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29 毫秒
1.
目的:探讨大黄的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为临床应用提供一定的参考。方法将2000年至2013年应用大黄的论文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大黄的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结果根据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发现,大黄在致泻、抗菌、抗病毒、调节免疫、止血、抗炎、利尿、保护肝脏以及治疗肠梗阻、胰腺炎、肾炎、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等方面均具有显著的临床疗效。结论大黄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广泛,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辽宁中医杂志》2016,(8):1777-1780
柴胡桂枝干姜汤源于《伤寒论》小柴胡汤,在临床应用中涉及呼吸、消化、内分泌、妇科等多种疾病,应用较为广泛。在消化系统疾病治疗中,柴胡桂枝干姜汤涉及胃肠型感冒、胃食管反流病、功能性消化不良、溃疡性结肠炎、肠易激综合征、胆囊疾病、肝脏疾病等多个方面。结合柴胡桂枝干姜汤临床应用及应用机理发掘其在临床的应用规律,以便在临床应用中达到一矢中的的效果,并为后来者应用柴胡桂枝干姜汤提供临床依据,为进一步明确药方的药理作用机制提供临床基础。  相似文献   

3.
双黄连注射液药理与临床研究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为双黄连注射液的临床安全有效应用提供参考.方法 对双黄连注射液及粉针剂的现代药理、毒理、临床应用及不良反应进行系统总结和分析,揭示目前双黄连注射液临床应用中存在的问题,通过分析提出规避双黄连注射液临床不良反应的建议.结果 双黄连注射液药理作用明确、临床应用广泛,临床多有联合应用,其临床不良反应主要是过敏反应.结论 建议避免中药注射剂的联用,建立并完善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的预警体系、救治体系.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索经方五苓散在临床多学科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通过7个验案的应用分析,寻求五苓散在临床中的扩大应用。结果:应用五苓散共治7个病案,均取得了良好的临床疗效,值得临床进一步发掘应用。结论:通过对五苓散临床应用新的范围的扩大探索,将会拓展其应用于呼吸、消化、泌尿、眼科等多系统疾病的治疗。  相似文献   

5.
整理研究近年来有关甘遂研究及临床应用相关论文,从甘遂之毒性研究、炮制减毒、临床应用等方面对其进行阐述,为临床合理应用甘遂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经络学大家李鼎教授应用奇经八脉于临床的经验。方法:从奇经八脉的意义及主治入手,配合典型案例说明阴维脉、阳维脉、督脉、冲脉的临床应用原则、方法及疗效。结果:奇经八脉在临床应用效果良好。结论:中医奇经八脉中蕴含有深意,临床应用范围广泛,需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7.
凌国良  朱俊 《中医康复》2024,1(1):43-46
揉法是推拿临床常用的治疗手法,指揉法、掌揉法临床应用广泛,本文结合近十年的相关临床文献,简述揉法在痛症、内科、妇科、儿科疾病中的应用现状,为拓展揉法的临床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阿司匹林的药源性疾病、临床新用及对中药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阿司匹林的药源性疾病、阿司匹林临床新用、对中药临床应用的思考等对阿司匹林药源性疾病临床新用及中药临床应用作了简析。  相似文献   

9.
赵金岭  乔新梅 《中国中医急症》2009,18(10):1670-1670
张锡纯在<医学衷中参西录>中将石膏的临床应用阐释得淋漓尽致,本文通过分析张锡纯应用石膏的学术渊源、临床应用范围和临床使用的具体方法,以期领会古人应用石膏的经验,为我辈后学临床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10.
黄芩汤的临床应用及其机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燕飞 《山西中医》1998,14(3):36-37
黄芩汤的临床应用及其机理杨燕飞关键词伤寒论黄芩汤临床应用药理研究黄芩汤出自汉·张仲景《伤寒论》太阳病篇,方由黄芩三两、芍药二两、甘草二两(炙)、大枣十二枚(擘)组成,主治太阳少阳合病下利。现将此方临床应用情况及其机理概述于下。1临床应用本方应用于临床...  相似文献   

11.
梅花针配合中药贴敷治疗过敏性鼻炎临床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 研究三伏天梅花针叩刺配合中药贴敷特定穴位治疗过敏性鼻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分梅花针叩刺加中药贴敷组 (治疗组 )、中药贴敷组、中药组分别治疗 ,前两组取穴以大椎、肺俞、膏肓俞为主穴 ,并根据辨证选取配穴。结果 治疗组与中药组比较有非常显著性差异 ,与贴敷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 ,3组疗效治疗组 >贴敷组 >中药组 ,且年龄越小、治疗次数越多疗效越好。结论 梅花针合中药贴敷治疗过敏性鼻炎是一种行之有效、安全方便的治疗方法 ,能够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穴位敷贴对哮喘大鼠肺组织中树突状细胞表达水平的影响。方法将5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地塞米松组、中药敷贴组、中药敷贴+地塞米松组,共5组,每组10只。以卵蛋白致敏并诱发哮喘模型。于大鼠颈部相当于大椎穴(G14)处,中药敷贴组予以咳喘散穴位敷贴,地塞米松组予地塞米松(1mg/kg)灌胃,中药敷贴+地塞米松组同时予咳喘散穴位敷贴和地塞米松灌胃。给药2周后,取大鼠肺组织,用免疫组化方法观察树突状细胞的表达水平。结果与正常组相比,模型组树突状细胞表达水平升高(P〈0.01);与模型组相比,穴位敷贴组、地塞米松组、穴位敷贴+地塞米松组树突状细胞表达水平均下降(P〈0.01);穴位敷贴组与地塞米松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穴位敷贴+地塞米松组比较,穴位敷贴组、地塞米松组树突细胞表达更高(P〈0.05,P〈0.01)。结论穴位敷贴疗法可下调哮喘大鼠树突状细胞的表达,从而抑制肺内炎症。  相似文献   

