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采用会阴四维超声评估不同分娩方式对产后女性盆膈裂孔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7月-2017年1月在湖南省妇幼保健院分娩的86例产妇,其中自然分娩46例、剖宫产40例;同时选取无生育流产史妇女45例作为对照,采用会阴四维超声评价女性盆膈裂孔形态。结果静息状态和Valsalva动作下,自然分娩组、剖宫产组和对照组盆膈裂孔左右径、前后径和面积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缩肛动作下,自然分娩组盆膈裂孔左右径、前后径和面积分别为(3.81±0.48)cm、(4.27±0.53)cm和(12.08±2.06)cm~2,明显高于对照组和剖宫产组(P0.05);缩肛动作下,剖宫产组和对照组盆膈裂孔左右径、前后径和面积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会阴四维超声可清晰观察盆底结构,在缩肛动作时阴道分娩产妇盆膈裂孔增加明显,静息及Valsalva动作下盆膈裂孔与分娩方式无明显关系。  相似文献   

2.
目的应用经会阴实时三维超声评估经阴道分娩和择期剖宫产对产后女性盆膈裂孔的影响。方法以湖南省妇幼保健院2016年1月-2017年6月的303例产后妇女为研究对象,于产后6~8周应用经会阴实时三维超声对经阴道分娩组与剖宫产组受检者的静息状态、缩肛状态和最大Valsalva状态盆膈裂孔面积进行观察与测量。结果两组最大Valsalva状态的盆膈裂孔面积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静息状态的盆膈裂孔面积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缩肛状态的盆膈裂孔面积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阴道分娩对女性盆膈裂孔面积的近期影响较择期剖宫产大。经会阴实时三维超声评估静息、最大Valsalva状态盆膈裂孔面积的参数变化可用于评估妊娠及分娩方式对盆底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目的 研究四维超声检测不同分娩方式产妇产后盆膈裂孔的价值.方法 选取20 8年1月-2019年1月在树兰(杭州)医院分娩后6~8周常规随访的产妇,其中49例经阴道自然分娩的产妇纳入阴道分娩组,另选取49例剖宫产产妇纳入剖宫产组.以经会阴四维超声检测两组产妇静息状态下、缩肛动作下及盆腔最大用力(Valsalva)动作下盆...  相似文献   

4.
石维 《医疗装备》2021,(4):94-96
目的探讨经阴道分娩所致肛提肌损伤对初产妇产后早期盆底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上饶市婺源县妇幼保健院2017年9月至2019年10月接收的84例经阴道分娩后6周的初产妇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分娩后是否存在肛提肌损伤分为试验组(肛提肌损伤,31例)和对照组(肛提肌正常,53例),所有产妇均行MRI检查,比较两组静息和Valsalva状态下的盆底功能参数。结果静息状态下,试验组盆膈裂孔面积大于对照组,盆膈裂孔左右径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盆膈裂孔前后径、膀胱底至耻尾线(PCL)线距离、宫颈至PCL线距离、H线、M线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Valsalva状态下,试验组盆膈裂孔面积大于对照组,盆膈裂孔前后径、盆膈裂孔左右径、H线、M线均长于对照组,膀胱底至PCL线距离、宫颈至PCL线距离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阴道分娩的初产妇在分娩后应进行盆底等相关检查,并及时进行盆底矫正,避免不良预后情况的发生。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经会阴三维超声定量评估初产妇肛提肌裂孔形态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2021年12月本院分娩的86例初产妇临床资料,其中52例经阴道分娩(阴道分娩组),34例经剖宫产分娩(剖宫产组),记录两组初产妇产后6周时盆底肌张力分级及经会阴三维超声肛提肌裂孔参数,评估阴道分娩组盆底肌张力分级与肛提肌裂孔参数的相关性;比较两组产后6周、12周经会阴三维超声肛提肌裂孔参数变化情况。结果:产后6周时,阴道分娩组盆底肌张力分级低于剖宫产组,静息及最大Valsalva状态下肛提肌裂孔前后径、左右径及面积均大于剖宫产组,且阴道分娩组盆底肌张力Ⅰ~Ⅲ级者静息及最大Valsalva状态下肛提肌裂孔前后径、左右径及面积均大于Ⅳ~Ⅴ级者(均P<0.05);Spearman秩相关分析,盆底肌张力分级与静息状态下肛提肌裂孔前后径、左右径、面积及最大Valsalva状态下肛提肌裂孔前后径、左右径、面积均呈负相关(均P<0.05)。产后12周时,两组静息及最大Valsalva状态下肛提肌裂孔前后径、左右径及面积均较产后6周缩小(P<0.05),产后12周两组无差异(P>0.05...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初产妇阴道分娩后肛提肌损伤对其早期盆底功能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3月-2018年3月该院收治的100例阴道分娩初产妇的临床资料,根据其分娩后肛提肌损伤与否,分为肛提肌损伤组(40例)和肛提肌正常组(60例),根据其磁共振成像(MRI)图像比较两组静息和Valsalva状态下盆底功能各参数,分析初产妇阴道分娩后肛提肌损伤对其早期盆底功能的影响。结果静息状态下,肛提肌损伤组盆膈裂孔面积(LHA)、盆膈裂孔宽径(LHW)、肛直肠连接处(ARJ)至耻骨尾骨(PCL)线的垂线距离(M线)、肛直肠夹角(ARA)大于肛提肌正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两组盆膈裂孔长度(LHL)、直肠后壁的距离(H线)、膀胱至PCL线的距离(B-PCL)、子宫至PCL线的距离(U-PCL)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5)。Valsalva状态下,肛提肌损伤组LHA、LHL、LHW、H线、M线大于肛提肌正常组,B-PCL、UPCL小于肛提肌正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两组间ARA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5)。结论初产妇阴道分娩后肛提肌损伤对早期盆底功能影响较大,可造成其盆底功能减退显著。  相似文献   

7.
