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刘京锋  汪钰  王婷妹  马金辉  王学东 《临床荟萃》2010,25(14):1239-1240
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患者发生猝死心肺复苏成功后是否适宜行静脉溶栓治疗一直存在争议,尤其是心肺复苏术(cardiac pulmonary resuscitation, CPR)持续时间较长时(〉10分钟)。本研究就AMI患者CPR后静脉溶栓治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2.
心肺复苏(CPR)被列为急性心肌梗塞(AMI)溶栓治疗的相对禁忌证.现笔报道1例,并结合有关献,谈谈笔对CPR后AMI溶栓治疗的一些看法.  相似文献   

3.
心室颤动(室颤)是急性心肌梗死(AMI)早期死亡的主要原因,常出现在起病后2h内,经心肺复苏术(CPR)成功后的AMI患者能否尽早安全地溶栓,目前对此仍有争议。分析2002年-2009年14例AMI患者CPR后溶栓成功案例,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
资料表明,超过70%的心搏骤停(cardiac arrest,CA)患者是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或大面积肺栓塞(pulmonary embolism,PE)引起的[1],紧急溶栓治疗是AMI和PE最有效的治疗措施,但考虑到心肺复苏(cardiopulmonary resuscitation,CPR)过程中溶栓治疗的并发症,多数溶栓治疗指南将CPR列为相对禁忌证,限制了溶栓治疗的应用.本研究旨在探讨心肺复苏过程中溶栓治疗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5.
人们将溶栓治疗视作对急性心肌梗死(AMI)早期最为有效的治疗措施之一。但因溶栓有增加出血的危险,故AMI心肺复苏(CPR)后静脉溶栓通常被列为治疗禁忌症。而呼吸机治疗AMI并急性左心衰同样被视为禁忌。笔者通过总结2例此类病人的治疗经验,探讨CPR后静脉溶栓、经面罩呼吸机无创通气救治AMI并急性左心衰方法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溶栓治疗对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血浆C-反应蛋白(CRP)水平的影响,方法:42例确诊的AMI患者,经静脉溶栓或一般治疗,测定入院时即刻和胸痛发作后2,4,6,10,14,24小时及第2至第9天的血浆CRP,CK-MB浓度。结果:(1)AMI患者血浆CRP与CK-MB水平呈正相关,(2)溶栓治疗成功者血浆CRP峰值水平明显下降(P<0.05)。结论:溶栓治疗可明显降低AMI患者血浆CRP水平,这种降低可能与溶栓治疗减轻了急性炎症反应有关。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高龄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溶栓治疗的护理措施。方法对12例高龄AMI溶栓治疗的患者充分做好溶栓治疗前准备,溶栓过程中密切观察和记录心电图,规范用药,注重心律失常、出血倾向等并发症的观察和处理。结果在溶栓过程中8例患者的心律失常得到及时纠正,12例患者梗死相关血管均再通,无护理并发症。结论规范的溶栓治疗和严密的观察护理,能显著提高高龄AMI患者溶栓治疗的效果。  相似文献   

8.
心肺复苏中溶栓的疗效和安全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心肺复苏(cardioptdmonary resuscitation,CPR)是医学界的一大难题,由于50%~70%的心搏骤停(cardiac arrest,CA)是由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或肺栓塞(massive pulmonary embolism,PE)引起的[1],溶栓作为特效疗法已被证明对AMI、PE有效.这就提示CPR中有使用溶栓药物的指征.但由于溶栓的出血并发症,多数指南将其列为CPR的禁忌.鉴于目前复苏成功率低、总体预后差的现实,有必要探讨新的治疗方法,为此笔者对院外心搏骤停患者进行了CPR过程中溶栓治疗的疗效和安全性研究.  相似文献   

9.
急性心肌梗塞患者溶栓后凝血功能的观察及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急性心肌梗塞(AMI)患者溶栓治疗后凝血系统指标的变化及护理对策。方法 对56例AMI溶栓病人在治疗后6、24、48h、一周测定凝血酶原时间(PT)和活化的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结果 AMI溶栓后6hPT、APTT均显著延长(P<0.01);48h某些指标基本恢复溶栓前水平。结论 溶栓治疗可导致AMI患者凝血活性明显减弱,观察PT、APTT变化,对溶栓后的护理,预防出血并发症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急性前壁Q波型心肌梗死(AMI)患者左心室重塑(LVRM)和左心室收缩功能(LVSF)。方法:将140例AMI患者随机分为静脉溶栓组和非溶栓组。采用Doppler超声心动图仪进行监测。结果:140例AMI患者LVRM总发生率为42.1%。溶栓组LVRM发生率明显低于非溶栓组(P<0.05)。LVRM对LVSF产生明显影响。溶栓再通组LVRM发生率明显低于未再通组(P<0.01),且LVSF明显得到改善(P<0.01)。结论:AMI患者的LVRM发生率高,对LVSF有明显的影响。早期实施静脉溶栓治疗能减少LVRM发生,改善LVSF。  相似文献   

