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 桥脑被盖部损害可见到各种异常的眼球运动,如:水平性共同偏视、凝视麻痹、水平性眼球浮动、周期性眼球垂直运动、内侧纵束综合征、一个半综合征等.这些眼部症状在临床方面,对于定位诊断、判定预后均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其中,一个半综合征  相似文献   

2.
一个半综合征是一侧脑桥被盖部受损,累及同侧脑桥旁正中网状结构,外展神经核及同侧内侧纵束的核间纤维所引起的一种综合征。两眼向一个方  相似文献   

3.
核间性眼肌麻痹(INO)以侧视时眼球运动障碍伴分离性眼球震颤,而辐辏运动往往正常为特征,可单侧或双侧出现。通常认为本症是由于损害了内侧纵束所致,提示为髓内病变,故有作者以此作为脑干髓内外病变之鉴别依据,国内近年报道的121例也均系髓内病变所致。本文2例为髓外病变所致TNO。  相似文献   

4.
核间性眼肌麻痹是一組症状羣,它由內惻纵束病变所致。临床上表现为同侧的外展不能或单眼震顫,对側內收受限,輻輳良好,大多合併有分离性水平眼球震顫的一种奇特的眼运动障碍。1902年Bielschowsky最早报道;1921年Lhermitt命名为核間性眼肌麻痹;1950年Bender又称  相似文献   

5.
眼球震颤(nystagmus,简称眼震)是指两眼有节律不随意的往返摆动,是前庭反应中最特殊的一种。正常情况下,两侧前庭系统处于平衡状态以维持两眼球的平衡位置。当一侧半规管、前庭神经核或内侧纵束等前庭系统的某一结构受损,前庭系统功能发生障碍或丧失时,临床即出现眼震。正常生理情况下亦可产生眼震,这是为适应身体内外环境改变而出现的代偿性动作。其形成机制为:当身体加速或减速运动时,半规管内淋巴流动引起壶腹嵴的兴奋,冲动经囊斑、前庭神经、前庭神经核、内侧纵束、动眼、滑车和外展神经核,将神经冲动传达至眼外肌,引起眼外肌节律性收缩而产生眼震。眼震分为快相和慢相,常以快相来描述眼震的方向。慢相实际为刺激指征,快相是反射样的,是在大脑皮质的调节下使眼球恢复至原来位置。[第一段]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复发性髌骨脱位患者经自体半腱肌双束重建修复髌股内侧支持带,术后患者髌股关节功能恢复?方法:对16例Dysplasia A型复发性髌骨脱位患者术前与对侧膝关节对比,手术后半年随访与术前及对侧膝关节对比,观察膝关节评分,髌骨外移距离恐惧试验?结果:患者手术前与手术后膝关节在Lysholm 膝关节评分有统计学意义(P < 0.05),髌骨外移距离恐惧试验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自体半腱肌双束腱骨固定重建修复髌股内侧支持带治疗复发性髌骨脱位具体明确的治疗作用,但手术适应证一定要准确掌握?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电生理研究表明,刺激导水管周围灰质(PAG)特别是腹外侧区,具有明显的镇痛效应。本文中应用Nauta溃变纤维银染法来研究PAG腹外侧区的传出性投射。 实验大鼠,用乌拉坦麻醉,固定在定向仪上,损毁电极由同侧垂直或对侧斜位进入。 结果表明,损毁PAG腹外侧区后,可见溃变纤维分上行和下行两组。上行组纤维可分三组;(1)通过背侧纵束和室周系统可在第三脑室室周灰质;下丘脑后核;下丘脑腹内侧核与背内侧核;束旁核;丘脑网状核;丘脑外侧核,腹侧核和暖昧带中观察到溃变纤维和终未。此外,溃变纤维沿被盖腹侧区上行,经内侧前脑束到乳头体后核与内侧核;隔内侧核。另外少部分溃变纤维经髓纹至缰内、外侧核;(2)损毁处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脑干急性梗死所致前核间性眼肌麻痹的临床及影像特点。方法:回顾性研究4例前核间性眼肌麻痹的临床资料、影像资料及治疗结果并结合解剖学知识进行分析。结果:本组4例全部为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在进行常规磁共振扫描后2例进行脑干薄层扫描,全部发现在脑桥上部背侧及四脑室顶端腹侧并靠近中线位置存在点状梗死灶。4例患者治疗后,1例治愈,3例眼球内收改善且复视明显好转。结论:前核间性眼肌麻痹存在其特有的影像学特点。头颅核磁共振均表现为脑桥上部背侧,四脑室顶端腹侧内侧纵束部位点状异常信号;脑干薄层扫描可提高病灶检出率。  相似文献   

