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吴花梅 《医疗装备》2020,(5):134-135
目的探讨剖宫产后瘢痕子宫再次妊娠产妇采用经阴道分娩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8月至2019年8月医院收取的剖宫产后瘢痕子宫再次妊娠产妇98名,随机分为研究A组和研究B组,各49名,选取医院同期收取的非瘢痕子宫产妇50名作为对照组。研究A组接受阴道分娩,研究B组接受剖宫产分娩,对照组接受阴道分娩,比较3组分娩情况。结果研究A组住院时间短于研究B组,产后出血量及住院费均少于研究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A组和研究B组住院时间、产后出血量、住院费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和研究B组新生儿体重均高于研究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新生儿新生儿Apgar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A组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A组和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均低于研究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剖宫产后瘢痕子宫再次妊娠产妇采用经阴道分娩,可确保产妇良好妊娠,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剖宫产术后子宫下段菲薄瘢痕子宫再次妊娠孕妇经阴道分娩的可行性。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6年9月成都市温江区妇幼保健院收治的瘢痕子宫再次妊娠孕妇97例为研究对象,根据妊娠36~40周彩超测量子宫下段瘢痕厚度分为下段菲薄组(≤3 mm)47例和下段正常组(>3 mm)50例,另选取同期该院收治的非瘢痕子宫健康孕妇50例为对照组。观察3组孕妇母婴情况。结果 3组阴道分娩成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按照孕妇分娩方式分别将下段菲薄组和下段正常组分为A(阴道分娩)、B(剖宫产)两个亚组,两组A亚组孕妇住院天数、产后24 h出血量、产褥感染例数及新生儿Apgar评分均明显优于同组B亚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A亚组母婴各项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A亚组与对照组孕妇住院天数、产后24 h出血量、产褥感染例数、产道损伤、新生儿Apgar评分及产程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瘢痕子宫孕妇经阴道分娩相比于剖宫产在产后恢复与新生儿评分方面具有明显优势,子宫下段菲薄的瘢痕子宫并非阴道分娩的禁忌证,在严格掌握阴道分娩指征的情况下应给予产妇阴道试产机会,降低剖宫产率。  相似文献   

3.
成健 《中国妇幼保健》2011,26(27):4197-4198
目的:探讨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分娩的处理方式。方法:B超测量122例前次剖宫产再次足月妊娠分娩患者子宫前壁下段瘢痕处厚度(试验组),另外选择150例同期在西安市中心医院足月妊娠分娩初产妇并测量其子宫前壁下段肌壁厚度(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试产成功率、剖宫产率、并推断前次剖宫产再次妊娠分娩子宫下段瘢痕处厚度0.35 cm能否作为预测子宫瘢痕情况的指标。结果:试验组产妇子宫前壁下段瘢痕处厚度平均0.36 cm;对照组初产妇足月妊娠子宫前壁下段肌壁厚度平均0.50 cm,有统计学差异(P<0.01),试验组产妇38例试产,试产率31.0%,30例成功阴道分娩,试产成功率78.9%,总体剖宫产率75.0%。对照组产妇124例试产,试产率82.6%,107例成功分娩,试产成功率86.0%,总体剖宫产率28.6%。两组相比试产率、剖宫产率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试产成功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对于子宫下段横切口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分娩的产妇,临产前B超测定瘢痕部位厚度是一种有效预测瘢痕部位愈合情况的方法;瘢痕部位厚度≥0.35 cm是比较安全的;阴道试产的子宫前壁下段瘢痕处厚度的阈值,还需要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不同分娩方式对母婴结局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8月至2020年2月我院待产的196例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产妇,根据分娩方式不同分为A组(n=88,阴道分娩)和B组(n=108,剖宫产)。比较两组的产时出血量、住院时间及母婴结局。结果A组产时出血量低于B组,住院时间短于B组(P<0.05)。A组产褥感染及盆腔粘连发生率均低于B组(P<0.05)。两组新生儿Apgar评分、新生儿窒息及感染发生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产妇若无绝对阴道分娩禁忌,则应优选阴道分娩方式。与剖宫产相比,阴道分娩对新生儿健康无明显影响,但可明显减少产妇产时出血量,缩短住院时间,降低产妇产褥感染及盆腔粘连发生率。