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1 毫秒
1.
蒲明 《基层医学论坛》2012,16(10):1353-1354
目的探讨扁桃体周围脓肿患者在脓肿期行手术的可行性。方法我科近10年来对73例扁桃体周围脓肿患者在脓肿期手术,与135例常规扁桃体手术对比,从手术出血量、术后住院日、术后创面感染率进行比较分析,观察两者优劣。结果 73例扁桃体周围脓肿患者在脓肿期手术后进行长达3个月~2年的随访,结果均未见相关并发症。术后相关症状基本缓解,生化检查均为阴性,和传统的扁桃体手术相比无明显差异。结论扁桃体周围脓肿期施行手术,术中分离较易,且出血量无明显增多,术后愈合快,缩短了患者的住院时间或二次住院的可能,可作为治疗扁桃体周围脓肿的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对扁桃体周围脓肿患者实施扁桃体切除的临床效果观察的术后处理和对策。方法:选取我院于2011年4月到2012年7月收治的行扁桃体切除术的扁桃体周围脓肿患者70例,行扁桃体切除术。结果:脓肿组术中平均出血量为(15.2±3.2)mL;术后创面感染的患者有4例,占5.7%;全身感染的患者有0例;术后出血的患者有4例,占5.7%。对照组术中平均出血量为(14.8±2.7)mL;术后创面感染的患者有4例,占5.9%;全身感染的患者有0例;术后出血的患者有3例,占4.4%。脓肿组术后出现败血症的患者有1例,占1.4%:肺炎的患者0例.占0%;肾炎的患者0例,占0%;颈淋巴炎的患者1例,占1.4%。对照组术后出现败血症的患者有2例,占2.9%;肺炎的患者1例,占1.5%;肾炎的患者0例,占0%;颈淋巴炎的患者1例,占1.5%。结论:扁桃体围周脓肿患者行扁桃体切除,风险低,极大地缩短了患者痛苦时间,实现脓肿切开引流和扁桃体切除在一次手术中完成,缩短病程病程短,降低治疗费用。该手术疗效好,复发率低,是治疗扁桃体周围脓肿的有效、适宜的方法。  相似文献   

3.
<正>扁桃体周围脓肿是扁桃体周围间隙的一种化脓性感染。好发于青壮年。现就我院十年来收治的141例进行分析,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 本组141例,男99例,女42例,发病年龄12~73岁,30岁以下80例(45.7%);病程3~30天,其中3~9天97例,10~30天44例;前上型134例,后上型7例。 治疗 全身给予抗生素及皮质类固醇激素;局部处理:单纯穿刺抽脓1~3次8例,脓肿自行破溃2例;切开排脓81例;扁桃体切除50例,其中脓肿时切除29例,切开排脓3~4天后切除14例,切开排脓2周后切除7例。 结果 扁桃体切除50例,均痊愈;单纯穿刺抽脓或自行破溃10例,2例复发,1例25天复发,1例3年后复  相似文献   

4.
扁桃体周围脓肿是腭扁桃体周围间隙的急性化脓性炎症,治疗方法很多,通常采取脓肿穿刺,切开引流等。现将我院1985年以来所行脓肿期扁桃体摘除23例报道如下。一、临床资料: 本组23例均为首次发病,有慢性扁桃体炎反复急性发和20例,无扁桃体炎发作3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 ,我院收治隐性扁桃体周围脓肿 5例 ,现将诊治体会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隐性扁桃体周围脓肿 5例 ,男 4例 ,女 1例 ,年龄 2 1~ 2 8岁 ,平均 2 5 .3岁 ,病程 3月~ 2年 ,均以单侧咽痛为主 (左侧 3例 ,右侧 2例 ) ,全部病例均予手术治疗 ,术中在扁桃体窝部均存有粘稠脓液 ,扁桃体切除后未再复发。2 病例介绍患者 ,男 ,2 6岁 ,左侧持续性咽痛 ,间歇性加重 6月 ,在外院多次给予肌注青霉素及其它消炎药治疗未愈 ,查体左侧扁桃体Ⅱ°肿大 ,实验室检查 :WBC 9.3× 1 0 9/L ,N :75 %。入院后辅以抗菌消炎药物治疗 ,4月后行扁桃体摘除术…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扁桃体周围脓肿临床治疗方法及疗效评价。方法:收治扁桃体周围脓肿患者28例,均采用穿刺及切开排脓治疗扁桃体周围脓肿。结果:28例扁桃体周围脓肿患者均痊愈出院,随访半年无复发。结论:扁桃体周围脓肿经穿刺及切开排脓治疗,是安全简单,疗效显著。有效的预防了扁桃体周围脓肿并发症,缩短了病程,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扁桃体切除后再发扁桃体上间隙脓肿的发病机制和治疗方法。方法 扁桃体切除后再发扁桃体上间隙脓肿的患者32例,作穿刺确诊,术前给予足量抗生素,另加用5~10mg地塞米松,术中术野、解剖结构清楚,操作无障碍。32例均在穿刺后确诊,穿刺抽到脓后切开排脓。结果 随访15年7例,8年6例,7年5例,5年9例,2年5例,未再发扁桃体上间隙脓肿。结论 扁桃体切除后再发扁桃体上间隙脓肿,是机体抵抗力下降,咽部的致病茵感染了Weber’s腺,而引起该腺体及周围组织发炎,坏死,而形成脓肿。  相似文献   

