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机械通气患者吸痰前气管内滴注生理盐水湿化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102,自引:4,他引:102  
目的探讨对已经进行湿化气道的机械通气患者吸痰时,滴注生理盐水与否对吸痰效果以及机械通气相关并发症的影响.方法选择建立人工气道机械通气30 h以上患者101例,随机分成A组50例和B组51例,A组吸痰时不滴注生理盐水,B组吸痰时按传统方法常规滴注生理盐水2ml,通过观察吸痰时患者咳嗽反应、血氧饱和度、心率、血压的变化以及痰液黏稠度、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的发生率等指标进行研究.结果两组吸痰时患者心率、收缩压以及痰液黏稠度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B组滴入生理盐水后吸痰前心率、血压均升高,而血氧饱和度下降,与B组比较,A组吸痰时呛咳、VAP的发生率明显下降.结论吸痰时滴注生理盐水进行湿化会导致血氧饱和度下降、舒张压升高、患者刺激性咳嗽、VAP的发生率升高等不利影响,因此,机械通气吸痰不应将滴注生理盐水作为常规操作.  相似文献   

2.
2006年5月~2007年6月,我们对40例气管切开患者行气管内湿化时采用持续气管内滴药,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本组79例,男46例,女33例,18~84岁,平均56.7岁,平均住院94d。重型颅脑损伤64例,高血压脑出血13例,脑肿瘤2例。将患者按入院先后顺序编号,单号为对照组39例,双号为实验组40例。两组一般资料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1.2方法对照组给予间隙气管内滴药,使用注射器每2h向气管内滴入湿化液3~5m l;实验组给予持续气管内滴药,采用精量输液器持续滴药,操作方法同输液,剪去针头,将头皮针软管插入气管套管内5 cm后固定,以…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气管切开患者在吸痰前提高不同氧浓度对患者血氧饱和度的影响。方法:吸痰前提高患者的氧流量为5L/min、6L/min、7L/min分别为2min的情况下,观察20例气管切开患者吸痰前、吸痰后2min血氧饱和度的变化。结果:20例气管切开患者不同氧流量吸痰后2min血氧饱和度均高于吸痰前血氧饱和度(P〈0.05),而不同氧流量吸痰后2min血氧饱和度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气管切开患者在吸痰前提高氧流量至5L/min,既能有效避免因吸痰引起的低氧血症,又可减少氧疗副作用的发生。  相似文献   

4.
气管切开患者吸痰前不同浓度氧疗效果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气管切开患者在吸痰前提高不同氧浓度对患者血氧饱和度的影响.方法:吸痰前提高患者的氧流量为5 L/min、6 L/min、7 L/min分别为2 min的情况下,观察20例气管切开患者吸痰前、吸痰后2 min血氧饱和度的变化.结果:20例气管切开患者不同氧流量吸痰后2 min血氧饱和度均高于吸痰前血氧饱和度(P<0.05),而不同氧流量吸痰后2 min血氧饱和度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气管切开患者在吸痰前提高氧流量至5 L/min,既能有效避免因吸痰引起的低氧血症,又可减少氧疗副作用的发生.  相似文献   

5.
张颖  王素真  尹玉梅  陆侦叶 《现代护理》2007,13(32):3132-3133
目的解决传统吸痰备物耗时问题,寻找有效、简便、快捷的吸痰备物方法。方法将60例需要吸痰的病人随机分组,观察组30例(使用气管切开吸痰护理盒),对照组30例(使用传统吸痰备物)。结果观察组备物时间1min,对照组备物时间3min;观察组的血氧饱和度提升比对照组迅速,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气管切开吸痰护理盒准备简便、快捷,是抢救急性呼吸道阻塞的最好吸引配备,可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 解决传统吸痰备物耗时问题,寻找有效、简便、快捷的吸痰备物方法.方法 将60例需要吸痰的病人随机分组,观察组30例(使用气管切开吸痰护理盒),对照组30例(使用传统吸痰备物).结果 观察组备物时间1 min,对照组备物时间3 min;观察组的血氧饱和度提升比对照组迅速,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lt;0.01).结论 气管切开吸痰护理盒准备简便、快捷,是抢救急性呼吸道阻塞的最好吸引配备,可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武琦 《护理学报》2012,19(15):56-57
目的 探讨改进气管切开患者吸痰方法的可行性和效果.方法 将136例重度颅脑损伤气管切开浅昏迷患者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8例,观察组采用改进后的方法吸痰,分浅部吸痰和深部吸痰,对照组实施传统吸痰方法.观察比较两组吸痰次数、吸痰时间和黏膜损伤情况.结果 观察组应用改进的吸痰方法,与对照组比较,每日吸痰次数和气道黏膜损伤发生较少,痰液吸净时间较短,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气管切开患者改进吸痰方法,可节省吸痰时间,减少吸痰次数,提高工作效率;减少患者黏膜损伤,提高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8.
2004年1月~2006年10月,我们对38例患者行气管切开术,经精心护理,效果满意。现将吸痰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2004年1月~2006年10月,我们对38例患者行气管切开术,经精心护理,效果满意.现将吸痰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
2002年6月~2007年12月,我们收治外伤性癔症患者21例,经精心护理,效果满意。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21例,男15例,女6例,年龄16—55岁,平均30.9岁。病因:车祸15例,斗殴4例,其他2例。临床表现:痉挛发作,全身僵直、双目紧闭、肢体瘫痪等运动障碍13例;肢体麻木、感觉过敏、失明、失语等感觉障碍5例;情感爆发、遗忘症状等精神障碍3例。住院治疗6—32d,平均15.8d。  相似文献   

