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目的 了解云浮市市售熟肉类、面包糕点类及水产类等3类食品受5种肠道致病菌的污染状况及各类肠道致病菌的分布及菌株生物学特点,为预防食源性疾病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每月抽取一定数量3类食品样品,依据国标检验方法,对样品分别进行沙门菌、志贺菌、致泻性大肠埃希菌、蜡样芽胞杆菌和副溶血性弧菌的分离培养、生化试验,必要的菌株再作血清学鉴定分型.结果 共检验3类食品样品1 353份,检出肠道致病菌32株,总检出率是2.37%;其中蜡样芽胞杆菌11株,副溶血性弧菌9株,沙门菌5株,致泻性大肠埃希菌4株,志贺菌3株;熟肉类食品、面包糕点类食品及水产类食品肠道致病菌检出率分别是2.95%、1.59%、2.66%;7、8、9月3个月的致病菌检出率相对较高,沙门菌、志贺菌、致泻性大肠埃希菌的主要血清型是鼠伤寒沙门菌,福氏志贺2 a、肠道致病性大肠埃希菌(EPEC).结论 云浮市市售3类食品均存在肠道致病菌污染,熟肉类食品以蜡样芽胞杆菌和沙门菌为主,面包糕点类食品以蜡样芽胞杆菌为主,水产类食品以副溶血性弧菌为主,3类食品的污染程度虽不算严重,但亦应引起卫生监督管理部门重视,加强监管和监测力度,减少和避免云浮市食源性疾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南通市食源性致病菌流行病学分布情况,分析食源性疾病暴发特点和主要致病菌,为食源性疾病防控预警提供参考。方法收集南通市食源性疾病哨点医院主动监测的病例,进行相关统计分析,并对食源性疾病患者粪便标本依据国标进行沙门菌、志贺菌、副溶血性弧菌、致泻大肠埃希菌、诺如病毒检测。结果 753例粪便标本中,检出沙门菌12株,志贺菌3株,副溶血性弧菌27株,致泻大肠埃希菌4株,诺如病毒6株,总检出率6.91%;7—10月为发病高峰;0~4、25~34、35~44和45~54岁年龄组为高发人群;可疑食物中水产品所占比例最大,其次为肉与肉制品。结论南通市城区食源性疾病患者致病菌以副溶血性弧菌为主,沙门菌等致病风险也同时存在,需增强主动监测,特别是加强海产品的卫生管理,防止食源性疾病发生。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和掌握无锡市崇安区食源性疾病的流行病学特征。方法对2015年哨点医院肠道门诊的腹泻病患者进行信息采集,粪便或肛拭子样本开展沙门菌、志贺菌、副溶血性弧菌、致泻性大肠埃希菌和霍乱弧菌检测。结果 2015年共监测肠道门诊病人101例,病原不明的占绝大多数;从22例患者粪便中分离出病原菌23株,阳性检出率为22.77%,其中致泻大肠埃希菌检出率最高,为14.85%,其次沙门菌检出率为4.95%;6-8月为发病高峰,≥60岁年龄组为高发人群,可疑食品中肉与肉制品和水果蔬类所占比例较大。结论致泻大肠埃希菌是目前崇安区食源性疾病致病的主要病原,沙门菌和副溶血性弧菌的致病风险仍然存在。  相似文献   

4.
目的 了解北京市海淀区食源性疾病病原分布特点,为预控提供依据.方法 对海淀区2015-2019年食源性疾病监测哨点医院送检的腹泻患者粪便标本进行致泻大肠埃希菌、沙门菌、志贺菌、副溶血性弧菌、弯曲菌、小肠结肠炎耶尔森菌和诺如病毒检测.结果 致病菌总检出率为23.6%(427/1 810);在427株检出致病菌中,致泻大肠...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北京市房山区2013年-2014年食源性疾病病原菌的种类和流行趋势,为食源性疾病的早期识别、阻断与溯源提供依据。方法采集房山区两家二级医院肠道门诊腹泻患者粪便拭子,鉴定采用VITEK 2 Compact全自动细菌鉴定仪进行8种肠道致病菌检测,并对沙门菌进行血清分型。结果 2013年-2014年共监测样本625份,检出肠道致病菌82株,阳性率为13.1%,2014年阳性率明显高于2013年。82株致病菌中,致泻性大肠埃希菌所占比例最大,占45.1%;其次为沙门菌(28.0%)、副溶血性弧菌(24.4%)、宋内志贺菌(2.4%)。2013年-2014年共检出沙门菌23株,主要流行株为肠炎沙门菌和鼠伤寒沙门菌。结论 2013年-2014年房山区食源性疾病防控的主要目标仍然是沙门菌、副溶血性弧菌和致泻性大肠埃希菌,应加强目标菌监测,开展食品安全教育,引导合理膳食习惯。  相似文献   

6.
