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中理脂康颗粒剂澄清工艺的研究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桂卉  罗杰英 《中成药》2001,23(7):476-478
目的:考察乙醇、壳聚糖、101果汁澄清剂、ZTC天然澄清剂对中理脂康颗粒剂水提液有效成分含量及固体含量的影响。方法:以药典法测定不同精制工艺样品的总固体含量,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有效成分大黄酚的含量。结果:壳聚糖对大黄酚的含量基本无影响,并使制剂总固体含量减少30.8%;乙醇、101果汁澄清剂、ZTC天然澄清剂在使制剂总固体含量降低的同时,也使大黄酚的含量降低。结论:壳聚糖能有效降低中理康颗粒剂总固体含量,而不影响有效成分含量。  相似文献   

2.
健儿消食口服液澄清工艺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静  王晓义  蒲宇红  高晓黎 《中成药》2011,33(1):158-160
目的:探求健儿消食口服液最佳澄清工艺.方法:比较自然沉降法、高速离心法、乙醇沉淀法、ZTC1+1-Ⅲ型天然澄清剂法、壳聚糖澄清剂法5种澄清工艺对健儿消食口服液中总多糖含量、黄芩苷含量、水浸出物量的影响.结论:乙醇沉淀法为健儿消食口服液最佳澄清工艺.  相似文献   

3.
刘晓昱  王佩  吴锡铭 《中医药学刊》2010,(12):2642-2644
目的:优选麦芪口服液的最佳澄清工艺。方法:以澄清度、黄芪甲苷、总多糖含量为指标,比较了醇沉法、酸沉法、壳聚糖澄清法、硅藻土沉淀法等4种澄清方法的差异。通过考察黄芪甲苷量、总多糖的含量,优选壳聚糖最佳澄清工艺。结果:壳聚糖澄清法为最佳澄清工艺,优选的最佳工艺条件为壳聚糖用量1‰、药液浓度0.6g/mL、药液温度60℃~70℃。结论:壳聚糖澄清法可作为麦芪口服液的澄清工艺,该工艺稳定可行,澄清度较高,有效成分损失少。  相似文献   

4.
壳聚糖絮凝法用于脑清口服液澄清工艺的探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李冬梅  路绪文  苏芳 《中成药》2003,25(6):448-450
目的:探讨壳聚糖絮凝法代替乙醇沉淀法用于脑清口服液(葛根,黄芪等)制备的可行性。方法:考察两种澄清法的沉淀效果、过滤难易、对主要有效成分含量影响并对稳定性进行了比较。结果:壳聚糖絮凝法与酵沉法同样能使药液澄清,前者能更有效地保留药液中的有效成分,又能保证制剂的稳定性,缩短生产周期,降低成本。结论:壳聚糖絮凝法可代替乙醇沉淀法用于脑清口服液的澄清工艺。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壳聚糖絮凝法能否代替乙醇沉淀法用于三物黄芩颗粒剂水煎液的澄清工艺。方法壳聚糖用于三物黄芩颗粒剂水煎液的澄清,通过以澄清上清液中总黄酮、黄芩苷的含量为指标,对壳聚糖的用量、温度和pH经均匀设计试验得出最佳工艺与醇沉淀法做比较。结果壳聚糖澄清与醇沉同样能使水煎液澄清,且前者优于后者。结论壳聚糖澄清剂工艺制备方便,工期短,成本低,澄清度好,且在存放过程中无沉淀及粘壁现象;壳聚糖絮凝法能代替醇沉法用于三物黄芩颗粒剂水煎液的澄清工艺。  相似文献   

6.
目的:优选麦芪口服液的最佳澄清工艺。方法:以澄清度、黄芪甲苷、总多糖含量为指标,比较了醇沉法、酸沉法、壳聚糖澄清法、硅藻土沉淀法等4种澄清方法的差异。通过考察黄芪甲苷量、总多糖的含量,优选壳聚糖最佳澄清工艺。结果:壳聚糖澄清法为最佳澄清工艺,优选的最佳工艺条件为壳聚糖用量1‰、药液浓度0.6g/mL、药液温度60℃~70℃。结论:壳聚糖澄清法可作为麦芪口服液的澄清工艺,该工艺稳定可行,澄清度较高,有效成分损失少。  相似文献   