金清  赵明珠 《中国妇幼保健》2014,(23):3860-3862
目的:探讨三维超声应用于评估未育女性盆膈裂孔形态、结构的价值。方法:对40例未育女性行经会阴三维超声检查,分别在静息期、Valsalva(乏氏动作)期观察盆膈裂孔形态、结构,并获取相关测量参数。结果:经会阴三维超声可清晰显示未育女性盆膈裂孔的形态结构及运动变化。未育女性盆膈裂孔左右径(LR)、前后径(AP)、面积(HA)在不同的状态下(静息期、乏氏动作期)有明显变化,乏氏动作期较静息期明显增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三维超声能清晰地显示女性盆膈裂孔的形态、结构及运动变化,是一种有效的影像学方法。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经会阴三维盆底超声检查对经阴道分娩、剖宫产产妇盆腔脏器脱垂(pelvic organ prolapse,POP)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苏州市立医院北区2017年10~12月收治的POP产妇90例的临床资料,收集产妇一般资料、影像学资料等,根据产妇分娩方式的不同,将产妇分为经阴道分娩组(47例)及剖宫产组(43例)。另选同期正常健康体检女性47例为对照组,比较3组对象不同状态下肛提肌裂孔面积、矢状位肛提肌裂孔长度,并比较经会阴三维盆底超声检查对经阴道分娩组及剖宫产组产妇POP的检出率及诊断准确率。结果在静息状态、Valsalva动作状态、缩肛状态下,经阴道分娩组和剖宫产组的肛提肌裂孔面积和矢状位肛提肌裂孔长度明显大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经阴道分娩组和剖宫产组产妇在静息状态、Valsalva动作状态、缩肛状态下肛提肌裂孔面积及矢状位肛提肌裂孔长度无明显差异(P0.05);经阴道分娩组POP的检出率及诊断准确率分别为97.87%、95.74%,剖宫产组POP的检出率及诊断准确率分别为97.67%、95.34%,两组产妇POP的检出率及诊断准确率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经会阴三维盆底超声检查可较好显示盆底解剖结构,诊断经阴道分娩及剖宫产产妇POP准确率高,可为临床制定治疗方案提供可靠影像学资料。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超声评估新生儿体质量对产后女性肛提肌裂孔形态及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在医院分娩的134例西南地区产后初产妇,按照新生儿出生时的体质量将产妇分为正常组(93例)和巨大组(41例),采用超声评估产妇肛提肌裂孔的形态和损伤情况,比较两组产妇肛提肌裂孔各径线超声检测结果、不同状态肛提肌裂孔面积以及肛提肌肌力情况。结果:正常组产妇肛提肌裂孔的周长(LHC)、直径(LHD)、横径(LHW)、前后径(LHAP)以及尿道中点至肛提肌的距离(LUG)明显低于巨大组产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718,t=-5.919,t=-9.940,t=-12.621,t=-4.124;P<0.05)。正常组产妇的静息状态、缩肛状态以及Valsalva动作产后3d、42d和90d时的肛提肌裂孔面积明显低于巨大组产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静息状态=-8.058,t=-9.794,t=-1 1.478;t缩肛状态=-9.644,t=-10.058,t=-10.794;tValsalva动作=-14.375,t=-13.462,t=-1...  相似文献   

10.
