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王苗风  李乔  田宇  赵峰 《临床肺科杂志》2023,(12):1890-1894
<正>肺纤维化(pulmonary fibrosis, PF)是多种病因引起的弥漫性实质性肺疾病的最终结局,部分疾病病因不清。PF的病理改变主要为Ⅱ型肺泡上皮的损伤、老化及异常激活,释放促炎、促纤维化细胞因子,诱导肺泡上皮向间充质转化,使肺间充质细胞活化,促进成纤维细胞增殖、转化为肌成纤维细胞。肌成纤维细胞分泌过量的细胞外基质,在肺间质和肺泡处沉积,导致不可逆的肺组织结构重塑和功能丧失[1]。  相似文献   

2.
特发性肺间质纤维化原因不明,发病机制复杂,除了肺移植,目前尚缺乏有效治疗措施.新近发现5-羟色胺是一种致纤维化生长因子,与肺组织早期肺泡组织损伤、成纤维细胞灶形成及晚期细胞外基质沉积密切相关.深究5-羟色胺信号通路,不仅可进一步探讨肺间质纤维化发病机制,还可为新型抗纤维化药物的研发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3.
特发性肺间质纤维化与肺肌成纤维细胞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特发性肺纤维化(idiopathic pulmonary fibrosis,IPF)是一种病因不明、发病机制不清、缺乏治疗手段的致命性弥漫性肺间质疾病,其病理特征是肺泡上皮损伤、成纤维细胞灶(fihrohlast foci)的形成以及细胞外基质的过度沉积,最终导致了肺组织结构的异常重塑。近年来的研究发现成纤维细胞灶主要由表达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ooth muscle actin,α-SMA)的肌成纤维细胞构成,是造成细胞外基质异常沉积的主要细胞。大量成纤维细胞灶的出现可提示纤维化处于进行性活动期,可作为IPF进入不可逆纤维化过程的一个组织病理上的指标。  相似文献   

4.
特发性肺间质纤维化与肺肌成纤维细胞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特发性肺纤维化 ( idiopathic pulmonaryfibrosis,IPF)是一种病因不明、发病机制不清、缺乏治疗手段的致命性弥漫性肺间质疾病,其病理特征是肺泡上皮损伤、成纤维细胞灶(fibroblast foci)的形成以及细胞外基质的过度沉积,最终导致了肺组织结构的异常重塑[1,2]。近年来的研究发现成纤维细胞灶主要由表达α 平滑肌肌动蛋白(α smoothmuscle actin,α SMA)的肌成纤维细胞构成,是造成细胞外基质异常沉积的主要细胞[3,4]。大量成纤维细胞灶的出现可提示纤维化处于进行性活动期,可作为IPF进入不可逆纤维化过程的一个组织病理上的指标[2]…  相似文献   

5.
特发性肺纤维化(idiopathic pulmonary fibrosis,IPF)是指原因不明,病理改变以普通型间质性肺炎(usual interstitial pneumonia,UIP)为特征的一种慢性间质性肺疾病。主要表现为弥漫性肺泡炎、肺泡单位结构紊乱和肺间质纤维化,其病理改变以大量的成纤维细胞聚集、细胞外基质沉积并伴有炎症和组织损伤所致的结构破坏为特征。  相似文献   

6.
间质性肺疾病(Interstitial lung disease,ILD)是一组主要累及肺间质、肺泡和(或)细支气管的肺弥漫性疾病,肺间质主要包括两种成分:细胞和细胞外间质。在ILD的发病过程中有多种炎症细胞、免疫细胞、肺泡上皮细胞、成纤维细胞及其介质和细胞因子参与。这些成分的适度凋亡可以清除肺泡腔和肺泡壁中异常增殖的实质细胞和炎性细胞,帮助肺组织恢复正常结构。反之,细胞凋亡异常则会加重病情的发展。凋亡不足,尤其是炎性细胞凋亡不足,毒性产物释放增加,延长炎症过程;凋亡过度,尤其是肺组织的构架细胞如肺泡上皮细胞的凋亡过度,又可以导致肺组织结构的破坏,最终产生肺纤维化。动物实验和临床实验均发现,在纤维化肺组织中,炎性细胞内的Fas配体(FasL)mRNA上调,支气管和肺泡上皮细胞表面的Fas抗原也明显上调,并发生过度凋亡。  相似文献   

7.
特发性间质性肺炎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特发性间质性肺炎(IIP)是一组原因不明的异质性弥漫性间质性肺病(ILD),病变不仅侵犯肺间质,肺实质也明显受累,故美国胸科协会(ATS)/欧洲呼吸协会(ERS)于2002年颁布的国际多学科共识将其称为弥漫性实质性肺疾病(DPLD)。其特征为不同类型和程度的炎症及纤维化所构成的损害。肺实质是指各级支气管及肺泡结构,肺泡主要指肺泡腔及肺泡上皮细胞。肺间质是指肺泡上皮基底膜与毛细血管内皮基底膜之间的潜在间隙,其中充填着弹力纤维、胶原纤维、网状纤维、无定形细胞外基质及少量细胞,是肺的重要支撑组织。IIP主要损伤部位为肺间质,但也累及肺泡腔、肺泡上皮、外周气道、小血管及其内皮细胞。  相似文献   