目的 通过对2017-2021年山东省济南市两家哨点医院就诊的食源性疾病患者进行病原学监测,了解济南市食源性疾病的病原菌种类及分布特征。方法 采集2017-2021年济南市两家哨点医院就诊的3 349例食源性疾病病例粪便或肛拭子,检测志贺菌、沙门菌、副溶血性弧菌、5种致泻大肠埃希菌及诺如病毒等病原体,比较不同季度、不同年龄、不同暴露食品的病原体检出率。结果 2017-2021年济南市共报告食源性疾病主动监测病例3 349例,阳性检出1 030例,检出率30.76%。单一菌种阳性924例,检出率为27.58%,细菌性菌种检出率为13.74%(460例),以致泻大肠埃希菌为主;诺如病毒检出率为13.85%(464例)。多重感染检出率3.17%(106例),以细菌+病毒感染为主,检出率为2.83%(95例)。阳性病例标本共检出67株沙门菌,优势血清型为肠炎沙门菌、鼠伤寒沙门菌;致泻大肠埃希菌以黏附性大肠埃希菌属为主。不同季度,除志贺菌外,其他病原体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夏秋季主要致病菌为致泻大肠埃希菌,冬季以诺如病毒感染为主(P<0.05);各年龄组,除志贺菌外,病原体检出率差异有统...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感染性腹泻患者肠道致病菌的病原构成、流行特征及主要致病菌的血清型分布,为防治工作提供依据。方法收集2015年-2017年苍南县人民医院肠道门诊感染性腹泻患者的粪便或肛拭子标本,分离沙门菌、志贺菌、副溶血性弧菌、霍乱弧菌和致病性大肠埃希菌。结果 821份标本共分离病原菌118株(14.37%),副溶血性弧菌检出率最高(86.44%),其次为沙门菌(13.56%);不同年龄组致泻病原菌的检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女性患者病原菌检出率高于男性患者(P0.05);病原菌的检出具有明显季节性,8月-10月检出率较高;检出的副溶血性弧菌以O4:K8为优势血清型,沙门菌以肠炎沙门菌和鼠伤寒沙门菌为优势血清型。结论副溶血性弧菌和沙门菌为细菌性腹泻主要致病菌,季节高峰较明显,应在不同季节根据不同病原流行情况开展针对性的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8.
目的通过对岱山县2013年食源性疾病主动监测结果分析,了解岱山县食源性疾病的现状和发生规律,为当地卫生行政部门制定食源性疾病监测工作提供科学的依据。方法对2013年在哨点医院肠道门诊就诊的符合监测条件的患者采集粪便或肛拭子样本,及时送至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实验室,进行沙门菌、志贺菌、副溶血性弧菌、创伤弧菌和致泻性大肠埃希菌检测,同时对患者进行相关信息采集、分析。结果全年采集患者的粪便或肛拭子样本285份,样本采集率为100%。实验室分离到致病菌菌株35株,阳性检出率为12.28%(35/285)。其中检出副溶血性弧菌28株,各类沙门菌7株。结论食源性疾病的主动监测是降低食源性疾病发生的基础工作,是评估控制和降低食源性疾病的重要措施,因此各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要加强食源性疾病的主动监测工作。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宁波市食源性疾病主动监测中沙门菌、志贺菌、副溶血性弧菌和致泻性大肠埃希菌的感染情况、血清型别和耐药特征。方法对哨点分离的菌株进行复核、血清分型、PCR确认分型和药敏试验。结果 2017年共检测粪便和肛拭子标本3 467份,阳性率为9. 17%,副溶血性弧菌检出率最高(4. 87%),其次是沙门菌(4. 00%);未检出志贺菌。副溶血性弧菌分为18种血清型,以O3∶K6(28. 99%)、O4∶K44(22. 49%)和O4∶KUT(21. 30%)为主;对大部分抗生素敏感,对头孢唑林的耐药率高达98. 82%;检出14株耐药株。沙门菌可分为30种血清型,以鼠伤寒、肠炎和伦敦常见;对头孢唑林敏感率略低,对常用头孢类药物敏感;检出多株多重耐药株。致泻性大肠埃希菌以肠黏附性大肠埃希菌(EAEC)为主;对常用药物耐药率较高,对亚胺培南和复合制剂敏感。