目的:应用经会阴盆底实时三维超声分析不同分娩方式对女性产后盆膈裂孔解剖结构及膀胱颈移动度的影响。方法:回顾性收集2020年1月-2021年10月本院分娩的170例产妇临床资料,根据产妇分娩方式分为阴道分娩组(n=104)和剖宫产组(n=66),同期健康体检未育未产健康女性50例为对照组(n=50),比较各组产后6周、3个月在静息状态、valsala动作、缩肛动作下盆膈裂孔的前后径、左右径、面积变化及膀胱颈移动度差异。阴道分娩组、剖宫产组均在产后3个月时进行盆底功能康复3个月,比较两组康复前及康复3个月后Ⅰ、Ⅱ类肌肌力变化。结果:产后6周、产后3个月在静息状态、valsala动作、缩肛动作下其盆膈裂孔前后径、左右径、面积阴道分娩组均高于剖宫产组,且两组均高于对照组,阴道分娩组及剖宫产组产后3个月均低于产后6周但均高于对照组;阴道分娩组及剖宫产组产后3个月时膀胱颈移动度均较产后6周时下降但均高于对照组,且阴道分娩组高于剖宫产组(均P<0.05)。康复前后,阴道分娩组Ⅰ、Ⅱ类肌肌力均低于剖宫产组,康复3个月后两组Ⅰ、Ⅱ类肌肌力均较康复前上升且阴道分娩组低于剖宫产组(均P<0.05...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经会阴盆底四维超声评估产后妇女盆隔裂孔影像特征的应用价值。方法病例组1为经阴道分娩组:选取经阴道自然分娩后6~8周,经产科门诊产后随访病例87例;病例组2为选择性剖宫产组:选取在湖南省怀化市妇幼保健院产科行选择性剖宫产后6~8周,经产科门诊产后随访病例64例。对照组:选取同期收治的未育未产患妇科良性疾病的35例患者。进行经会阴盆底四维超声获得容积数据,分别测量三组在静息状态、最大Valsalva状态盆膈裂孔面积( LHA)、盆膈裂孔的左右径( LHLR)、前后径( LHAP)、肛提肌尿道间隙( LUG)。对两组之间的差异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静息状态下前后径、肛提肌尿道间隙左、右各测量值阴道分娩组(5.06±0.88cm、2.21±0.36cm、2.22±0.36cm),剖宫产组(4.67±1.33 cm、2.08±0.26 cm、2.08±0.26 cm),均大于对照组(4.55±0.87 cm、1.88±0.26 cm、1.88±0.26 cm);在Valsalva状态前后径、盆膈裂孔面积、肛提肌尿道间隙左、右各测量值阴道分娩组(6.10±0.82cm、23.27±4.85 cm2、2.54±0.44cm、2.57±0.44cm),剖宫产组(5.48±1.46 cm、20.86±4.75 cm2、2.42±0.33 cm、2.42±0.33 cm),均大于对照组(5.01±0.49cm、17.82±3.32 cm2、2.09±0.25cm、2.09±0.25cm)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产后经会阴盆底四维超声,可检出临床不易发现的轻度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 PFD)和肛提肌损伤,为临床早期评估PFD及预防和干预PFD提供参考依据,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盆底超声在产后女性前盆腔功能障碍性疾病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2015年1月~2020年10月收治的20例产后女性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患者为试验组,同期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两组均给予盆底超声检查。对比两组静息下、缩肛下超声结果、Valsalva下盆膈裂孔大小变化量。结果:试验组静息下肛提肌裂孔横径、肛提肌裂孔后前径、耻骨内脏肌厚度、盆膈裂孔的面积均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缩肛下肛提肌裂孔横径(6.14±0.68)cm、肛提肌裂孔后前径(5.91±0.61)cm、耻骨内脏肌厚度(0.99±0.14)cm、盆膈裂孔的面积(23.14±2.72)cm2均高于对照组的(5.05±0.44)cm、(5.17±0.41)cm、(0.79±0.09)cm、(16.01±1.84)cm2,P<0.05;Valsalva下试验组前后径变化量(0.76±0.13)、左右径变化量(0.69±0.09)、面积变化量(2.45±0.31)均低于对照组的(1.28±0.22)、(1.21±0.19)、(4.57±0.65),P<0.05。...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利用经会阴实时三维(四维)超声对孕晚期初产妇盆膈裂孔进行观察,与其阴道分娩第二产程对比分析,探讨二者之间的相关性。方法选取无相关盆底功能障碍的初产妇40例,孕晚期入院后行经会阴四维超声检查,获取动态容积数据,观察盆膈裂孔在不同时相形态结构,追踪其自然分娩第二产程时间。结果所有病例均能清晰进行盆底四维超声成像。对盆底四维超声成像显示所有被检者耻骨弓角度为(100.7±10.9)°,盆膈裂孔面积为(13.8±3.5)cm2、盆膈裂孔周长为(14.7±3.2)cm,缩肛期面积改变量为(22.7±10.9)%、周长改变量为(16.9±8.6)%,张力期面积改变量为(23.7±13.6)%、周长改变量为(15.6±10.2)%,第二产程时间为(1.0±0.4)h。