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腹部联合阴道B超诊断妊娠晚期孕妇子宫下段瘢痕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128例妊娠晚期孕妇均行腹部联合阴道B超检查,观察孕妇子宫下段瘢痕分级情况,比较不同子宫下段瘢痕分级孕妇的子宫下段瘢痕厚度、术中出血量、产后24 h出血量、分娩方式,分析分娩方式与瘢痕分级的关系并建立ROC模型分析子宫下段瘢痕厚度对分娩方式的预测价值。结果腹部联合阴道B超显影率为100%,高于单纯腹部B超的92.18%(P<0.05)。单纯腹部B超与腹部联合阴道B超的子宫下段瘢痕分级诊断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瘢痕Ⅰ级产妇的下段瘢痕厚度高于Ⅱ级与Ⅲ级产妇,术中出血量、剖宫产率低于Ⅱ级与Ⅲ级产妇,产后24 h出血量低于Ⅱ级产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子宫下段瘢痕分级与阴道分娩之间呈负相关(r=-0.471,P=0.002)。ROC模型曲线下面积0.828,临界值为2.790;当产妇子宫下段瘢痕厚度<2.790 mm时阴道分娩难以成功,应采取剖宫产。结论腹部联合阴道B超检查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的瘢痕情况具有较高显影率,可测量子宫下段瘢痕厚度,定量评估瘢痕情况,对分娩方式的选择有一定指导价值。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和非瘢痕子宫再次妊娠的围产结局,为临床合理选择分娩方式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120例产妇临床资料,其中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者58例为观察组,非瘢痕子宫再次妊娠者62例为对照组。记录两组产妇围产结局和分娩后恢复效果,比较不同分娩方式产妇手术及术后恢复效果。结果观察组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率高于对照组,其中胎膜早破、新生儿窒息及脐带绕颈发生率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产程较对照组显著延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产中出血、住院时间及产后恶露持续时间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阴道分娩组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率低于剖宫产组,其中胎膜早破发生率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阴道分娩产妇产中出血、住院时间及产后恶露持续时间显著少于剖宫产组产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较非瘢痕子宫再次妊娠不良妊娠结局风险显著增加。阴道分娩有助于产妇术后早期恢复,阴道试产有助于分娩方式的合理选择。  相似文献   

7.
万赫  苏丽杰 《中国妇幼保健》2022,(11):2114-2117
目的 比较硬膜外阻滞麻醉与导乐仪分娩镇痛在瘢痕子宫再次足月妊娠阴道分娩中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4—2019年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四医院产科收治的剖宫产术后瘢痕子宫再次足月妊娠的产妇340例,根据产妇意愿分为4组,应用硬膜外阻滞麻醉镇痛84例产妇为A组,应用导乐仪分娩镇痛的87例产妇为B组,同时应用硬膜外阻滞麻醉及导乐仪分娩镇痛的87例产妇为C组,对照组则是拒绝采用镇痛分娩或失去镇痛时机的82例产妇为D组。比较各组分娩镇痛效果及有效持续时间、子宫下段厚度及连续性的动态变化、产程进展、新生儿预后情况、产后2 h出血量、产后尿潴留、子宫收缩情况、妊娠结局等。结果 A、B、C组产妇分娩镇痛效果及有效持续时间、产程进展、产后2 h出血量、先兆子宫破裂例数、产后尿潴留、子宫收缩情况、阴道分娩成功率与D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C组分娩镇痛效果及有效持续时间、产后2 h出血量、阴道分娩成功率与A、B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4组新生儿窒息、胎儿窘迫、湿肺、新生儿产伤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A、B、C组新生儿不良结局...  相似文献   

8.
《临床医学工程》2017,(12):1725-1726
目的探讨疤痕子宫再次妊娠经阴道分娩的安全性。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130例子宫下段剖宫产疤痕子宫产妇,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65例。研究组产妇经阴道分娩,对照组产妇经剖宫产分娩,比较两组的产后并发症发生率、住院时间、住院费用、产后出血量,分析子宫疤痕厚度对阴道分娩成功率的影响。结果研究组的产后并发症发生率为3.08%,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2.31%(P<0.05)。研究组的产后出血量、住院时间、住院费用等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产妇中,不同子宫疤痕厚度的阴道分娩成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疤痕子宫再次妊娠产妇经严格评估,在严格产程监护的条件下采取阴道分娩,安全性较高,产妇的并发症发生率较剖宫产少,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均较低。  相似文献   

9.