11.
2005年1月~2008年5月,我们对气管切开患者采用微量泵持续湿化加间断雾化吸入法湿化气道,经临床观察,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观察两种不同吸痰程序的效果.方法 将40例气管切开病人随机分为实验组(n=20)和对照组(n=20),实验组患者吸痰方法为先湿化气道再经气管插管吸痰,对照组20例则先经气管插管吸痰再湿化气道.结果 实验组肺部感染发生时间较对照组晚,感染率、黏膜损伤发生率、吸痰次数及吸痰后30 min氧饱和度均值,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先湿化气道再吸痰效果优与先吸痰再湿化气道.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气管切开病人气管套管内吸痰规范化护理流程及有效的护理措施.方法:总结分析我科4例气管切开病人吸痰的护理过程.结果:通过改良气管套管内吸痰的方法。对预防肺部并发症总有效率从以前58%升至91.5%.结论:此探作简便。无菌技术严格,效率高。损伤小。能充分吸净痰液。有效预防肺部并发症.  相似文献   

14.
气管切开吸痰的护理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辜德英  余蓉 《华西医学》2006,21(1):145-146
气管切开是一种抢救重危病人的急救手术,即将颈段气管前壁切开,通过切口将气管套管插入气管,使病人直接经套管呼吸而形成人工气道。气管切开后,吸痰是最基本的护理操作。如何有效而安全地吸痰是临床工作中护士长期关注和探讨的问题。现就气管切开后吸痰的护理综述如下。1气道的湿化1·1气道湿化的方法由于气管切开使气管直接与外界相通,空气未经鼻腔温化和湿化直接进入气道,易使气道内分泌物干燥形成痰痂,不但不易吸出,而且还会阻塞气管套管出现窒息,因此,术后必须常规给予气道湿化。气道湿化的方法有多种,石美玉[1]总结的有:滴注式湿化法、…  相似文献   

15.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9,(21):3877-3879
目的探讨个性化吸痰护理对气管切开患者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1月~2019年1月脑损伤气管切开后患者7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32例和观察组38例。对照组采取常规吸痰护理,观察组采用个体化吸痰护理,根据个体不同的情况,选择适宜的吸痰时机、体位、吸痰负压与深度等进行护理。观察比较两组吸痰情况,每日吸痰后血气分析指标和住院时间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的差异,评价个性化吸痰护理的效果。结果观察组吸痰次数明显低于对照组,每日排痰量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吸痰后动脉血氧分压(PaO2)、氧合指数(PaO2/FiO2)明显高于对照组,动脉二氧化碳分压(PaCO2)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在住院期间粘膜出血与肺部感染发生率与住院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个体化吸痰方式能够提高对气管切开患者的护理效率与质量,减少黏膜损伤与肺部感染发生。  相似文献   

16.
气管切开气道持续微量湿化的效果观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气管切开气道持续微量湿化的疗效。方法:选择74例气管叨开病例,按随机分组的方法分为两组,持续湿化组41例,定时湿化组33例,观察病人的肺部感染发生率。结果:持续湿化组肺部感染发生12例,定时湿化组发生肺部感染18例。结论:持续湿化组对预防肺部感染有明显的疗效,缩短了气管套管带管时间,缩短了病程,为病人节约了开支。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观察持续氧雾化湿化在脑出血、重型颅脑损伤、气管切开病人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对71例需要人工气道湿化的脑出血、颅脑损伤气管切开病人按气管切开日期的单双日随机分为2组,单日35例采用持续氧雾化气道湿化法为氧雾化湿化组,双日36例采用持续滴注气道湿化法为滴注湿化组,对2组病人气道湿化的临床效果及呼吸、心率、血氧饱和度、氧分压变化进行观察比较.结果 氧雾化湿化组病人的痰阻、刺激性咳嗽、气道黏膜损伤出血、肺感染等发生率低于滴注湿化组,分别经χ2检验,有显著性差异(p<0.05);心率、呼吸频率减慢,氧分压、血氧饱和度明显升高,经t检验,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持续氧雾化湿化能安全、有效地提高脑出血、重型颅脑损伤气管切开病人气道湿化效果.  相似文献   

18.
气管切开患者的吸痰护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气管切开术是抢救危重患者呼吸道不畅所采取的紧急而有效的治疗措施。由于临床上一些护士技术操作不熟练及对气管的解剖位置不熟悉等原因,常使吸痰管插入困难,容易引起气道阻塞,痰液难以有效地被吸出,影响患者的治疗和康复。笔者2000~2004年以来,通过对46例气管切开患者的护理,掌握了一些吸痰技巧。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9.
气管切开的目的主要是清除痰液,保持呼吸道通畅。怎样才能做到行之有效且不过多增加病人痛苦,除做得吸痰及时和及早气管内滴药以外,还有以下方法值得注意: 1保证有效吸痰 吸痰前应拍背数次,再滴入a-摩蛋白酶的稀释溶液,待约十分钟以后再进行吸痰,可起到吸净肺内深部痰液的目的。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气管切开气道持续微量湿化的疗效。方法:选择74例气管叨开病例,按随机分组的方法分为两组,持续湿化组41例,定时湿化组33例,观察病人的肺部感染发生率。结果:持续湿化组肺部感染发生12例,定时湿化组发生肺部感染18例。结论:持续湿化组对预防肺部感染有明显的疗效,缩短了气管套管带管时间,缩短了病程,为病人节约了开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