结论经会阴四维超声能够清晰显示孕晚期初产妇盆底裂孔形态,可观察不同时相盆膈裂孔形态变化,并可计算其面积及周长的变化量,统计结果显示盆膈裂孔不同时相面积及周长的改变量与第二产程时间具有一定的相关性,缩肛期面积、周长、张力期面积、周长的改变量与第二产程时间均呈负相关。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经会阴三维超声断层成像技术(TUI)诊断产后重度会阴裂伤的价值,为临床治疗提供影像学依据。方法应用三维腹部超声探头经会阴部扫查,重建盆底三维超声图像,对15例产后陈旧性会阴裂伤患者(病例组)及34例正常产后者(对照组)分别观察两组肛提肌裂孔的结构及形态,测量静息及Valsalva动作时肛提肌裂孔前后径、横径、面积以及双侧肛提肌厚度;通过TUI断层成像观察病例组双侧肛提肌肌束完整性及肛提肌裂伤程度,通过TUI断层成像观察肛门内外括约肌连续性,判断有无肛门内外括约肌损伤存在。结果正常对照组Valsalva动作时肛提肌裂孔前后径、横径及面积,与静息状态比较均增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病例组安静状态时肛提肌裂孔前后径、横径及面积,与对照组组安静状态时比较略增大,肛提肌厚度均减小,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病例组Valsalva动作时肛提肌裂孔前后径、横径及面积,与病例组静息状态下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肛提肌厚度与安静状态时比较略减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15例产后陈旧性裂伤患者经三维TUI超声检查发现左侧肛提肌损伤6例,右侧损伤7例,双侧均损伤3例,双侧肛提肌完整者5例;15例患者均有不同程度肛门括约肌损伤,其中仅肛门外括约肌断裂8例,肛门内外括约肌全部断裂7例。结论经会阴三维超声检查可清晰显示肛提肌及肛门括约肌的完整性,对产后陈旧性会阴裂伤的诊断有着显著意义,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经会阴实时三维超声评估不同分娩方式对产后女性盆底功能障碍的影响。方法选择2018年3月至2020年3月于我院分娩的80例产妇,依照分娩方式不同分为阴道分娩组及剖宫产组。两组产妇均于产后6~8周接受盆底三维超声检查。结果两组静息状态下的前腔室超声参数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阴道分娩组Valsava动作下的尿道旋转角与膀胱颈移动度高于剖宫产组,膀胱膨出率与尿道内口漏斗形成率高于剖宫产组(P<0.05)。阴道分娩组Valsava动作下的盆膈裂孔超声参数高于剖宫产组(P<0.05),而两组静息状态下的盆膈裂孔超声参数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经会阴实时三维超声能够评估不同分娩方式对产后女性盆底功能障碍的影响,剖宫产与阴道分娩都会影响产后女性盆底功能,但剖宫产造成的影响更小。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会阴超声观察康复治疗对产后女性盆底结构的影响.方法 选取丽水市中心医院妇产科2014年6月至2016年6月收治的85例女性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患者分为两组,康复组给予康复治疗,常规组给予常规健康教育和产后保健操,运用会阴超声检测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分别在静息、缩肛时、瓦氏动作时盆膈裂孔前后径、周长、面积和耻骨直肠肌宽度的变化;检测静息到瓦氏动作患者膀胱颈位置变化.结果 康复组治疗后静息时盆膈裂孔前后径、周长、面积均显著低于治疗前(t值分别为3.189、4.024、4.385,均P<0.05),而常规组上述指标均无显著性差异(t值分别为0.075、0.816、0.139,均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盆膈裂孔前后径、周长、面积均显著低于治疗前(f =3.001~4.365,均P<0.05),康复组耻骨直肠肌宽度显著高于治疗前(t=3.257,P<0.05),而常规组治疗前后耻骨直肠肌宽度无显著性差异(f=0.012,P>0.05).治疗后康复组瓦氏动作时盆膈裂孔前后径、周长、面积和BND均显著低于治疗前(f值分别为3.871、4.582、5.347、3.562,均P<0.05),而常规组治疗前后上述指标无显著性差异(f值分别为0.871、0.492、0.323、0.435,均P>0.05),且康复组治疗后瓦氏动作时盆膈裂孔前后径、周长、面积和BND均显著低于常规组治疗后(t值分别为3.281、4.134、4.762、3.511,均P<0.05).结论 女性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经康复治疗能有效地改善盆底结构和功能,会阴超声能有效地评估康复治疗的疗效情况.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戊酸雌二醇联合盆底康复技术治疗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的临床效果。方法:将92例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盆底康复技术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口服戊酸雌二醇(1mg/d×56d)。