8.
脓肿扁桃体切除术55例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正> 我院于11年中共行脓肿扁桃体切除术55例,男性32例,女性23例;多为青壮年(占84%),冬春季发病者占60%,发病前有反复嗓子痛病史者占67%,曾因脓肿扁桃体行穿刺切开排脓者占7.2%;脓肿部位除1例为双侧外,其余均为单侧,左25例次,右31例次,发生在前上方者54例次,后方及前下方各1例次。本组扁桃体周围脓肿多有咽痛,吞咽困难,  相似文献   

9.
扁桃体周围脓肿不同治疗方法的疗效分析(附112例报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唐凤珠  刘蓓  陆秋天  侯萍 《广西医学》2005,27(5):658-659
目的探讨扁桃体周围脓肿的治疗方法。方法1990年至2003年收治扁桃体周围脓肿患者112例,其中脓肿期手术24例;择期手术22例;保守治疗66例。将三种治疗方法的疗效进行比较。结果脓肿期手术组术中单侧平均出血量10mL,术后出血发生率4.2%和平均住院日7d;择期手术组术中单侧平均出血量21mL、术后出血发生率9.1%和住院日16d;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两组均未出现术后局部及全身感染。脓肿期手术组患者术后体温、张口受限及血象于2d后恢复正常,保守治疗组患者治疗后体温、张口受限及血象于5d左右后恢复正常。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保守治疗组有2例复发,复发率为3.0%。结论提示患者身体状况好,排除手术禁忌证,脓肿期扁桃体切除术是治疗扁桃体周围脓肿较为适宜的方法。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扁桃周围脓肿的发病机理、感染途径。方法:对扁桃体周围脓肿患者的病例资料进行分析。结果:扁桃体周围脓肿经行扁桃体切除术治疗后,无复发。结论:通过41例组织学观察,扁桃体上极表面既无扁桃渍破亦无脓瘘,邻接扁桃体上方之软腭黏膜下发现有感染及纤维化的小唾液腺(weber腺),从而认为扁桃体周围的化脓性感染可能与weber腺有关,而非急性扁桃体炎,故早期行扁桃体切除术治疗扁桃体周围脓肿,目的在于获得充分引流。起到根治作用。  相似文献   

11.
我科于1972年至1982年间收治39例扁桃体周围脓肿,其中前上型37例,后上型2例;男36例,女3例;发病年龄20至48岁;均发生于单侧;均在门诊作引流、冲洗、注药处理。平均治疗时间3~4天。经2至11年随访观察、其中有2例复发、行挤切术治愈。扁桃体反复发作频度增多3例,无变化8例,减少12例,消失11例;咽痛症状存在的,治疗后无变化的8例,症状消失11例,加重1例。  相似文献   

12.
目的 通过本院24年对58例扁桃体周围脓肿病人实施"一次性根治"的治疗和研究,探索.总结扁桃体周围脓肿一次性根治的临床治疗经验,评价其疗效,为临床治疗的有效性提供客观依据.方法 对所有来诊的扁桃体周围脓肿病人均采用"一次性根治"方法进行治疗.结果 58例病人经一次性根治后,均治愈.术中有一例出血,术后有3例渗血,均止血成功,术中.术后的并发症及手术风险无明显增大.结论 一次性根治的方法,治疗扁桃体周围脓肿能一次性根治,无复发,病程短,费用低,疗效好,是治疗扁桃体周围脓肿较为理想的方法.  相似文献   

