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铜陵县现有钉螺面积3336.95万m~2,其中洲滩、湖洲有螺面积占总的有螺面积的98.90%;而内陆仅为36.63万m~2,只占1.1%。1995年特大洪水时,长江水位最高达14.20  相似文献   

2.
洪水引起成批血吸虫急性感染的调查分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1995年铜陵县遭受特大洪涝灾害,长江水位最高达14.20m(吴淤口为零点)。7月份全县共债破大、小圩口引个。因供水造成局部地区成批发生急性血吸虫病(以下简称急血)。为探讨洪涝灾害年急血流行因素,观调查分析如下。1方法1.l收集全县55例急血病例个案调查卡,所有病例均经  相似文献   

3.
对湖北省枝江、监利、阳新及武穴4个县(市)的血吸虫病防治医院诊断为急性血吸虫感染者1261例进行调查,以病原学或两项血清学检查阳性为指标,确认急性感染者875例,其中粪检阳性815例,IHA与COPT两项检查阳性60例。以上资料用EpiInfo.Ve...  相似文献   

4.
目的阐明三峡建坝后水位的变化,对长江安徽段江洲滩家畜及钉螺血吸虫感染的影响。方法根据大通水文站及南京水文站建坝前后各典型年特征水位的变化值,以及江洲滩家畜上滩活动、家畜感染情况、滩地野粪污染、江洲滩钉螺及感染性钉螺分布的现况调查,推测三峡建坝后水位变化对家畜活动和感染以及滩地钉螺和感染性钉螺分布的影响。结果建坝后4、5月份,耕牛活动带高程将上移0.5m左右,秋季耕牛上滩活动时间将提前半个月至1个月,耕牛年上滩时间将延长,血吸虫感染率将有所上升;滩地钉螺感染率及感染螺密度也将有所上升。结论三峡建坝后水位的变化将对江滩地区的血吸虫病流行产生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人群血吸虫急性感染与感染性钉螺分布关系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南京市八卦洲乡为长江中的一个江心洲,是江苏目前最严重的血吸虫病流行区之一.钉螺主要分布于圩外30块江滩.为探讨人群血吸虫急性感染与感染性钉螺分布之间的关系,以指导防治实践,对该乡1986—1992年的病情和螺情资料进行了分析,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长江水位与江滩螺情消长关系的分析   总被引:6,自引:3,他引:3  
长江水位的高低,是影响江滩地区血吸虫病流行的重要因素之一.江西省寄研所钟久河等对鄱阳湖水位与血吸虫病急性感染关系作了探讨,相关非常显著.而对长江水位与江滩螺情消长关系,尚少见报道.本文收集了江浦县有关水文和螺情资料,对此作了分析,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目的 观察急性心肌梗死(AMI)严重性与ST段变化的相关性。方法 对60例AMI的ST段演变过程进行分析。结果 发现ST段抬高幅度与病理性Q波形成时间成反比,ST段抬高总和(∑ST)与Q波导联数密切相关。结论 ST段偏移绝对值增加,临床严重程度加重。  相似文献   

8.
目的 了解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 (ACS)患者住院期间ST段变化的发生率与冠状动脉病变的关系。方法 冠心病监护病房收治的 3 80例ACS患者 ,行 12导动态心电ST段监测。根据ST段监测结果 ,将发生ST段变化的 93例患者分成ST段抬高组 (A组 ,43例 )和ST段压低组 (B组 ,5 0例 ) ,分别对两组进行分析及比较。结果  ( 1)ACS患者住院期间ST段变化发生率 2 4.49% ,ST段抬高发生率与ST段压低发生率相似 ( 11.3 2 %比 13 .16% ,P >0 .0 5 )。( 2 )ST段抬高组较ST段压低组冠状动脉单支病变发生率高 ( 4 8.82 %比 2 2 .0 0 % ,P <0 .0 5 ) ,而多支病变发生率低 ( 2 7.90 %比 5 6.0 0 % ,P <0 .0 5 )。 ( 3 )ST段压低组侧支循环建立较ST段抬高组高 ( 4 4.0 0 %比 13 .95 % ,P <0 .0 5 )。结论 发生ST段压低的ACS患者 ,其冠状动脉病变范围广泛且存在侧支循环建立。对住院的ACS患者进行 12导动态心电ST段监测 ,有利于心肌缺血的确定。  相似文献   