结论 2017年宁波地区副溶血性弧菌检出率最高,以O3:K6血清型占优势;致泻性大肠埃希菌以EAEC为主。副溶血性弧菌和沙门菌对除头孢唑林以外的其他常用头孢类药物敏感;致泻性大肠埃希菌对常用药物耐药率较高。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1997~2006年铜陵市51起食源性疾病的病原谱,为控制食源性疾病提供依据。方法根据患者临床表现和标本种类,进行病原微生物分离鉴定。结果共检测各类标本970份,检出各类病原微生物149株(检出率15.36%),其中致病性弧菌90株(霍乱弧菌9株、麦氏弧菌4株、沙鱼弧菌3株、拟态弧菌6株、副溶血性弧菌43株、溶藻弧菌18株、河弧菌1株、类志贺邻单胞菌5株、温和气单胞菌1株),占60.40%;肠道致病菌32株(致泻大肠埃希菌4株、志贺菌5株、沙门菌8株、变形杆菌15株),占21.48%;蜡样芽胞杆菌13株,占8.72%;金黄色葡萄球菌2株,占1.34%;轮状病毒阳性标本(酶联法检测粪便中轮状病毒抗原)12份,占8.05%。结论致病性弧菌在引起食源性疾病的各类病原微生物中占首位,肠道致病菌位居第二。  相似文献   

11.
目的调查本院急性传染性腹泻致病菌类型、流行病学分布及耐药性。方法收集2016年-2018年本院肠道门诊就诊急性腹泻患者的粪便、肛拭子或呕吐物标本,进行9种常见致病菌的分离、培养、鉴定和药敏试验,并采用统计学方法分析各致病菌的流行病学分布特征。结果 1 564份标本中,共检测出阳性致病菌641株,检出率为41.00%,不同菌属检出率由高到低依次为副溶血性弧菌25.40%、志贺菌属6.60%、大肠埃希菌4.70%、沙门菌4.20%。其中,副溶血性弧菌、ETEC、EHEC感染主要分布于20岁~40岁青壮年,年龄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沙门菌、志贺菌、副溶血性弧菌、ETEC感染男性多于女性,性别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沙门菌、副溶血性弧菌、ETEC的时间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副溶血性弧菌主要分布在8月-9月,沙门菌主要分布在6月-8月,ETEC主要分布在7月-8月;各肠道致病菌对8种抗菌药敏感率由高到低依次:阿米卡星95.30%、头孢噻肟89.76%、庆大霉素76.98%、头孢唑啉68.91%、环丙沙星55.79%、复方新诺明55.19%、诺氟沙星33.97%、氨苄西林21.54%。结论肠道门诊感染性腹泻致病菌以弧菌为主,好发于20岁~40岁青壮年男性,集中在6月-9月,阿米卡星和头孢噻肟可作为经验性治疗的首选药物。  相似文献   

12.
目的:对烟台市从事食品行业人员的肠道致病菌进行检测,为当地食品安全的危险性评估提供依据。方法:检测2009年-2011年烟台市25600名从事食品行业的服务人员的肠道致病菌;检测方法按照国家标准GB/T4789-2003《食品卫生检验方法微生物学部分》的规定;检测菌群范围包括:沙门菌、志贺菌、豚鼠气单胞菌、致泻性大肠杆菌、溶藻弧菌、嗜水气单胞菌、霍利斯弧菌、非O1群霍乱弧菌、副溶血弧菌。结果:(1)根据生化鉴定结果表明其生化谱线符合率为93.8%~99.9%;(2)检出肠道细菌254份,阳性率为0.99%,其中弧菌科细菌为144株(含117株副溶血弧菌,12株溶藻弧菌,6株温和气单胞菌,5株非O1群霍乱弧菌,2株豚鼠气单胞菌,1株嗜水气单胞菌,1株霍利斯弧菌),占检出肠道细菌的56.69%;肠道杆菌细菌为110株(含76株沙门菌6,株志贺菌,9株致病性大肠杆菌,14株侵袭性大肠杆菌,5株产毒性大肠杆菌,占检出肠道细菌的43.30%。肠道致病菌的阳性率呈现出逐年下降的趋势,差异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3)检出的肠道致病菌中,以副溶血弧菌(46.06%)和沙门菌(29.90%)阳性率为最高。结论:食品行业服务人员病原菌携带的肠道致病菌以肠道弧菌为主要的病原菌。对该人群进行健康携带病原细菌调查,有利于找出微生物引起食源性疾病的关键控制点,从而采取针对性措施来规范相关人员健康检查的工作以保障食品卫生安全。  相似文献   

13.
