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目的:分析儿童烧伤的特点,探讨预防或减少儿童烧伤的措施。方法:对656例烧伤患儿的性别、年龄、致伤因素、烧伤部位、烧伤程度、季节分布、地点、家庭及监护人文化程度等进行分析。结果:656例儿童烧伤中,男女比为1.66∶1,1~3岁患儿为最多(383例,58.38%),以热液烫伤为最多(481例,73.33%),以头面颈部及躯干为主(50.30%、64.63%),中度为主(47.37%),多发生在夏季(42.63%),烧伤发生的地点大部分在家中(81.86%),农村患儿多于城市,家中有父母或监护人在场的占75.46%。结论:儿童烧烫伤主要是监护人的疏忽大意、照顾不周所致,提高监护人的安全意识和加强烧伤知识宣传、普及,是预防或减少儿童烧烫伤发生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2.
刘华  陶宏军 《河北医学》2011,(10):1318-1321
目的:分析三峡库区小儿烧烫伤的流行病学特征,为该地区小儿烧烫伤的预防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对我院烧伤科2000年1月至2010年12月收治的704例12岁以下小儿烧烫伤住院患者的年龄、性别、烧烫伤原因、发生场所、季节、患儿家庭状况、烧烫伤部位、烧烫伤严重度、急救情况、并发症、住院日数及转归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小儿烧烫伤以1-3岁年龄段发病率最高,占小儿烧伤总数的70.74%;男:女为1.46:1;致伤原因以热液烫伤最为多见,共663例(94.18%);发生场所大多为家庭生活烫伤,占95.03%;四季均有发生,但夏秋两季(5-10月)发生率相对较高;多发生于经济条件差、文化程度低的家庭;常为多部位的烧烫伤,其中以四肢部的烧烫伤最为多见,共305例(43.32%);严重程度以中度烧伤为多见,共387例(54.97%);入院前大多未经过处理或未进行正规处理;院前并发症以创面感染较为多见。结论:分析研究三峡库区小儿烧烫伤的流行病学特征,可为减少该地区小儿烧烫伤的发生提供重要的信息。  相似文献   

3.
目的:对西宁地区收治的小儿烧伤患者进行流行病学分析,旨在了解小儿烧伤的流行病学特征,以助于减少或预防小儿烧伤的发生。方法:对1393例小儿烧伤住院患者的发病年龄、性别、季节分布、致伤原因、烧伤程度等进行统计性分析。结果:小儿烧伤患者的年龄、性别、季节分布、致伤原因及烧伤程度具有一定的规律性,为做好预防工作提供了依据。结论:重视小儿烧伤的预防,可降低小儿烧伤的发病率。  相似文献   

4.
西宁地区1393例小儿烧伤的流行病学分析及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对西宁地区收治的小儿烧伤患者进行流行病学分析,旨在了解小儿烧伤的流行病学特征,以减少或预防小儿烧伤的发生。方法通过对1393例小儿烧伤住院患者的发病年龄、性别、季节分布、致伤原因、烧伤程度及死亡原因等进行统计性分析。结果小儿烧伤患者的年龄、性别、季节分布、致伤原因及烧伤程度具有一定的规律性,为预防工作提供了依据。结论重视小儿烧伤的预防,可降低小儿烧伤的发病率。  相似文献   

5.
目的 了解清远地区小儿烧伤的流行病学特征,为制定预防小儿烧伤措施提供科学的依据.方法 收集烧(烫)伤小儿311例.使用SPSS 13.0统计软件对患者资料从发病年龄、性别、季节分布、致伤原因、地点、烧伤程度,受伤后有无凉水冲,现场处理家属的学历等进行科学分析.结果 311例患儿,集中在1~3岁,烧伤原因以热液烫伤为主(70.4%),92.2%小儿烧伤发生在室内,浴室是最主要发生地,占46.9%.烧伤发生时间,以夏冬季节为主,具体集中在9:00~12:00和17:00~20:00.以轻中度烧伤为主,占约94.9%.75.9%小儿烧伤发生时有大人在身旁,但是81.7%的烧伤小儿创面未能冲凉水.现场家属以小学、初中学历为主.结论 小儿烧伤在时间、地点、致伤原因等有一定规律.儿童烧伤多数与其监护人的疏忽有关.  相似文献   

6.
徐敏  王国昌  罗生长 《重庆医学》2012,41(23):2421-2422
目的分析小儿烧伤病例的临床特点和治疗效果,为制定预防和减少小儿烧伤的策略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该院2010~2011年收治的135例烧伤患儿年龄、性别、致伤原因、好发季节、烧伤程度、治疗方法和效果。结果烧伤在婴幼儿期发病率最高,为81.25%;小儿烧伤占本院同期烧伤患者的55.47%;夏秋季为烧伤的高发季节;致伤原因主要以热液烫伤为主,占95.11%;烧伤程度以轻、中度烧伤为主。75%的患儿经过积极的对症治疗获得治愈。结论烧伤安全知识的普及和早期积极的治疗是防治小儿烧伤的关键。  相似文献   