经会阴三维超声检测两组肛提肌裂孔各项指标;比较治疗前后的盆底肌力;采用盆底障碍影响简易问卷(PFIQ-7)评估盆底功能变化;采用性生活质量问卷(PISQ-12)评估两组性生活质量。结果:两组治疗后在静息、缩肛、Valsalva动作时的肛提肌裂孔左右径(LHLP)、前后径(LHAP)、面积(LHA)明显降低(P0.05);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盆底肌力均明显改善(P0.05);且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PISQ-12评分明显升高(P0.05),PFIQ-7评分明显降低(P0.05);治疗后,且观察组的PISQ-12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PFIQ-7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戊酸雌二醇能进一步提高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右美托咪啶地佐辛硬膜外麻醉对剖宫产产妇的生殖裂孔形态和肛提肌功能及产妇围产结局的影响,为改善产妇生殖裂孔形态和肛提肌功能提供有效的参考。方法选取2015年10月-2017年5月在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接受剖宫产产妇100例随机分为两组:地佐辛组(A组)50例,采用地佐辛5 mg加罗哌卡因200 mg;右美托咪啶复合地佐辛组(B组)50例,采用右美托咪定80μg加地佐辛5 mg加罗哌卡因200 mg。采用会阴三维超声检测两组产妇生殖裂孔的直径(LHD)、前后径(LHAP)、横径(LHLR)、周长(LHC)及尿道中点至肛提肌的距离(LUG),采用MOS评分系统对两组产妇肌力进行分级并记录产后出血、新生儿窒息率、新生儿Apgar评分。结果 B组产妇生殖裂孔各径线超声检测结果均大于A组产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B组产妇肛提肌肌力评分小于A组产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产妇产后出血、新生儿窒息率、新生儿Apgar评分7分的发生率明显少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右美托咪啶地佐辛硬膜外对剖宫产产妇的生殖裂孔形态和肛提肌功能有一定的改善,减少不良结局的发生。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经会阴超声检查在经产妇压力性尿失禁(SUI)患者盆底病变中的诊断价值,为诊断和治疗该疾病提供临床依据。方法 选取重庆市万州区妇幼保健院2022年5月至2023年5月收治的经产妇SUI患者80例,将其作为观察组,再按照Ingelman-Sundberg分度法分为轻度组(45例)、中度组(25例)、重度组(10例),并选择同期健康体检并排除SUI的经产妇40例,将其作为对照组,所有研究对象均实施经会阴超声检查,测定并比较两组研究对象及观察组不同程度患者静息状态、最大Valsalva状态下尿道倾斜角(UIA)、膀胱尿道后角(PUVA)、肛提肌裂孔面积(LHA)及膀胱颈移动度(BND),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价经会阴超声参数对SUI的诊断价值。结果 与对照组比,观察组静息状态下PUVA和最大Valsalva状态下UIA、PUVA及BND值均更高;随着疾病严重程度的升高,轻度组、中度组、重度组患者静息状态和最大Valsalva状态下PUVA依次升高(均P<0.05);对照组和观察组研究对象静息状态下UIA、LHA及最大Valsalva状态下LHA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和分析盆底超声参数对剖宫产后压力性尿失禁(SUI)的预测作用。方法 以医院2018年7月—2019年6月收治的剖宫产产妇作为研究对象,选取产后6个月内发生SUI的80例产妇作为观察组,产后6个月内未发生SUI的80例产妇作为对照组。测量两组产妇静息状态及最大Valsalva状态下的膀胱尿道后角(PUA)和膀胱颈至耻骨联合下缘水平垂直距离(BNS)、肛提肌裂孔面积(LHA),以及膀胱颈移动度(BND)、尿道旋转角(URA),分析盆底超声参数对剖宫产后SUI的预测作用。结果 两组产妇静息状态的PUA和LHA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静息状态BNS和最大Valsalva状态BNS明显低于对照组,而最大Valsalva状态PUA和LHA、BND、URA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单参数R-BNS、V-PUA、V-BNS、V-LHA、BND、URA预测剖宫产后SUI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758、0.751、0.895、0.852、0.857、0.79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六项参数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