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大剂量丙种球蛋白治疗川畸病的临床观察及护理体会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朱惠莉 《安徽医药》2006,10(8):621-621
目的观察大剂量丙种球蛋白治疗川畸病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00~2005年50例川畸病患儿根据治疗情况分为两组:大剂量静脉注射丙种球蛋白(治疗组)30例;常规治疗(常规组)20例。分别观察退热时间、热程及冠状动脉病变发生率。结果治疗组的退热时间及热程明显短于常规组;冠状动脉病变发生率明显低于常规组。结论早期使用大剂量丙种球蛋白治疗川畸病,能使体温迅速降低,明显降低冠状动脉病变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2.
丙种球蛋白治疗小儿川畸病32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静炎 《医药论坛杂志》2003,24(17):53-53,56
目的  探讨大剂量丙种球蛋白治疗川畸病的方法及临床疗效。方法 将 3 2例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 17例 ,对照组 15例。治疗组应用免疫球蛋白 1mg/(kg·d)于 10h内静脉滴注 ,并加用阿司匹林 60mg/(kg .d) ,退热后阿司匹林减半 ,血沉和血小板恢复正常后 ,阿司匹林减至 3mg/(kg .d) ,维持 2个月。对照组仅应用阿司匹林 ,方法同治疗组。 结果  用药后退热天数、手足硬肿改变、淋巴结肿大消退、口腔粘膜改变 ,治疗组均优于对照组 ,P值分别 <0 0 0 1、<0 0 5。 结论  大剂量丙种球蛋白联合阿司匹林治疗川畸病优于单用阿司匹林。  相似文献   

3.
刘兰平  白素改 《河北医药》1999,21(3):193-193
丙种球蛋白治疗川畸病已为很多学者所认识,效果确定。但用丙种球蛋白(2g/kg)单剂治疗川畸病报道不多。我院自199612至199806共收治川畸病15例,用大剂量丙种球蛋白(2g/kg)单剂治疗川畸病,取得显著效果,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全部为住院患儿,诊断符合1984年日本MCLS研究委员会修订的标准,男8例,女7例,年龄<1岁5例,~3岁3例,~6岁7例,发热15例,均大于39℃。实验室检查:CRP阳性15例,血沉增快15例(30~70mm/h),血小板均增高,达(378~943)×109/L。2 方法与结果全部病例在化验无IgA缺乏后给予华兰生物工程有限公司生产低p…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不完全性川畸病拟诊者早期使用阿司匹林和丙种球蛋白的实用性和可行性。方法预先制定本组川畸病早期治疗方案,对住院期间最后确诊为川畸病的66例入选组患儿的临床资料加以总结分析。结果依据预先制定的早期治疗方案,本组66例除人院时即已确诊者9例外,住院期间拟诊者57例早期加服阿司匹林和丙种球蛋白时平均病程为5.98天,明显短于住院期66例最终确诊时平均病程9.58天,其中在病程7天内加服阿司匹林者51例,明显多于病程7天内早期确诊者15例。本组拟诊者57例中无一例在急性期发生冠状动脉病变者,其发生率较按传统方案治疗的相关报道率低。结论对不完全性川畸病拟诊者早期使用阿司匹林和丙种球蛋白治疗可使其冠状动脉病变发生率下降,早期使用阿司匹林和丙种球蛋白的方法实用可行。  相似文献   

5.
大剂量丙种球蛋白加阿司匹林治疗川畸病56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川畸病又名皮肤粘膜淋巴结综合症 (MCL S) ,是一种病因尚未明确的全身血管性疾病。其临床特点为发热伴发疹 ,球结膜及口腔粘膜充血 ,颈部淋巴结肿大及恢复期指趾端特异性膜状脱皮。该病可引起冠状动脉损害 ,阿司匹林治疗可降低对冠状动脉的损害 ,但急性期应用大剂量丙种球蛋白(IVIG)可进一步降低对冠状动脉的损害。我科 1999~ 2 0 0 1年收治川畸病 5 6例 ,其中 36例患儿予 IVIG治疗 ,取得明显疗效 ,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1999~ 2 0 0 1年 ,诊断 MCL S 5 6例 ,均符合1984年日本川畸病研究委员会制定的诊断标准。随机…  相似文献   