7.
目的对本组3年期间收治的小儿烧伤患者进行病情分析,旨在了解小儿的发病特征,以减少小儿烧伤的发生并找到其预防的方法。方法对844例小儿烧伤患者的年龄、性别、致伤原因、烧伤部位等进行统计性分析。结果小儿烧伤患者的年龄、性别、致伤原因、烧伤部位具有一定的规律性,为预防工作提供了依据。结论重视小儿烧伤的预防,可降低小儿烧伤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桂西地区小儿烧伤原因及特点,以预防和减少小儿烧伤的发生。方法分析2008~2012年收治的336例0~12岁烧伤患儿发病率,并对年龄、性别、致伤原因、烧伤程度和季节及城乡分布等发病特点进行回顾性总结。结果婴幼儿期发病率最高,为76.19%,夏秋季发病率为65.77%,农村患儿占76.78%。致伤原因主要以热液烧伤为主,占92.85%,烧伤程度以轻、中度烧伤为主,二者占84.22%。结论重视小儿烧伤的预防,加强对小儿进行安全监管意识,可降低小儿烧伤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9.
目的 了解小儿烧伤的发病特征,少其发生并找到其预防的方法.方法 对2000~2008年期间收治的1185例小儿烧伤患者的年龄、性别、致伤原因、烧伤部位等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小儿烧伤患者的年龄、性别、致伤原因、烧伤部位具有一定的规律性,伤原因以热液烫伤为主,次为火焰烧伤;发病年龄以1~3岁的婴幼儿为主;烧伤部位以躯干较多,次为四肢.结论 重视小儿烧伤的预防,降低小儿烧伤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寻儿童烧伤的发病规律、特点,预防儿童烧伤发生。方法回顾性分析12岁及以下儿童烧伤病例,对性别、年龄、致伤原因、烧伤部位、烧伤发生的季节、烧伤地点、烧伤时监护人是否在场、烧伤患儿的父母职业和文化程度等进行分析。结果1036例烧伤儿童占同期烧伤住院患者(2537例)的比例为40.84%,男女性别比例为1.7:1;年龄段以1岁~3岁阶段儿童烧伤最多,达到77.32%;致伤原因主要为热液烫伤(91.31%);以多部位同时受伤,四肢烧伤常见(60.33%);烧伤面积以30%以下的轻、中度烧伤为主(95.66%);烧伤季节以6月8月夏季烧伤最为常见(31.27%);烧伤地点大多发生在家中(97.10%),有监护人在场的达81.27%;患儿父母以农民及外来打工者家庭为主(72.98%),患儿父母文化程度以初、中等教育者多见(71.81%)。结论应加强对儿童的监护和看管,开展烧伤危急救预防的健康教育,降低儿童烧伤的危害。  相似文献   

11.
目的了解烧伤的发病规律、特点,以减少或者预防烧伤的发生。方法根据我院2009年10月-2011年10月收治的2537例烧伤患者的性别、年龄、职业、烧伤面积、烧伤原因等特征,揭示烧伤的特点。结果 2537例烧伤患者中,男性1698人,女性839人,男女性别比为2.02∶1;年龄段0~6岁的儿童发病构成比最高,达到40.01%,其中1~3岁儿童的发病构成比占到该组68.37%;职业分布上在岗工人的发病构成比最高,达到43.52%;烧伤面积以1%~10%的烧伤患者最多;烧伤原因中所占比例最高的为热液烧伤,为50.93%。结论烧伤重在预防,加强对儿童的监护和看管,加强对在岗工人的安全生产意识和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12.
目的了解流动儿童监护人对预防接种知识、态度、行为(KAP)的现状,探索适应于我镇流动儿童计划免疫管理模式。方法全镇随机抽取,调查问卷形式,了解流动儿童家长对计划免疫知识知晓情况。结果79.94%的监护人知道孩子在出生时要接种疫苗;70.21%的儿童监护人能主动带孩子去接种疫苗;父母亲知道要接种疫苗的比例远大于祖父母和其它监护人,是否知道要接种疫苗与监护人的文化程度显著相关;47.42%的儿童监护人知道孩子出生时要办理预防接种证;51.06%的儿童监护人知道在预防接种时要提供儿童的身体健康情况。结论儿童监护人对预防接种重要性理解不够,自主接种意识薄弱,需提高公众特别是流动儿童监护人对免疫规划服务的主动需求。  相似文献   

