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高须英 《现代医药卫生》2004,20(15):1487-1488
胃动力障碍可见于功能性消化不良、糖尿病胃轻瘫、术后胃轻瘫、特发性胃轻瘫、神经性厌食等,是临床常见的一组以上消化道多种症状为主的综合征,约占消化系统疾病的20%~40%,其可能的病理生理机制与胃排空延迟有关的胃动力异常,和(或)胃-十二指肠运动异常有关[1]。胃动力促进剂能加强胃肠道收缩和刺激胃排空,改善功能性消化不良等症状。胃动力促进剂的临床应用使有胃动力功能紊乱的患者得到较为合理的治疗。常用的胃动力促进剂有西沙必利、莫沙必利、多潘立酮、甲氧氯普胺和大环内酯类抗生素等,各药的药理作用不同,临床疗效各异。1苯甲酰胺类…  相似文献   

2.
糖尿病胃动力障碍的症状流行病学调查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通过调查分析糖尿病胃动力障碍症状流行病学调查中的诸因素与胃动力障碍发生的关系。方法2003年3月至2004年1月从广州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糖尿病中心2万名门诊病人中随机选取符合入选条件的236名糖尿病患者作为调查对象。采用统一的流行病学调查表对患者进行问卷调查。根据调查结果将患者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对糖尿病胃动力障碍的患病率及年龄、病史、消化道症状等与糖尿病胃动力障碍发生的关系进行分析。结果(1)糖尿病胃动力障碍的患病率为53.65%;(2)试验组与对照组在胃纳不佳、早饱、嗳气、上腹痛、恶心、呕吐、餐后腹胀、便秘等症状方面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3)餐后腹胀这一因素对胃动力障碍发生的影响最大,其次为便秘、嗳气、胃纳不佳、早饱、上腹痛,影响最小的是呕吐。结论胃纳不佳、早饱、餐后腹胀、嗳气、上腹痛、恶心、呕吐、便秘这些症状与糖尿病胃动力障碍的发生密切相关,在排除消化道病史及酮症酸中毒的情况下,应考虑并重视胃动力障碍这一并发症。  相似文献   

3.
消化道癌术后胃动力障碍是一种术后非机械性梗阻,以胃排空障碍为主要特征的胃动力紊乱综合征,是消化道癌术后常见的早期并发症之一,又称胃瘫综合征。我院普外科及肿瘤外科自2007年2月至2011年2月收治消化道癌术后发生胃动力障碍32例,经保守治疗和精心护理,效果满意,现总结护理要点如下:  相似文献   

4.
糖尿病胃动力障碍是糖尿病的常见并发症,可累及全胃肠道,资料显示有50%~70%的糖尿病患者有胃排空障碍,其主要是由于糖尿病引起自主神经病变,特别是与迷走神经脱髓鞘病变有关。另外,降糖药物的长期使用对上消化道的局部刺激,以及糖尿病微血管病变可能影响上消化道动力功能。临床上有半数糖尿病患者存在消化道症状,如腹胀、消化不良,严重者出现胃轻瘫。  相似文献   

5.
王宏 《中国药业》2015,(5):16-17
目的 观察益气和胃胶囊治疗糖尿病胃动力障碍(DGMD)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自2012年9月至2014年6月医院住院治疗的糖尿病胃动力障碍患者8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两组患者均给予糖尿病常规治疗,对照组加用多潘立酮片口服,观察组加用益气和胃胶囊口服治疗。比较患者症状改善情况,并分别记录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胃动力物理指标、临床症候积分,检测胃泌素(GAS)水平、胃动素(MTL)水平以及胃内残留小钡条数。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2.5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5.00%,尤其是大便溏稀和嗳气症状改善分值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胃动力学物理指标均明显优于治疗前(P<0.05),但组间无统计学差异。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两组患者GAS水平略有上升,而MTL水平明显升高,胃内残留小钡条数则均明显减少(P<0.05),但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益气和胃胶囊治疗DGMD的疗效显著,能明显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和胃动力学指标,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6.
于建勋  陈永胜 《河北医药》1999,21(6):465-466
随着消化道内镜及X线影像技术的不断提高与完善,人们对胃肠道疾病的形态学改变有了更为直观的了解,并对疾病的早期诊断亦有很大帮助。近年来有关功能性消化不良的胃动力研究较多,而在胃部疾病的同时对胃动力障碍的研究则少见。为了探讨胃部疾病合并胃动力障碍的关系,我们对211例经内镜确诊后胃部疾病病人行胃动力检测,现将其结果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病人来源 本组病例均来自本院消化科门诊病人,有消化不良症状,经胃镜检查确诊,分成3个组,即浅表性胃炎组151例,胃溃疡组和十二指肠球部溃疡组各30例。12 临床资料 男性108例,女性10…  相似文献   