目的:关于剖宫产术后产妇再次妊娠不同分娩方式的临床影响因素和母婴结局分析。方法:选择70例剖宫产后再次妊娠经阴道分娩的产妇作为本文的观察组,同时选择同期再次剖宫产分娩的70例产妇作为对照组,对两组研究对象的相关因素和母婴结局进行比较。结果:对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分娩方式产生影响的因素主要包括子宫下段厚度、阴道是常识和宫颈成熟度评分超过6分;观察组的妊娠结局优于对照组,P<0.05,存在统计学意义。结论:对剖宫产手术后再次妊娠的产妇,选择以阴道分娩的方式的利大于弊,但需要产妇具备阴道分娩的条件,才能整体提高分娩成功率,因此需要积极做好产前妊娠状况的评估工作。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孕妇阴道分娩成功的影响因素。方法选择2018年9月至2021年6月北京市大兴区妇幼保健院收治的136例剖宫产后再次妊娠孕妇的病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描述孕妇的分娩方式分布情况,分析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阴道分娩成功的影响因素。结果全部纳入研究的136例产妇中,73例成功完成阴道分娩,占53.68%,63例阴道分娩失败后转为剖宫产分娩,占46.32%。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不同分娩方式的分娩孕龄、胎儿双顶径、胎儿腹围、胎头方位、子宫下段厚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胎儿的双顶径、子宫下段厚度、分娩孕龄、胎头方位均为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阴道分娩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结论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阴道分娩具有一定的成功率,但同时也有一定的风险。通过积极寻找影响因素,并给予正确的干预,有望提升该类产妇的阴道分娩成功率。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疤痕子宫再次妊娠分娩方式的选择,对经阴道分娩的安全性进行分析.方法 将2012年7月至2014年7月来我院分娩的84例疤痕子宫产妇分为阴道分娩成功组及割宫产组,测定两组产妇子宫下段瘢痕厚度,比较及分析两组患者产后出血量、住院天数、Apgar评分及新生儿体重等.结果 阴道试产32例,22例成功,成功率为68.75% (22/32),62例产妇再次行剖宫产术,占73.81% (62/84).两组患儿新生儿Apgar评分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阴道试产成功组产妇出血量显著低于剖宫产组,新生儿体重显著低于剖宫产组,住院时间显著短于剖宫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严格掌握阴道分娩指征的情况下,对产程进行严密监测可在一定程度上保证疤痕子宫再次妊娠行经阴道分娩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在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应选择的合理分娩方式以及围产儿结局。方法对我院符合试产规定的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分娩患者105例分为两组,对比分析阴道分娩组和剖宫产术组的不同情况。结果本组病例中行阴道分娩术48例,继续行剖宫产术57例。两组在新生儿病死率及新生儿何氏评分上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剖宫产组产后大出血率及子宫切除率明显高于阴道分娩组(P<0.05),数据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的产妇大部分可经过阴道分娩,与剖宫产相比,阴道分娩母婴结局更好,在符合阴道分娩的条件下,可以给予试产。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分娩方式的选择与肥胖产妇自身因素的相关性。方法选取深圳市宝安区福永人民医院2015年12月-2016年11月收治的530例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的肥胖产妇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不同分娩方式分为剖宫产组与经阴道分娩组,分析对比选择两种不同分娩方式的肥胖产妇自身因素差异及分娩过程差异,汇总其影响因素为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分娩方式的选择提供依据。结果两组再次妊娠的肥胖产妇术前影响因素分析中,剖宫产组再次妊娠的肥胖产妇在上次分娩子宫切口愈合不良、具有重度子痫前期、经皮血氧饱和度低、胎盘附着位置异常与经阴道分娩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再次妊娠的肥胖产妇术中影响因素分析中,剖宫产组再次妊娠的肥胖产妇在术中出血量、最低平均动脉压、是否为急诊分娩与经阴道分娩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再次妊娠的肥胖产妇术后影响因素分析中,剖宫产组再次妊娠的肥胖产妇在机械通气时间、低氧血症、急性肾功能衰竭与经阴道分娩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再次妊娠的肥胖产妇初步筛选的影响因素应用回归分析结果可知,术前胎盘附着位置异常、子宫切口愈合不良、重度子痫前期是影响再次妊娠肥胖产妇发生术后谵妄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结论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的肥胖产妇进行不同术式的自身因素对比分析提示术前胎盘附着位置异常、子宫切口愈合不良、重度子痫前期为独立危险因素,应高度注意具有影响因素的产妇采取剖宫产术式,对于不具备高危因素的产妇可进行经阴道分娩。  相似文献   

14.