8.
<正>肺纤维化是一大类疾病的总称,医学上将肺纤维化归属为肺间质病,肺间质纤维化是肺组织损伤后常见的病理过程,表现为早期的弥漫性肺泡炎、后期的成纤维细胞过度增殖和细胞外基质过度沉积,可引起呼吸衰竭,死亡率高达50%~70%。导致肺纤维化的原因很多,常见的有环境、职业、物理和化学因素等,例如石棉、矿物、粉尘、化疗药物、放射损伤等,一些风湿免疫性疾病也可伴发肺纤维化。肺纤维化是一种预后很差的疾病,大部分特发性肺纤  相似文献   

9.
Fas又名Apol或CD95,是细胞表面重要的死亡受体.Fas基因过度表达将引起表达Fas基因的细胞发生过度凋亡.肺间质纤维化的形成和肺泡上皮细胞的过度凋亡密切相关.Fas基因表达上调,引起肺泡上皮细胞过度凋亡,凋亡的肺泡上皮细胞通过释放白介素1β和趋化因子,导致炎症细胞肺内募集并释放致肺间质纤维化细胞因子,最终导致了肺间质纤维化的形成.因此,将Fas基因作为肺间质纤维化治疗靶点是一个有价值的治疗策略.  相似文献   

10.
肺间质纤维化(pulmonary interstitial fibrosis,PIF)是一种组织学和/或影像学表现为寻常型间质性肺炎,呈慢性进行性加重的间质性肺疾病。目前其病因不明、发病机制尚不清楚,主要累及肺间质、肺泡和/或细支气管。肺间质纤维化主要病理改变为肺组织局灶性纤维细胞增殖、  相似文献   

11.
间质性肺疾病是由一组异质性疾病组成的弥漫性.累及肺间质为主的疾病。以肺间质的炎症和纤维化为特征的疾病。间质性肺疾病主要侵犯肺泡单位和肺泡周围组织.尽管其病因各异,但临床表现、影像学特点、肺功能测定、发病机制及病理学物质征等均有某些相似之处或共性。  相似文献   

12.
肺间质纤维化是一种各种因素启动的增殖性疾病,肺纤维化的基本病理过程为:持续性炎症、细胞损伤、成纤维细胞增殖、胶原沉积.该病的特征是肺泡上皮细胞凋亡导致肺泡结构破坏和间叶细胞(成纤维细胞、肌纤维母细胞和平滑肌细胞)的过度增殖,以及由这些类型细胞导致的细胞外基质蛋白的过度沉积.目前对其发病机制仍有许多不明之处.在早期肺纤维化发病机制的研究中认为,肺间质纤维化的形成是由于炎症和细胞损伤激活了肺间质内成纤维细胞,并引起其过度增殖的结果.但临床抗炎治疗在肺纤维化的治疗中未取得满意的临床疗效的事实,使研究者对上述理论产生怀疑.Willis等的研究结果使人们认识到肺间质纤维化并不是一个持续性炎症过程,而是一个非正常的损伤-修复过程.  相似文献   

13.
特发性肺间质纤维化(IPF)诊治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许仁和 《山东医药》2001,41(20):61-63
特发性肺间质纤维化 (IPF)是一种病因未明的、特殊类型的慢性纤维化性间质性肺炎。本病局限于肺部。镜下表现为寻常型间质性肺炎 (UIP)图像 ,即正常肺组织、间质性炎症、纤维化和蜂窝肺交织在一起 ,病变以胸膜下为主 ;间质炎症呈斑片状分布 ,淋巴细胞和浆细胞浸润于肺泡间隔 ,伴有 型肺泡上皮细胞增生。纤维化区主要由致密胶原和纤维母细胞灶构成。蜂窝肺是由囊性纤维气腔、衬有支气管上皮、腔内充满粘液构成。在纤维化和蜂窝肺病区可见有平滑肌增生和肥厚。IPF多发生于中年以上人群 ,以 5 0~ 70岁为多 ,男多于女。发病隐匿 ,多有干咳…  相似文献   

14.
转化生长因子-β1及其受体在肺纤维化中的作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甘红英  刘学军 《国际呼吸杂志》2006,26(11):860-861,865
肺纤维化是一组以肺间质弥漫性渗出、浸润和纤维化为主要病变的疾病,其病因复杂,预后极差。至今临床上缺乏有效的治疗手段,而且肺纤维化早期病变基础是急性肺泡炎,在肺泡炎形成过程中涉及炎性细胞、免疫效应细胞和细胞因子,某些细胞因子如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它们在组织损伤和修复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因为肺纤维化是以慢性进行性弥漫性肺间质纤维化和限制性通气功能障碍为特点的肺间质性疾病,在早期为肺泡炎,最终导致不可逆性肺纤维化。目前发现TGF-β1是具有多种生物学功能的细胞因子,在肺纤维化中起着重要作用。所以本文就TGF-β1及其Ⅰ型和Ⅱ型受体在肺纤维化形成中的作用作一扼要综述。  相似文献   