9.
尺神经发自臂丛内侧束,一般认为尺神经在臂部未发分支,行至前臂上部发出分支分布于尺侧腕屉肌和指伸屈肌尺侧半.近期,我们解剖一例成年男性尸体的左上肢时,发现尺神经在臂部分支分布于肱三头肌内侧头,此种变异极为少见.  相似文献   

10.
患者,简X X,女,30岁,住院号323076。因左眼球突出2月就诊。患者于1997年12月23日出现一过性左眼复视,两天后左眼球突出,眼部无红肿痛,无头痛恶心呕吐及发热等不适。未予诊治。因左眼球突出加重,于1998年2月13日来我院就诊,行左眼眶CT平扫+增强扫描。结果提示:左眼球后有一等密/稍高密软组织影,大小约1.5×2.0厘米,境界尚清晰;增强扫描该影有强化。病灶位于内则眶顶后部,累及同侧筛板内后缘及同侧蝶骨内侧。该部前颅凹底有骨质吸收表现。左眼视神经压向下内侧,球后脂肪间隙基本填满。考虑为“左眼球后占位性病变(脑膜瘤可能性大,不排除血管性或炎性病变)”。  相似文献   

11.
患者男,48岁。1987年9月12日因右侧鼻塞渐进性加重,伴有同侧头痛、右眼球突出一年,软腭肿块四个月,右鼻背部隆起一个半月入院。检查:右眼球向外上方移位突出,眶下缘内侧饱满。右侧鼻背部隆起,轻度触痛,右侧鼻腔被淡红色肿物所占抿并将鼻中隔压向左侧。张口不受限,软腭呈半球形下塌。后鼻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国人尺骨冠突参数的特点,为临床修复和重建冠突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对30具60侧新鲜成人尸体上肢作研究,分别测量男女尺骨冠突的高度,滑车切迹开口纵径,开角的大小以及冠突高1/2处在冠状面上的宽度,矢状面上的厚度等,并根据性别对上述参数进行比较,同时探讨肘关节尺侧副韧带前束在冠突内侧止点的位置与冠突高1/2处的关系。结果:正常成人男性尺骨冠突平均高度、宽度、厚度及滑车切迹开口纵径分别为18.43±0.56mm、22.53±0.78mm、8.17±0.32mm和20.93±0.34mm,女性为16.35±0.41mm、19.76±0.82mm、6.32±0.83mm和18.48±0.59mm,经统计学分析男性上述指标明显大于女性(P<0.05),与男性平均身高及尺骨长度比女性大有关,而开角的大小约30°,无性别差异(P>0.05),与身高及尺骨长度无关。根据肘关节尺侧副韧带前束在冠突内侧止点位置与冠突高1/2的关系,有3种类型。结论:根据正常成人尺骨冠突测量数据及肘关节尺侧前束在冠突内侧止点处的位置,可为临床重建尺骨冠突及尺侧副韧带前束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磁共振静脉成像(MRV)诊断Budd-Chiari综合征(BCS)侧支循环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5例BCS患者的MRV图像,观察肝静脉、下腔静脉病变及侧支循环交通情况。结果 25例BCS患者的侧支循环被分为肝内侧支、肝外侧支两大类。肝内侧支:肝静脉—副肝静脉引流型18例;肝内静脉间交通8例;肝静脉经包膜下侧支与体循环交通20例;肝静脉与门静脉交通1例。肝外侧支:腰升静脉-奇静脉及半奇静脉侧枝25例;左肾静脉属支通道15例;肾周静脉交通25例;腹壁浅静脉通道25例;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奇静脉—上腔静脉通道15例。结论 MRV能够较好地评价BCS患者的侧支循环情况,对指导BCS介入治疗有重要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4.
石展英  韦盛旺 《广西医学》2014,(10):1401-1403
目的观察关节镜下半腱肌腱单束重建前交叉韧带(ACL)前内侧束损伤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关节镜下半腱肌腱单束重建ACL前内侧束损伤患者18例,对比术前及术后末次随访时Lysholm、IKDC评分及KT-1000双侧膝关节胫骨结节前移差。结果 18例患者术后伸膝无受限,4周膝关节屈曲均达到110°,术后3个月膝关节屈曲120°-140°,平均124°。术后18例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为6-18(12.5±5.3)个月;末次随访时患者IKDC、Lysholm评分均明显高于术前(P〈0.05),屈膝30°位KT-1000双侧膝关节胫骨结节前移差明显小于术前(P〈0.05)。结论关节镜下自体半腱肌腱单束解剖重建ACL前内侧束损伤可以恢复膝关节的稳定性,临床疗效较好。  相似文献   

