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病例 女,46岁,2010年10月4日车祸致头部外伤,伤后无昏迷,急送当地医院,查头部CT提示左颞顶部硬膜外血肿,左颞骨骨折,遂行血肿清除术,术后5d为继续治疗转入我院神经外科.转入时查体:BP 150/85 mmHg,P80次/min,R 20次/min,神志清楚,精神差,双侧瞳孔圆形等大,直径约3 mm,光反应迟钝,颈软,双肺呼吸音粗,心腹未见异常,四肢肌张力正常,病理反射未引出.入院后给予营养神经、降颅压、抗感染、补液等治疗.10月12日上午出现饮水呛咳、声音嘶哑、全身肌肉酸痛,当日下午出现呼吸困难、发绀、意识不清,急行气管插管呼吸机辅助通气、降颅压等抢救,昏迷变浅. 相似文献
2.
3.
4.
糖皮质激素和大剂量丙种球蛋白治疗吉兰-巴雷综合征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糖皮质激素和丙种球蛋白(IVIg)对吉兰-巴雷综合征(GBS)的疗效。方法65例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33例用甲泼尼龙1 g冲击治疗3 d,后改泼尼松口服100 mg/d,症状平稳后逐渐减量,每10 d减5 mg,至10~20 mg/d维持。治疗组32例:糖皮质激素用法、剂量同对照组,同时,给予丙种球蛋白(0.4 g/kg),1次/d,5 d为1疗程。结果两组在疗效上有显著差异性(P<0.05),治疗组较对照组症状改善早,病程明显缩短。结论糖皮质激素和IVIg联合应用治疗GBS疗效确切,可显著改善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5.
6.
目的探讨经皮扩张气管切开术(PDT)在急性吉兰-巴雷综合征(Guillain-Barre syndrome,GBS)致呼吸肌麻痹中的应用价值。方法1996年1月—2006年1月,我科共收治急性GBS综合征致呼吸肌麻痹患者16例,其中行PDT10例,并与常规机械通气组6例进行比较。结果两组在机械通气时间、住院时间、住院期间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发生率、存活率等方面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PDT用于急性GBS综合征致呼吸肌麻痹患者具有操作简单、通气时间、住院时间短、住院期间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发生率低等优点,应作为该病开放呼吸道的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7.
目的总结颅神经受累的吉兰-巴雷综合征(Guillain-Barre syndrome,GBS)的临床特点、辅助检查结果及疗效。方法收集2005年1月1日-2011年12月31日收治的25例伴有颅神经受损的吉兰-巴雷综合征患者资料,结合文献进行分析。结果 25例中,颅神经单独受累者6例,脊神经和颅神经同时累及19例。脑脊液检查16例中,蛋白-细胞分离10例。电生理检查19例中,异常18例;其中运动神经潜伏期延长6例,波幅减低5例,神经传导速度减慢5例,运动单位电位减少或消失3例,F波减少或消失8例。急性期单独使用免疫球蛋白治疗11例,好转9例。糖皮质激素联合免疫球蛋白治疗9例,好转6例;1例出现严重呼吸肌受累而行呼吸机辅助呼吸,激素联合免疫球蛋白治疗病情仍进行性加重,后行血浆置换好转。单纯使用糖皮质激素治疗3例,好转2例。结论吉兰-巴雷综合征颅神经受累以舌咽及迷走神经较为常见,其他如面神经、动眼神经和舌下神经也较易累及。颅神经可单独受累,也可与脊神经同时累及。确诊需依据临床、电生理及脑脊液检查。单独使用免疫球蛋白或激素联合免疫球蛋白治疗有一定疗效。 相似文献
8.
9.
目的总结颅神经受累的吉兰-巴雷综合征(Guillain-Barre syndrome,GBS)的临床特点、辅助检查结果及疗效。方法收集2005年1月1日-2011年12月31日收治的25例伴有颅神经受损的吉兰-巴雷综合征患者资料,结合文献进行分析。结果 25例中,颅神经单独受累者6例,脊神经和颅神经同时累及19例。脑脊液检查16例中,蛋白-细胞分离10例。电生理检查19例中,异常18例;其中运动神经潜伏期延长6例,波幅减低5例,神经传导速度减慢5例,运动单位电位减少或消失3例,F波减少或消失8例。急性期单独使用免疫球蛋白治疗11例,好转9例。糖皮质激素联合免疫球蛋白治疗9例,好转6例;1例出现严重呼吸肌受累而行呼吸机辅助呼吸,激素联合免疫球蛋白治疗病情仍进行性加重,后行血浆置换好转。单纯使用糖皮质激素治疗3例,好转2例。结论吉兰-巴雷综合征颅神经受累以舌咽及迷走神经较为常见,其他如面神经、动眼神经和舌下神经也较易累及。颅神经可单独受累,也可与脊神经同时累及。确诊需依据临床、电生理及脑脊液检查。单独使用免疫球蛋白或激素联合免疫球蛋白治疗有一定疗效。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神经传导速度测定(NCV)、F波、H反射在诊断吉兰-巴雷综合征的作用.方法 对23例初诊为吉兰-巴雷综合征的患者进行神经传导速度测定、F波、H反射的检测.结果 在受检神经中,运动神经异常占86.95%,感觉神经异常占55.98%,F波异常占71.74%,H反射异常占60.87%.结论 NCV、F波和H反射在诊断吉兰-巴雷综合征及了解神经远端、近端受损程度,从而客观评估相应病情及预后中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1.