9.
急性心肌梗死对应导联ST段变化与冠状动脉病变的关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用冠状动脉造影技术研究急性心肌梗死(AMI)对应导联ST段变化与冠状动脉病变的关系。方法136例急性心肌梗死共分五组:①组,前壁梗死(V1-6)伴有Ⅱ,Ⅲ,aVF导联ST段下移。②组,下壁梗死(Ⅱ,Ⅲ,aVF)同时伴有V1-6导联ST段下移。③组,下壁梗死(Ⅱ,Ⅲ,aVF)同时伴有I,aVL导联ST段下移。④组,前壁梗死(V1-6)未伴有其它导联的ST段变化。⑤组,下壁梗死(Ⅱ,Ⅲ,aVF)未伴有其它导联的ST段变化。所有患者均进行冠状动脉造影。结果 前壁心肌梗死伴有Ⅱ,Ⅲ,aVF导联ST段下移25例中有88%为左冠状动脉前降支病变,其中90.9%为左冠状动脉近端病变。前壁心肌梗死未伴有Ⅱ,Ⅲ,aVF导联ST段下移的36例患者中有94.4%为左冠状动脉前降支病变,两者统计无显著性差异。在下壁心肌梗死伴有V1-6导联ST段下移组22例中有81.8%为右冠状动脉病变,但同时伴有前降支病变的却有77.3%,其中单支病变仅18.2%。下壁心肌梗死未伴有V1-6导联ST段下移34例有91.2%为右冠状动脉病变,但同时伴有前降支病变的仅有32.4%,其中单支病变达52.9%。两组统计分别为P<0.001和P相似文献   

10.
为预测三峡建坝后长江安徽段水位、泥沙变化引起的生态环境改变对血吸虫病传播的影响,作者于1994-1997年对此进行了一系列调查研究和分析论证。结果表明:①三峡建坝后春季部分低洼滩地将提前上水,秋季较高滩地将提前露滩。结合滩地高程分析,建坝后水位变幅似不足以引起钉螺分布范围较大的变化。②泥沙变化将更有利于滩地淤积,支流淤塞,滩地面积进一步增加,将为钉螺扩散提供孳生地,进而可能使钉螺面积增加。③建坝后对较大洪水有削峰作用,从而将减少洪涝灾害,进而减少因洪水而造成钉螺扩散以及人群因抗洪救灾而接触疫水。④水沙时空的变化将会引起人畜上滩活动及滩地开发利用等方面的变化,进而引起人畜感染的变化。本文还针对三峡建坝后长江安徽段水沙特点,结合客观自然条件及未来区域经济发展的要求,提出了对策性防范措施。  相似文献   

11.
为预测三峡建坝后长江安徽段水位、泥沙变化引起的生态环境改变对血吸虫病传播的影响,作者于1994-1997年对此进行了一系列调查研究和分析论证。结果表明:①三峡建坝后春季部分低洼滩地将提前上水,秋季较高滩地将提前露滩。结合滩地高程分析,建坝后水位变幅似不足以引起钉螺分布范围较大的变化。②泥沙变化将更有利于滩地淤积,支流淤塞,滩地面积进一步增加,将为钉螺扩散提供孳生地,进而可能使钉螺面积增加。③建坝后  相似文献   

12.
对安徽省洪旱灾年与常年血吸虫急性感染资料的初步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从血吸虫病的感染途径来说,该病可认为是水源性传染病。因此,疫区每年的降雨量及与此相关的气温和地面水情,无疑是血吸虫感染发生的重要因素。由于血吸虫急性感染(下简称急感)是目前血吸虫病流行病学的一项重要指标,所以观察不同气象年景急感发生的特点,对于防治工作似有一定的指导意义。本文就安徽省40个流行县、市(含已控制流行县、市)1992年(洪涝年,H)、1993年(正常年,Z)、1994年(干旱年,G)连续3年的急感资料,作一初步分析。l各年气象概况H年流行区从春末至秋初多雨,5、6、7月平均气温偏低(分别低于ZI、25、28C…  相似文献   

13.
从血吸虫病的感染途径来说,该病可认为是水源性传染病。因此,疫区每年的降雨量及与此相关的气温和地面水情,无疑是血吸虫感染发生的重要因素。由于血吸虫急性感染(下简称急感)是目前血吸虫病流行学的一项重要  相似文献   

14.
本文利用动态心电图对94例冠心病进行24小时动态监测,发现一过性心肌缺血性ST段变化与心率有一定关系,快频率性缺血者占18%,多在白天或应激时,慢频率性缺血者占51%,多在夜间静息时,快慢频率时均发作缺血者占31%,提示快或慢心率有关的缺血性ST段改变,可作为评估心肌缺血是由于固定性狭窄,增加心肌氧耗,还是动力性狭窄,心肌血供不足所致,可供临床治疗参考。  相似文献   