15.
单侧眼球突出是临床常见症状,多为眼球后,或眼球周受挤压而眼球向前移位所致。除眼眶内病变和脑部病变外。鼻腔鼻窦占位病变是引起眼球突出的重要原因之一。现就我们1983~1994年收治的鼻源性单眼突出症47例回顾总结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情况及眼部表现 男27例,女20例,年龄在20岁以下18例,21岁~40岁24例,41岁以上5例。左眼球突25例,右眼球突22例。出现眼突到初诊时间在半年之内24例,半年至一年7例,一年至四年9例,五年以上7  相似文献   

16.
一个半综合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个半综合征是一种具有特征性的眼球运动障碍,也是一个具有重要定位意义的临床体征。本报道6例患并结合献资料,对该综合征的临床表现,病变部位和病因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影响肘关节外翻稳定性的相关解剖学因素。方法成人上肢尸体标本8侧,解剖观察屈曲-旋前肌群、尺侧副韧带后束、尺侧副韧带前束和桡骨小头解剖特点;另用12侧上肢标本,随机分成两组,两组按不同顺序切断有关的结构,通过特制的生物力学装置,测量两种不同情况下肘关节的外翻稳定性。结果逐级切断各组内侧结构,其外翻角度增加无显著意义(P>0.05)。同时切除桡骨小头,外翻角度达到最大,外翻角度增加有显著意义(P<0.05)。在止点切断尺侧副韧带前束,外翻角度达到最大。桡骨小头切除的同时切断内侧结构尤其是切断尺侧副韧带前束,外翻角度显著增加(P<0.05)。结论肘关节外翻稳定结构主要由桡骨小头和尺侧副韧带来维持,肘关节内侧前臂肌起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18.
一个半综合征是一种具有特征性的眼球运动障碍,也是一个具有重要定位意义的临床休征。本文报道6例思考并结合文献资料,对该综合征的临床表现、病变部位和病因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9.
本文观察10例婴儿中脑各群动脉入脑后的分布范围和中脑内部各结构的血供来源。中脑内部动脉的配布形式,以中脑导水管为中心呈辐辏状排列。前内侧群动脉分布于中缝两侧的区域,主要供应动眼神经核、滑车神经核、红核和内侧纵束;前外侧群动脉分布于大脑脚、黑质和内侧丘系;外侧群动脉分布于外侧丘系、中央束和网状结构;后群动脉主要供应上丘和下丘。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软骨下骨髓水肿与膝关节内外侧骨密度的相关性。方法选择在我院治疗确诊的膝关节骨关节炎软骨下骨髓水肿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其中40例为内侧软骨下骨髓水肿,为内侧组,20例为外侧软骨下骨髓水肿,为外侧组,另选择健康体检者40例作为对照组。分别测量三组膝关节内外侧骨密度,分析骨髓水肿与骨密度之间的相关性。结果内侧组胫股角显著下降,而外侧组显著增加(P均<0.01),内侧组骨密度比率显著增加,而外侧组显著下降(P<0.01)。胫股角与膝关节内外侧骨密度比率呈直线相关性(r=-0.831,P<0.01)。结论内外侧骨密度比率可以预测内外侧软骨下骨髓病变情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