7.
芪菊防感颗粒水提液澄清工艺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李希  谢守德  罗先本  张嵩  冯建安 《中成药》2005,27(7):825-827
芪菊防感颗粒是由黄芪、白术、野菊花等7味中药组成,具有益气化湿,清热解毒的功效用于体虚挟湿、病毒性感冒.#我院临床应用效果较好,原方为汤剂,有稳定性差、携带不便等缺点,故通过工艺的改革,将其制成颗粒剂.在水提液澄清工艺中,本方水提液除含有皂苷、黄酮等有效成分外还含有黄芪多糖、白术多糖等能增强免疫作用的成分,因此不宜采用乙醇沉淀法,本文以主要成分黄芪甲苷、总多糖的保有率以及固形物的收率为指标对絮凝澄清法和高速离心法进行了比较,优选出芪菊防感颗粒最佳澄清工艺.  相似文献   

8.
小柴胡汤口服液絮凝澄清工艺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马涵涛  谢秀娟 《中医药学刊》2003,21(5):820-820,829,832
目的:研究比较壳聚糖絮凝法和水醇法生产小柴胡汤口服液二种工艺的优劣。方法:对比了两种工艺柴胡皂苷a、d定性检查、总固体物含量、黄芩苷定量、制剂稳定性考察等项目。结果:壳聚糖法与水醇法同样能使药液澄清,前者更多地保留药液中的有效成分,又能保证制剂的稳定,缩短生产周期,降低成本。结论:壳聚糖絮凝澄清工艺生产小柴胡汤口服液优于水醇法。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比较壳聚糖絮凝法和水醇法生产小柴胡汤口服液二种工艺的优劣。方法:对比了两种工艺柴胡皂苷a、d定性检查、总固体物含量、黄芩苷定量、制剂稳定性考察等项目。结果:壳聚糖法与水醇法同样能使药液澄清,前者更多地保留药液中的有效成分,又能保证制剂的稳定,缩短生产周期,降低成本。结论:壳聚糖絮凝澄清工艺生产小柴胡汤口服液优于水醇法。  相似文献   

10.
壳聚糖用于清热解毒口服液澄清工艺的探讨   总被引:23,自引:1,他引:22  
目的:探讨壳聚糖张法能否代替乙醇沉淀法用于清热解毒液的澄清工艺。方法:壳聚糖应用于清热解毒口服液的澄清,并与药典的醇沉制备方法比较,通过对绿源酸、栀子甙进行字生和对总黄酮进行定量测定,并进行了稳定性比较。结果:壳聚糖絮凝法与醇沉法同样能使药液澄清,前者能更有效地保留药液中的有效成分,又能保证制剂的稳定性,缩短生产周期,降低成本。结论:壳聚糖絮凝能代替乙醇沉淀法用于清热解毒口服液的澄清工艺。  相似文献   