宁波市江北区食源性致病菌监测结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为了解市售食品中食源性致病菌的污染状况,防止食源性疾病的发生,为探索建立食源性疾病的预警和控制系统打基础。方法:采集2家大型农贸市场在售中生鲜肉制品、散装熟肉制品、生海水产品3类样品进行了沙门菌、肠出血性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副溶血性弧菌、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5种致病菌监测,每季采样1次,共采集检测样品76份。结果:共检出致病菌21株,总阳性检出率为27.63%。其中检出德尔卑沙门菌1株,检出率为1.32%;检出金黄色葡萄球菌3株,检出率为3.95%;检出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5株,检出率为6.58%;检出副溶血性弧菌12株,检出率为15.79%。3类食品以生鲜肉制品卫生状况最差,检出率为37.50%。在生海水产品中副溶血性弧菌检出率最高为25%。夏秋季节检出率最高为33.33%。结论:农贸市场在售中食品食源性致病菌污染情况较为严重,建议长期、定时开展食源性致病菌污染状况的主动监测工作,建立食源性致病菌的报告与预警系统,并提醒有关部门加强监督、检查力度,加大对食品卫生安全的宣传教育工作。  相似文献   

14.
目的建立一种LAMP分子鉴别检测体系,应用于10种食源性疾病病原体的分子鉴别检测。方法针对8种细菌(沙门菌属、志贺菌属、金黄色葡萄球菌、副溶血性弧菌、EHEC O157:H7、奇异变形杆菌、霍乱弧菌和单增李斯特菌)和2种病毒(Norwalk病毒和轮状病毒)分别建立LAMP和RT-LAMP方法,分别对25种常见肠道细菌和病毒进行LAMP扩增,水浴箱内65℃扩增60 min(LAMP)或120 min(RT-LAMP),扩增完成后利用电泳和肉眼进行结果判断。对365份食源性疾病患者呕吐物、肛拭子和食品等标本进行10种食源性疾病病原体LAMP分子检测。结果 10种食源性疾病病原体LAMP或RT-LAMP方法均只对靶病原体出现阳性结果,电泳显示为LAMP特异性梯状条带,加SYBRGreen I后肉眼观察反应液变为绿色;8种细菌性病原体LAMP检测方法的敏感度为3×100~1.2×102cfu/ml,其中6种LAMP方法敏感度高于PCR方法,其他病原体(霍乱弧菌、EHEC O157:H7、Norwalk病毒和轮状病毒)敏感度与PCR方法相同。从365份标本中检出沙门菌属11份、志贺菌属6份、金黄色葡萄球菌13份、EHEC O157:H7 2份、副溶血性弧菌2份、单增李斯特菌2份、Norwalk病毒12份和轮状病毒7份。结论建立了一个较为完整的LAMP分子鉴别检测体系,可以在一台水浴箱内同时对10种食源性疾病病原体进行高通量的分子鉴别检测,具有快速、不需要特殊仪器和肉眼判断结果的优势,适合基层单位的实验室开展食源性疾病的分子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15.
目的 研究南京市主要细菌性病原体致食源性疾病负担,提出食源性疾病监测策略。方法 根据南京市11个区17家食源性疾病哨点医院主动监测和食源性疾病负担调查结果,结合各主要细菌性病原体的食源性比例等各项乘数,获得人群中各主要细菌性病原体的发病率及疾病负担。结果 2015年全市共采集1 208份食源性疑似病例生物标本,检出非伤寒沙门氏菌31株、副溶血性弧菌20株、致泻大肠埃希氏菌15株,检出率分别为2.57%、1.66%、2.56%;全市疾病负担调查3 600人,急性胃肠炎的月患病率为3.9%,年发病率为0.55次/人年;推算出南京市非伤寒沙门氏菌食源性感染发病率为1 292/10万,0~4岁年龄组发病率最高(3 481/10万);副溶血性弧菌食源性感染发病率为619/10万,15~24岁年龄组发病率最高(2 076/10万),致泻性大肠埃希氏菌的食源性感染发病率为1 653/10万,5~14岁年龄组发病率最高(5 263/10万)。结论 南京市非伤寒沙门氏菌、副溶血性弧菌、致泻性大肠埃希氏菌感染负担较重,儿童非伤寒沙门氏菌和致泻性大肠埃希氏菌、青壮年副溶血性弧菌的感染负担尤为突出,针对不同人群加强相应病原体的监测,同时应进一步完善相关监测及研究,为制定相应的风险控制措施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6.