15.
红霉素对肺细胞胶原酶表达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进一步明确红霉素的抗炎机制。我们利用博莱霉素致纤维化大鼠模型观察红霉素在肺间质纤维化形成时对肺细胞胶原酶表达及肺组织间质胶原酶I、IV m - RNA 的表达的影响。结果发现早期肺泡炎为主的阶段,红霉素治疗组巨噬细胞分泌的胶原酶活性降低,而在后期的肺间质纤维化形成为主的阶段治疗组和对照组间无差异,但无论是在早期或后期红霉素对成纤维细胞分泌的胶原酶的活性以及肺组织间质胶原酶I、IV m - RNA 的表达影响不明显。因此我们推测红霉素的抗炎作用可能与其抑制肺泡巨噬细胞分泌胶原酶有关  相似文献   

16.
肺间质性疾病是一类由环境中某些已知的有害因素诱导的或原因不明的与机体免疫系统功能紊乱显著相关的疾病。参与免疫反应的肺泡巨噬细胞、T细胞以及中性粒细胞通过释放细胞因子 ,建立了一个复杂的细胞外信号转导分子的网络及链式反应关系 ,从而导致了肺泡炎的发生发展及进行性肺间质性纤维化的形成[1] 。然而 ,许多研究表明 :已知的数种与肺纤维化形成重要相关的致病因素或细胞因子仅仅需要在肺内短暂性表达 ,就可以诱导驱动一个进行性纤维化的过程。提示这些致纤维化细胞因子更重要的可能是在肺内启动了介于炎症细胞之间、炎症细胞与肺组…  相似文献   

17.
特发性肺纤维化(IPF)是一种病因不明、慢性纤维化性的间质性肺炎,以间质纤维化、肌成纤维细胞过度分化增殖以及细胞外基质沉积为主要病理特征,最终导致肺结构破坏,呼吸功能衰竭.IPF预后差,治疗手段十分有限.目前认为,IPF发生的始动因素是不明原因的肺泡微损伤,继而导致转化生长因子β (TGF-β)的激活和肺泡基底膜的破坏.激活的TGF-β可促进上皮细胞的凋亡、上皮间质转化、成纤维细胞分化为肌成纤维细胞及细胞外基质的沉积,最终导致肺组织纤维化的形成及肺功能的丧失.本文主要对TGF-β在IPF的发生、发展过程中的作用作一简要阐述.  相似文献   

18.
肺纤维化(pulmonaryfibrosis,PF)是多种原因引起的以成纤维细胞(fibroblast,Fb)增殖及大量细胞外基质(extracellularmatrix,ECM)聚集为特征的疾病。它是许多慢性肺疾病的结局,其病理特点是长期慢性肺部炎症及肺泡持续性损伤、细胞外基质的反复破坏、修复、重构和胶原过度沉积。肺组织的重构(remodelingoftheLung)主要是肺泡间隔和肺血管的重构,包括ECM的数量改变,如肺间质细胞的增生和胶原的增加等。肺组织重构与肺纤维化的发生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参与的因素较多,如细胞因子,细胞间基质的改变,纤维细胞的增殖等。现阶段以细胞因子基质金…  相似文献   

19.
张耘 《临床肺科杂志》2007,12(8):851-852
特发性肺间质纤维化(IPF)是指原因不明并以普通型间质性肺炎(UIP)为特征性病理改变的一种慢性炎症性间质性肺疾病,主要表现为弥漫性肺泡炎、肺泡单位结构紊乱和肺纤维化。IPF治疗的理论依据是基于炎症导致损伤和纤维化。目前多数治疗方案还是局限于消除或抑制炎症,但没有一种药物可以改变或逆转IPF的炎症过程。临床较常用的药物包括糖皮质激素、免疫抑制剂/细胞毒药物和抗纤维化制剂,以及中草药等中西医结合治疗。  相似文献   

20.
张欣  王丁丁  牟洁 《山东医药》2013,53(7):8-10
目的 探讨肺通口服液对大鼠急性肺损伤(ALI)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 将40只SD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治疗组、激素组和正常对照组各10只,前三组均采用BLEMA5法建立大鼠肺间质纤维化模型.其后治疗组予肺通口服液250 mg/kg灌胃,激素组予氢化考的松25 mg/kg肌注;正常对照组一次性气管内滴入生理盐水2mL/kg.各组于实验14、28 d分别经左侧颈内静脉抽取静脉血2 mL,其后处死大鼠取右肺中叶组织,HE、VG染色观察病理学改变,用ELISA法测定弹性蛋白酶(NE)含量.结果 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模型组肺泡炎和肺间质纤维化程度较重、胶原沉积较多,血清NE含量显著增高(P<0.01);治疗组肺泡炎和肺间质纤维化程度较轻、胶原沉积明显减少,血清NE含量较模型组和激素组显著降低(P<0.01).结论 肺通口服液能减轻ALI大鼠的肺泡炎和肺间质纤维化程度,可能机制是通过减少血清NE释放降低肺泡毛细血管通透性、减轻肺水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