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难经》并非脉诊专书,但八十一难中,从一难至二二十二难均为论述脉诊的专篇,占全书四分之一强,可见该书对脉诊十分重视。  相似文献   

2.
《难经》脉诊探析李志刚《难经》为中医经典著作之一,传为春秋时期秦越人(扁鹊)所著。书中将《内经》的主要内容以解释答疑的方式编撰而成。论述以中医理论为主,兼也分析病证。叙述简要,辨析精微。其中论脉尤为精要,具有很高的临床和学术价值,为后世医家所推崇,不...  相似文献   

3.
本文对《难经》的脉诊体系作了系统论述,并进一步阐述了这一体系对仲景辨证论治体系形成的影响。因此,提出《难经》脉诊体系是仲景辨证论治体系的基础,两个体系有着密切的关系。  相似文献   

4.
《难经》在立足整体观念,取法阴阳五行原则的指导下,对“独取寸口”诊察人之常脉的方法进行了系统论述,主要包括寸关尺的划分、寸口脉的长度、三部脉的脏腑经脉配属、五脏常脉的层次、指力轻重的运用、三阴三阳王脉、四时五脏脉象特征、元气的候察方法以及男女脉象的区别等九个方面.这些细致入微、简洁实用的脉学理论和技术是《难经》最有代表性的学术成就.  相似文献   

5.
《内经》、《难经》寸口脉诊法机理探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段延萍  周杰  范晔  马赟 《陕西中医》2006,27(11):1448-1450
本文对《内经》、《难经》寸口脉诊法机理进行对比分析,以便使学习者正本清源,学有根本,进一步理解中医理论的联系性、完整性,为临床诊断疾病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6.
《金匮要略》关于脉诊的原文共有140余条,约占全文的三分之一强。从每篇的命题来看,均以“辨××病脉证治”为篇名,说明其论病诊疾乃是以脉、证、治三者相结合的。现就全论脉诊的临床意义,作一探析。  相似文献   

7.
郭文娟 《时珍国医国药》2012,23(7):1834-1835
《难经》与《黄帝内经》《伤寒杂病论》《神农本草经》并称中医学四大经典著作。然而由于《内经》对中医学术奠基于前,《伤寒杂病论》对中医辨证论治体系确立于后,处于其间的《难经》,其对学术的创新反隐而不彰。特别是以撰集、整理《难经》和《伤寒杂病论》的脉学理论为主要内容的《脉经》,以脉学第一部专门著作的身份行世以后,《难经》脉学理论及其学术意义更为世人所忽略。认识《难经》脉学的学术内涵及其临床应用价值,对于当代脉学的健康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8.
脉诊是中医四诊中最精细、技术含量最高者.《难经》确立了“独取寸口”三部九候的诊脉方法,在脉学发展史中处于承前启后的地位,奠定了中医脉学的理论基础,确立了中医诊病的方法和特色,指导现代临床辨证,对于当代脉学的健康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9.
10.
11.
12.
本文拟从《难经》的奇经八脉入手,重点探讨任脉的生理、病机和临证等,指出其不同于十二经脉之功能特点,其归入奇经,能够总任一身的阴经,有统任诸阴脉的功能,发挥奇经作用,使奇经理论系统化,成为经络学说的重要组成部分。任脉对五脏六腑、十二经脉的重要影响和作用,至今仍指导着临床实践,并为历代医家所重视,更证实了《难经》阐发了《内经》的旨意,发前人所未发,有独特的学术价值,给后世医学理论的提高和发展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3.
陈婷 《北京中医》2005,24(5):303-305
《难经》是中医四部经典之一。元.滑寿“考之《枢》、《素》,以探其原;达之仲景、叔和,以绎其绪;凡诸说之善者,亦旁而博致之”[1]撰成《难经本义》。该书是注释《难经》诸书中一部承前启后之作,成书以后,流传甚广,刊本众多。《全国中医图书联合目录》共收载该书现存版本22种。本文通过考查历代史志、书目著录,并结合现存版本分析,将其主要版本归纳为3个系统:吕复校正本、薛己校刻本、吴勉学校刻本。  相似文献   

14.
《灵枢》的许多针灸篇章中都蕴藏着一个诊脉原则。通过正确察脉,可以准确判断经络脏腑之气的虚与实,从而指导临床针灸治疗。  相似文献   

15.
证之主脉《伤寒论》以经分证,每一经证,有一些代表症状,也有一代表脉——即主脉。“伤寒三日,阳明脉大”(191),“少阴之为病,脉微细”,(281),等。同时,每一经之属证,还因感邪之性质,个体正气之强弱,以及邪之在脏在腑等不同,主脉也不同。如“中风”与“伤寒”同为太阳病,但所中多于风邪者,是为太阳中风证,其脉除浮外,还兼有缓象;而多于寒邪者,是为太阳伤寒证,其脉又为浮紧。每一经病,若因失治或误治,证候发生变化时,主症、主脉与  相似文献   

16.
孙现鹏 《中医研究》2010,23(8):77-78,F0003
《难经》是中医学经典理论著作,年代久远,语义深奥,三国时吴太医令吕广始为其作注,此后,历代注释不下数十家。至宋金元时期,医家更重视对《难经》的研究,出现了一大批整理和研究的专著。如庞安时《难经解》、宋廷臣《黄帝八十一难经注释》、周与权《难经辨证释疑》、王宗正《难经注义》、王惟一《集注八十一难经》以及滑寿《难经本义》等,  相似文献   

17.
《难经》学术是否渊源《黄帝内经》?《内》、《难》两部医经是否属于同一学派?已引起学术界的广泛关注。古今不少学者都认为《难经》学术渊源《黄帝内经》,这已形成为传统观念。但据现代学者的深入研究,认识有了新的突破,已认识到《难经》学术并非渊源《黄帝内经》,...  相似文献   

18.
《难经·四十二难》有肝“左三叶,右四叶,凡七叶”的记载,此说与现代解剖学认识有较大出入。对其由来,笔者反复揣度,百思不得其解。近日,读廖亚平著《肝脏解剖学》一书,深受启发。文中指出:哺乳类动物肝与人肝在外形上有着显著的不同。哺乳类动物肝外形上多呈明显的分叶状。以狗肝为例,其周围部有放射状裂深入到中央部,形成六个分叶。每一分叶内部均有一套完整的管道系造,因此都可看作表里一致的完整体。人肝在外观上则不作分叶状,而是一个整体。其表面虽有“H”形沟和通常可看到的某些切迹、舌突和裂痕,但将其同肝内管道结构…  相似文献   

19.
赵俊卿 《中医研究》2008,21(5):61-63
《难经》是中医药学四大典籍之一,在学术上有着不可取代的地位,但《难经》的翻译在国内尚属空白,对其首部英译本的研究也尚未引起应有的关注。本文介绍了《难经》首部英译本的成书、结构,并分析了该译本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20.
金亚蓓 《中国针灸》2006,26(2):151-153
论述《难经》对于针灸学的贡献。着重介绍了《难经》的奇经八脉学说、八会穴的观点、五输穴观点、原穴的临床应用观点、俞募穴理论、独特的针法等,为当代针灸工作者结合临床实践开展对中医经典著作学习和研究提供可探索的思路和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