11.
目的:优选黄芪总皂苷的提取方法。方法:采用平行试验法,以黄芪甲苷为指标,测定用HPLC-ELSD法测试乙醇回流法和水提醇沉法提取的总皂苷中黄芪甲苷的含量。结果:乙醇回流法比水提醇沉法提取的总皂苷中黄芪甲苷含量高出约40%。结论:乙醇回流法较水提醇沉法提取率高,是黄芪总皂苷的最佳提取工艺。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不同浓度大黄酸在大鼠不同肠段的吸收特性以及黄芪多糖、黄芪甲苷分别对大黄酸肠吸收的影响。方法建立检测大鼠肠道灌流液中大黄酸含量的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采用在体单向肠灌流模型,通过测定肠灌流液中大黄酸的浓度,计算大黄酸的吸收速率常数(Ka)和有效渗透率(Peff),以研究其低、中、高(27.2,47.6,68.0μg·mL-1)3个浓度在大鼠不同肠段的吸收特性,并观察黄芪多糖、黄芪甲苷对大黄酸肠吸收的影响。结果大黄酸的测定方法专属性、线性关系良好,精密度、准确度、稳定性、基质效应、绝对回收率均符合相关规定。大黄酸在27.2~68.0μg·mL-1质量浓度范围内,空肠、回肠中Ka、Peff值显著高于十二指肠和结肠。与黄芪多糖配伍后,大黄酸在空肠中Ka值减小(P<0.05);与黄芪甲苷配伍后,大黄酸在十二指肠中的Ka、Peff值增大(P<0.05),在回肠中的Peff值增大(P<0.05)。结论大黄酸在空肠和回肠中的吸收效果优于十二指肠和结肠,黄芪多糖可抑制大黄酸在空肠中的吸收,黄芪甲苷可显著促进大黄酸在十二指肠、回肠中的吸收。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并建立陈芪益胃口服液的质量控制方法。方法:采用薄层色谱法(TLC)对制剂中苦参、陈皮、白芍等进行定性鉴别,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对黄芪中的黄芪甲苷进行含量测定,并制定合理的含量限度。结果:TLC法可专属鉴别陈皮、苦参和白芍,且特征斑点圆整清晰,阴性对照无干扰;含量测定结果显示,黄芪甲苷在5.02~25.10μg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7,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6.87%(RSD=1.19%,n=6)。结论:所建立的方法简便可行,专属性高,重复性好,可有效控制陈芪益胃口服液的质量。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制备黄芪甲苷自乳化释药系统(SMEDDS),并考察其大鼠在体肠吸收特性。方法根据黄芪甲苷在不同油相、乳化剂和助乳化剂中的溶解度以及配伍实验结果,确定了黄芪甲苷SMEDDS的处方组成,并通过伪三元相图法绘制出能够形成理想微乳液区域各组成成分的用量范围;评价黄芪甲苷SMEDDS经水分散后形成微乳的微观结构、粒径分布以及体外药物释放情况;考察黄芪甲苷SMEDDS经模拟人体生理体液稀释后的稳定性;通过大鼠在体小肠灌流实验考察黄芪甲苷自微乳液在大鼠肠吸收动力学特征。结果黄芪甲苷SMEDDS处方由Capmul MCM、聚山梨酯80、Transcutol H构成;在形成微乳区域内任选择一点处方用量制备黄芪甲苷SMEDDS,经水分散后形成淡蓝色乳光微乳液,在透射电镜下可观察到微乳大小均匀,呈圆球状分布,平均粒径为(45.4±5.8)nm;黄芪甲苷SMEDDS在3种溶出介质中药物溶出速率均显著提高;其形成的微乳液在模拟人体生理液体中物理稳定性良好。黄芪甲苷SMEDDS在大鼠整个肠的吸收速率显著高于原料药混悬液。结论将黄芪甲苷制备成SMEDDS可提高药物溶出速率,增强肠道对药物吸收程度,有望改善黄芪甲苷口服生物利用度。  相似文献   