6.
谢美云 《现代医药卫生》2006,22(14):2126-2127
目的:探讨适当放宽川畸病诊断标准对实现川畸病早期治疗的方法和可行性。方法:对入选的36例川畸病疑似病例早期应用阿斯匹林(ASP)和静脉用丙种球蛋白(MG)治疗。并对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总结。结果:36例中最后有32例确诊为川畸病,初诊时确诊5例,约占13.9%,其余为疑似病例,在平均病程6.93天开始上述治疗,比平均确诊日期(10.32天)明显提前,冠状动脉损害发生率(6.25%)明显低于传统治疗。最后诊断非川畸病的4例未因上述治疗加重或延误病情。结论:适当放宽川畸病诊断标准,能有效实现川畸病早期治疗,降低冠状动脉损害发生率,且安全、实用、可行。  相似文献   

7.
目的 分析多发性硬化的临床特点和治疗方法 ,评价大剂量丙种球蛋白治疗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多发性硬化30例的临床表现、诊断及治疗.结果 给予大剂量丙种球蛋白治疗,21例患者症状改善,不良反应轻微.结论 大剂量丙种球蛋白对多发性硬化的患者治疗效果较好,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为临床应用大剂量丙种球蛋白序贯治疗儿童心内膜弹力纤维增生症提供参考。方法:收集兰州大学第二医院儿童医院小儿心血管科2015 年收治的4 例心内膜弹力纤维增生症患儿的临床资料,分析应用大剂量丙种球蛋白序贯治疗的效果。结果:4 例患儿中,2 例婴儿(<1 岁)因就医及时,治疗6 个月后临床缓解(其中1 例全程治疗1 年后治愈),1 例幼儿因就医不及时最终死亡,1 例儿童因经济原因终止治疗。结论:及时、全程、大剂量的丙种球蛋白序贯治疗可以促进婴儿特发性心内膜弹力纤维增生症的治愈。  相似文献   

9.
目的 观察不同剂量丙种球蛋白联合阿司匹林治疗小儿川崎病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9年3月—2020年12月本院收治的102例川崎病患儿,根据丙种球蛋白治疗剂量的不同分为研究组53例(大剂量丙种球蛋白2 g/kg联合阿司匹林治疗)和对照组49例(小剂量丙种球蛋白400 mg/kg联合阿司匹林治疗).比较2组临床症状改善...  相似文献   

10.
目的:总结大剂量高效丙种球蛋白静脉滴注联合皮质类固醇激素治疗儿童重症药疹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大剂量高效丙种球蛋白静脉滴注联合皮质类固醇激素治疗的15例(治疗组)与单纯激素治疗的16例(对照组)病例资料对比,分析起效时间及总体疗效。结果:治疗组起较快,平均缓解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t=2.619,P〈0.05),治疗3d后,治疗组总体疗效也显著优于对照组(χ^2=9.05,P〈0.05)。结论:大剂量高效丙种球蛋白静脉注射联合皮质激素治疗儿童重症药疹疗效可靠,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1.
川崎病是一种好发于儿童的急性全身性血管炎性疾病。目前, 大剂量静脉注射丙种球蛋白联合口服阿司匹林是川崎病的标准治疗方案, 但临床上存在一部分对静脉注射丙种球蛋白不敏感的病例。此类患者容易形成冠状动脉动病变, 严重时可能导致心肌梗死和死亡。本文主要综述静脉注射丙种球蛋白无反应性川崎病的相关高危因素。  相似文献   

