ⅱ、Ⅲ、Ⅳ、Ⅵ区颈淋巴结清扫,其中各区都没有转移者31例,Ⅵ区和其他区均转移者33例(35.8%),只有Ⅵ区颈淋巴结转移者17例(18.4%),除Ⅵ区外其他区域淋巴结有转移者11例(11.9%)。即甲状腺乳头状癌病例中Ⅵ区淋巴结转移率为47.7%(72/151)。B组116例甲状腺乳头状癌伴有颈淋巴结转移者47例,占40.5%;5年生存率为99.3%;复发率为6.0%(7/116)。A组颈淋巴结转移率(54.9%)高于B组(40.5%)。结论:分化良好的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较多的转移到气管前和喉返神经周围淋巴结,Ⅵ区淋巴清扫可成为常规。  相似文献   

15.
对本院1981~1990年间有随访资料的52例喉癌手术病例进行了术后生存效果分析。本组病例中,男42例,女10例;以50~59岁患者居多,占48.1%;声门上型喉癌21例,声门型喉癌31例;多为T_3期病例;喉全切除17例,喉部分切除35例。全组病例的3、5、10年生存率(寿命表法)分别为77.2%、72.2%和63.2%。通过生存期比较,对影响远期疗效的有关因素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6.
[日]/桶口学作…//日耳鼻会报.-1996,99(3).-385~394喉癌是头颈部范围发生频度较高的恶性肿瘤。早期病例采用根治放疗,进展病例术前放疗加手术,其预后较为良好。10年内收治喉癌患者86例,行根治治疗74例。男69例(93%),女5例(7%)。年龄43~81岁,平均64岁。60多岁发病最多(53%)。其中串门癌最多48例(65%),声门上癌21例(28%),串门下癌和混合型癌较少,分别为2例和3例。声门癌男47例(98%),女1例(2%);声门上癌男五7例(幻%),女4例(19%)。组织型鳞癌72例(97%),粘表皮癌2例(3%)。1期28例(38…  相似文献   

17.
下咽癌颈淋巴转移相关因素的研究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2  
目的研究下咽癌颈淋巴转移的特点、规律及对预后的影响。方法收集1985-2000年住院治疗下咽癌患者108例,均经手术治疗,且术前未行放疗和化疗。根据1992年国际抗癌联合会(UICC)分期标准进行分期分级。手术后将下咽癌及颈淋巴结标本进行病理观察,确定肿瘤主体所在原发部位及发生转移的颈淋巴结分布区域。按照病理学将肿瘤的病理分化程度确定为高、中、低分化。通过颈淋巴结病理检查和随访观察确定颈淋巴转移情况,用Kaplan-Meier方法对3、5年生存率进行非参数分析。结果病例中T1、T2淋巴结转移率为45.8%,T3、T4淋巴结转移率为79.8%,总的淋巴结转移率为75.0%(81/108),(P〈0.05)。梨状窝癌为100例,占全部病例的92.6%(100/108),梨状窝及下咽后壁癌的颈淋巴转移率分别为74.0%和87.5%(P〉0.05)。病理高、中、低分化型3组,其颈淋巴转移率分别为72.2%、67.6%、85.7%(P〉0.05)。患者3、5年累积生存率分为67.53%及29.87%。Ⅱ、Ⅲ区颈淋巴转移率为76.5%,Ⅴ、Ⅵ区颈淋巴转移率为8.6%。结论下咽癌颈淋巴转移率高。下咽癌颈淋巴转移是影响下咽癌的预后主要因素,随着颈淋巴转移程度的增加,患者3、5年生存率逐渐降低。  相似文献   

18.
鼻咽部恶性肿瘤3306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文回顾性分析了我院24年(1962~1985)经病理确诊的鼻咽部恶性肿瘤3306例。男性2571例(7777%),女性735例(2223%),男女比为35∶1。发病年龄平均5315岁(男5404岁,女5222岁),高峰年龄为41~50岁(3515%)。15岁以内者21例,最小年龄:男性3岁,女性7岁。首发症状以颈部肿块(4244%)和涕血(3309%)最常见。本组以鼻咽癌(NPC)最多(9942%),肉瘤仅19例(058%)。占我院同期耳鼻咽喉恶性肿瘤的6883%;占头颈部的5046%;占全身的2004%。年平均就诊人次为1251(1962~1971)、1465(1972~1981)、1475(1982~1985),表明NPC就诊具有稳定性。资料提示鼻咽部恶性肿瘤,以NPC在我省常见多发,需加强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9.
统计1976~1988年间经手术治疗的喉癌988例,其中61例年龄在40岁以下。声门上癌29例,声门癌32例,无原发于声门下者。TNM分期:TI32例(52.46%),TZ6例(9.84%)、T3、T4分别为13例(ZI.31%)和10例(l.39%);大多数为N。,仅10例NI,无NZ、N3,亦无远处转移者。恶性肿瘤的组织学分级,多数为分化良好的G;期,少数为中等分化的G。期,无低分化的G。期。治疗方法采用保守和重建手术(包括声带切除、垂直部分喉切除、声门上水平部分喉切除、喉次全切除)39例(…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儿童及青少年分化型甲状腺癌的临床病理特征。方法 回顾性分析30例儿童及青少年分化型甲状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并结合年龄和性别因素对分化型甲状腺癌的临床病理特征进行分析。结果 甲状腺乳头状癌27例,甲状腺滤泡状癌3例,肿瘤平均直径为(2.56±1.1)cm。儿童组中淋巴结转移率92.3%(12/13),肺转移率46.2%(6/13);青少年组淋巴结转移率88.2%(15/17),肺转移率35.3%(6/17)。儿童组患者病灶更容易发生脉管癌栓、甲状腺被膜侵犯及甲状腺外侵犯,出现颈侧区淋巴结转移的几率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儿童及青少年分化型甲状腺癌患者的侵袭性强,容易出现局部侵犯、淋巴结及远处转移,儿童患者比青少年患者侵袭性更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