11.
急性心肌梗死溶栓治疗时间延误原因分析及对策   总被引:22,自引:0,他引:22  
目的:为探讨AMI患者溶栓治疗前时间延误原因及对策。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问卷对47例AMI患者进行溶栓治疗的调查,同时对100名急诊科和CCU护士对急性心肌梗死治疗的认知程度进行调查,结果:溶栓治疗的院外延误时间为165min(自身延误129min,交通延误36min),院内延误126min(急诊室78min,CCU延误48min);47例患者中仅有7例(14.9%)对AMI和溶栓的知识有所了解。CCU护士对AMI溶栓认识程度显著好于急诊室护士。结论:加强AMI患者了AMI和溶栓知识的了解,以及对医护人员的培训,可减少病死率和致残率。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尿激酶溶栓治疗对老年急性心肌梗死(AMI)QT离散度(QTd)和复杂室性心律失常(CVA)的影响。[方法]对55例老年AMI患者在发病6h内予以尿激酶溶栓治疗,比较AMI溶栓再通组与溶栓非再通组治疗前后QTd和QT离散度校正值(QTcd)以及两组溶栓前和溶栓治疗后7d内CVA事件发生率。[结果]AMI溶栓再通组治疗7d后QTd和QTcd较非再通组显著减少(P〈0.05),非再通组治疗前后QTd、QTed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再通组CVA事件的发生率亦显著低于溶栓非再通组(P〈0.05),非再通组治疗前后CVA的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尿激酶溶栓治疗可减小AMI患者的QTd或QTcd,减少CVA的发生;QTd或QTcd可作为观察溶栓和再灌注效果的一个有效指标。  相似文献   

13.
溶栓抗栓治疗25例老年急性心肌梗死分析及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老年人急性心肌梗死(AMI)溶栓抗凝治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25例AMI患者静脉滴注尿激酶(UK)溶栓和肝素抗凝治疗。结果梗死的相关动脉(IRA)再通率达61.9%,溶栓抗凝治疗显著降低了老年AMI的病死率,本组发生出血并发率4例,皮肤瘀斑2例,牙龈出血1例和上消化道出血1例。结论无禁忌证的老年AMI进行溶栓抗凝治疗,方法简单易行,疗效肯定,能有效地增加血管再通性,降低病死率。周密细致的护理也是病死率降低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14.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静脉溶栓的护理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溶栓治疗是近年来治疗急性心肌梗死(AMI)的主要进展之一。经研究表明,AMI早期溶栓,尤其是发病后ld内溶栓,可显著降低患者的病死率。连云港市中医院自2000年开展溶栓治疗以来,已成功救治了121例心肌梗死患者,现将AMI行静脉溶栓的护理归纳如下。  相似文献   

15.
王刚  贾旭鹏  叶明  杨喜民 《临床荟萃》2013,28(10):1093-1094,1097
目的观察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溶栓前后甲状腺激素水平的变化,并且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 AMI溶栓患者48例,以门诊体检40例作为正常对照组;所有患者均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分别测定溶栓前、溶栓后48小时血清三碘甲状腺原氨酸(T3)、甲状腺素(T4)以及促甲状腺激素(TSH)。结果①AMI组溶栓前血清甲状腺激素水平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3(1.01±0.35)nmol/L vs(1.71±0.37)nmol/L;②溶栓后48小时甲状腺激素水平较溶栓前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3(1.01±0.35)nmol/L vs(1.72±0.43)nmol/L。结论 AMI早期即出现低甲状腺激素水平,溶栓治疗后随着血管再通、各种有效治疗后逐渐恢复正常,因此,甲状腺激素水平可以作为AMI患者心肌功能恢复临床评估指标。  相似文献   

16.
对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在急诊科尽早进行冠脉再通治疗,开通梗死相关动脉(IRA)是缩小梗死面积、挽救濒临死亡的心肌、保存心脏功能、降低急性期死亡率的关键。对发生了室颤的AMI患者首要的处理是电除颤和心肺复苏(CPR)。而在AMT的溶栓治疗中长时间的CPR被认为是相  相似文献   

17.
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健康指导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崔玲 《中国误诊学杂志》2008,8(23):5660-5660
目的:探讨如何对心肌梗死(AMI)溶栓患者实施健康指导,提高患者自我护理能力。方法:对2004-05/2006-09急诊科收治的AMI溶栓患者52例进行溶栓前、溶栓时、溶栓后健康指导,改善患者心理应激状态。结果:AMI患者以良好的心理状态接受溶栓治疗。结论:健康指导促使AMI溶栓患者自觉参与自我护理,促进患者康复。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延迟来院12-48小时内的溶栓治疗效果。方法 AMI患者88例,其中37例静脉滴注尿激酶溶栓,与51例静脉滴注肝素抗凝治疗作对照,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溶栓组管再能率显著高于抗凝对照组(P<0.01),溶栓组与抗凝对照组病死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AMI患者延迟48小时内溶栓有效。  相似文献   

19.
心肺复苏中溶栓治疗的探讨(附5例诊治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对于急性心肌梗死(AMI)以及大面积肺血栓栓塞症患者的溶栓治疗已成为确定的减少梗死面积和降低病死率的方法,但如果此类患者发生了心搏骤停(CA),是否可以在心肺复苏(CPR)时也给予溶栓治疗呢?  相似文献   

20.
急性心肌梗死(AMI)即心肌的缺血性坏死,属于冠心病的严重类型,是心血管科常见的危重疾病。静脉溶栓治疗是治疗AMI的主要手段之一。我科从2004年以来,采用第3代溶栓药物派通欣(rt-PA),对40例AMI患者进行溶栓治疗,取得了满意的疗效,现将溶栓前后的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