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目的 提高对脑性瘫痪的临床表现、早期诊断、早期康复治疗的认识。方法 报告我院26例确诊为脑性瘫痪患儿的临床资料,并结合献分析。结果 男15例,女11例,给予综合康复治疗。能坚持治疗的12例,病情都获得不同程度缓解。未能坚持治疗的14例,其伤残程度未得缓解甚至加重。结论 脑性瘫痪的早期诊断和早期干预对其预后非常重要,脑瘫的康复治疗是一个长期而艰巨的工作,需要由医院、社区康复、家庭康复共同完成。  相似文献   

2.
黄鹦 《海南医学》2002,13(4):34-35
目的:探讨脑性瘫痪病因,治疗方法及影响治疗效果的因素。方法:对72例脑性瘫痪患儿临床资料进行了分析。结果:脑性瘫痪病因依次为窒息,缺氧,早产,低体重,新生儿期严重感染。采用运动疗法为主的综合康复治疗。年龄小,疗程和,效果好,结论:提高产科技术,重视产科与儿科合作是预防脑性瘫痪的关键。早期诊断,早期治疗是决定预后的关键。  相似文献   

3.
4.
为了提高脑性瘫痪 (脑瘫 )病儿的生活质量 ,本科对 1 995— 2 0 0 1年在省级医院确诊的 5 4例脑瘫病儿通过高压氧综合治疗 ,效果显著 ,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 .1 一般资料 治疗组 ,5 4例 ,男 32例 ,女 2 2例 ;年龄最小者 5 6d,最大者 6岁。其中 0~ 1岁者 1 7例 ,平均年龄 ( 1 .0± 0 .1 )岁 ,~ 3岁者 32例 ,平均年龄 ( 2 .0± 0 .4)岁 ,~ 6岁者 5例 ,平均年龄 ( 4 .8±0 .8)岁。分型 :痉挛型 41例 ,占 76% ;软瘫型 1 2例 ,占 2 2 % ;锥体外系型 1例 ,占 2 %。单瘫者 8例 ,占1 4.8% ;偏瘫者 1 1例 ,占 2 0 .4% ;双下肢瘫者 1 2例 ,…  相似文献   

5.
脑性瘫痪(简称脑瘫)是胚胎期、分娩时及新生儿期各种原因导致的非进行性脑损伤而引起的以中枢性运动障碍及姿势异常为主要表现的综合征,是较为常见的难治之症。由于临床对其认识不足,易致误诊、漏诊,从而严重影响患儿的康复。为进一步提高脑瘫的疗效,现对本院收治的74例脑瘫患儿的病因、临床特点、治疗效果等方面进行分析,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我科对一组28例脑性瘫痪(脑瘫)患儿进行CT检查,结果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7.
唐湘霞 《广东医学》1997,18(8):540-541
小儿脑性瘫痪在临床上并不少见,是小儿神经系统常见疾病之一,也是小儿致残的主要病症。为了提高确诊率,现将3年来就诊的小儿脑性瘫痪25例的临床资料分析如下。1临床资料1.】一般资料:男匕树,女10例,年龄2-5岁,病程6个月~2年。1.2临床表现:25例均有中枢性瘫痪症状和体征,其中小头围5例,尖足10例,交叉腿7例,足内、外翻3例。伴随症状:肌阵挛4例,共济失调1例,流诞3例,语言障碍15例,智力低下10例。13临床分型和瘫痪部位:痉挛型18例,肌张力低下型4例,共济失调型1例,无法分类型2例。双瘫匕树,截瘫8例,偏瘫2例。l,4A@…  相似文献   

8.
杨蜀琴 《广东医学》1997,18(1):55-56
我院自1990年~1994年间门诊及住院收治脑瘫患儿49例。本文主要讨论脑瘫的发病因素、临床表现及早期诊断的;临床意义。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49例,男29例,女20例;年龄:~6个月5例,~1岁8例,~3岁18例,~7岁15例,~12岁3例。1.2发病因素:早产低体重儿7例,宫内窘迫及难产窒息致缺血缺氧性脑病15例;新生儿颅内出血8例,晚发性维生素K缺乏颅内出血2例.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5例,新生儿吸入性肺炎4例,过期产儿2例,母孕期腹部外伤1例,母孕期严重呕吐营养不良4例。正名临床分型及表现:按1988年全国小儿脑瘫座谈会的标准分型…  相似文献   

9.
本文对113例小儿脑性瘫痪病例进行临床分析,提示脑瘫是小儿神经门诊常见疾病,89.4%病儿可追问到发病因素,其中由各种原因引起的新生儿窒息52例(46%),新生儿惊厥25例(22.1%)。临床表现主要为不同程度的运动功能障碍,伴有智力低下93例(90%)。临床症状为非进行性,随着小儿的发育可自然改善,任何治疗方法也不能短期显效,最终留有不同程度残疾。应该在总结治疗经验的基础上,制定出切实可行的家庭康复治疗方案,才能使大多数患儿得到早期康复。另外,加强围产期保健措施,预防本病的发生有重要的社会意义。  相似文献   