目的全面了解渝中区食品卫生状况,确定食源性致病菌在不同类食物中的分布情况,为食品安全风险评估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按国标GB4789和食源性致病菌监测手册的方法,对16类食品中的沙门氏菌、志贺氏菌、金黄色葡萄球菌、阪崎肠杆菌、蜡样芽胞杆菌、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氏菌、致泻大肠埃希氏菌、副溶血性弧菌和布鲁氏菌进行分离与鉴定。结果 2011-2013年共检测食品样品630份,检出食源性致病菌31株,总检出率为4.92%,其中检出金黄色葡萄球菌15株,检出率为2.46%(15/610);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7株,检出率为2.15%(7/325);蜡样芽胞杆菌2株,检出率为1.43%(2/140);阪崎肠杆菌7株,检出率为10%(7/70);而沙门氏菌、志贺氏菌、致泻大肠埃希氏菌、副溶血性弧菌、布鲁氏菌均未检出。结论本区所售食品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应加大监管力度,避免食品安全事件的发生。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北京市密云县腹泻病常见食源性致病菌流行病学分布情况,提高食源性疾病发生的早期识别与溯源能力。方法分别依据国家标准GB 4789.4、GB 4789.5、GB 4789.7、GB 4789.6对哨点医院就诊的食源性疾病患者肛拭子进行沙门氏菌、志贺氏菌、副溶血性弧菌、5种致病性大肠埃希氏菌(EPEC、ETEC、EIEC、EHEC、EAEC)的检测。结果在227例食源性疾病患者肛拭子中,检出致病菌11株,检出率4.85%。其中副溶血性弧菌8株,沙门氏菌2株,致病性大肠埃希氏菌(EPEC)1株。结论密云县食源性疾病患者在8种常见致病菌中以副溶血性弧菌及沙门氏菌为主;应继续加强主动监测,降低散在的食源性疾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18.
[目的]了解上海市食品中沙门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埃希菌O157∶H7、副溶血性弧菌、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的污染状况,提高我市食源性疾病检测、预警和控制能力,为食物中毒监测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依据GB4789食品卫生检验方法微生物学部分对样本进行检测。[结果]检测2011—2012年禽畜肉类、非生食性水产品、生食水产品和熟食类制品共2 568件,共检出食源性致病菌401株,总检出率为15.6%。其中禽畜类的沙门菌检出率为9.0%,金黄色葡萄球菌检出率为6.8%,大肠埃希菌O157∶H7未检出;非生食水产品的沙门菌检出率为1.3%,副溶血性弧菌检出率为21.4%;生食水产品的副溶血性弧菌检出率为5.0%,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检出率为1.2%;熟食类的金黄色葡萄球菌检出率为11.5%,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检出率为8.3%,沙门菌未检出。[结论]2011—2012年上海市居民四大类主要食品存在食源性致病菌污染的情况,其中非生食水产品副溶血性弧菌株的污染情况较为严重,熟食类制品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污染情况较为严重,而禽畜肉类为沙门菌污染较重。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上海市闵行区食源性疾病病例的流行特征,为制定食源性疾病防控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2016—2020年闵行区食源性疾病病例数据进行分析,对病例粪便或肛拭样本开展沙门菌、副溶血性弧菌、志贺菌、致泻性大肠埃希菌、空肠弯曲菌、诺如病毒检测。【结果】2016—2020年闵行区食源性疾病就诊病例数15 951例,采集样本11 176例,阳性检出率为12.03%。腹泻占99.90%,发热占14.70%;粪便性状以水样便为主(89.70%)。发病主要集中在5—10月(79.78%);以30~39岁年龄组和职业为干部的检出率最高(13.53%,13.49%)。病原体检出情况:副溶血性弧菌5.39%、沙门菌3.25%、诺如病毒1.44%、大肠埃希菌1.06%、空肠弯曲菌0.56%、混合感染0.34%、志贺菌无。5年中副溶血性弧菌检出率显著下降(χ2=97.39,P<0.01)。检出率显著上升的有沙门菌(χ2=49.48,P<0.01)、致泻性大肠埃希氏菌(χ2=230.40,P<0.01)、空肠弯曲菌(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