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范明  钟毅  李兴明  戈焰 《新中医》2011,(7):14-16
目的:观察清胃祛湿方治疗幽门螺杆菌感染阴性脾胃湿热型慢性浅表性胃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0例幽门螺杆菌感染阴性脾胃湿热型慢性浅表性胃炎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35例,治疗组采用自拟清胃祛湿方,每天1剂;对照组予制酸、保护胃黏膜及促动力等常规西药治疗。疗程均为2周。结果:2组临床证候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2组在胃黏膜糜烂愈合方面疗效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清胃祛湿方治疗幽门螺杆菌感染阴性脾胃湿热型慢性浅表性胃炎患者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疏肝清胃方联合西药治疗幽门螺杆菌(Hp)阳性慢性非萎缩性胃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广州中医药大学深圳医院及广东省第二中医院2016年9月至2018年2月82例Hp阳性慢性非萎缩性胃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28例,对照1组、对照2组各27例,观察组采用疏肝清胃方联合四联抗Hp方案(雷贝拉唑肠溶片+枸橼酸铋钾颗粒+克拉霉素缓释片+阿莫西林胶囊)口服;对照1组予疏肝清胃方煎剂口服;对照2组予上述四联西药口服。14 d后观察组停用2联抗生素剂及铋剂,以疏肝清胃方+雷贝拉唑钠肠溶片10 mg,每日1次口服,对照2组以雷贝拉唑钠肠溶片10 mg,每日1次口服,对照1组药物不变,继续治疗14 d。结果:三组患者症状改善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内镜疗效优于对照1组、2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Hp根除率方面,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1组、2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药疏肝清胃方在改善症状方面与西药相当,其联合西药对Hp阳性慢性非萎缩性胃炎的治疗具有显著疗效。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浅表性胃炎脾胃湿热型的效果。方法:46例随机分为两组各23例。两组均用西药常规治疗,联合组加用半夏泻心汤加减治疗。结果:总有效率联合组较常规组高(P0.05),联合组胃痛、嗳气、上腹胀满评分较常规组好(P0.05),幽门螺杆菌清除率联合组高于常规组(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浅表性胃炎脾胃湿热型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柴夏芩姜汤治疗肝胃气滞兼脾胃湿热型慢性浅表性胃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0例肝胃气滞兼脾胃湿热型慢性浅表性胃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对照组各35例,治疗组予名老中医董湘玉经验方柴夏芩姜汤口服;对照组予雷贝拉唑肠溶胶囊、铝碳酸镁片、枸橼酸莫沙必利片联合口服;疗程均为28天。结果:两组内镜下疗效无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但中医证候疗效,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柴夏芩姜汤治疗肝胃气滞兼脾胃湿热型慢性浅表性胃炎患者疗效显著,安全性更好。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清胃祛湿汤联合奥美拉唑肠溶片治疗糜烂性胃炎脾胃湿热型的效果。方法:96例随机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8例,两组均行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联合清胃祛湿汤治疗。结果:总有效率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中医证候积分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复发率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清胃祛湿汤联合奥美拉唑肠溶片治疗糜烂性胃炎脾胃湿热型效果较好,可缓解临床症状,降低复发率。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蒙西医对照治疗幽门螺杆菌阳性慢性浅表性胃炎的临床疗效.方法:慢性浅表性胃炎(幽门螺杆菌阳性)7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35例)、对照组(35例),治疗组蒙药治疗,对照组用西药治疗,30天后观察症状、体征及幽门螺杆菌根除率.结果:治疗组疗效相当于对照组.结论:蒙药治疗幽门螺杆菌阳性慢性浅表性胃炎有确切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对脾胃湿热型幽门螺旋杆菌阳性浅表性胃炎患者采用黄连温胆颗粒制剂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本研究选取2015年9月-2016年8月我院收治的60例幽门螺旋杆菌阳性浅表性胃炎患者,以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两组,各3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西医疗法,研究组患者给予黄连温胆颗粒制剂治疗,治疗后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临床症状评分及幽门螺杆菌根除率等。