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杜威 《中国医药指南》2022,(21):91-93+97
目的 探讨急性脑梗死的患者行静脉溶栓治疗之后序贯应用低分子右旋糖酐进行强化灌注治疗的临床意义。方法 回顾性分析盘锦市中心医院神经内科病区从2019年10月至2020年10月收治的86例急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将86例急性脑梗死患者按照随机法分为两组,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43例。对照组患者均在发病后的溶栓时间窗(4.50 h之内)内给予阿替普酶(rt-PA)静脉溶栓治疗。溶栓后再按照急性脑梗死的标准治疗方案进行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治疗基础之上加用低分子右旋糖酐静脉滴注进行强化灌注治疗。应用美国国立卫生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分别评估对照组与治疗组患者入院时、溶栓后2 h、溶栓后24 h、溶栓后7 d、溶栓后90 d的临床疗效。结果 急性脑梗死患者静脉应用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效果显著,对照组患者及治疗组患者在溶栓后NIHSS评分较溶栓前明显降低。对照组患者与治疗组患者在不同时间节点的NIHSS评分结果比较:两组患者入院时以及溶栓后2 h的NIHSS评分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溶栓后24 h、溶栓后7 d、溶栓后90 d的NIHSS评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丹参对两种时间窗的脑梗死急性期(ACI)患者的作用机制与其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血管内皮素(ET)血清含量变化的相关性寻找丹参的最佳治疗时间窗。方法依据其入院时的发病时间,40例病例均衡地分为两大组,其中发病24h内入院者为早期组,发病24h~7d入院者为晚期组,每大组又分为观察组和治疗组两小组,每组患者均于入院前、疗程完成时测量CGRP、ET含量。结果疗程完成时测量早期治疗组脑梗死患者CGRP含量高于早期对照组(P〈0.05),但是ET含量低于早期对照组(P〈0.05);早期治疗组ET含量也明显低于晚期治疗组(P〈0.05)。结论研究提示丹参治疗脑卒中有时间依赖性,它能影响ET、CGRP含量变化,在早期时间窗丹参能通过抑制ET和升高CGRP起到保护作用。故发病24h入院为其最佳治疗时间窗。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区域性动脉溶栓结合静脉溶栓治疗脑梗死疗效,分析其时效。方法对发病6h内脑梗死患者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各25例患者,治疗组溶栓时间窗<1h;对照组溶栓时间窗1~6h,均采用介入途径下动脉溶栓及联合静脉溶栓治疗。结果治疗组疗效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脑出血1例,对照组脑出血2例。结论区域性动静脉联合溶栓治疗脑梗死是有效可行的,时间窗长短与脑梗死疗效正相关。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脑梗死急性期在时间窗6h用大剂量尿激酶溶栓治疗临床疗效及凝血指标观察,方法将106例急性脑梗死在时间窗6h的患者随机分为溶栓组、对照组。进行临床疗效及凝血指标观察。结果溶栓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急性脑梗死在时间窗6h的患者应用大剂量尿激酶治疗疗效快、效果好、相对安全,在基层医院可以推广。  相似文献   

5.
方登富  张波  蒋世杰 《现代医药卫生》2012,28(21):3215-3216
目的探讨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r-tPA)静脉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溶栓组(28例)急性脑梗死患者进行r-tPA静脉溶栓治疗,36例急性脑梗死患者未溶栓分为对照组,采用常规阿司匹林片等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治疗后1 h、24 h、14 d及30 d的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以及治疗前、治疗后30、60、90 d评定Barthel指数(BI)。结果溶栓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溶栓组出现脑出血转化2例,死亡1例。对照组脑出血转化1例,死亡1例。两组无明显全身性出血。结论 r-tPA静脉溶栓治疗能明显促进急性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缺损早期恢复,能够改善预后,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6.
【摘要】目的:探讨双嘧达莫联合舒血宁治疗超溶栓时间窗(发病时间大于6h)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及对患者凝血指标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1月到2019年1月我院收治的104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依据随机对照的方法分为对照组(52例)和观察组(52例)。两组均接受常规治疗,对照组予以舒血宁治疗,观察组予以双嘧达莫联合舒血宁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率,同时比较两组治疗前后凝血指标[血浆纤维蛋白原(FG)、凝血时间(TT)、活化部分凝血酶原时间(APTT)及凝血酶原时间(PT)]、NIHSS及Fugl-Meyer评分。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2.31%,显著高于对照组(76.9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3,χ2=5.4.73)。治疗24h及48h后观察组FG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TT、APTT及PT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NIHS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Fugl-Meyer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期间两组均发生心率减慢、恶心呕吐、胃肠出血等不良反应,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双嘧达莫联合舒血宁治疗超溶栓时间窗急性脑梗死患者效果优于常规对症治疗,可改善患者血液流变学指标,保护患者神经功能及运动功能,且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7.
