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对先天性心脏病合并肺动脉高压的临床治疗方法和治疗效果进行分析和探究。方法对本院2010年3月至2012年10月的90例先天性心脏病合并肺动脉高压患者的治疗情况进行研究和分析。结果在90例患者中,3例死亡,其余87例患者经过一定时间的治疗都康复出院。结论在先天性心脏病合并肺动脉高压治疗中,手术前做好充分准备、手术时采取正确的方法,手术后做好降肺压以及呼吸道处理等工作有利于增加手术的成功率。  相似文献   

2.
目的为了提高先天性心脏病合并肺动脉高压的外科治疗效果,分析总结107例患者的手术经验。方法回顾分析我科自2000年1月-2008年4月收治的107例先天性心脏病合并肺动脉高压患者的临床资料,年龄7/12岁~27岁,平均年龄(9.8±1.3)岁。患者均在体外循环下行心内畸形矫治术,室缺合并重度肺高压患者应用单向活瓣补片方法。结果107例患者中死亡4例,术后并发心律失常8例,呼吸道并发症9例,切口感染1例,经积极治疗均痊愈出院。结论对先天性心脏病合并肺动脉高压患者应严格掌握其手术适应征,完善的术前准备、确定最适合的手术方法、术后有效的降肺压治疗及呼吸道处理均可提高手术的成功率。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先天性心脏病合并重度肺动脉高压的外科治疗经验。方法34例患者均在体外循环下手术治疗,均采用胸部正中切口。房间隔缺损(直径〉1.5cm)、室间隔缺损(直径〉1.0cm)均采用涤纶片修补;动脉导管未闭在并行循环下切开肺动脉,于导管置入Foley氏尿管注水暂时堵住血流,采用涤纶片修补或双头针褥式缝合。术前给予吸氧、高压氧及前列腺素E1等治疗,术中应用抑肤酶及低温肺保护液肺动脉灌注等手段。结果32例手术顺利,术后肺动脉压下降3.2~5.5kPa。2例术后早期死于不可复性心功能衰竭。死亡率5.9%。结论正确掌握手术适应证,术中减少心肌及肺血管损伤,充分的围术期处理是手术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4.
张萍  杨琼珍  付红云  何莉萍 《贵州医药》2002,26(12):1139-1139
1 临床资料本组病历 2 2例 ,男 5例 ,女 17例 ,年龄 1~ 2 5岁 ,其中室间隔缺损合并肺动脉高压 15例 ,房间隔缺损合并肺动脉高压 7例 ,所有病例均在体外循环下行手术治疗 ,除 1例死于急性肾功能衰竭外 ,其余全部康复出院。2 术前护理2 1 心理护理及健康教育 本组病例病情较重 ,患者及家属容易产生各种思想顾虑 ,担心手术的效果 ,有的患者对于术有恐惧心理 ,害怕影响今后的学习、生活和工作。这些不良的情绪反复出现 ,不利于疾病的恢复 ,会增加患者的心脏负担 ,因此病人入院后要对病人进行全面评估 ,详细全面了解病人及家属的心理活动 ,…  相似文献   

5.
简述先天性心脏病合并肺动脉高压的发病机制,阐述肺动脉高压治疗的临床情况,详细介绍治疗先天性心脏病合并肺动脉高压的几种药物。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总结先天性心脏病合并肺动脉高压的围手术期处理经验。方法系统回顾了自2000年1月-2006年10月收治的先天性心脏病合并肺动脉高压患者87例的临床资料,其中重度肺动脉高压19例,年龄6个月~25岁,所有患者均采用体外循环下心内畸形矫治术,室缺合并重度肺高压患者应用单向活瓣补片方法。结果87例患者中死亡2例,术后并发心律失常5例,呼吸道并发症6例,切口感染1例,经积极治疗均痊愈出院。结论先天性心脏病合并肺动脉高压,应严格掌握手术适应征,完善的术前准备,术中适宜的手术方法,术后有效的降肺压治疗及呼吸道处理,均可提高治疗的成功率。  相似文献   

7.
1病例介绍 患儿,女,1岁11月,因“发热、咳嗽3d,加重伴气喘1d”入院。患儿3d前因受凉后开始出现鼻塞、喷嚏,继之发热(在外体温未测,其家属觉患儿颜面部皮肤灼热),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枸橼酸西地那非对先天性心脏病合并重度肺动脉高压的影响。方法给予20例经右心导管检查确诊为先天性心脏病合并重度肺动脉高压的患者口服西地那非,20mg,3次/d。3个月后复查右心导管,对比用药前后患者平均肺动脉压、肺血管阻力、动脉血氧饱和度、平均动脉血压。结果用药3个月后,患者平均肺动脉压、肺血管阻力明显下降,血氧饱和度明显改善,平均动脉血压无明显变化。结论枸橼酸西地那非是一种新型的、高选择性降低先天性心脏病合并重度肺动脉高压患者肺动脉压力的药物,且口服应用方便,可作为先天性心脏病合并重度肺动脉高压患者治疗PAH的新选择。  相似文献   