结果:研究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及临床症状评分均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对照组患者与研究组患者幽门螺杆菌根除率比较,差异较小,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黄连温胆颗粒制剂治疗脾胃湿热型幽门螺旋杆菌阳性浅表性胃炎患者疗效较佳,可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在临床中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临床应用中药连朴清胃汤治疗脾胃湿热型慢性浅表性胃炎的效果。方法:根据治疗方法将我院2017年4月~2018年4月收治的92例慢性浅表性胃炎患者分为两组,中医分型均为脾胃湿热型,一组接受常规西药治疗,视作对照组;一组接受联合连朴清胃汤治疗,视作观察组,比较两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后症状积分为(6.32±1.18)分,低于对照组治疗后症状积分(9.45±1.23)分,P0.05;观察组治疗后总有效率为91.30%,高于对照组的总有效率76.09%(χ2=3.9030,P=0.0482)。结论:连朴清胃汤治疗脾胃湿热型慢性浅表性胃炎能够加快症状改善,获得更高的治疗有效率,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连朴清胃汤治疗脾胃湿热型慢性浅表性胃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慢性浅表性胃炎(脾胃湿热型)患者80例,按就诊先后顺序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每组40例。观察组使用连朴清胃汤治疗,对照组使用奥美拉唑胶囊治疗,均治疗28 d。观察比较2组治疗前后的症状积分、胃镜检查积分变化及临床疗效。结果 2组治疗前胃脘痛等症状积分及胃镜检查积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治疗后,2组症状积分及胃镜检查积分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均<0.05),且观察组积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均<0.05)。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2.5%,对照组为82.5%,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连朴清胃汤可有效改善脾胃湿热型慢性浅表性胃炎患者的临床症状,降低患者胃镜检查积分,改善患者胃黏膜情况,对脾胃湿热型慢性浅表性胃炎患者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理气平胃合剂治疗幽门螺杆菌阳性慢性萎缩性胃炎脾胃湿热证的疗效。方法将46例慢性萎缩性胃炎脾胃湿热证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给予根除幽门螺杆菌三联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给予理气平胃合剂治疗,观察2组治疗后中医症状疗效、内镜疗效及幽门螺杆菌清除情况,记录治疗过程中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组中医症状疗效、内镜疗效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均0.05),幽门螺杆菌清除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2组治疗过程中部分患者出现轻微口干、便秘及恶心,均在停药后缓解。结论气平胃合剂联合三联疗法治疗幽门螺杆菌阳性慢性萎缩性胃炎脾胃湿热证疗效确切,可提高幽门螺杆菌清除率,且用药安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胃炎120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冷贵兰  李习鹏 《中医杂志》2007,48(2):138-139,159
目的观察中医辨证并配合西药治疗慢性胃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0例慢性胃炎患者分为5个证型进行中医辨证治疗,并将各型与幽门螺杆菌(Hp)感染的关系,各型间的疗效进行比较。结果慢性胃炎以脾虚肝胃不和型、脾胃气虚挟气滞型和脾胃湿热型3型最多,且与Hp感染关系最为密切。结论慢性浅表性胃炎及慢性胃炎的脾胃湿热和脾虚肝胃不和型疗效最好。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灭幽汤对Hp相关性胃炎“脾胃湿热证”模型小鼠热休克蛋白70(HSP70)蛋白及其mRNA的影响。方法采用复合因素(肥甘食物+湿热环境+幽门螺杆菌)建立BALB/c小鼠Hp相关性胃炎“脾胃湿热证”模型.造模成功后将小鼠随机分为5组:高浓度灭幽汤组、低浓度灭幽汤组、胃三联组(替硝唑+克拉霉素+枸橼酸铋钾颗粒)、模型组、对照组。连续给药14d后,分别采用Western Blot和qPCR检测HSP70蛋白、HSP70mRNA的表达情况。结果HSP70蛋白及其mRNA的表达:BALB/c小鼠模型组与对照组比较,HSP70蛋白、HSP70mRNA表达均增加(P〈0.01);与模型组比较,高、低浓度灭幽汤组,胃三联组小鼠HSP70蛋白、HSP70mRNA表达均增加(P〈0.01);胃三联组与高、低浓度灭幽汤组中HSPT0蛋白HSPT0mRNA表达均增加(P〈0.05)。结论灭幽汤可能通过上调HSP70蛋白及其mRNA表达而发挥治疗Hp相关性胃炎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药灸结合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辨证中药结合艾灸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46例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属脾胃虚弱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对照组1和对照组2,治疗组16例,对照组各15例,治疗组采用辨证中药健脾养胃化瘀方口服联合艾灸治疗,对照组1予健脾养胃化瘀方口服,对照组2予胃复春片口服,疗程均为3月。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的临床证候疗效及组织学疗效均较好,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药灸结合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疗效好。