13.
王贺宇  葛海 《河北医学》2003,9(4):357-358
我科近两年共治疗因咽部异物引发手术患者 16例 ,疗效满意 ,现总结如下 :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16例患者分别由手术证实 ,术中或术后发现异物。 15例异物为鱼刺 ,1例为鸡骨。其中男性 11例 ,女性 5例。右侧 9例 ,左侧 7例。年龄 15岁~ 5 3岁。病程 3个月~ 6个月。临床表现分别为 :咽部不适 ,针刺样疼痛 ;单侧扁桃体炎症、脓肿反复发作 ;扁桃体周围炎症、脓肿反复发作 ;颈部包块、脓肿、脓肿破溃、大出血。1.2 病例分析与结果16例患者中表现为慢性扁桃体炎症反复发作者 4例 ;扁桃体脓肿者 5例 ;扁桃体周围脓肿者 4例 ;颈部包块者 1例 ;…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扁桃体周围脓肿期行扁桃体切除术的安全性和可行性,探索总结扁桃体周围脓肿一次性根治的临床治疗经验,评价其疗效,为临床治疗的有效性提供客观依据.方法 对61例扁桃体周围脓肿患者于脓肿期先行穿刺排脓或切开排脓,3~4 d后行扁桃体切除术.结果 61例中全部一次手术成功,术中、术后的并发症及手术风险无明显增大,术后无1例复发.结论 扁桃体围周脓肿期行扁桃体切除术安全可行,能迅速解除患者痛苦,脓肿切开引流和扁桃体切除两次手术一次完成,病程短,费用低,疗效好,一次性根治,无复发,是治疗扁桃体周围脓肿较为理想的方法.  相似文献   

15.
扁桃体周围脓肿为扁桃体周围间隙的化脓性炎症 ,多为急性化脓性扁桃体炎或急性扁桃体炎的并发症 ,多见于急性扁桃体炎反复发作的患者。脓肿位于扁桃体被膜与咽上缩肌之间。扁桃体周围脓肿的治疗原则是在应用足量抗生素的同时 ,反复穿刺抽吸脓液或切开排脓。 1990年 1月至 1996年 1月我们收治了扁桃体周围脓肿 (PTA ) 6 4例 ,比较了反复穿刺抽吸与切开排脓的治疗效果。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  PTA 6 4例 ,男 46例 ,女 18例 ,2 0~ 35岁 ,平均 2 7.5岁 ,随机分为穿刺抽吸组 (1组 ) 33例 ,切开排脓液(2组 ) 31例。 1组 6 8%、2组 6 0 …  相似文献   

16.
扁桃体周围脓肿是咽部急重症,在基层医院多见,迄今国内外有关其真正发病机理报告甚少。目前,公认的学说为急、慢性扁桃体炎后细菌炎症产物向扁桃体间隙扩散致扁桃体周围脓肿。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扁桃体周围脓肿发作期的最佳治疗手段。方法回顾性分析116例扁桃体周围脓肿发作期行手术治疗的过程及术后治疗情况。结果全部病例经扁桃体切除术后治愈出院,无一例出现并发症。结论扁桃体周围脓肿发作期间行扁桃体切除术能迅速解除患者痛苦,脓肿切开引流和扁桃体切除两次手术一次完成,节省患者住院时间及费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慢性扁桃体周围脓肿治疗方法.方法 对3位慢性扁桃体周围脓肿患者行扁桃体切除术,扁桃体与周围组织严重粘连不易剥离,采用扁桃体部分切除.结果 3例患者随访半年以上,扁桃体周围脓肿未再复发.结论 扁桃体周围脓肿应尽早切除扁桃体,如果扁桃体周围脓肿转为慢性,扁桃体与周围发生严重粘连不易剥离,切除扁桃体上极能预防扁桃体周围脓肿复发.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颈深部感染的临床表现和诊治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2月-2017年12月本院收治的颈深部感染患者51例的临床资料,总结其发病特点及诊治方法。结果:51例患者中,30例扁桃体周围脓肿行切开引流术,其中5例同期行扁桃体切除术;1例咽旁脓肿及1例咽后脓肿行脓肿切开引流及气管切开;1例颌下间隙脓肿行穿刺抽脓;其他患者均经抗生素治疗。除1例合并多间隙脓肿患者转院,其余患者均治愈出院。结论:颈深部感染一旦形成脓肿,需尽早行切开引流,合并严重呼吸困难,需行气管切开术,用药宜选用广谱抗生素,必要时可联合用药。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患者扁桃体周围脓肿后施行扁桃体切除手术的最佳时机。方法:将128例成年患者分成3组。A组:74例,为非扁桃体周围脓肿的扁桃体切除术患者,B组:33例,为扁桃体周围脓肿经切开排脓或穿刺抽脓及抗炎治疗5-7d后行扁桃体切除术患者;C组:21例,为经抗炎等保守治疗症状缓解1个月后行扁桃体切除术患者。结果:经统计学分析,B组与A组在粘连程度、出血量、术后反应三个方面相比差异无显著性(P>0.05);C组病例粘连程度、出血量较B组明显增加,差异有显著性(P<0.05),而术后反应B组与C组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扁桃体周围脓肿后行扁桃体切除术的最佳时机是切开排脓后5-7d。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