10.
王杭生 《新疆医学》1995,25(3):150-152
脑性瘫痪(简称脑瘫)是小儿出生前及出生后1个月内由于多种原因造成的脑损伤,导致非进行性的中枢运动功能障碍,严重病例可合并智力低下、抽搐、视力及语言障碍,是儿童期伤残的一种常见情况。自1986年1月至1994年7月有192例脑瘫患儿来我院就诊,现将这些患儿的临床资料作一分析,并就病因及预防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1.
小儿脑性瘫痪又称脑瘫是引起小儿机体运动残疾的主要疾病之一,是指从小儿出生前至出生后1个月内因各种原因所致的一种非进行性的脑损伤综合征.非进行性的脑损害及发育缺陷所致的中枢性运动障碍及姿势异常,并可伴有智力低下、癫痫、感知觉障碍、语言及精神行为异常等,严重影响儿童生长发育及功能的疾患.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小儿脑瘫的临床特征、预防和减少脑瘫及其后遗症的发生;方法:对在我院就诊的37例脑瘫患儿进行回顾性临床分析;结果:一岁以内早期确诊率为73%;结论:对小儿脑瘫应引起高度重视,早期发现早期治疗,提高患儿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3.
脑性瘫痪200例临床分析浙江省长兴人民医院儿科(313100)倪美良浙江省人民医院儿科张志方浙江省湖州市第一医院翁定本温州医学院附属一院放射科吴恩福脑性瘫痪在临床上较为常见,我们现将1988年4月至1993年12月在儿科门诊及“病残儿童”鉴定中发现的...  相似文献   

14.
廖金轩 《华夏医学》2005,18(1):77-78
目的:通过对收治的55例脑瘫患儿的病因、临床分型、综合治疗措施及其效果的分析,提高对脑瘫早期诊断、早期综合治疗的重要认识.方法:分析住院脑瘫患儿的病历资料以及出院后随访资料.结果:农村患儿占71%,城镇占29%;病因以产时产后占大多数,各例均有精神运动发育落后,合并中等以上智力障碍44例;分型以痉挛型最多见,占65.5%;脑电图检查异常率为52.2%,CT检查异常率为79.5%;只有20例坚持3~12个月的综合治疗,正常化3例,均为1岁开始治疗的患儿.结论:脑瘫预防的重点是围产期保健,防治的重点在农村,早期诊断早期综合治疗是关键.  相似文献   

15.
16.
32例小儿脑性瘫痪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朱锦渊 《中原医刊》2005,32(11):23-24
目的探讨小儿脑性瘫疾的临床分析及康复方法、方法对每一位新入院患儿用神经发育学法进行评价,30d为一疗程,使用以Bobath法、Vojta法,运动疗法为主.辅以作业疗法、水疗、推拿按摩、针灸、经络导平以及药物等综合康复治疗,合并语言障碍者予语言矫治、每一疗程结束后再进行评价.指导下一疗程的康复方案、结果32例患儿治疗3个疗程,效果明显者9例,不同程度进步者19例,总有效率87.5%结论小儿脑瘫病因复杂,合并症多,使用综合康复疗法效果良好,早期诊断、综合康复十分必要。  相似文献   

17.
目的对河南省信阳市八县两区小儿脑性瘫痪(简称脑瘫)的CT表现分析及对其病因进行推测。方法对该市八县两区脑瘫儿童进行随机抽样调查,临床诊断明确的112例脑瘫患儿行CT颅脑检查,并结合临床和文献进行病因探讨。结果颅脑CT检查颅内有异常表现者61例,其中颅内软化灶32例,透明膈囊肿19例,脑白质发育不良16例,灰质异位症7例,2例合并脑穿通畸形,颅内钙化灶29例,巨脑回畸形4例,脑裂畸形3例,胼胝体脂肪瘤合并钙化2例。结论CT检查对脑瘫的病历诊断有极高的价值,胚胎期发育异常和新生儿窒息可能是该地区小儿脑瘫的主要病因。  相似文献   

18.
脑性瘫痪16例临床分析高英1刘红霞2薛涛3张如弼1脑性瘫痪是由多种原因引起的非进行性、中枢性运动功能障碍[1]。这类患儿并不少见,我国发病率约为1.8%~4%[2]。很多患儿终生残废,给社会及家庭带来极大负担,但如能早期发现、早期干预,采取综合措施,...  相似文献   

19.
王奇  何艳 《辽宁医学杂志》2005,19(6):318-318
本文对采用综合治疗的23例脑瘫患儿疗效进行分析。1对象与方法1.1治疗对象选择2000年6月至2005年3月我院康复门诊收治的脑瘫患儿共23例。男15例,女8例。年龄8个月至7岁。诊断及临床分型以全国小儿脑瘫座谈会纪要为准,痉挛型11例,手足徐动型7例,弛缓型2例,混合型3例。智力低下者  相似文献   

20.
<正> 脑性瘫痪(简称脑瘫,CP),是指出生前到出生后1个月内发育时期非进行性脑损伤所致的综合征,主要表现为中枢性运动障碍及姿势异常,病变广泛可伴有智力低下、癫痫、听觉、视觉异常及行为异常。我中心自1999年将针刺用于治疗50例小儿脑性瘫痪,取得较好疗效,并与30例进行了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