15.
为研究三峡建坝后长江江苏段水位春季提早升高对血吸虫及血吸虫病传播的影响,对不同深度水下血吸虫虫卵的孵化率及水下钉螺对毛蚴的易感性进行了观察。结果显示,水淹深度与水下血吸虫虫卵孵化率及水下钉螺对毛蚴的易感性均呈非常显著负相关。研究提示,三峡建坝后4 月份提早浅水水淹有利于受淹滩上虫卵的孵化及毛蚴感染钉螺。  相似文献   

16.
目的 研究急性心肌梗死(AMI)成功急性介入术后ST段变化与临床预后的关系。 方法 回顾分析45例AMI患者的临床及造影情况,记录住院时、急诊介入术后90分钟、6小时、12小时、24小时12导联心电图,化验心肌CK值。介入治疗后在90分钟内抬高ST段回落>50%,CK峰值在12小时内,24小时内T波反转作为灌注组,不符合上述条件者为无灌注组。 结果45例AMI患者中36例(80%)再灌注,无再灌注组9例(20%);前壁心肌梗死无灌注组7例、而心肌再灌注组下壁心肌梗死20例。充血性心力衰竭、死亡,灌注组5例,无灌注组5例。 结论 AMI成功急性介入术后ST段变化与微循环障碍及住院期间的临床预后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接受直接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PTCA)治疗后左室收缩功能及梗死区室壁运动恢复与心电图抬高ST下降幅度的关系。方法接受直接PTCA的AMI患者共34例,比较PTCA前及术后1h12导联心电图抬高ST段的总和,按ST段下降幅度分为两组A组ST段下降≥50%;B组ST段下降<50%。所有患者于发病第(7±2)d行小剂量多巴酚丁胺超声心动图负荷试验并于发病第1、2、3个月行超声心动图检查。结果AMI发病急性期基础状态和负荷状态及发病后第1、2、3个月左室射血分数(LVEF)A组均明显大于B组(63.4vs56.7;68.9vs60.5;60.1vs53.1;61.4vs53.1;60.9vs52.3;P均<0.05)。基础状态和多巴酚丁胺负荷状态下总室壁运动积分指数(GWMSI)和梗死区室壁运动积分指数(IWMSI)A组均明显小于B组。AMI发病第1、2、3个月GWMSIA组均明显小于B组(1.21vs1.38,P=0.042;1.17vs1.38,P=0.015;1.18vs1.30,P=0.035)。发病第1、2个月IWMST两组间无统计学差异。发病第3个月IWMSTA组明显小于B组(2.16vs2.47,P=0.048)。结论急性心肌梗死直接PTCA后心电图ST段下降幅度≥50%组在AMI急性期和恢复期左室收缩功能及梗死区室壁运动的恢复均明显优于ST段下降幅度<50%组。  相似文献   

18.
在38例急性下壁心肌梗死患者中,将冠状动脉造影结果与体表心电图改变相对照。发现胸前导联ST段改变时,尤其是ST段压低时,提示有多支冠脉病变,特别是前降支病变。  相似文献   

19.
应用动态心电图(DCG)对94例冠心病行24h监测,发现一过性心肌缺血性ST段变化与心率有一定关系,快频率性缺血者占18%,多在白天或应激时发生,慢频率性缺血者占51%,多在夜间静息时出现,快慢频率时均发作缺血者占31%,提示与快慢心率有关的缺血性ST段改变,可作为评估心肌缺血系固定性狭窄,增加心肌氧耗,还是动力性狭窄,心肌血供不足所致,可供临床治疗参考。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平均血小板体积(MPV)变化及与冠脉影像的关系。方法: STEMI患者200例,测定MPV和血生化等实验室指标,行心脏超声检查,阅读急诊冠脉造影结果,分析直接经皮冠脉介入术后梗死相关动脉的血流。选择同期接受冠脉造影但排除冠心病的住院患者200例作为对照。结果: STEMI患者MPV显著高于对照组;校正其它影响因素后,MPV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和左室射血分数(LVEF)呈独立负相关,与冠脉病变积分呈独立正相关;MPV于冠脉多支病变亚组显著高于单支病变亚组,左前降支为梗死相关动脉亚组显著高于左回旋支亚组,梗死相关动脉无自发性开通亚组显著高于自发性开通亚组,直接经皮冠脉介入术后没有达到TIMIⅢ级血流的亚组显著高于达到TIMIⅢ级血流的亚组。结论: STEMI患者MPV显著升高,与冠脉病变严重程度和梗死相关动脉的慢血流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