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 毫秒
1.
一、独到精辟论脏腑《中藏经》在论述脏腑辨证时,始终以脏腑生理为指导,在脏腑生理功能和病理特点的基础上,将脏腑疾病所产生的各种表现,通过四诊、八纲来辨别其虚、实、寒、热等变化,使之形成了生理、病理、四诊、八纲相联系的较完整的系统。《中藏经》在论述脏腑方面十分精确。如,对三焦的论述,“三焦者,人之三元之气也,号曰中清之腑,总领五脏六腑,荣卫经络,内外左右,上下之气也。三焦通,则内外左右上下皆通也。其于  相似文献   

2.
脏腑辨证起源于《内经》、《金匮要略》,形成于《中藏经》,完善于金元时期张元素,形成了理、法、方、药完整的脏腑辨证论治理论体系,其中,《中藏经》起到了承上启下的关键作用。  相似文献   

3.
脏腑辨证在《内经》、《难经》、《伤寒杂病论》已具萌芽,但真正使之系统化,应当说肇始于《中藏经》。《中藏经》是华佗的弟子或其后人辑录而成,它的最大成就,就是以脏腑脉证为中心,广搜而精选上古医籍之中论阴阳、析寒热、分虚实、辨脏腑、言脉证之理,  相似文献   

4.
我师孙光荣老先生,一生志学《中藏经》,近得孙老之讲义,认真细读后,倍感孙老学识之博大精深,开启"天地人"的统一思想。现将自己初学后的一点体会,总结如下。1"天地人"(天人合一)的统一思想《中藏经·人法于天地第一》:"人者,上禀天,下委地,阳以辅之,阴以佐之。天地顺则人气泰,天地逆则人气否。是以天地有四时五行,寒暄动静。其变也,  相似文献   

5.
系统论述《医学启源》与《中藏经》关于脏腑辨证理论体系的内涵差异,明晰二者在论述上的细微差别,完善金元以前脏腑辨证理论体系,从而提高对临床诊治的指导作用。本文主要通过比较法和文献分析法在脏腑辨证基础上对十二脏腑论述分别进行了详细比对,两著作在脏腑辨证体系框架建立方面一脉相承,在内容论述上有继承有创新,辨证分类上以“虚实寒热生死逆顺”为纲,明确了临证审查要点。具体而言,差异主要体现在论述相异12处、论述相近69处、论述有无1处等三方面;从脏腑而言,不同主要体现在肝10处,胆4处,心13处,小肠4处,脾10处,胃8处,肺11处,大肠1处,肾18处,大肠2处,三焦1处,心包络0处。相比《中藏经》,《医学启源》在论述上用词更为准确精炼,在辨证分类上更为全面详细。厘清二者间的异同,有助于加深对易水学派的理解,对后世以脏腑辨证为专题研究也提供了先导作用,同时有利于后学者临床诊治水平的提高。  相似文献   

6.
《中藏经》是我国古代的重要医学典籍,脏腑辨证理论是其学术内容之一。此文以《中藏经》中肝脏辨证理论为研究对象,主要通过比较法和文献分析法研究其主要内容、历史源流、学术特点以及临床应用。该理论已在总结前人论述的基础上形成了以脉诊为核心、重视五行学说的肝脏辨证理论。厘清这一点,能为中医工作者精细化诊疗的辨证方法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7.
《医学心悟》系清代名医程国彭所著,“其书似平淡无奇,而千变万化总不出其范围”。乃程氏30年业医心得之总结。清代中医辨证日臻完善,辨证方法丰富多样。通过对《医学心悟》中辨证方法运用的分析、探讨,得出以下结论:1)病种不同,侧重有别,依据病证特点选择辨证方法;2)脏腑辨证作为辨治疾病的核心;3)充分发挥每种辨证方法的优势,综合使用。以脏腑辨证为核心的辨证方法,决定了《医学心悟》中疾病的证型或病机概括必定以脏腑病理变化为主,并且有其自身特点。1)病机、证型的阐明以脏为主,尤其重视先天之本(肾)和后天之本(脾)。2)辨证求因,执简驭繁,务求简明。  相似文献   

8.
《中藏经》在脏腑辨证的基础上,对水肿病的病因及诊疗做出了全面的分析,以十水论治,从水肿的病因、症状、治法、预后等方面做了精要的论述,其思想对本病的诊疗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9.
中医大师孙光荣教授历来重视对中医经典《中藏经》的研究,认为本书是一部结构严谨、行文简约、蕴意深厚的中医经典著作。经过反复研读孙光荣教授关于《中藏经》讲座的课件,本人深有体会,下面谈一谈对《中藏经》的学习心得。通读《中藏经》全文,本人认为其核心内容有两方面,一是人与自然相统一的整体观念,二是脏腑辨证。  相似文献   

10.
<中藏经>,旧题"汉.华佗撰",据初步考证,是华佗的弟子或其后人辑录而成,大约成书于六朝时期,部分地保存了上古医经内容和华佗的学术思想[1] .笔者今有幸参加"全国名老中医孙光荣中和学术经验传承工作室"团队,才得以学习这一医经.  相似文献   

11.
《中藏经》又名《华氏中藏经》,相传为华佗及门人在古书的基础上整理而成,其内容宏大丰富。其中《中藏经·论水肿脉证生死候第四十三》,乃是水肿病专篇,对于水肿病的病因病机、分类、临床症候、诊断等均有详尽的论述。从以下几个方面,对《中藏经》中水肿病的认识进行探讨,以期指导今后的临床。  相似文献   