15.
膝悦颗粒提取及纯化工艺优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优选膝悦颗粒的提取及纯化工艺。方法:采用HPLC-ELSD测定黄芪甲苷含量,流动相乙腈-水(35∶65);采用HPLC测定龙胆苦苷含量,流动相甲醇-水(27∶73),流速0.8 mL·min-1,检测波长271 nm。以黄芪甲苷和龙胆苦苷含量的综合评分为指标,选择加水量、提取时间、提取次数为考察因素,采用正交试验优选膝悦颗粒的提取工艺;以黄芪甲苷、龙胆苦苷含量及出膏率为评价指标,通过单因素试验筛选膝悦颗粒的纯化工艺。结果:最佳提取工艺为加10倍量水煎煮3次,每次1 h;黄芪甲苷、龙胆苦苷质量分别为4.34,43.7 mg。采用醇沉法,使含醇量达50%;黄芪甲苷21.30 mg(保留率85.61%),龙胆苦苷216.32 mg(保留率97.74%),出膏率22.13%。结论:优选的提取及纯化工艺稳定可行,为膝悦颗粒的工业化生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目的比较2000年版药典收载黄芪品种及其民间习用品的DNA指纹图谱和有效成分黄芪甲苷、总黄酮及总多糖的含量,对黄芪质量标准进行多维研究。方法RAPD法确定DNA指纹图谱,HPLC-ELS测定黄芪甲苷的含量,比色法测定总黄酮的含量,硫酸-苯酚法测定黄芪总多糖的含量。结果DNA指纹图谱分析表明膜荚黄芪、蒙古黄芪和梭果黄芪有着较近的遗传关系,而另外3种黄芪,即苦黄芪、黑毛多枝黄芪和直立黄芪有非常近的亲缘关系。有效成分含量的测定结果证实,黑毛多枝黄芪、直立黄芪中黄芪甲苷的含量高于膜荚黄芪和蒙古黄芪;总黄酮的含量以梭果黄芪最高;总多糖的含量以蒙古黄芪最高。结论对民间使用的黄芪品种进行多维质量研究,为开发黄芪的药用资源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黄芪甲苷和三七的主要有效成分人参皂苷Rg1、人参皂苷Rb1、三七皂苷R1分别配伍对小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脑组织能量代谢的影响。方法 C57BL/6小鼠随机分组,连续给药3 d,末次给药1 h后,结扎双侧颈总动脉造成脑缺血20 min,再灌注24 h。采用HPLC法测定脑组织ATP、ADP、AMP水平,计算能荷(EC)值;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法和Western-blotting法测定脑组织葡萄糖转运蛋白3(GLUT3)基因和蛋白表达。结果模型组脑组织ATP、ADP、AMP的量及EC值显著降低(P<0.01),GLUT3基因和蛋白表达显著增强(P<0.05)。黄芪甲苷、人参皂苷Rg1、人参皂苷Rb1、三七皂苷R1、黄芪甲苷+人参皂苷Rg1、黄芪甲苷+人参皂苷Rb1、黄芪甲苷+三七皂苷R1均可显著增加脑组织ATP、ADP、AMP的量,增强脑组织GLUT3基因和蛋白表达,黄芪甲苷+人参皂苷Rg1、黄芪甲苷+人参皂苷Rb1和黄芪甲苷+三七皂苷R1改善上述指标的作用强于其单个有效成分;除4个有效成分单用外,黄芪甲苷+人参皂苷Rg1、黄芪甲苷+人参皂苷Rb1和黄芪甲苷+三七皂苷R1可显著增加EC值;黄芪甲苷+人参皂苷Rg1、黄芪甲苷+人参皂苷Rb1和黄芪甲苷+三七皂苷R1配伍对改善脑组织能量代谢指标具有协同或相加作用。结论黄芪甲苷和三七的主要有效成分可改善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脑组织能量代谢,促进缺血脑组织对能量物质的利用,黄芪甲苷与人参皂苷Rg1、人参皂苷Rb1、三七皂苷R1配伍对改善脑缺血后脑组织能量代谢具有增效作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建立郎氏扶正颗粒的制备方法及质量标准。方法:采用水提醇沉工艺制备郎氏扶正颗粒;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黄芪甲苷和斯皮诺素进行含量测定;采用薄层色谱法对黄芪和白术进行定性鉴别。结果: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测定黄芪甲苷和斯皮诺素的含量:黄芪甲苷和斯皮诺素分别在0.4767.616μg(r=0.9994)、0.07717.616μg(r=0.9994)、0.07711.2339μg(r=0.9999)的线性范围良好,加样回收试率分别为97.45%(n=6)、101.93%(n=5)。采用薄层色谱法对方中黄芪和白术的薄层色谱进行定性鉴别,特征性强,重现性好。结论:本制剂制备方法合理、简便、可行,所建立的质量标准可为郎氏扶正颗粒的临床应用疗效提供保证。  相似文献   

19.
中风安口服液质量标准的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为控制中风安口服液的质量,建立黄芪、水蛭的TLC鉴别及黄芪甲苷的薄层扫描定量方法。方法:将样品中的黄芪与水蛭进行薄层鉴别。另外将样品液用大孔树脂柱除去杂质,然后将黄芪甲苷洗脱,进行薄层扫描定量。结果:鉴别方法专属性强,定量方法简便,准确,平均回收率为98.38%,RSD为1.07%。结论:本质量标准可有效地控制中风安口服液的质量。  相似文献   

20.
目的:考察糖尿净口服液的最佳提取工艺。方法:通过正交实验,以银耳多糖、黄芪甲苷提出量为指标,考察了加水量、提取时间,提取次数,醇沉浓度(加醇倍数)等因素的影响。结果:糖尿净口服液最佳提取工艺为采用加水煎煮3次,加水量依次为10、10、8倍,煎煮1.5、1、1h,煎煮液适当浓度加乙醇使含醇量为60%~65%沉淀被确定为最佳工艺。结论:最佳工艺稳定,适合大工业生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