13.
深圳市302例小儿烧伤的流行病学调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分析深圳市小儿烧伤的特点,为小儿烧伤发生和预防提供一定的依据。方法对2001年1月~2005年4月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烧伤中心收治的302例12岁以下小儿烧伤患者的年龄、性别、烧伤原因、发病季节、烧伤面积、程度、地点、看护人员文化程度、转归等进行流行病学统计分析。结果小儿烧伤4岁以下儿童占80.5%,热液和火焰为主要致伤原因,家庭内损伤占91%,受伤家庭多为打工者,冬春季发病率高,多脏器功能衰竭、全身感染和休克为主要死亡原因。结论小儿烧伤,重在预防。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根据小儿危重评分进行护理资源配置在儿科重症监护室(pediatric intensive care unit,PICU)患儿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本院2012~2013年收治的小儿重症患者122例,随机分为两组,各61例,研究组患儿入院后进行小儿危重评分,根据评分结果判定患儿病情危重程度及护理需求情况,然后安排针对性护理;对照组患儿采用常规责任制小组护理模式.两组患儿入院时、入院1、3、7d均进行小儿危重评分,观察病情变化情况,并统计患儿功能衰竭器官数、多器官功能障碍(MSOF)发生率,记录两组患儿住PICU时间、并发症发生率及满意度情况.结果 两组患儿入院时及入院1d的危重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入院3、7d时研究组患儿危重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儿功能衰竭器官数、MSOF发生率、住PICU时间和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患者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小儿危重评分可有效指导PICU根据患儿病情合理安排护理工作,对提高危重患儿护理质量,改善预后有积极作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本地区小儿烧伤的特点及原因,以预防和减少儿童的意外烧伤。方法针对儿童烧伤的年龄分布、年份分布、月份分布、家庭情况、烧伤原因、烧伤面积、休克发生率、主要死亡原因等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儿童意外烧伤与年龄、月份、父母受教育程度等因素有关。结论小儿烧伤以预防为主,防治结合,加强安全管理,采取家庭、社会相结合的防范措施,普及烧伤初期急救培训及简单处理方法。  相似文献   

16.
闫辉  赵杰  刘影  李雪迎  张欣  齐建光 《中国全科医学》2021,24(17):2202-2206
背景 血脂异常是导致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的重要原因,我国儿童青少年血脂异常发生率具有逐年上升的趋势,儿童保健人员及家长的正确认知不仅是血脂异常状态早期发现和正确诊疗的基础,而且是形成正确膳食习惯和生活方式的关键,对于实现该类疾病的早期识别与防控具有重要意义。目的 了解北京市作为家长的儿童保健人员对儿童青少年血脂异常发生率的认知情况及检查意愿,以实现对血脂异常的早期发现和防控。方法 选取2019年4-12月参加北京市婴幼儿科学养育项目的儿童保健人员,纳入家庭中有20岁以下子女的人员作为调查对象。对儿童青少年血脂异常发生率认知情况及检查意愿进行调查,具体内容包括:子女性别、年龄,调查对象对儿童青少年血脂异常发生率的认知情况、城乡地域、调查对象及配偶受教育程度、工作地点及职业、一级及二级亲属是否有早发心脑血管疾病家族史、对自己子女血脂水平了解情况及是否愿意给子女做血脂检查。将选择儿童青少年血脂异常发生率<5%者及选择儿童青少年血脂不稳定者作为认知不正确组,选择5%及以上者作为认知正确组。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儿童青少年血脂异常认知的影响因素。结果 选择儿童青少年血脂异常发生率<5%者109例(20.4%),在5%及以上者247例(46.2%),选择儿童青少年血脂不稳定者179例(33.5%)。认知不正确组288例,认知正确组247例。两组工作地点、受教育程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儿童保健人员的受教育程度是儿童青少年血脂异常认知的影响因素(P=0.042)。了解子女血脂水平的家长共45例,占8.2%;认为血脂检查重要者占90.4%;愿意给子女做血脂检查者523例(95.4%)。结论 超过一半的儿童保健人员对我国儿童青少年血脂异常发生率认识不足,其受教育程度是对儿童青少年血脂异常发生率认知的影响因素,绝大多数被调查者不了解子女的血脂水平,但认为儿童青少年血脂异常值得重视,并认同对儿童青少年做血脂方面的检测。  相似文献   

17.
罗红 《吉林医学》2010,31(14):2016-2017
目的:探讨儿童烧烫伤住院原因分析及护理应对。方法:对2005年1月~2009年1月收治的507例烧伤患儿进行回顾性调查,对儿童烧烫伤住院原因和预防、急救和护理进行分析和讨论。结果:收治烧伤患儿507例,致伤原因分别为热液烫伤、火焰烧伤、电击伤及其他原因,其与患儿的居住场所、监护人文化程度以及伤后救治情况有关。结论:儿童烧烫伤是可以通过各种渠道进行有效的预防,烧烫伤后要进行积极的应对,以减轻患儿痛苦,促进康复,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烧伤创面感染细菌菌种及其耐药性的变化,分析影响烧伤创面感染的高危因素。方法:调查分析456例烧伤患者创面感染细菌学情况及创面感染的相关因素,并对可能危险因素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烧伤患者456例,发生感染76例,感染率为16.67%,共分离出非重复菌株173株,其中革兰阴性菌占51.11%;药敏试验显示多数细菌呈多重耐药性;休克、吸入性损伤、伤后人院时间、抗生素应用是烧伤创面感染的高危因素,早期肠内营养为保护因素。结论:多数细菌对常用的抗生素有多重耐药性;加强烧伤患者及早就医的意识,积极有效的抗休克治疗,合理使用抗生素是降低感染发生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