12.
浅论《中藏经》的学术价值及其对后世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藏经》原题汉·华佗撰。因历代对该书作者真伪存有争论,从而影响了对它的深入研究。笔者认为,无论本书作者是谁,其学术价值及其对后世的影响都是不能低估的。尤其在系统整理脏腑学说的理论与临床辨证方面,功不可没,兹讨论如下。1《中藏经》作者及成书过程相传《中藏经》为华佗所撰。华佗,字元化,其医术高明,生前确实著有医书。但据陈寿《三国志。华佗传》载,此书未能流传下来。《传》曰:“佗临死,出一卷书与狱吏曰:此书可以活人。吏畏法不受,佗亦不强,索火烧之”。现在流传的《中藏经》,有人认为系后人托名之作,也有人…  相似文献   

13.
于晓  武冰  严季澜 《北京中医》2008,(5):353-354
《华氏中藏经》做为中医的一部经典古籍,虽然其书真伪之争颇多,但其学术价值仍然值得重视。该书上承《内》、《难》,下启易水,论兼诸家,卓识独见,对后世医家有着深远的影响,全书以脏腑辨证为核心,理法方药完备,其精妙独到的医论、诊疾察病的经验、遣方用药的思路都颇有可法之处,是一部有相当学术价值的医学文献。  相似文献   

14.
简述《华氏中藏经》之学术价值及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于晓  武冰  严季澜 《北京中医药》2008,27(5):353-354
<华氏中藏经>做为中医的一部经典古籍,虽然其书真伪之争颇多,但其学术价值仍然值得重视.该书上承<内>、<难>,下启易水,论兼诸家,卓识独见,对后世医家有着深远的影响,全书以脏腑辨证为核心,理法方药完备,其精妙独到的医论、诊疾察病的经验、遣方用药的思路都颇有可法之处,是一部有相当学术价值的医学文献.  相似文献   

15.
有明一代,脏腑辨证在前代基础上日趋明朗而系统,得到更为广泛的运用。王肯堂于《杂病证治准绳》中大量运用脏腑辩证指导临床辨证与治疗,他以临床实践为基础,博采众家之长,既重继承,更有创新。在脏腑辨证方面形成了自己的特点,为脏腑辨证的临床推广作出了重要的贡献。  相似文献   

16.
孙光荣(1940年十一月初八日~),男,汉族,湖南浏阳人(祖籍安徽庐江).生于中医世家,师承出身,大学学历,研究员、教授、主任医师.著名中医药文献学家、临床家,中医药文献研究学术带头人之一,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创始人之一,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的有突出贡献专家.  相似文献   

17.
《中藏经》丰富了脏腑寒热虚实辨证体系,充实了中医辨证学理论,这是学者们所公认的贡献。然而,在治疗学思想上,《中藏经》创立水火之大法,立正治之则;调阴阳以和,而尽终其天年;强调从顺其宜,因病制宜;重视综合治病、发挥中医特色;论述内容比较精辟。对此,今结合从师孙光荣教授学习的体会,从对《中藏经》之治疗学的四个方面试作初步浅析。  相似文献   

18.
李凯平 《光明中医》2015,30(1):15-16
<正>(上接2014年12期总229期)3六经辨证首重寒热、表里《黄帝内经》云:"邪风之至,疾如风雨,故善治者治皮毛,其次治肌肤,其次治筋脉,其次治六腑,其次治五脏。治五脏者,半死半生也"(《素问·阴阳应象大论》)。在外感病的治疗上,若能辨证准确,早日洞悉病机,及时用药,则疾病自能痊愈,正气也可得到保护。在时间上作为六经病传变的最初,故《伤寒论》里太阳病所涉及的条文与篇幅最长。太阳病病在表,当中所提及中风(第  相似文献   

19.
李凯平 《光明中医》2014,29(12):2490-2492
《伤寒杂病论》是张仲景于东汉时期所作,经过一番重新整理与校正,以《伤寒论》与《金匮要略》两书流传至今.《伤寒论》以论述外感病为主,而《金匮要略》以内伤杂病为主.六经辨证及脏腑辨证都是重要的中医辨证体系,前者针对外感病,而后者针对内伤杂病.本文运用综合、类比与演绎等方法,从病机演变的时间性及其与脏腑间的联系,整理了《伤寒论》与《金匮要略》的相关原文,结果发现六经辨证实质上亦以脏腑为基础.而之所以存在两个不同的辨证体系,是由于外感病与内伤杂病在病机上各具有自身主要的传变规律.两个辨证体系的运用,有助于医者在临床上更快地掌握外感病或内伤杂病的发展规律,以制定更好的治疗方案.正由于两类疾病在时间上病机发展规律的不同,故两个体系在疾病属性的掌握上各有侧重(或先后),六经辨证首重寒热、表里,而脏腑辨证首重虚实.中医的辨证论治,实际上是辨证求机(病机),审机论治.按本文的结果来看,对于中医不同的辨证体系,可以从疾病的病机及其传变规律为本,透过相关原著(或古籍)原文的整理,以理解各辨证体系形成的原因与目的。  相似文献   

20.
本文根据<伤寒论>舌诊的有关内容,主要从舌苔、舌质两个方面,详细论述了舌诊在临证中的应用.通过舌苔、舌质的变化,来说明疾病之寒热、虚实、表里及阴阳归属,从而予以辨证论治.对临证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