7.
糖尿病胃轻瘫(DGP)是糖尿病患者在无机械性梗阻情况下,出现的以胃排空延迟为特征的胃动力异常状态。这种功能的紊乱不仅严重影响患者营养状况、血糖调节,而且还耗费大量医疗费用,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近年来,国内外对糖尿病胃动力障碍的研究也逐渐增多,笔者现就其临床特征及治疗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8.
电针治疗肝硬化患者胃动力障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为探讨电针对肝硬化患者胃动力障碍的疗效。方法42例肝硬化患者随机分为药物组19例和电针组23例。药物组口服吗丁啉10mg,3次/d;电针组选择足三里、中脘、内关、百会等穴位行电针治疗,1次/d,40min/次;两组均治疗2周,按照GSRS法进行消化不良症状评分,观察症状积分改变。结果治疗后两组症状积分均见下降,电针组总有效率91%,而药物组总有效率68%。结论电针治疗能有效改善肝硬化患者的胃动力障碍,其疗效优于传统促动力药物吗丁啉,不良反应轻微。  相似文献   

9.
厚朴对实验大鼠的胃动力影响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目的探讨厚朴对胃动力障碍的改善作用。方法给大鼠腹腔注射盐酸左旋精氨酸(L-Arg)制成胃动力异常模型,同时给予厚朴灌胃观察其对L-Arg所致大鼠胃动力、胃动素异常的改善作用。结果给大鼠腹腔注射L-Arg造成胃动力减缓、血清胃动素减少,厚朴能有效抑制L-Arg引起的大鼠胃动力下降(P<0.05)和胃动素的下降(P<0.05)。结论厚朴对L-Arg所致大鼠胃肠动力障碍有明显的改善作用,其机制与提高血浆胃动素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不同中医证型的糖尿病胃轻瘫胃动力与主要胃肠激素的相关性。方法对46例已确诊的糖尿病胃轻瘫患者进行中医辨证分型、检测空腹血浆胃动素、胃泌素和胃排空功能。结果肝胃不和组、胃热津伤组、脾胃虚弱组胃排空障碍程度和胃动素、胃泌素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结论糖尿病胃轻瘫患者中医证型不同,胃动力功能障碍程度不一,胃动素和胃泌素水平在某种程度上影响着中医证型的变化。  相似文献   