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静脉注射尿激酶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采用静脉注射国产尿激酶(天普洛欣)200万U/人次,治疗急性脑梗死28例,以同期住院的30例常规治疗病人作为对照。结果 溶栓组28例中24h内基本痊愈4例,显效8例,而对照组无1例有效。治疗后14d溶栓组基本痊愈12例,显效6例,对照组基本痊愈1例,显效3例。溶栓组不同时间的显效率均经对照组高,有显性差异(P<0.05)。 结论 静脉注射尿激酶治疗超早期脑梗死疗效明显。  相似文献   

8.
李刚 《中国医药指南》2011,9(16):118-119
目的观察尿激酶对超早期脑梗死静脉溶栓的疗效。方法将符合入选标准的患者112例随机分为溶栓组和对照组各56例,两组均给予低分子肝素钙、血塞通、钙离子拮抗剂、清除自由基等药物治疗,溶栓组另给予尿激酶治疗,评定溶栓后6h、24h、14d的疗效。结果尿激酶静脉治疗超早期脑梗死有效率、显效率、痊愈率较对照组明显提高,尤适用于基层医院。结论尿激酶早期静脉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有选择地放宽急性脑梗死(ACI)的溶栓时间窗,对给予尿激酶静脉溶栓患者的疗效、安全性及对溶栓比率的影响。方法采取开放性对照临床研究,观察31例按常规溶栓时间窗(≤6h)进行治疗(A组)患者的疗效,并与17例放宽溶栓时间窗(发病后6~24h)的患者(B组)及96例具有相同条件而非溶栓治疗的患者(C组)进行疗效等指标的比较。结果A组与B组有相近的治愈率、显效率及病死率(三者均为P〉0.05),但在总有效率上,A组明显高于B组(P〈0.05),2组的治愈率、显效率和总有效率均高于C组(P均〈0.05)。结论有选择的延迟静脉溶栓对ACI是有效的,可使更多的ACI患者受益,临床应用比较安全。  相似文献   

10.
超早期脑梗死的临床疗效评价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张江 《中国当代医药》2011,18(14):34-35
目的:探讨超早期脑梗死的治疗疗效。方法:35例超早期脑梗死患者(发病时间≤6h)为治疗组,33例早期脑梗死患者(发病时间6~24h)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的第4、14、30天的临床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脑梗死应及早评估,治疗越早,疗效越显著,预后越好。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超时间窗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临床研究。方法选取我院急性脑梗死患者210例随机分组,其中106例采用超时间窗溶栓治疗(3~6h),104例为对照治疗组治疗,治疗3周后进行疗效判断。结果治疗组总有效患者例数为101例,占95.3%,对照组为88例,占84.6%,治疗组明显高于对照组,疗效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结论应用超时间窗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有显著意义,疗效满意,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2.
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静脉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观察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rt-PA)静脉溶栓治疗早期急性脑梗死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急性脑梗死44例(发病时间〈6h)随机分为溶桎组21例,对照组23例。溶栓组用rt-PA0.9mg/kg,先于2min内静脉注射rt-PA 8mg,再将余量于1h内静脉泵输入;对照组不使用rt-PA。两组其他治疗均相同。评定指标包括:治疗前,治疗后6h、24h、7d、30d、90d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CSS);治疗前,治疗后90d日常生活活动量表(Barthel指数);30d脑出血率、病死率。结果 溶栓组溶栓后6h、24h、7d、30d、90d CSS为15.38、13.24、9.30、7.40、5.00;90d总显效率为76.19%;90d Barthel指数评分为95~100分者占57.14%;脑出血率为9.52%;病死率为4.76%。对照组治疗后6h、24h、7d、30d、90d CSS为20.65、18.78、14.90、13.00、11.95;90d总显效率为30.43%;90d Barthel指数评分为95~100分者占21.74%;无颅内出血;病死率为8.69%。溶栓组CSS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总显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 急性脑梗死早期应用rt-PA静脉溶栓治疗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3.
尹航  张佩兰 《河北医药》2015,(7):997-999
目的:评价重组组织型纤维蛋白酶原激活剂( recombinant tissue plasminogen activator ,rt-PA)静脉溶栓治疗不同时间窗急性脑梗死合并糖尿病患者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6月至2014年6月,环湖医院神经内科十七病区收治的急性脑梗死合并糖尿病行静脉溶栓治疗的患者344例,根据发病至治疗时间( onset to treatment time,OTT)分为<3 h组( n =152),3~4….5 h组( n =104),4.6~6 h组( n =88),分别观察静脉溶栓前、溶栓后24 h美国国立卫生院卒中量表( 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 Stroke Scale ,NIHSS)评分以及改良Rankin评分( modified Rankin Scale,mRS)。结果静脉溶栓前及溶栓后24 h,3组患者NIHSS评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 <0.05)。发病后90 d对3组患者进行改良Rankin评分,<3 h组152例患者中神经功能预后良好者100例(65.7%),预后不良者52例(34.2%),死亡0例(0%);3~4.5 h组104例患者中神经功能预后良好者24例(23.1%),预后不良者80例(76.9%),死亡4例(3.8%);4.6~6 h组88例患者中神经功能预后良好者28例(31.8%),预后不良60例(68.2%),死亡4例(4.5%)。3组患者神经功能预后情况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急性脑梗死合并糖尿病患者经rt-PA静脉溶栓近期治疗效果及远期效果均随OTT延长而降低,对于急性脑梗死合并糖尿病患者在时间窗内OTT越短,患者获益越大。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尿激酶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6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溶栓组和对照组,各43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对症治疗,溶栓组给予早期尿激酶溶栓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疗效。结果溶栓组治疗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溶栓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7.67%,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0.47%(P〈0.05)。结论尿激酶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5.