大剂量甲泼尼龙冲击联合丙种球蛋白治疗重症脱髓鞘脑病2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脱髓鞘疾病是以神经系统白质脱髓鞘为主要病理改变的疾病,其发病机制与免疫异常有关[1],重症患者常规治疗效果差、并发症和后遗症多、病死率高,目前缺乏统一有效的治疗方法.本文对2例确诊的已行过激素冲击治疗疗效不佳的重症脱髓鞘脑病患者,再次采取大剂量甲泼尼龙冲击和静滴丙种球蛋白、神经节苷脂联合治疗,取得良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2.
患者,女性,67岁。因“四肢无力伴麻木1月余”于2009-05—10入院。患者缘于2009—03—05受凉后出现左耳后疼痛,3d后左眼闭合不能,口角向右歪斜;1周后自感左下肢无力,逐渐累及右下肢及双上肢,至3月中旬出现四肢弛缓性瘫痪,并伴有肢体远端麻木、轻度饮水呛咳,遂就诊于当地医院。当时查体:左侧肢体肌力0-Ⅰ级,右侧肢体肌力Ⅰ-Ⅱ级,四肢远端套式感觉障碍。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Guillain-Barre综合征(Guillain Barre syndrome,GBS)脊髓炎型的临床表现。方法对我院收治的1例脊髓炎型吉兰巴雷综合征患者的临床资料及相关文献进行复习。结果此例患者临床表现具有脊髓损害的临床特点:损害平面以下的感觉障碍、运动障碍及括约肌功能障碍。文献复习表明此类患者在发病初期均有四肢腱反射减弱至消失,这是主要区别于脊髓病变的神经系统体征之一,要引起高度关注。结论GBS和脊髓炎均是神经系统的常见病及多发病,注重病史询问、病情演变及神经系统体征的变化有利于早期识别GBS,尽早诊治,减少误诊、误治,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血浆置换(PE)治疗重症类风湿性关节炎(RA)临床疗效。方法采用0.9%NaCl、706代血浆、病毒灭活血浆组成的置换液治疗52例重症RA患者,并与常规药物治疗45例重症RA患者组进行比较,分析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中IgG、IgA、IgM、C3、C4、C1q、CIC、CRP、ESR、RF共10项实验室指标的变化,并观察和统计患者血浆置换过程中的不良反应情况。结果重症RA患者经血浆置换后,血清中的IgG、IgA、IgM、C3、C4、C1q、CIC、CRP、ESR、RF较血浆置换前明显降低(P<0.05),患者临床症状明显改善;药物对照组治疗后,血清中仅有IgG、C1q、RF共3项指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血浆置换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96.2%,高于药物治疗组患者75.5%的总有效率(P<0.01)。208次血浆置换过程中发生15次不良反应(发热反应8次,过敏反应4次,低钙血症3次),不良反应发生率为7.2%,症状均较轻,对症处理后好转。结论血浆置换治疗重症RA的疗效肯定,安全性较好。 相似文献
15.
格林-巴利综合征(Guillaine-Barre syndrome,GBS)也称急性炎症性脱髓鞘性多发性神经病,是以周围神经急性炎性脱髓鞘为特点的临床综合征[1],病因及发病机制尚未阐明,一般认为是自身免疫性疾病。GBS主要表现为对称性四肢麻木、无力, 相似文献
17.
目的 分析对比司来吉兰与雷沙吉兰治疗帕金森病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将2018年-2019年收治的帕金森患者80例采取摸球法随机分为观察组、对照组,每组均40例,对照组患者应用司来吉兰治疗方法,观察组采用雷沙吉兰治疗,针对两组临床症状评分、治疗效果、不良反应、生理舒适、躯体舒适、社会支持、健康心理、家庭关系等评分情况进行...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布-加综合征的介入治疗方法及疗效.方法 采用Seldinger技术经右侧股静脉穿刺插管,先行下腔静脉造影.狭窄病例直接用导丝通过狭窄部位;闭塞病例同时作右侧颈静脉穿刺行下腔静脉闭塞段上下端会师造影,再采用导丝硬头破膜或用TIPS穿刺针或房间隔穿刺针穿过闭塞段.膜性狭窄或膜性闭塞病例,单纯采用球囊扩张治疗;节段狭窄或节段闭塞病例,采用球囊扩张加支架植入治疗.结果 收治21例布-加综合征患者,其中肝静脉膜性闭塞1例,膜性狭窄1例;下腔静脉节段狭窄合并肝静脉膜性狭窄1例;下腔静脉膜性狭窄3例,节段狭窄2例;下腔静脉膜性闭塞6例,节段闭塞7例.19例手术成功,其中单纯球囊扩张12例,球囊扩张加支架植入7例.2例下腔静脉节段闭塞手术失败,其中1例用房间隔穿刺针穿刺入心包引起心包积血,处理好转后患者拒绝再次手术;1例患者单纯行下腔静脉造影10 d后再次造影见下腔静脉内充满血栓,行溶栓治疗后出院.结论布-加综合征类型复杂,根据不同类型采用不同方法行介入治疗,操作方便、安全,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9.
20.
目的观察血浆置换联合去甲肾上腺素治疗重型肝炎I型肝肾综合征患者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8年1月~2010年12月收治重型肝炎I型肝肾综合征27例住院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12例和观察组15例。分析重型肝炎I型肝肾综合征患者的病因、肝肾功能、MELD评分、尿量以及住院病死率。结果该病主要发生于肝功能衰竭患者,易出现腹水、自发性腹膜炎、肝性脑病以及消化道出血等并发症。对照组治疗前后各指标无显著差异;观察组在治疗后总胆红素、肌酐以及MELD评分降低,尿量增加,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总胆红素、肌酐、MELD评分以及尿量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两组住院病死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在MELD评分〈30分患者中,观察组住院病死率比对照组低(25.0%vs.85.7%,P〈0.05)。结论血浆置换联合去甲肾上腺素治疗重型肝炎合并I型肝肾综合征患者,有利于患者肝肾功能恢复,有一定的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