杨蓓蕾 《中国妇幼保健》2018,(24):5716-5718
目的探讨不同分娩方式在剖宫产瘢痕子宫再次妊娠患者中的临床效果及对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2016年中国核工业北京401医院收治的剖宫产瘢痕子宫再次妊娠患者100例,随机数字法分为对照组50例和观察组50例。对照组采用剖宫产分娩,观察组采用阴道分娩,记录两组产时出血量、新生儿ApgaR评分、住院时间及妊娠结局情况,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及对妊娠结局的影响。结果观察组产程长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产时出血量、产后2h出血量及住院时间均少(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产后出血、子宫破裂及产褥感染发生率为6.00%与对照组14.00%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新生儿死亡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新生儿窒息、病理性黄疸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ApgaR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剖宫产瘢痕妊娠子宫再次妊娠患者采用剖宫产、阴道分娩均能顺利完成分娩,但是阴道分娩安全性更高,有助于提高妊娠结局,临床应根据每一位产妇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分娩方式。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两种不同分娩方式对瘢痕子宫产妇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9月至2016年12月在四川省妇幼保健院产科分娩的符合阴道试产条件的110例瘢痕子宫产妇为研究对象,依据医生评估结果及产妇意愿选择分娩方式,按实际分娩结果分组。产前有36例产妇选择阴道试产,其中阴道试产成功28例为A组,阴道试产失败转为急诊剖宫产8例为B组,择期剖宫产74例为C组。比较瘢痕子宫产妇不同分娩方式的各项指标。结果 A组、B组孕周和新生儿窒息、先兆子宫破裂、胎心异常的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新生儿出生体重(birth weight,BW)、产后感染率高于A组(P0.05);A组、C组孕周、BW、胎心异常和产后感染的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组新生儿窒息发生率低于A组(P0.05);C组产后感染率低于B组(P0.05);A组产后出血量、住院时间及产程时间均少于B组、C组,C组产后出血量、住院时间少于B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体质量指数、两次分娩间隔时间是瘢痕子宫孕产妇再次妊娠分娩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在瘢痕子宫产妇中应用阴道试产具有明显的优势,但其风险仍然不容忽视。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不同分娩方式对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产妇分娩结局及新生儿结局的影响,为选择更为合适的分娩方式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取2015年2月-2016年9月该院收治的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孕妇688例为研究对象,根据分娩方式的不同分为A组(剖宫产术后阴道分娩,110例)及B组(重复剖宫产,578例),另选取同期该院收治的无剖宫产史晚期分娩孕妇427例,根据分娩方式分为C组(阴道分娩,234例)和D组(首次剖宫产,193例)。对A、B两组,A、C两组,B、D两组母婴结局进行比较。结果 A组出血量及平均住院天数明显少于和短于B组,新生儿体重明显低于B组(均P0.05)。A组会阴切开率明显高于C组(P0.05),其余指标两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B组手术时间明显长于D组,切口愈合不良及盆腔粘连发生率均明显高于D组(均P0.05),其余指标两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分娩产妇阴道分娩率较低,剖宫产率较高。对于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的孕产妇经过正确且完善的产前评估和筛选,对符合条件的孕产妇实施阴道试产是安全的,成功率也较高,和再次剖宫产相比能够明显改善母婴结局,缩短住院时间。  相似文献   

17.