早期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早期尿激酶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将58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和对照组28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给予尿激酶120~150万U+0.9%氯化钠注射液100~250ml静脉滴注,30min滴完,停药后治疗同对照组。疗程均为2周。治疗后观察比较2组临床疗效和24h、2周时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及其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0.0%高于对照组的71.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静脉溶栓治疗后24h、2周时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均低于治疗前及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24h内颅内出血2例(6.7%),皮肤黏膜出血6例(20.0%)。结论急性脑梗死早期进行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的效果肯定,不良反应较少,具有较高的安全性,且操作简便、快速,价格相对低廉,适于在基层医院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不同时间窗rt-PA静脉溶栓对椎-基底动脉系统脑梗死患者康复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神经科椎-基底动脉系统脑梗死患者64例,按照溶栓时间窗分为两组,观察组(<4.5 h)患者36例,对照组(4.5~9 h)患者28例,行rt-PA静脉溶栓后比较康复效果。结果在溶栓前及溶栓后1 d、14 d、3个月对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进行评估,两组患者溶栓前及溶栓后1 d、14 d、3个月评分无差异(P>0.05),mRS评分分别为(1.52±0.65)、(1.49±0.5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4.5 h内溶栓与4.5~9 h溶栓均取得了良好的临床效果,对于脑梗死时间介于4.5~9 h的患者,仍需积极溶栓治疗。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使用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高龄急性脑梗死患者的安全性和疗效。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连续纳入给予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的急性脑梗死患者,按年龄分成≥80岁组(16例)和〈80岁组(79例),并收集同一时段住院的30名年龄〉80岁未行溶栓治疗的急性脑梗死患者作为对照组,比较三组患者的一般情况,统计分析溶栓治疗患者的并发症,采用改良Rankin量表( MRS)对三组患者3个月预后进行分析。结果:①年龄〈80岁和年龄≥80岁溶栓治疗组比较,两组溶栓后24h颅内出血(ICH)发生率分别为13.9%和18.7%,症状性颅内出血(SICH)发生率分别为5.1%和6.3%,两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②年龄〈80岁组和年龄≥80岁组患者3个月预后良好比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前者预后极差比例明显低于后者(P〈0.05);③年龄≥80岁组的3个月预后良好比例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而两组预后极差比例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龄脑梗死患者静脉使用阿替普酶溶栓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反复多次应用小剂量尿激酶对急性期脑梗死的溶栓效果及安全性。方法对60例急性起病(6~24h)脑梗死患者,在内科综合治疗基础上,加用小剂量尿激酶静脉溶栓7d,并与常规综合治疗的对照组60例脑梗死患者作对比研究。结果尿激酶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未发生再梗塞病例,对照组发生再梗塞5例,(8.33%),两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治疗组皮肤黏膜出血1例(1.67%)对照组无,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剂量尿激酶在急性期脑梗死溶栓是安全有效的,并能降低再梗塞发生率。  相似文献   

19.
目的 研究反复多次应用小剂量尿激酶对急性期脑梗死的溶栓效果及安全性。方法对60例急性起病(6—24h)脑梗死患者,在内科综合治疗基础上,加用小剂量尿激酶静脉溶栓7天,并与常规综合治疗的对照组60例脑梗死患者作对比研究。结果 尿激酶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未发生再梗死病例,对照组发生再梗死5例,(8.33%),两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治疗组皮肤黏膜出血1例(1.67%)。对照组无,两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小剂量尿激酶在急性期脑梗死溶栓是安全有效的,并能降低再梗死发生率。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rt-PA)超早期静脉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ACI)的疗效。方法:对60例发病<3 h的ACI患者随机分为rt-PA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rt-PA组给予rt-PA总量0.9 mg?kg-1,最大剂量50 mg进行静脉溶栓治疗。对照组应用达肝素钠5 000 IU皮下注射,bid,共7 d。治疗前及治疗后2 h,24 h,14 d及3个月时分别采用美国国立卫生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以及溶栓后3个月日常生活能力Barthal指数(BI)评分,继发性颅内出血(sICH)率及3个月时的死亡率评价其疗效及安全性。结果:rt-PA组较对照组在各时间点(2 h,24 h,14 d,3个月)的NIHSS评分均有改善(P<0.05);rt-PA组较对照组在3个月后的BI指数评分有显著改善(P<0.01)。而两组在sICH率及3个月时的死亡率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ACI发病3 h内给予rt-PA静脉溶栓治疗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