9.
肺动脉高压(pulmonary arterial hypertension,PAH)是由Dresdale等于1951年首先正式提出。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NIH)规定PAH的血流动力学标准是:静息状态下肺动脉平均压〉25mmHg(1mmHg=O.133Kpa),运动状态下肺动脉平均压〉30mmHg,而肺毛细血管压或左房压〈15mmHg。自21世纪以来对先天性心脏病合并肺动脉高压的研究在发病机制、分类、药物治疗以及外科技术等诸多领域都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本文将这些最新进展归纳如下。  相似文献   

10.
先天性心脏病的发病率占活产婴儿的0.6%-0.8%,我国每年新出生约10-15万先天性心脏病,其中50%以上为左向右分流型心脏病。肺动脉高压是左向右分流型先天性心脏病的常见并发症之一。重症肺动脉高压是指平均肺动脉压PAP〉50 mmHg,或肺动脉收缩压(Pp)/系统动脉收缩压(Ps)〉0.8,肺血管阻力(PVR)〉300 dyn·s·cm-5。随着小儿先心病诊治技术的提高,手术治疗的年龄趋于低龄化。除单纯室间隔缺损、房间隔缺损等造成长期左向右分流引发肺动脉高压,多水平左向分流先心病(房间隔缺损伴室间隔缺损,或伴动脉导管未闭等)和早期发生肺血管病变的先心病占有一定的比例(如完全性房室通道,主动脉缩窄,右室双出口,完全性肺静脉畸形引流等)。此类患儿早期会出现严重的肺动脉高压。长期肺高血流量引起的肺微血管的内皮受损,内皮分泌的内源性内皮舒张剂(一氧化氮和前列腺环素)和血管收缩剂(内皮素)失调是肺动脉高压的重要原因[1]。  相似文献   

11.
小儿先天性心脏病伴重度肺动脉高压手术指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乔建民  徐振海 《河北医药》2000,22(7):485-486
目的 探讨先天性心脏病(先心病)伴重度肺动脉高压(肺高压)患儿手术指征的判定标准。方法 38例经手术治疗后早期肺动脉压降至正常的和作为可递性肺高压组(简称RPH组),12例经手术治疗后持续性肺高压的患儿作为不可递性肺高压组(简称IPH组),对比组血流动力学指标。结果 两组肺-体动脉收缩压比值(Pp/Pa),肺-体血管阻力比值(Rp/Ra),肺-体循环血流量比值(Qp/Qa)及动脉血氧饱和度(SaO  相似文献   

12.
肺动脉高压(pulmonary hypertension,PH)是先天性心脏病主要合并症之一,患者易息呼吸道感染和心内膜炎等感染性疾病,不仅与血流动力学有关,也与免疫缺陷有关。近年发现的“红细胞免疫系统”确认红细胞具有广泛免疫功能,本文报道先天性心脏病合并肺动脉高压患者红细胞免疫状态及手术对其影响。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先天性心脏病合并肺动脉高压患儿的临床资料,以提高对该病的临床诊治水平。方法 57例患儿均予以吸氧、抗感染以及强心、利尿、扩血管治疗。11例左向右分流型先天性心脏病以及5例复杂型先天性心脏病经内科治疗后肺部感染、心力衰竭难以控制,转我院心外科予以手术。术后8例患儿用前列地尔,6例患儿用西地那非降肺动脉压力。患儿于内科治疗前后、手术后药物治疗前后测肺动脉压力(PAP)、左室射血分数(LVEF)及血浆N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结果 38例左向右分流型先天性心脏病患儿经内科治疗后PAP、血浆NT-proBNP水平均较治疗前下降(P<0.05),LVEF较治疗前升高(P<0.05)。11例左向右分流型先天性心脏病以及5例复杂型先天性心脏病患儿PAP、血浆NT-proBNP水平均高于前述38例患儿(P<0.05),LVEF低于前述38例患儿(P<0.05)。8例患儿术后予以前列地尔,6例予以西地那非治疗后,PAP、血浆NT-proBNP水平较用药前下降(P<0.05),LVEF较用药前升高(P<0.05)。结论先天性心脏病合并肺动脉高压需早治疗,可改善预后。前列地尔、西地那非在治疗肺动脉高压方面是有效的。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西地那非口服治疗先天性心脏病合并肺动脉高压患儿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0年1月至2012年2月收治并使用西地那非口服治疗的21例先天性心脏病合并肺动脉高压患儿临床资料。结果与治疗前相比较,治疗后患者平均动脉压差异无显著性(P>0.05),而平均肺动脉压、平均肺血管阻力明显下降(P<0.05),血氧饱和度明显上升(P<0.05)。结论西地那非能明显改善肺动脉高压及血气指标,是治疗先天性心脏病合并肺动脉高压患儿的有效药物。  相似文献   