靳凤琴 《工企医刊》2015,(2):1296-1297
目的探讨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分娩方式的选择以及对母婴的影响。方法对我院2011年1月~2014年1月收治的160例剖腹产术后再次妊娠孕妇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60例中,47例行阴道试产,阴道分娩率为76.60%;113例行剖宫产术,再次剖宫产率为70.63%。剖宫产组的出血量、产褥病的发生率、住院天数均高于阴道产组(P<0.05),两组新生儿Apgar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瘢痕子宫与同期非瘢痕子宫的出血量、产褥病的发生率、住院天数、新生儿Apgar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分娩的产妇,采用阴道试产可降低手术的风险性。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瘢痕子宫产妇再次妊娠分娩方式的合理选择问题。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4月-2014年12月该院收治的135例瘢痕子宫再次妊娠产妇的临床资料,根据分娩方式分为阴道分娩组、急诊剖宫产组、择期剖宫产组,比较不同分娩方式的分娩结局情况。另按1∶2比例随机抽取同期在该院分娩的非瘢痕子宫阴道分娩产妇作为对照,并与该研究中瘢痕子宫阴道试产成功产妇的分娩结局进行比较。结果 135例瘢痕子宫患者再次妊娠产妇中选择阴道试产的有59例,其中48例阴道试产成功,试产成功率为81.36%,11例失败后进行急诊剖宫产,其余76例患者行择期剖宫产。阴道分娩组产时出血量及住院天数均显著低于急诊剖宫产组和择期剖宫产组(P0.05);产程时间及新生儿Apgar评分均优于急诊剖宫产组(P0.05),而新生儿Apgar评分与择期剖宫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8例瘢痕子宫再次妊娠阴道成功分娩者与同期非瘢痕子宫阴道分娩者在产时出血量、产程时间、住院天数及新生儿Apgar评分等方面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严格掌握经阴道分娩指征的前提下,给予瘢痕子宫产妇经阴道分娩的试产机会是安全可行的。  相似文献   

19.
目的 分析观察基质金属蛋白酶-1(MMP-1)、环氧合酶-2(COX-2)联合超声检测子宫下段厚度对瘢痕子宫分娩结局的预测价值。方法 选择2018年11月—2021年6月本院收治的瘢痕子宫孕妇198例,其中有133例行阴道分娩,65例行剖宫产分娩,比较不同分娩方式产妇和围产儿结局以及不同分娩方式产妇MMP-1、COX-2和超声检测子宫下段厚度的差异,分析影响瘢痕子宫阴道分娩的相关因素以及MMP-1、COX-2和超声检测子宫下段厚度对阴道分娩的诊断效能。结果 剖宫产分娩组产妇产褥期感染率高于阴道分娩组(P<0.05),初次母乳喂养时间和住院天数长于阴道分娩组(P<0.05),新生儿Apgar评分低于阴道分娩组(P<0.05),新生儿出生体质量大于阴道分娩组(P<0.05);剖宫产分娩组MMP-1、COX-2表达高于阴道分娩组(P<0.05),子宫下段厚度小于阴道分娩组(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MMP-1≤1.31、COX-2≤2.31为影响瘢痕子宫阴道分娩的保护因素,子宫下段厚度≤3.52 mm为影响瘢痕子宫产妇阴道分娩...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剖宫产子宫瘢痕缺损程度与再次妊娠分娩方式及母婴结局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7年3月-2019年5月在医院就诊的剖宫产后子宫瘢痕缺损(PCSD)再次妊娠产妇165例作为观察组,按照PCSD程度分为Ⅰ~Ⅱ度、Ⅲ度两个亚组,同期剖宫产非瘢痕子宫再次妊娠产妇94例作为对照组,比较不同亚组、观察组与对照组分娩方式及流产、早产、产后出血的发生比例,比较观察组和对照组胎盘异常(胎盘前置、胎盘粘连、胎盘植入)、新生儿体质量及1 min Apgar评分情况,并对PCSD不同程度与再次妊娠分娩方式及母婴结局的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观察组产妇阴道分娩率显著低于对照组,早产、产后出血发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CSDⅢ度组产妇阴道分娩率显著低于Ⅰ~Ⅱ度组,早产、产后出血发生率显著高于Ⅰ~Ⅱ度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前置胎盘发生率高于对照组,新生儿体质量、1 min Apgar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剖宫产后PCSD与再次妊娠时阴道分娩呈负相关(P0.05),与早产、产妇产后出血的发生呈正相关。结论剖宫产子宫瘢痕程度与再次妊娠阴道分娩呈负相关,与早产、产妇产后出血的发生呈正相关。瘢痕子宫对于新生儿体质量、Apgar评分有一定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