11.
消化系统疾病与内分泌疾病关系甚密,糖尿病并发胃运动功能障碍即所谓糖尿病性胃轻瘫已引起临床普遍重视,事实上糖尿病并发的消化系统异常是多样的,其范围可累及全消化道,我们总结了58例伴有明显消化道症状的糖尿病患者的诊治情况,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12.
胃癌根治性切除术后功能性胃动力障碍又称“胃瘫”.“胃无力症”,是指不伴有机械性梗阻因素的残胃动力紊乱综合征。我科自2004-2008年行胃癌根治术172例,术后并发功能性胃动力障碍8例,经过空肠预置鼻胃营养管灌注饮食及其他综合治疗,患者痊愈,分析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3.
宋文朗 《安徽医药》2013,17(2):298-300
目的观察四君子汤干预脾虚证慢性胃炎的临床疗效及其对胃动力的影响。方法 70例慢性胃炎并存在胃动力障碍的脾虚证患者,随机分为2组:四君子汤组和莫沙必利组,每组35例;另选10名健康体检人员为正常对照组。分别干预四周后,观察各组临床疗效情况及胃排空率、胃电图等胃动力指标变化。结果所有患者组较正常组胃排空率、胃电节律等存在明显异常(P0.05);干预后四君子汤组、莫沙必利组胃排空率、胃电节律等指标均有改善(P0.01);其中四君子汤改善程度及临床总有效率明显优于莫沙必利组(P0.05)。结论四君子汤干预脾虚证慢性胃炎合并胃动力障碍的临床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4.
9例根治性远端胃切除术后胃瘫临床分析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胃瘫是指以胃排空障碍为主要特征的胃动力紊乱综合征,常见于胃手术后。本对根治性远端胃大部切除术后胃瘫9例作一临床分析。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腹部手术后单纯性胃动力性因素引起的胃排空障碍的病因、发生机理、临床诊断、治疗措施及预防。方法总结近10年来我院上腹部手术后32例典型的胃动力因素引起的胃排空障碍的临床资料的回顾研究。结果本组32例患者均经过胃镜和胃钡餐X线检查证实为动力性胃排空障碍,发生在术后3~7d,经过7~45d保守治疗,胃的蠕动功能恢复,胃的排空障碍消失,患者康复出院。结论上腹部手术后胃动力性排空障碍,保守治疗效果良好,一般无需手术干预。  相似文献   

16.
袁光梅 《现代医药卫生》2008,24(17):2648-2649
胃大部切除术后残胃胃瘫综合征(PGS)是一种术后非机械性梗阻,以胃排空障碍等为主要征象的胃动力紊乱综合征.此病发生率3%~4%,近年来有上升趋势.该病预后良好,但病程长,给患者带来极大的痛苦和较重的经济负担.本文对7例胃瘫患者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7.
《中国乡村医药》2012,19(6):93-94
1胃食管反流病胃食管反流病是指胃、十二指肠内容物反流到食管引起的不适症状或并发症的一组疾病。其主要症状为胃灼热、反流、胸痛等。1.1发病机制多种因素造成的消化道动力障碍,是抗反流防御机制减弱和反流物对食管黏膜攻击作用的结果。抗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胃部手术后胃瘫的病因、发生机制、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对2002年12月—2011年12月收治的15例胃部手术后胃瘫的临床资料回顾并结合文献进行分析。结果 15例胃瘫患者发生于手术后3~12d,经非手术治疗于术后14~63 d恢复胃动力,均痊愈出院。结论胃部手术后胃瘫的病因复杂,消化道造影及胃镜检查是诊断胃排空障碍及鉴别机械性梗阻的重要手段。胃部手术后胃瘫非手术治疗疗效确切,应尽量避免再次手术。  相似文献   

19.
中西医结合治疗胃动力障碍型消化不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非溃疡性消化不良 ,又称功能性消化不良 (FD) ,是消化系统临床常见疾病 ,而胃动力障碍是该病主要证型。因其病因和发病机制尚未明 ,西医尚缺乏特异有效疗法。笔者近年来 ,采用中药厚朴温中合黄芪建中汤加西药多潘立酮 (吗丁林 )联合治疗胃动力障碍型 FD患者 93例 ,并设西药多潘立酮组作为对照组 ,进行临床治疗观察 ,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 .1 临床资料 所有病例均符合文献诊断标准〔1〕;全部病例均来源于门诊患者 ,实验室检查 ,B超、X线等检查排除肝、胆、胰等器质性病变 ;无糖尿病、结缔组织及精神等全身疾病。所有病例均具有饭…  相似文献   

20.
胃肠动力障碍性疾病发病机制及其药物研究概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胡建英 《海峡药学》2008,20(11):110-111
通过查阅相关文献,综合介绍了中西医对胃肠动力障碍性疾病发病机制的研究及促胃动力药物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