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清热化湿方治疗脾胃湿热证慢性浅表性胃炎伴糜烂的临床疗效、安全性及机理.方法 按照随机、对照的原则将符合本研究标准的84例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2例.治疗组口服清热化湿方煎剂,对照组服用清胃止痛微丸,两组均连续治疗8周(1疗程),观察治疗前后的临床症状、体征、胃镜、组织病理学的变化,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结论 清热化湿方治疗慢性浅表性胃炎伴糜烂疗效确切,无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5.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胃炎32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胃炎的临床疗效。方法:64例慢性胃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2例,对照组采用单纯西医治疗,服用奥美拉唑、阿莫西林、克拉霉素,对阿莫西林过敏者给予甲硝唑、克拉霉素、果胶铋,并根据胃胀症状加减服用吗丁啉。治疗组在上述西药治疗的基础上根据症侯特征以香砂六君子汤辨证施治。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87.5%,对照组75.0%,2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胃炎可提高治愈率。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慢性浅表性胃炎脾胃湿热证与水通道蛋白3(AQP3)基因表达的相关性.方法:随机选取88例慢性浅表性胃炎患者,其中脾胃湿热证75例,脾虚证组13例,另选择健康的本校学生10人作为正常对照组,采用荧光定量PCR法检测患者胃粘膜AQP3表达.结果:正常人与慢性浅表性胃炎患者AQP3阳性表达率差异有显著性(P<0.01),正常人、脾胃湿热证患者AQP3阳性表达率差异有显著性(P<0.05),脾胃湿热证、脾虚证患者AQP3阳性表达率差异无显著性(P>0.05).慢性浅表性胃炎脾胃湿热证中AQP3阳性患者出现口渴少饮、大便溏而不爽的比例要明显高于AQP3阴性患者(P<0.05或P<0.01),出现口干口苦、恶心、纳呆、腹胀或痛的比例两组无明显差异(P>0.05).慢性浅表性胃炎脾胃湿热证中AQP3阳性患者辨证为湿重于热的比例要明显高于AQP3阴性患者(P<0.05).结论:AQP3与水液代谢关系密切,AQP3在脾胃湿热证发生中起着某种作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中医药在治疗慢性胃炎证候疗效中的优势。方法收集门诊慢性胃炎患者65例,随机分为治疗组(33例)和对照组(32例)。治疗组给予中药辨证论治治疗,对照组依据西医常规诊疗方案予以治疗,两组疗程均为4周。通过"胃肠病中医证候评分表"观察两组证候疗效及评价各证候的积分差异。结果两组治疗后证候总积分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1),其中治疗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显效11例,有效20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93.9%;对照组显效9例,有效18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为84.3%,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对"食后腹胀""精神疲乏""四肢乏力""精神疲倦""失眠多梦"等证候的改善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而在改善患者"胃脘疼痛"方面对照组优于治疗组(P〈0.05)。结论在具体证候方面,中西医在治疗上各有优势;但在总体疗效和证候总积分方面,中医治疗均优于西医,反映了中医药治疗慢性胃炎在结局指标方面具有一定的优势。  相似文献   

18.
姜蓉  梁超  姜涛 《新中医》2011,(4):84-86
目的:观察腧穴热敏灸配合穴位注射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PHN)的临床疗效。方法:将46例患者随机分为热敏灸组15例、穴位注射组16例、西药组15例。热敏灸组选取与皮损部位相对应夹脊穴中的热敏化穴,采用腧穴热敏灸配合穴位注射治疗;穴位注射组选取与皮损部位相对应的夹脊穴,采用穴位注射治疗;西药组采用阿昔若韦片口服治疗。3组均连续治疗3疗程评定疗效。结果:总有效率热敏灸组为93.3%,穴位注射组为81.3%,西药组为66.7%,热敏灸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分别与穴位注射组、西药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与治疗前比较,3组疼痛VAS评分均有所降低,热敏灸组疼痛VAS评分分别与穴位注射组、西药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腧穴热敏灸配合穴位注射治疗PHN,能显著减轻神经疼痛,其临床疗效优于单纯穴位注射或西药治疗。  相似文献   

19.
三仁汤加味治疗脾胃湿热型萎缩性胃炎30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霞  郜志宏 《光明中医》2016,(13):1891-1892
目的观察三仁汤合柴胡疏肝散加减治疗脾胃湿热型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脾胃湿热型慢性萎缩性胃炎6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对照组30例。治疗组给予三仁汤合柴胡疏肝散煎剂治疗,每日1剂,早晚分服。对照组采用西药治疗,疗程为半年。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3.3%,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3.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三仁汤合柴胡疏肝散治疗脾胃湿热型慢性萎缩性胃炎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