13.
李煜  唐洪涛  郑付杨 《新中医》2021,53(4):114-119
目的:观察活血化瘀通络方内服外敷对高龄髋部骨折患者术后深静脉血栓(DVT)的影响。方法:将123例高龄髋部骨折患者随机分为内服组、外敷组及内服外敷组各41例。术后叮嘱患者常规卧床休息,抬高患肢,采用肝素进行抗凝,尿激酶进行溶栓。在此基础上,内服组予活血化瘀通络方内服,外敷组予活血化瘀通络方外敷,内服外敷组同时予活血化瘀通络方内服与外敷。比较各组临床治疗疗效、血流动力学指标、血液流变学指标以及下肢运动功能恢复情况,并观察术后DVT发生率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临床疗效总有效率内服外敷组92.68%,明显高于内服组75.61%、外敷组53.6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内服组明显高于外敷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内服外敷组心率明显低于内服组、外敷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平均动脉压、中心静脉压明显高于内服组、外敷组(P<0.05),内服组、外敷组以上血流动力学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内服外敷组毛细管血黏度、全血高切黏度、全血低切黏度、红细胞聚集指数以及血细胞比容明显低于内服组、外敷组(P<0.05),内服组、外敷组以上血液流变学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内服外敷组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明显低于内服组、外敷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以及髋关节功能(Harris)评分均明显高于内服组、外敷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内服组、外敷组下肢运动功能恢复情况各项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内服外敷组术后DVT发生率2.44%,明显低于外敷组19.5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内服组7.32%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内服组、外敷组术后DVT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术后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活血化瘀通络方内服外敷治疗高龄髋部骨折患者效果明显,可有效改善血液回流,促进患者下肢运动功能恢复,减少术后DVT发生。  相似文献   

14.
分析激光多普勒血流仪在中医学中的应用现状,扩展其应用领域,在CNKI中检索近10年激光多普勒血流仪的临床应用,排除基础研究类、综述类文献,归纳整合,探讨其应用领域,以期获得更加全面、科学的应用。激光多普勒血流仪已广泛应用于中医理论与临床研究中,效果显著,可进一步扩展其应用领域。  相似文献   

15.
藏药"生等"是藏译音,一名多药,包括多种药材。不同地区的藏医药人员在配方和临床中使用不同的药材,容易混淆。为了准确把握配方和临床应用,通过查阅文献资料,对"生等"的基源和临床应用历史与现状进行了文献调查,明确了各"生等"药材的应用,便于广大藏医药科研和临床工作者在配方和临床应用中参考。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穴位贴敷冬病夏治治疗小儿支气管哮喘的临床疗效,探讨贴敷时间与疗效的关系。方法:对133例支气管哮喘患儿进行冬病夏治穴位贴敷治疗,观察其临床疗效。将患者贴敷时间分为3组:4h以下组(1组),5h组(2组),6h组(3组),探讨贴敷时间与疗效的关系。结果:冬病夏治穴位贴敷后临床症状明显改善,缓解期延长,发作持续时间明显缩短,有效率76.7%。贴敷时间长短与疗效没有明显关系。结论:冬病夏治穴位贴敷治疗支气管哮喘疗效显著、确切。贴敷时间长短对疗效无影响。  相似文献   

17.
To study the application and mechanism of Ligou(LR 5)in the treatment of urinary and reproductive system diseases from its location,meridian,application alone and combined application in clinic based on syndrome differentiation,and to guide its application in clinic.  相似文献   

18.
Zhang QR  Hu QS  Ren YH 《中国针灸》2011,31(5):459-461
检索中国冶金技术发展过程及火针针具发展与应用的文献,对火针针具的历史沿革进行梳理,揭示火针针具材料、制作工艺及临床应用的发展过程,总结介绍了当代火针的主要类型、临床应用范围和代表人物,提示目前火针临床应用发展面临着适用范围不断扩大、新型火针临床应用推广不利的双重局面.  相似文献   

19.
咳喘散穴位敷贴治疗支气管哮喘慢性持续期临床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咳喘散穴位敷贴治疗支气管哮喘慢性持续期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58例支气管哮喘慢性持续期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咳喘散穴位敷贴组(简称敷贴组),对照组患者给予平喘对症等西药基础治疗;敷贴组患者在给予基础治疗的同时加用咳喘散穴位敷贴治疗,疗程为6周。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中医证候积分变化、肺功能[最大呼气流量(PEF)、第一秒呼气容积占预计值百分比(FEV1)]及治疗后1年内的急发次数情况。结果: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4.28%,敷贴组为86.67%,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敷贴组在改善支气管哮喘慢性持续期患者中医证候积分、ACT积分及减少患者1年内急发次数、提高肺功能PEF、FEV1水平方面的疗效皆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咳喘散穴位敷贴治疗支气管哮喘慢性持续期临床疗效显著,可明显减轻症状,控制发作,减少急发次数,改善肺功能,从而减缓疾病进展的目的,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0.
现代药理研究表明,雷公藤具有广泛的抗炎、镇痛、抗肿瘤及免疫调节等作用,而且近年不断发现雷公藤的活性成分具有新的药理作用,但由于其存在着较大的毒性反应,因此限制了其临床应用。为指导临床应用,对雷公藤的药理作用、临床应用,特别是不良反应以及解决方法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