12.
两种丙种球蛋白方案治疗川崎病疗效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静滴两种大剂量丙种球蛋白方案治疗小儿川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41例川崎病患儿随机分为2组:I组予静滴丙种球蛋白400mg/(kg.d),连用5 d;II组予单剂静滴丙种球蛋白2g/kg,观察其临床疗效及副作用。结果Ⅱ组的疗效优于I组;两组的副作用无显著性差异。结论早期大剂量静滴丙种球蛋白是治疗小儿川崎病的有效疗法,采用2g/kg单剂静滴是一种更为有效且经济、简便的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13.
两种大剂量丙种球蛋白方案治疗小儿川崎病的疗效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静滴两种大剂量丙种球蛋白方案治疗小儿川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6例川崎病患儿随机分为2组:Ⅰ组予静滴丙种球蛋白400mg/(kg·d),连用5d;Ⅱ组予单剂静滴丙种球蛋白1g/kg,观察其临床疗效及副作用。结果Ⅱ组的疗效优于Ⅰ组;两组的副作用无显著性差异。结论早期大剂量静滴丙种球蛋白是治疗小儿川崎病的有效疗法,采用1g/kg单剂静滴是一种更为有效且经济、简便的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14.
现将我院收治的15例川畸病分析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本组病例按日本MCLS研究会制定的诊断标准确定。年龄3~12岁。1 2 临床表现及实验室检查:不明原因持续高热(38℃~40℃)5天以上15例;双结膜充血13例;口唇发红及干裂、杨梅舌、口咽粘膜弥漫性充血发红12例;手足指、趾梭形硬肿和掌跖发红、恢复期膜状脱皮13例;躯干皮肤多形红斑10例;颈淋巴结非化脓性肿大12例。血常规白细胞总数及粒细胞总数增高, 血沉增快,血小板总数升高14例,抗“O”均为阴性,心电图改变10例,主动脉病损1例。1 3 治疗:病初全部采用大剂量丙种球蛋白100~300 mg/ kg…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分析不同剂量丙种球蛋白治疗小儿川崎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9月至2015年9月收治的川崎病患儿88例。随机分两组,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4例。对照组患儿按照常规剂量丙种球蛋白进行治疗,观察组患儿则使用大剂量丙种球蛋白治疗。对比两组患儿临床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结果显示,观察组患儿治疗有效率为93.2%,对照组患儿治疗有效率为79.5%,数据符合统计学差异(P<0.05);同时在对比两组患儿黏膜充血消退时间、手足皮肤症状消退时间以及皮疹消退时间的时候,发现观察组患儿均短于对照组,数据符合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临床治疗小儿川崎病的时候,相对于临床常规剂量丙种球蛋白治疗,患儿采用大剂量丙种球蛋白进行治疗,效果更为显著,同时还可有效改善患儿的临床症状,促进患儿康复。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不典型川崎病的早期临床诊断策略。方法:对2006年12月~2009年12月住院的不典型川崎病28例患儿的临床特征和诊治过程,进行分析讨论。结果:入院时28例患儿中17例具备包括持续发热在内的川畸病3条诊断指标,11例具备包括持续发热在内的川崎病4条诊断指标及外周血WBC、CRP、血小板增高,血沉增快;28例在恢复期均出现指(趾)端脱皮,其中12例有冠状动脉扩张,均无冠状动脉瘤的形成。结论:对持续发热5d以上,具有包括发热在内的3条或4条诊断指标,同时具备外周血WBC、CRP、血沉、血小板增高,提示川崎病。排除其他疾病后,即使达不到川畸病的诊断标准,亦应及早应用丙种球蛋白,以预防冠状动脉病变的发生。  相似文献   

17.
大剂量丙种球蛋白治疗新生儿ABO溶血病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大剂量丙种球蛋白治疗新生儿ABO溶血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0例新生儿ABO溶血病患儿分为两组,A组(大剂量组)45例,B组(普通剂量组)45例,两组均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静脉滴注丙种球蛋白,A组静脉滴注丙种球蛋白剂量为1.0 g.kg-1.-d 1,B组为0.5 g.k-g 1.d-1。结果:治疗72 h后血清胆红素值A组低于B组(P<0.05),A组患儿皮肤黄疸消退时间、住院时间均较B组明显缩短(P<0.05)。结论:大剂量静脉滴注丙种球蛋白治疗新生儿ABO溶血病,能迅速降低血清胆红素水平,缩短病程。  相似文献   

18.
川畸病是一种病因未明的急性全身性炎症性疾病,主要见于婴幼儿.近年来,静脉输注人血丙种球白(IVIG)应用于川畸病的治疗,可迅速控制临床症状,降低冠状动脉损害率.为了评价静脉输注IVIG对川畸病的保护和辅助治疗作用,我们随机抽取1997年住院病历50份进行回顾性分析.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川畸病冠状动脉病变超声监测的意义。方法 回顾性分析14例川畸病的二维超声表现。结果 14例川畸病患儿所有的冠状动脉都有不同程度的改变,表现为:①14例川畸病患儿8例冠脉内径扩张,2例冠状动脉瘤形成;②14例川畸病患儿均有左室壁节段性运动异常;③合并二—三尖瓣返流6例(轻—中度返流),2例一过性心功能降低。结论 川畸病冠状动脉损害对诊断具有相对的特异性,而超声心动图对川畸病冠状动脉病变的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0.
川崎病60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探讨川崎病的临床特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60例川崎病患儿的临床资料.结果 60例患儿临床表现多种多样,主要特征是持续发热、皮肤黏膜受累、手足硬肿、颈部淋巴结大,实验室及辅助检查主要为白细胞和血小板、血沉、C反应蛋白升高、心电图异常、心脏彩色超声心动图示冠状动脉扩张等,治疗采用阿司匹林50~80mg·kg-1·d-1,联合应用大剂量丙种球蛋白后症状明显改善.结论川崎病早发现、早治疗,可提高治愈率,阿司匹林是治疗本病的首选药物,联合应用大剂量丙种球蛋白可以预防冠状动脉病变的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