15.
孔佳  张颖佳  李斌 《中国医药》2014,(3):382-384
目的 探讨妊娠合并心脏病伴肺动脉高压患者的妊娠结局及治疗.方法收集2009年 9月至2012年7月北京安贞医院妇产科收治的38例妊娠合并心脏病伴肺动脉高压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肺动脉压力分为轻度组(13例)、中度组(10例)和重度组(15例),分析各组心脏病种类、心功能情况、妊娠周数、终止妊娠方式及母婴结局.结果 ①妊娠合并心脏病伴肺动脉高压患者中,先天性心脏病患者占94.7%(36/38),风湿性心脏病仅占5.3%(2/38).②轻、中度组心功能Ⅰ~Ⅱ级者为主(分别为13、8例);重度组心功能以Ⅲ~Ⅳ级为主(共11例),有2例患者死亡.轻度组与重度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低氧血症患者轻度组1例,中度组0例,重度组6例,3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④分娩方式以剖宫产为主,占89.5%(34/38),麻醉方式以连续硬膜外或腰麻为主,占94.1%(32/34).⑤足月分娩:轻度组明显多于重度组(分别为11、6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⑥新生儿体重:轻度组明显高于重度组[分别为(3 141±98)、(2 374±92)g],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⑦低出生体重儿:重度组明显多于轻度组(分别为8、1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妊娠合并心脏病伴肺动脉高压患者的肺动脉压越高,母婴妊娠结局越差;剖宫产是比较安全的分娩方式.  相似文献   

16.
肺动脉高压(pulmonary hypertension,PH)是先天性心脏病(cojngenital heart disease,CHD)中严重及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在心内畸形矫治术后的早期,肺动脉压仍维持较高水平,对预后有重要影响。然而PH的治疗一直是个棘手的问题。既往用于治疗PH的药物因缺乏血管扩张的选择性,常伴有体循环低血压,故临床应用受到一定的限制^[1]。我们对28例CHD合并PH患者手术后早期即行前列腺素E1(prostaglandinE1,PGE1)治疗,并观察其对该类患者血流动力学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目的总结小儿先天性心脏病合并肺动脉高压的护理体会。方法通过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至2012年12月来我院治疗的74例先心病合并肺动脉高压患儿的监测与护理,总结体会。结果无死亡病例,全部患儿均痊愈出院。结论严密的监测与合理有效的护理能降低患儿病死率。  相似文献   

18.
先天性心脏病肺高压患者多数有明显的临床症状,反复上呼吸道感染,心功能较差,手术风险大,手术并发症和病死率较高,患儿术后在监护期间的护理工作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米力农治疗小儿先天性心脏病(CHD)合并肺动脉高压(PAH)及心力衰竭(CHF)的临床疗效。方法:58例左向右分流型CHD患儿,均合并CHF及中度以上PAH,将其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29例,两组均采用常规抗心力衰竭治疗,研究组加用米力农注射剂,分别于用药前后观察临床症状、体征及超声心动图检查。结果:研究组治疗CHD合并PAH、CHF,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P〈0.05),在改善心功能及降低肺动脉压力上,研究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米力农治疗CHD合并PAH及CHF时,能明显改善心功能,降低肺动脉压力,疗效肯定,不良反应少。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先天性心脏病(CHD)合并重度肺动脉高压(PH)患者的手术适应证。方法对手术后生存的463例以及未手术的43例CHD合并重度PH患者进行随访研究,通过对其术后远期生存率和优良率的了解,对此类患者手术适应证的选择作出科学分析。结果肺血管阻力(PVR)、肺循环与体循环血流量之比(QP/QS)、术前发绀状况、吸氧或药物试验结果、肺血管病变级别等与手术远期疗效相关性较好,PVR<1200dynes/sec·cm5、QP/QS≥1.25、无发绀、吸氧或药物试验阳性、肺血管病变分级Ⅰ、Ⅱ级的患者术后远期生存率和优良率高。结论先天性心脏病合并重度肺动脉高压手术适应证的选择要综合考虑各项指标,PVR<1200dynes/sec·cm5、QP/QS≥1.25、无发绀、吸氧或药物试验阳性,这4项指标可作为选择手术适应证的主要指标,肺组织活检结果可作为辅助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